毛去世48年了,每到他的忌日總有人發一些議論或感慨。作為一位至今仍在影響中國和世界的曆史人物,評價起來實在不易,期間難免參雜不少個人恩怨或好惡。
今天隻談談“毛詩”。
關於毛詩,評價不一。推崇者,認為毛是一位偉大詩人;也有一些人,比如曆史講者Y先生,認為水平一般,還有抄襲之嫌。
關於詩作的水平,其實最好的參照人是自己。自己寫不寫得出來,寫不出來了,就得服氣;如寫得比他好,當然可以不服氣。
本人自小喜歡讀文學作品,讀書時,利用閑暇時間把學校圖書館的所有文學期刊都讀完了。近幾年,工作之餘喜歡舞文弄墨,發了不少帖子,算一個業餘文人。
盡管如此,能不能寫一首詩詞出來?實話實說,寫不出來。
有一段經曆想與朋友們分享。本人在國內工作時,曾經治療過一位高幹病人,叫李增明。在看病過程中,曾與老頭聊過幾次,比較投機。後來老頭把他心愛的“毛澤東詩詞集”贈送給了我。在國內時,本人最喜歡去書店,買了大量的書。後來出國時,絕大多數都留在了國內。文史類隻有3本書,一直放在手頭,跟隨了我這麽多年:一本是“破屋春秋 – 陳獨秀一家人”;另一本是“林彪的這一生”;再有就是這本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的“毛澤東詩詞集”。前兩本都是老鄉寫的,情真意切,基本肯定了這兩位黨史上不能繞過的人物;而毛詩詞則是精裝本、縱向排版、從最後一頁反向閱讀,非常難得。
這本“毛澤東詩詞集”共收集了67首詩詞,其中正編42首,用書中的話講“這些詩詞一般地說是作者的上乘之作,奠定了他作為偉大詩人的曆史地位”;副編25首,各首情況不盡相同,多數是沒有公開發表過的作品。
本人作為文史愛好者,這些年來,閑暇無事時,確實經常把這本書拿來閱讀。以我個人的體會,我認為最好的3首詩詞依次為:沁園春 長沙、沁園春 雪、憶秦娥 婁山關。
之所以將“沁園春 長沙”排在第一位,本人確實覺得它是上乘中的上乘。全詞上闋寫景,下闋抒情。上闋從嶽麓山、湘江、天空、水底選取實景,遠近結合,動靜映照,用文字描繪了一幅湘江秋景圖,最後一句詩表現毛對主宰國家命運,掌握民族的前途的期望。下闋通過對戰友和戰鬥生活的回憶和追述,以及不懼怕當時的大軍閥敢於反抗,最後三句用象征的手法表現了在革命運動中也可以激流勇進完成革命主宰中華大地。
關於“沁園春 雪”, 曾有人認為是別人(一說是胡喬木)代筆。個人意見傾向於應是毛的作品,但文字上征求過別人的意見是可能的。主席是致力於天下的人,他的內涵、底蘊、膽氣、豪氣,一個服務於大領導的秘書是學不來的;別說胡喬木,即使是身為元帥的陳老總,還是有相當的距離。當年在重慶,“沁園春 雪”發表後,老蔣很不舒服。他自己是寫不出來的,所以組織國民黨內的飽學之士,想寫些詩詞,欲將毛的作品比下去。最後這些人寫出的東西,連老蔣都看不過去,此事不了了之。
郭沫若、胡喬木的文字功底了得,主席確實向他們征求過意見。
關於“憶秦娥 婁山關”,全詞上闋寫景,下闋抒情,景中含情,情中又有景,情景一體,水乳交融。其篇幅雖短,但從內到外勾勒出一幅雄渾壯闊的冬夜行軍圖,描畫了紅軍長征中征戰婁山關的緊張激烈場景,表現了作者麵對失利和困難從容不迫的氣度和博大胸懷。該詩雄奇悲壯,氣勢如虹,寥寥數筆,“份量”很重,像一幅出自大師手筆的簡筆畫。
僅以此小文,告慰早已去世的李增明老先生,謝謝他送給我的這份精神食糧。
謝謝老兄,詩已拜讀,好詩,佩服
送您一首打油:
往事休回憶,回憶令心傷。
捫胸腸欲斷,俯首淚千行。
酸甜苦辣鹹,一生我盡嚐。
莫歎桑榆晚,紅霞伴夕陽。
回複 'abcdaren' 的評論 :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5894/202409/9603.html
歡迎批評
往事越千年,魏武揮鞭,東臨碣石有遺篇。
蕭瑟秋風今又是,換了人間!
毛澤東一生酷愛讀書,而且過目不忘,記憶力超強,即便老年時還能大段背誦辭賦。
曆史知識、典故常常信手拈來。詩以言誌,以抒發自己的情懷。像毛澤東這樣的人寫詩肯定是
不為拿來發表的!也不是為了寫詩而寫詩,隻是有感而發,有情要訴。
----------------------------------------
奇談怪論!如果這樣,怎麽還有文藝評論家,審美和創作不是一回事,不能創作的不等於沒有權利評論。
比如這首:原馳蠟象。意思是平原上跑著一頭頭蠟做的象。有半點詩意嗎?
有一套是“中央直屬文藝團體”(中直)創作並演出的。現在基本失傳了。
第一首是合唱《沁園春 長沙》。
中間一首是胡鬆華演唱的《沁園春 雪》。我在網上從來沒有找到過。
兩首都是佳品。
還有一首是《菩薩蠻 大柏地》。
【赤橙黃綠青藍紫,誰持彩練當空舞?雨後複斜陽,關山陣陣蒼。】
永遠留在我腦海裏的詩境畫意。
那首歌曲有兩個版本。第一個版本是張映哲演唱的,她唱得不好聽。
第二個版本是另一個女高音唱的,我不知道名字,唱得非常好。西洋管弦樂隊的前奏裏有豎琴。互聯網出現以後,我曾經找到過這個版本,但現在找不到了。
(更正 typo)
有一套是“中央直屬文藝團體”(中直)創作並演出的。現在基本失傳了。
第一首是合唱《沁園春 長沙》。
中間一首是胡鬆華演唱的《沁園春 雪》。我在網上從來沒有找到過。
兩首都是佳品。
還有一首是《菩薩蠻 大柏地》。
【赤橙黃綠青藍紫,誰持彩練當空舞?雨後回複斜陽,關山陣陣蒼。】
永遠留在我腦海裏的詩境畫意。
那首歌曲有兩個版本。第一個版本是張映哲演唱的,她唱得不好聽。
第二個版本是另一個女高音唱的,我不知道名字,唱得非常好。西洋管弦樂隊的前奏裏有豎琴。互聯網出現以後,我曾經找到過這個版本,但現在找不到了。
如果李白這麽寫,眾人一定說這廝喝高了,如果毛36年寫出來就發表,國人一定說他吹牛逼,而45年毛在重慶跟老蔣談判時發表這首詞後沒幾年,強人如老蔣者,已經被他幹成流寇了。從後往前看,36年毛能寫出這樣的詞,這是啥格局?
他的作品,有既視感,視覺感有高度和廣度。這可能和他的處境有關吧,畢竟能到這個位置的人很少。
同意。排在第一位是合適的。
不但有空間的遠近結合,動靜對比,下麵這一段還有感歎時間的流逝,回憶過去年輕的往事:
【攜來百侶曾遊。憶往昔崢嶸歲月稠。恰同學少年,風華正茂;書生意氣,揮斥方遒。】
從一個角度分析:
看胡喬木整個生涯,有沒有留下一首和《沁園春 雪》同一個級別的作品。
再看毛澤東整個生涯,留下多少和《沁園春 雪》同一個級別的作品。
這樣分析,是不是就有一個比較自然的解釋?
這個比較也有道理。
博主一生接受的文學熏陶總量,肯定比毛澤東一生接受的文學熏陶總量要多。
毛澤東寫出了多首傳世的作品,而博主則沒有。
這說明,毛澤東能寫出那些傳世的作品,並不是接受的文學熏陶總量多就一定能做到,還是得有文學天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