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段時間,由於緬甸局勢的突變,對中國的這一近鄰興趣大增,結果有了意外收獲。發現在緬北這塊熱土上生活的華人,不管是不是漢族,他們的日常生活均與國內息息相關。在這裏,講的是漢語,用的是人民幣,耳朵裏聽到的是中國流行歌曲,錄像廳裏放的是中國武打片,各種店鋪都有中文標牌,店中陳列的商品也都是中國貨,水、電、煤氣供應也來自中國,甚至連電話區號和上網的IP都是中國雲南的。大街上最醒目的是中國移動的營業廳,電信廣告寫著“國內長途XX元”,這裏的國內不是指緬甸,而是中國。
最讓人驚奇的是在緬北,特別是被譽為“緬甸小中華”的佤邦,那裏的男性青少年的氣質與大陸、港澳台、新加坡及海外其它區域明顯不同,頗有陽剛之氣。
佤邦在曆史上為中國領土,唐代屬於南詔國、宋代屬於大理國。佤邦官方語言為佤語和漢語,官方行文為中文。該特區分為“北佤”和“南佤”兩部分,總麵積約3萬平方公裏。北部地區位於緬甸東北部,麵積1.7萬平方公裏,南部地區與泰國交界,麵積1.3萬平方公裏。 佤邦北麵與中國雲南省接壤,南麵與泰國接壤,首府為邦康市。佤邦下轄猛冒縣、猛能縣、猛波縣、邦康特區、南鄧特區、佤邦南部地區。佤邦的總人口約60萬人,主體民族是佤族(中國55個少數民族之一),為主要緬北華人聚集區。
由於生存環境比較險惡,隻有60萬人的人口的佤邦,卻擁有4萬人的正規軍、6萬民兵。所以那裏的孩子當兵的機會,遠多於其它地區。特殊的生存環境及氣候條件,造就了那裏的孩子氣質不同於國內。不管男女,他們的皮膚都偏黑,但男性顯得剛毅,女性顯得英姿颯爽。最近看了兩個佤邦青少年的視頻,一個是高唱中國抗戰歌曲“團結就是力量”,裏麵的歌詞都沒改,有“向著新中國發出萬丈光芒”之句;另一個是初中生軍訓的視頻,背景音樂是“三大紀律,八項注意”,孩子們的動作非常規範,普通話也很標準。看了這兩個視頻,非常感慨,有隔世的感覺,覺得他們不是生活在異國他鄉,而是在那“激情燃燒的抗戰歲月”。
與之相比,國內流行的塗脂抹粉的“花樣美男”及台灣的“草莓兵”,實在是汗顏。雖然目前這些地方的日子過的比緬北好,但那是前輩們努力的結果。目前國際形勢如此凶險,這樣的氣質,能守得住前輩們奮鬥的成果嗎?
他們的環境我們無法複製,但至少要鼓勵我們的孩子,要走出家門,少看些手機、電腦,多些戶外活動,吃吃苦,流些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