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大夫話吧

談醫療、談養生、談人文、談人生 – 聽趙大夫怎麽說
個人資料
趙大夫話吧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加印鷸蚌相爭,華裔能否得利?

(2023-09-27 07:22:52) 下一個

美國對華戰略中的兩個重要夥伴 — 加拿大和印度最近打起來了。

今年6月加拿大一名錫克教領袖尼賈爾(Hardeep Singh Nijjar)在溫哥華附近遭槍殺身亡,他生前因主張錫克族應從印度旁遮普省獨立,成立“哈利斯坦國”(Khalistan),遭印度政府通緝。加拿大印度裔社區一直懷疑印度政府是凶手,而今總理特魯多親口指證。“有可靠的理由相信印度政府特工參與了在加拿大領土殺害一名加拿大人。我們呼籲印度政府與我們一起查明此事的真相。”

印度堅決否認指控。加印兩國關係迅速惡化,互相驅逐外交官,互相把對方列為旅遊警示國,21日印度宣布暫停向加拿大公民發簽證。

據印度《金融快報》21日報道,印度籍錫克人、“哈利斯坦運動”支持者蘇赫杜爾·辛格(Sukhdool Singh)近日在加拿大溫尼伯被殺。而印度新德裏電視台(NDTV)稱,目前正在印度監獄服刑的旁遮普邦黑幫分子勞倫斯·比什諾伊(Lawrence Bishnoi)宣稱對杜內克在加拿大被殺事件負責。

這兩個事件愈演愈烈,結局如何,有待觀察。

加印相爭引起了海內外華人的廣泛關注。今天不談國家大事,專談小事。為什麽?因為在北美,無論是加拿大還是美國,無論您走到哪兒,無論從事什麽行業,不管是規模,還是人數,您都會遇到一個足以與華裔抗衡的族群,那就是“印度人”。關於印度人,每個人的看法可能不同,但是都不能忽視它的存在。

1.網絡上對印度人的評價

由於印度人數眾多,很多華人都與他們打過交道,有些人還吃過虧,所以負麵評價不少,概括下來,有以下幾點:

A.極度自私,從不考慮他人的感受和集體的利益

B.拒絕溝通,永遠試圖隱藏自己的真實想法和事物的真實狀況

C.自視甚高,充滿了優越感,可以稱之為迷之自信,總以為其他人都是傻子

D.是極端自大與極端自卑的結合體

E.臉皮厚

D.體味較大,有人稱之為“體臭”

E.男的直男癌嚴重,女孩稍微對他們態度好一點,他們就會開始很輕佻

F.雞賊

2.我的體會

與其他朋友一樣,出國後,無論走到哪兒,我和家人都與老印打過不少交道。

A.人數

無論工作單位,還是居住地,印度人都很多,用成群結隊形容都不過分。在我們居住的小區,環境不錯,遠離市中心,由於距大學很近,可歸於“高新類”,絕少見到當地治安的主要麻煩製造者 – 原住民,但是華裔和印裔是最大的兩個族群。

在多倫多,與華人擁有北約克、萬錦這樣的聚集區外,印度人也有了自己的聚集區,人數過半。

自己在機場乘坐出租車,僅有一次不是膚色偏黑的印度人,是個“白人”小夥,一打聽還是印度人,可見他們壟斷了當地的出租車行業。

B.正麵印象

出國後的老印與中國人一樣,從事刑事犯罪的人不多。走在路上,不管是市中心,還是郊外,如對麵迎來的是印度人,一般不會有安全問題,盡可放心。

印度人比較抱團,住處附近的大型超市,服務人員中,原來各色皆有。但自從換了印裔經理後,沒多久就變成了印人天下了。

自己在住處附近晨練時,有一段時間,每日都可遇見一位印度人,每日都麵帶微笑、互相點頭問好,場麵和諧、溫馨。

在工作中,如下屬是印度人,感覺不錯,他們謙遜、虛心好學、不恥下問。遇到刁難和斥責,也默默接受、點頭稱是,絕不頂撞。

我家老二,有兩位摯友,是鐵哥們,其中一位就是印度人。這孩子長大了如何不清楚,但至少當時看是個質樸、重友情的孩子。

C.負麵印象

工作中,如果同僚或上級是印度人,可能就沒那麽幸運了。哪怕您當年幫過他,一旦他們翅膀變硬,便會翻臉無情。與一些國人一樣,告密、穿小鞋之類的事情不可避免。

3.加印鷸蚌相爭,華裔能否得利?

如事件就此打住,不再發展,應該對華裔影響不大。但看到老印受打壓,夾起尾巴做人,那些對印裔印象不佳,或發生過不快的,至少心情不會太差。

如果事態持續發展、甚至嚴重,那麽被老印擠占的空間,或許出讓些,華裔可能會從中獲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