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2021 巴黎冬日漫步- 特羅卡德羅花園/夏洛宮/艾菲爾鐵塔

(2021-01-12 14:01:08) 下一個

這個位於法國巴黎十六區的知名建築,隔著塞納河與艾菲爾鐵塔遙遙相望,也是登高取景的知名景點。建議遊客造訪艾菲爾鐵塔時,務必一訪。
夏樂宮地區又稱為特羅卡德羅(Trocadéro),因而其前方的大幅噴泉綠地被稱為特羅卡德羅花園。
老的特羅卡德羅宮(Palais du Trocadéro)是為了1878年世界博覽會而建,(國際組織可以在博覽會期間在此舉行會議)。宮殿的形式是一個大音樂廳,伸展出兩翼,和兩個塔樓;其風格是充滿異國情調和曆史典故的混合物,通常稱為「摩爾式」,但是帶有某些拜占庭元素。建築師是Gabriel Davioud。音樂廳有大型的管風琴,這是法國音樂廳裏的第一台大型管風琴(1977年遷往裏昂的莫裏斯拉威爾禮堂(Auditorium Maurice Ravel),今天仍在使用)。
在建築下麵留下了過去的地下采石場,改建為大型水族館,容納法國河流的魚類。在1937年曾改造,自1985年再次關閉改造,直至2006年5月22日[1]。宮殿和塞納河之間的空間開辟為花園,由讓-查爾斯·阿爾方設計,以及數組噴泉。
在舊特羅卡德羅宮的花園有兩個大型動物雕像,犀牛和大象。它們在拆除舊宮時被移走,自1986年以來安放在奧賽博物館入口的旁邊。
現今大家所看到的是新夏樂宮,它是為了1937年世界博覽會,特地將老特羅卡德羅宮拆除後,取而代之的新夏樂宮。它是流線型摩登風格,建築師是路易-伊波利特·布瓦洛、雅克·卡魯和利昂·阿澤馬。
與舊宮一樣,夏樂宮也以兩翼的元素建造,不同的是,核心是一片寬闊的空地,形成一個寬闊的弧形,使得從特羅卡德羅廣場觀看艾菲爾鐵塔時保持廣闊的視野。
夏樂宮現在設有許多博物館:
*國家海軍博物館(Musée national de la Marine)
*人類學博物館(Musée de l'Homme)在南翼(帕西翼)
*建築與遺產城(Cité de l'Architecture et du Patrimoine),包括法國古跡博物館(Musée national des Monuments Français),在東翼(巴黎翼),由此可進入位於地下的夏樂國家劇院(Théâtre national de Chaillot)。
1940年,希特勒在訪問被征服的巴黎時曾在夏樂宮留影,背景正是艾菲爾鐵塔。這也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標誌性形象之一。
1948年12月10日,在夏樂宮展開的聯合國大會通過了世界人權宣言。現在用一塊石碑紀念這一事件,廣場也被稱為「人權廣場」(esplanade des droits de l'homme)。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