曆史的發展是有規律可尋的,當一個國家或民族倒黴到了極點的時候,往往也是轉機之時。如果以此點為契機,全民團結一心、臥薪嚐膽,往往在一個不算太長的時間內就可見到成效。1894年的甲午戰爭就是中國人最低潮的時刻,北洋水師全軍覆沒、割地賠款;然而50年後,同樣是中日兩國,角色發生了反轉,這次宣布無條件投降的是日本。50年的時間,不算短,然而在曆史的長河中,卻是短短的瞬間。中日角色的互換,證明了這一規律的存在,那就是“否極泰來”。
“否極泰來”, 出自“周易·否”,意思是逆境達到極點,就會向順境轉化。 指壞運到了頭好運就來了。
1. 甲午戰爭的背景
自1840年以來,中國近代史上發生了許多次對外戰爭,在甲午戰爭前,已有鴉片戰爭、英法聯軍侵華、中法戰爭等,而中國軍隊除鎮南關戰役外,總體上處於劣勢,屢戰屢敗。
而甲午戰爭前的洋務運動,給人們造成一種假象,以為開了工廠,修了鐵路,造了輪船、建了海軍,辦了學校,引進了西方的科學技術,給人一種希望和幻覺,以為中國也在前進、發展,“中學為體、西學為用”就是成功之策,洋務運動也能救中國。然而實際情況是,此時的清朝政治十分腐敗,人民生活困苦,官場中各派係明爭暗鬥、爾虞我詐,清軍則外強中幹,紀律鬆弛。
1868年,日本通過明治維新,“脫亞入歐”,開始走上資本主義道路,國力日漸強盛。當時的日本,正交叉進行兩次工業革命,1888年,日本產業革命出現高潮,因此急需對外的商品輸出和資本輸出。但日本作為一個島國,國內本身就資源匱乏、市場狹小,加之國內封建殘餘勢力的濃厚及社會轉型期各種矛盾的尖銳,因此以天皇為首的日本統治集團急於從對外擴張中尋求出路。而中國作為日本的緊鄰,國土遼闊、國力羸弱,自然是日本擴張的首選之地。
19世紀末的東亞地區,一個是回光返照的古老帝國,一個是欣欣向榮的新興國家。在這種情況下,中國和日本必定不能避免一戰。
甲午戰爭的慘敗,使一切都破滅了。三十年洋務運動的成果經不起日本的一擊。
而中日甲午戰爭比以前的曆次戰爭規模更大,損失更重,失敗更慘。割地賠款,喪權辱國,隨之而來的是列強爭奪勢力範圍,掀起了瓜分中國的浪潮,國家和民族的生存麵臨嚴重威脅。
2.甲午戰爭對國人的影響
1894年8月1日,中日正式宣戰,甲午戰爭爆發。在中國近代的反侵略戰爭中,這場戰爭的規模最大、失敗最慘、影響最深、教訓最多的一次戰爭。雙方於戰後簽訂“馬關條約”,中方向日方割地賠款,國力日趨衰退,徹底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國家。一個多世紀來,喪權辱國之沉痛,深深紮根在民族的心中,它觸碰了中國人百年來內心最深處的創傷,使整個民族感到痛楚、恥辱、憤怒。這是中國人從來沒有遭到的如此嚴重的災難及奇恥大辱。北洋艦隊在威海衛的覆滅,不僅是中國海軍的慘敗,也宣告了早期富強努力的失敗。甲午戰爭的失敗,對中國的打擊實在太沉重了。特別是敗在日本這樣一個深受中國文化影響的小國,實在是太不光彩、太不甘心了。
甲午戰爭失敗以後,全國震動,一片沸騰,呈現出前所未有的民族覺醒,前所未有的議論、爭執、探尋、追求。這是鴉片戰爭、英法聯軍侵華、中法戰爭以後從來沒有過這種景象,民族危機帶來了新的轉機。
“馬關條約“的簽訂3年以後,發生了戊戌維新運動;5年以後,發生了義和團運動;16年以後發生了辛亥革命。一個本已風雨飄搖的清政府終於倒台了。
3.甲午戰爭對日本的影響
甲午戰爭獲勝,日本掠奪的利益之大,連日本人自己也始料未及,全國都沉浸在勝利的狂熱之中。日本經甲午一戰,實力大大增強,這進一步刺激起向外掠奪的野心。十年後,日本又在日俄戰爭中打敗了俄國,由此趕上了歐美列強,也走上了一條不斷對外軍事擴張的不歸路。這就為以後日本發動侵華戰爭、太平洋戰爭,也為二戰中最終的慘敗及兩顆原子彈埋下了伏筆。
曆史事件都是連貫的,每個事件既是前事之果,又是後事之因,中日甲午戰爭是中日兩國近代史上,曆史鏈條中至關重要的環節。如果沒有甲午戰爭的慘敗,就不會激起中國人對民族存亡這一問題的緊迫感和危機感,也不會造成中國民眾民族意識的覺醒及全民族空前的團結。這也是中國人在二戰後重新回到世界舞台中心,並成為主角的原因。反觀日本,雖仍然是經濟強國,但在政治和軍事上至今都不能擺脫受製於人、仰人鼻息、看人臉色的二流角色。
曆史是有規律可尋的,也是公平的 – 否極泰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