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二”,這個詞,被授予了新的涵義,那就是“糊塗”、“不清白”、“魯莽”等。
在二戰期間,有兩個國家的侵略者被稱為“鬼子”,那就是日本鬼子和德國鬼子。德、日鬼子凶殘暴孽、罄竹難書,給淪陷的他國人民造成了無窮的災難。受害國民眾對鬼子的恨,銘心刻骨,難於言表。
然而有一類人,與真鬼子比起來,更遭人恨,那就是“二鬼子”。
二鬼子或二本鬼子,最初是中國抗日戰爭時期“滿洲國”人對以日本僑民身分移民東北的朝鮮人、朝鮮籍日本兵、朝鮮警察官以及偽軍的蔑稱。當時國人將日本人稱為日本鬼子,而為日本鬼子效力負責管製中國人的朝鮮兵或台灣人就稱為二鬼子。
1.在中國或東南亞的二鬼子
A.高麗棒子
高麗棒子(朝鮮語:?????/????)是華人對朝鮮半島的朝鮮民族的貶稱。該詞早在清代就已出現,但卻是清末民國時期尤其是中國抗日戰爭時期(1931年—1945年)才廣泛使用。由於日本派遣很多朝鮮人到中國為戰爭服務,使得中國民眾對其恨之入骨,“高麗棒子”這一蔑稱便大範圍流傳開來。
據韓國學中央研究院碩士劉安琪及其父暨南大學教授劉永連考證,“棒子”一詞與被稱為“房子”或“幫子”的朝鮮使團仆役無關,而是中國民間的一種土語,帶輕蔑之意,也不獨與“高麗”連用。由於時間的流逝,“棒子”一詞的其他連用逐漸淡化,唯獨“高麗棒子”一詞使用至今,這或許是由於抗日戰爭時期大量朝鮮人協助日本侵略者在華作惡的緣故。
B.台灣浪人
台灣浪人,其實就是“台灣籍民”或日本籍台灣人。甲午戰敗,中國割讓台灣給日本,根據馬關條約,1897年5月8日後所有台灣人(約280萬)集體成為日本國民。此後,不少台灣人旅居大陸,絕大部分集中在廈門。《廈門市誌·外事》稱,在廈“台灣籍民”人數1904年為100多人,到1935年時達到頂峰的15700人。這些人中,既有來廈門討生活的,也有不甘忍受日本人欺壓的普通民眾;既有在台灣混不下去的台灣流氓“廿八宿”,也有甘心充當日本人走狗、跑到廈門來混水摸魚圖發財的台灣“武德會”成員,更有本來就是廈門人的所謂“歸化籍民”和“新編入台籍者”。據載“來廈門的日本人 ,不少是來自台灣的地痞、流氓、毒販和賭棍,成為日本侵略廈門的一股惡勢力,在社會上為非作歹”。因為身份的便利“台灣籍民”很快占領了廈門繁華市區,多數店鋪和住所都掛著“日籍××洋行”“大日本籍民××寓”的牌照,裏麵卻開設妓寮、賭場和鴉片館,既沒注冊,也不納稅。不少“台灣籍民”公然走私販毒、放高利貸、搶劫綁票。“日籍台民”受日本領事館保護,享有治外法權的種種好處。除非日本領事同意,中國官方不得對他們隨意搜查、拘禁和審判。廈門市民因此對為非作歹的“台灣籍民”產生極惡劣的印象。
台灣被割讓後,當年有骨氣的抗爭者死傷殆盡,隻剩下一幫對日卑躬屈膝,對自己的骨肉同胞殘酷無情之輩。他們正麵戰場比不上日軍,屠殺中國人民卻比日本鬼子還狠。這就是所謂的台灣浪人。
C. 高砂義勇隊
台灣被割讓給日本後,原住民一直是日本殖民主義者嚴酷鎮壓和殺戮的對象,在被殺戮與反抗的過程中,“蕃人”(原住民)被改造為“高砂族”。由於太平洋侵略戰爭的需要,日本殖民主義者多次征召原住民組成“高砂義勇隊”奔赴南洋各個戰場,充當戰爭的“炮灰”。隨著日本的戰敗,台灣回歸中國,這些原住民組成的“高砂義勇隊”也便成了曆史難以體認的存在,因為他們從被屠戮者轉變為受人驅使的殺戮者,這成為了曆史的吊詭。
“高麗棒子”與“台灣浪人”都是亡國奴,亡國奴中固不乏義士,也有心理變態甘為鷹犬的,這種鷹犬到中國來,跟著日本人欺負中國人,其陰狠,有時連日本人都趕不上。原本“高麗棒子”與“台灣浪人”在地緣上、血緣上都跟中國近些,但他們比日本人更了解中國人,因此整起中國人來,比日本鬼子更凶狠,所以中國人更恨他們……
2.蘇聯的二鬼子POA
俄羅斯解放軍(俄文:Русская Освободительная Армия,簡稱POA或ROA),正式名稱為“俄羅斯人民解放委員會武裝力量”,是二戰期間向納粹德國效忠的蘇聯偽軍。是原蘇聯高級將領弗拉索夫在投降納粹德國之後,以蘇聯戰俘與白俄流亡者所組成的軍隊。二戰時期蘇奸組成的POA不僅殘酷迫害遊擊隊員和普通民眾,還和德軍一起推平了整個華沙城。
二戰後,德軍俘虜大都被放歸德國,而POA絕大多數成員被蘇聯處死。
3.法國的二鬼子
維希法國(法語:Régime de Vichy),正式名稱為法蘭西國(法語:État français),是二戰期間在德國攻入法國並迫使法國投降後,扶持法國政府要員組建的政府,存在於1940年7月到1945年間。因其實際首都在法國南部小城維希,而日後的法國政府又不認可該政府的合法性,故稱之為維希法國、維希政權或簡稱維希。
維希法國施政方針是“寧與德意誌友邦,不予法蘭西家奴”,圍剿法共遊擊隊基本都是他們負責的。
二戰後,在法國的德軍俘虜大都被放回德國,而法奸們也迎來了自己的末日,維希政府自賴伐爾以下被處決五萬餘人。
如果說像大陸的偽軍那樣因為沒飯吃而投奔,對八路新四基本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也就算了,但是像義勇隊、韓奸、POA、這種是永遠不能原諒的。究其本質,“鬼子”們雖然與我們是敵對關係,但也是民族矛盾各為其主,未來如果有共同的利益,“相逢一笑泯恩仇”是可能的。
究其心理根源,在 “二鬼子”的心中,其早就把普通民眾和“高階”的他們隔離開了。他們是背棄了自己的本源,自願走上為更“高階”的人做狗的道路的。民族矛盾尚可調和,“階級”很難調和。古今中外,人們對內奸都無比痛恨。“二鬼子”與大多數民眾沒有共同利益,不存在和解以及“泯恩仇”的可能。
4.主子眼中的“二等奴才”及“貳臣傳”
後來者不拿自己當外人,比主子還主子,其實是自作多情。
主子自有主子的智慧,二戰時老美不管日裔人士政治取向如何,一律關進集中營就是例子。
在中國,乾隆四十一年(公元1776年),清高宗愛新覺羅·弘曆,也就是乾隆詔令國史館修編提出編纂《貳臣傳》。
《貳臣傳》全名是《明季貳臣傳》,下旨時乾隆帝就已經直截了當地點名了工作目的:把雖然對“我大清”有赫赫功勳但原為前朝臣子的一批人打入另冊,洪承疇、孔有德、耿仲明、尚可喜、祖大壽、吳六奇等名人係數在列。
《貳臣傳》分甲乙兩編,附錄於《清史列傳》卷78、79兩卷中,共收錄了明末清初在明清兩朝為官的人物120餘人。“貳臣”們也要有所區別,對大清確係忠誠有功者即使“大節有虧”亦可諒解,遂列“甲等”;而對大清不夠忠誠甚至三心二意亦或出力不奮者,列位“乙等”。 洪承疇、李永芳等編入甲等的“貳臣”,其實是一種表彰,說他們有功,但是背叛明朝始終是個汙點,隻能說人無完人。
而編入乙等的“貳臣”,就有嘲諷的意味了。比如乙等的錢謙益、吳偉業、孫可望、白文等。
至於吳三桂、耿精忠、李建泰、王輔臣、薛所蘊等人原本也是在《貳臣傳》中,後來又被擇出,另列了一本《逆臣傳》,因為他們“或先經從賊,複降本朝,或已經歸順,複行叛逆,此等形同狗彘,靦顏無恥之人,並不得謂之貳臣”,那是連貳臣都不如。
可見老美和乾隆是精明的。
如果哪天中美開戰,那些高華們,不管多麽熱愛美國,其境遇絕不會比那些日本人好多少,不信等著瞧。
總而言之,中美還是別開戰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