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三事件及懷仁堂事變震驚中外,對數以億計的中國家庭及個人造成了重大影響,雖幾十年過去,但至今餘波尚存。
1980年11月至1981年1月對林彪、江青集團的審判,是當時國內外矚目的大事,記得當年也在報紙上看到過隻言片語,但由於當時正處於10年寒窗之時,沒有條件和時間觀看審判實錄。
互聯網真是個好東西,近些年,借助網路,終於看到了以前想看而看不到的許多東西,倆案的審理就是其中之一。我看的兩個片子是“九億人民的審判”和“起訴書送達林、江集團”。俗話講“勝者王侯敗者賊”,與其看台上人的表演,倒不如看這些政治家台下,甚至身陷囹圄後的表現,這或許更能反映這些曾經呼風喚雨的弄潮兒的真正水準和人格特質。
我一向認為政治家無所謂對錯,他們隻是特定人群的代言人,能夠堅持自己的理念,不輕易認輸,就是合格的政治家,這無所謂其立場的左、中、右。當然經得起曆史考驗的傑出政治家,就應該得到絕大多數人的認可,而且是推動曆史進步的人物。如果得意時不可一世,倒下後就下跪求饒,這樣的投機者充其量就是個政客,不配稱作“政治家”。叛徒,是任何一個集團或組織都不齒的。
這次世紀大審判共包括16名主犯,但因為林彪、康生、謝富治、葉群、林立果、周宇馳6人已經死亡,故不予追究刑事責任;故隻對江青、張春橋、姚文元、王洪文、陳伯達、黃永勝、吳法憲、李作鵬、邱會作、江騰蛟10名主犯進行審理。
由於是第一次看這個片子,盡管片子質量不太好,但看完後還是感慨萬千,久久不能平靜,真是世事難料啊。
縱觀整個審判,總體印象有以下:
1. 當時台上的檢察廳和法庭的領導們年事已高,一片白發,台上很少有中青年幹部,這種現象現在已很少見;
2. 領導們的普通話普遍不好,大多操地方口音;
3. 那時的人們穿著都很樸素,大多數是製服;
4. 聽眾席中發現了王光美和楊成武的身影。
縱觀十名主犯,本人有以下發現:
1. 江青:她的特點是一個字“橫”。作為第一夫人,丈夫的像還掛在天安門城樓上,她有橫的本錢;
2. 張春橋:他的特點,一個字“冷”。在法庭上,他橫眉冷目,全程一言不發,表達了對審判的漠視;在接受起訴書時,雖有短暫回答,但拒絕簽字。他這麽做證明他看透了審判的實質,也保全了他左派領袖的名節;
3. 姚文元:他的特點是“油”,雖然給人的印象是配合審判,但從他的目光中看出他的精明,他在尋找給自己減罪或脫罪的機會;
4. 王洪文:他的特點是“頹”。照理說,作為10名主犯中職位最高(中共中央副主席)和最年輕者(45歲),在庭上他完全應該有不同風格的表現,但他卻顯得目光呆滯、反應遲鈍、有問必答。至此他作為政治家的形象毀於一旦,被別人輕視確實沒冤枉他。
黨的十大時38歲的王副主席風采
5. 陳伯達:老夫子,真的“老”了。
6. 黃吳李邱:作為四野的悍將,解放軍陸、海、空、後曾經的頭麵人物,他們的表現雖不能與在台上時相比,但軍人的底子還在,仍可依稀看到往日的風采。李作鵬和邱會作的形象是第一次看到,不好評價。但在遞送起訴書時,發現邱是背著手走進屋內的,非常從容,仿佛閑庭信步,看得出是經曆過大風大浪後的人才有的姿態;吳法憲因為他的體態,小時候有印象。這次從他在庭上的表現可以看出,此人頭腦靈活,也很“油”;黃永勝作為四大金剛的頭一位,驕橫之氣已損耗殆盡,不過眉眼和言語間仍有軍人的剛毅和果斷。也可能由於黃身體方麵的原因,在遞送起訴書時,破例給了他一把椅子,這是頗有人性化的一個細節。
7. 江騰蛟:他是10名主犯中層次最低的一位,曾任南京軍區空軍政治委員,算不得中央領導,隻是地方大員。雖是第一次看他的影像,但由於是國內時某同事的父親,還是多看了幾眼,感覺他的表現最正常,不像是受審,感覺是在參加會議。
下麵這個視頻就是林彪、江青集團10名主犯受審的影片,十位大人物庭上表現水平不一、各有千秋,不知您看了有何感想?
令人匪夷所思的一件事是在另一個片子中看到的,當時江青正在受審,她講訴到,在毛主席轉戰陝北時,全隊中隻有她一個女同誌,此次陪伴主席飽嚐艱辛。他質問審判者,你們那時在哪裏?沒想到引起了全場的哄堂大笑。現在看來,江青這點說的是真話,不知笑從何來?隻能推測江的人緣不好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