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餐過後,我就和太太一起,再次逛逛久別的同裏古鎮。
這是個典型的江南水鄉,與周莊、朱家角類似,曲折縱橫的河道,古色古香的小橋,更有許多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築,令人百看不厭。
秋天的同裏,美麗的環境和適宜的氣候,吸引著眾多遊客,卻又不像周莊那樣嘈雜,我們漫步在古鎮的小街小巷中,感受著那份寧靜與安逸。
中午時分,由於離早餐時間不長,我們就去了一家餛飩店,由於她家的薺菜餛飩非常正宗,而且價格也公道(一碗薺菜餛飩才12元:)),所以是我們每次去古鎮玩,必到的地方。
五年沒見,精明的老板娘還是一眼認出了我們這對上海老顧客。
雖說是久別重逢,可來自安徽蕪湖的老板娘依然眉清目秀的,隻是發福了一點,由於客人並不多,我們便品嚐著餛飩和點心,聊起天來。
她跟我們說起了疫情期間的經曆,說是疫情最嚴重的時候,她們這裏也沒有封控過,餛飩店也沒關過門,管的最嚴時,也就是不允許堂吃,但可以外賣,估計這裏是小地方,再說當時也是遊客絕跡,隻有當地居民,所以沒實行嚴格的封控,但人們隻能在本地活動,不得離開同裏。
她沮喪地說起了家裏的不幸,她父親和叔叔在打了疫苗後,都得了白血病去世(也不清楚是否與疫苗有關),而且那時她也不能回去奔喪,我說我們是同病相憐,我父母也是在疫情期間去世的,同樣不能回來奔喪。
她說今年生意特別難做,甚至比疫情時還差,也不知是什麽原因。我注意到她店裏,原來雇的本地阿姨不見了,卻多了個小夥子,原來是她兒子,估計也是在這裏幫工吧。
我們臨走時,老板娘千叮嚀萬囑咐,千萬別再隔五年才來哦:)!
晚飯我們換換口味,去了酒店附近的一家名叫品香閣的飯店,點了三個比較清淡的菜,1、酸菜黑魚
2、鍋炒刀豆、
3、砂鍋焗蒲菜
一頓晚餐,總共才花費 150 元,與昨晚在酒店吃的相比,絕對是價廉物美,真是好享受。我太太最喜歡的是最後那個焗蒲菜,據說是從安徽專程運過來的,後來我們在上海尋遍了菜市場,可就是找不到,隻能期待將來再去那裏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