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 2c, 不核實數據哦
RMO 大約在180-200 用於重卡係列,不算最先進但就兩種密度而已也算上遊, 他的ppt:
https://www.sec.gov/Archives/edgar/data/1757932/000110465920111943/tm2032357d1_ex99-3.htm
川姐說的40不是夢,翻一倍的目標30已經提前實現了,貪一點的目標就翻個2倍吧
特斯拉基本中規中矩,大約160-180,鬆下製造,代表轎車係列業界標準,鬆下說密度是207,號稱同行之最
蔚來84kWh電池包的能量密度是170Wh/kg,寧德製造,100kwh電池包是官方號稱+37%(大約在220以上),數據未經核實,我估計實際上未能擊敗鬆下,大約也應該在200左右
一月9號nioday 要發布150度電池,但估計能量密度不會變,這是一個技術難點
我老家的microvast/thcb基本在下遊,就能量密度而已,前景一般,翻個倍倒不難
QS的固態電池就牛逼一點, 號稱是目前市場的2倍,當前最頂級商用鋰電密度大約在250, 他家可以達到400-500,唯一缺點不能量產。不過將來確實不可限量,會顛覆和改寫大量行業,股價將來無法正常估值,一個餅現在最多也就值50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