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陪太太一起去九院,做了個全麵的眼睛檢查,這也是聽了鄰居推薦才去的,說九院引進了新設備,檢查眼睛無需擴瞳了,所以我們反正有醫保,不妨就去檢查一下也好。
上海三甲醫院依然是到處擠滿了人,熙熙攘攘的,比菜市場還熱鬧。
我們的檢查曆經7、8個程序,前後耗時一個多小時,最後的檢查報告,當場在主治醫生那揭曉,我看到前麵有人檢查出來有問題的,被醫生建議盡快住院做手術,我倆還算順利,除了視力下降,眼底有點黃斑外,並無大礙。
與美國醫院比,上海醫院的優勢,一是快捷,當天掛號,當天檢查,當天出報告(包括拍的片),當天診斷;二是價格便宜,全套檢查才497元人民幣(幾乎全部由醫保承擔了,當然前提是你醫保賬戶裏有錢)。
但是,就醫院環境而言,九院則差了好多,檢查需要去七八個房間,每個房間都得排隊等候,也無人指引,我們隻能四處亂串。我在美國也經常去檢查眼睛,也需要經過幾個護士檢查的步驟,最後才由醫生問診,全程均有笑容可掬的護士帶著你檢查,安安靜靜的,雖然價格很貴,但也是優質優價吧。
此次回到美國後,我的華人鄰居,一位可愛的老先生,跟我聊起了在霍普金斯醫學院,做手術的詳細經曆。
2024年12月的一天淩晨,70多歲的他,突然感覺腹痛,開始以為是消化不良,就吃了點止疼藥,可疼痛愈演愈烈,蔓延到肚臍周圍,他夫人趕緊讓兒子開車送急診。兒子當機立斷,直接送他去霍普金斯醫學院就診。他兒子拿著他的中國護照在大廳排隊辦完手續,將他安排在一個座位上,沒多久就來了一名護士量血壓,看他疼的厲害,很快給他打了止痛針,10分鍾後疼痛慢慢緩解。隨後醫生就開始問診了。他不懂英語,醫生立即推來一個上麵有平板電腦的翻譯器,那裏麵一位譯員用中文,翻譯醫生和他的對話,然後進行掃描、抽血化驗,很快結果出來是闌尾炎。醫生決定5小時後做手術。一位男護士,推著他坐的輪椅去到另一個地方,做磁共振掃描,接著另一位護士安排他進了急診室病房,躺在病床上,再次查血壓、體溫,抽血化驗,女護士帶著 ipad 來房間,再次詳細詢問了病史和病因,包括以前得過什麽病、是否有藥物過敏、是否有心髒病、糖尿病,是否感染過心冠肺炎,身上有沒有金屬等,最後一位男護士送他到手術室旁的小房間,又進來了幾個護士,她們自我介紹,分別是麻醉、手術室和護理護士,3個護士送來手術服、手術帽子,還有醫院專用的防滑襪子,把他脫下的衣服和鞋襪分別放到醫院的塑料袋裏,拿去存放起來。又拿來一代熱的醫用衛生紙巾,讓他兒子幫忙用紙巾搽搽全身,再穿戴手術服,準備進手術室。此時,主刀醫生和麻醉師先後來觀察室看望他,握手後笑著說,我們馬上就要給你解除“麻煩”了,進入麻醉狀態,大約一小時左右後,他感到有人在叫他,隻見一位男醫生微笑著對我說:“您好!我是您的術後護理醫生,你的手術非常成功,大約二十分鍾左右就完成了,全程都有錄像記錄。你現在有任何問題都可以問我。”全麻手術,他醒來如麻醉師所言,沒有任何感覺,就像睡了一覺。接著醫生交代了術後注意事項後,笑著說:你們可以回家了。
一名女護士推著輪椅送他到醫院門口,坐車回家。他對主刀醫生和他的團隊的醫療水平,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之細致和周到,真是深有感觸。
回家後,他與老伴聊起在醫院的經曆和感受,感慨頗深。從走進醫院候診室開始,不論是坐輪椅,還是躺在醫療床上,都有護士推他前行,兒子隻是拿著病曆等跟著護士,走過一道道由護士打開的自動門,按程序完成檢查。不論是在醫院走廊,還是候診室,看不到國內病人家屬那種為病人四處奔走的狀況,醫院白牆上也沒有貼大大的“靜”字,但周圍都是靜悄悄的,沒有人聲喧嘩。手術室那層樓更是絕對的寧靜。
他完全不懂英語,可在兒子不在場的所有場合,醫護人員都通過翻譯機與他無障礙溝通,使他格外放鬆。
他跟我說,在如此優良的醫療環境下,醫護人員和病人的心情會變得放鬆、平靜。醫護人員更容易發揮醫療水平,病人會更加積極配合治療。
他得出的結論,美國醫療條件,各方麵都比國內強。
我沒問他手術最後費用多少,因為這牽涉到他的隱私,我想價格肯定不菲,但估計絕大部分是由保險公司承擔了。
國內看中醫,比如皮膚濕疹,找掛號費最貴的專家大夫,開中藥可能有效。好的皮膚中醫有部分是回族大夫。
用自己花錢。祝新春快樂!
我躺在床上,環視手術室,大約有我們學校的教室那麽大,還不能用“燈火通明”來形容,室內七八位醫護人員在室內忙碌而不見“身影”,用不上”如影隨形“,但看得清清楚楚。特別是那位身材高大的麻醉師一直在我的身邊,他讓站在手術台對麵的兩位護士,幫忙把我用被單從護理床上抬到手術台上。然後,那兩位護士把我的雙腳用“安全帶”係在手術台上,又從手術台兩邊拔出兩隻手長的小平板,讓我雙手伸直,他們在我的左右手腕處分別係上“安全帶”。我忽然想到,如果此時把我躺著的手術台豎起來,是不是有點像“耶穌”被掛在十字架上了!一刹那想到而已,不敢褻瀆我們的神!。
這時,麻醉師對我說:“一會兒護士給你注射麻藥以後,隻要我給你帶上呼吸麵罩,你醒來以後,最後的的記憶就隻有這一點了。預祝你手術成功!”
大約兩個小時候,我努力睜開了雙眼,整個手術室,隻見一位男醫生親切微笑著對我說:“您好!我是您的術後護理醫生,你的手術非常成功,大約二十分鍾左右就完成了,全程都有錄像記錄。你現在有任何問題都可以問我。先請你說說感覺如何,可以嗎?”
全麻手術,醒來如麻醉師所言,沒有任何感覺,就像睡了一覺。然後我就問他,術後我要注意些什麽?他詳細解答了方方麵麵需要注意的問題之後,笑著說:“我們通知你女兒兩點多鍾來接你回家,先送您去觀察室休息,有什麽需要就對護士說啊!”觀察室的女護士來接我,到了那裏安頓好了之後,我的第一感覺就是想尿尿。護士立即拿來一個塑料尿壺,讓我躺在床上尿,我感覺是心理問題,從記事以來就沒有躺在床上尿過尿,於是護士來把床搖起來,讓我坐著尿,還是不行,最後,我站在床邊,一下就尿出來了,真是暢快之極!
再躺上床,護士送來兩小包餅幹,一包裏麵隻有兩塊;還有兩小盒冰橙汁,還沒等護士轉過身,我就吃完了,還想吃。護士告訴我,剛做完手術,隻能吃這麽多。但她還是又給我送來一包餅幹一盒橙汁。笑著說:“多喝水吧!”然後,把我的衣服拿來,幫我換下手術服,最後蹲下去幫我脫掉醫院的那雙襪子扔進垃圾桶了。
大約三點鍾左右吧,我的女兒來接我回家。護士請她去拿帶回家吃的消炎和止痛的藥。消炎藥和一種幫助融化腸胃裏麵粗纖維的藥,就不說了。就說止痛藥,有三小瓶,分別用英語注明“微疼”、“比較疼”、“很疼”(醫生把人感覺到的疼,從0到10,分類,依次分別是0—3,4—7,8—10)。
女兒拿藥回到觀察室,護士把一瓶一瓶藥給女兒講清楚多長時間吃哪種藥,然後給她一張詳細文字的“冰箱貼”,請她回家貼在冰箱門上。然後告訴我們,過一會兒,有護士來用輪椅推你們下樓去醫院門口坐車回家。
老伴在家已經燉好了排骨藕湯,那藕是早上十點女兒回家時,去中國大華超市買的墨西哥產的新鮮蓮藕。跟我們武漢這個季節的蓮藕一樣,燉好後,好粉好粉,入口即化。完全符合醫囑,盡量吃“軟食”的要求。老伴最關心的還是術後感覺怎麽樣,我告訴她,現在有麻藥在發揮作用,外麵、裏麵的傷口都不疼。看看24小時後吧。不過,我相信主刀醫生和他的團隊的醫療水平,精湛的醫術,全心全意為病人服務之細致和周到;還特別相信自己強有力的自愈能力,我一定會很快好起來。
飯後半小時,我還感覺不到外麵的微創傷口和裏麵的傷口有疼痛,哪怕一點點疼都沒有。於是,決定不吃“止痛藥”。隻吃“消炎藥”和“助消化的藥”。
飯後與家人聊聊在醫院的所見所聞、親身經曆和感受,即所思所想。從走進醫院候診室開始,不論是坐輪椅,還是躺在醫療床上,都有護士推我前行,女兒胸前掛著一張紅色的“探視卡”,拿著我的病曆等跟著護士,走過一道道由護士打開的自動門,一直到手術室那一層樓的“觀察室”。護士把我交給了觀察室的護士,反身推著輪椅走了。
觀察室的那位護士,按程序完成了任務後,請我女兒回家等醫院電話再來接我。
不論是在醫院走廊,還是候診室,看不到病人家屬為病人急急忙忙奔走,白牆上也沒有貼大大的“靜”字,但是靜悄悄的,沒有人大聲喧嘩。手術室那層樓的走廊和觀察室更加靜悄悄。
我相信,在這樣優良的醫療環境下,醫護人員和病人的心情會變得放鬆、平靜。醫護人員更容易發揮醫療水平,病人更加積極配合治療。像我這樣的“常見病“、”小手術“,當然就非常成功啊!
疝氣手術完成一周後,主刀醫生DR.BAYO電話通知我的女兒,讓我們11月27日下午一點鍾去醫院複查。我們如約到DR.BAYO初診的4號診療室,報到登記一會兒,護士先來稱體重、量血壓。過了一會兒,DR.BAYO進來笑眯眯地與我握手後問:“手術後感覺怎麽樣?”
我用雙手的大拇指為他的精湛醫術點讚,連連說:“非常成功!非常感謝你和你的團隊,特別感謝你的麻醉師!從出院回家,到現在我都沒有疼痛感覺,你們給的止痛藥,一顆都沒有吃!”DR.BAYO笑著說:“非常感謝你的誇獎!如果你能對我的病人說說就太好了!”我急忙打開手機給他看我寫的博客文章《我的海外生活(十八)在澤西市醫療中心做了疝氣手術》。DR.BAYO笑著表示感謝,請我把文章發到他的網站上。
不由得想起範仲淹說的”不為良相,便為良醫“,還有一個成語說”醫者仁心“。都是說醫生的崇高醫德和精湛的醫術,其核心在於醫生應具備仁愛之心,始終將患者的健康和幸福放在首位。我在美國澤西市的醫院,深刻感受到了醫護人員的”仁心“!
花花說得對!
全民醫保,需要等得久。
醫療條件好,價格高。
此事古難全。
唯一能夠做的是,不得病,少得病,接受它。
另外,你的老鄰居很幸運,及時就診,所以,闌尾炎手術後不必住院。而我的痛閾比較高,有些木裏木足的,去年3月發生急性闌尾炎穿孔之後因發燒才去看急診,手術進行了好幾個小時,住了4天醫院。請代向你的鄰居問好,誇誇他和家人的行動及時。
皮卡老哥,這樣的對比是不恰當的吧,如果你在上海去國際醫學中心,中山醫院佘山分院等等,或者各大醫院的國際部也可以享受這樣的服務,而且可以更好,你想象不到的好。
。。。。。。
無法同意這種誇讚。在米國,普通醫院就可以享受到國內國際醫院的待遇。而且,國內的國際醫院價格也和“國際接軌”。普通老百姓根本承受不起。國內醫院的好處是,隨時可以找醫生看,不需要預約。另外,接觸病人多,實操經驗多,可以效率高。醫者仁心,醫生熱愛自己的工作,尊重病人與否應該是兩國醫生的根本差距。可惜,這些軟指標多少人看不到也體會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