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閻潤濤先生的忠實讀者,每天都要幾次打開先生的博客查看是否有新文章麵世。第一次看到消息說先生去世了,我不禁一笑。先生對慫川粉,川粉又素有造謠的癖好。可笑中又有一絲擔憂,因為幾天前閻先生自言身體不適。我希望這是川粉的謠言,而且第一次感覺川粉的謠言也是很可愛的。
後來,看到了文學城編輯部的訃告,不由心中一沉,但仍然盼望先生像他預言的“金三胖神隱”一樣,消失幾天,突然出現。再後來,再也不能自己騙自己了,不由得悲從心來,欲哭無淚。到了25日晚上,想起這是先生追悼會的日子。終於忍不住,獨自在一個房間暗暗流淚。今天是先生的頭七,我想寫一點文字,紀念先生。
已經記不清什麽時候第一次看先生的文章。到先生計劃出版《獨目觀世》時,我已經是先生的忠實學生了。我那時還在國內,給先生發郵件買書,先生說寄到中國不方便。我便讓一個在美國做訪問學者的朋友代買了一本,回國帶給我。書的扉頁有先生的簽名和贈語。擁有此書的人,應該不超過2000人。相比先生文章幾千萬的閱讀量,我想我應該算是閻先生的近徒了。
2012年移民加拿大後,看先生的博客就更方麵了。但是一直潛水學習,幾乎沒有發言。在大約一年前,先生在談查人觀世的話題時,我問了一句怎樣才能提高識人的能力。先生最近的文章開始具體談及這個問題。很榮幸與先生有過一次直接的網上交流。
先生的深刻的思想和淡泊的人生,以及詼諧的態度,對我影響巨大。嚴格來說,應該說先生是對我人生影響最大的一個人。人生的很多困惑,都在先生的文章中找到了答案。
先生常說“惟上智與下愚不移”,並且不相信“治愚”。這是我想與先生商榷的地方。再高明的文章,很難將一個人從“愚”一下子變成“智”。但是先生16年筆耕不綴,受益的人何止成千上萬。我就是一個例子,跟隨先生文章,一直在從“愚”到“不愚“,再到”“智”的進步中。因為網絡的關係,受益的人大多是海外華人。希望先生的近1000篇文章能集結成冊,出版印刷,惠及更多華人。
先生遠去,再無人給我們講精彩的故事,分享精彩的人生。以後的生活,遇人遇事,我會想,如果先生在,會怎樣識人看世。
疫情過去後,再去先生墓前,給先生敬杯酒,鞠個躬。
僅以此文,紀念我的人生導師閻潤濤先生!
不願意相信閻先生已經離去,他永遠與我們同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