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接前文 https://blog.wenxuecity.com/myblog/77870/202012/34825.html
12/11/2018 坐火車從波爾圖到裏斯本。
1755年的清晨,當人們還在為新一天的生活忙碌時,劇烈的搖晃,房屋的坍塌,撕心裂肺的哭喊,慌不擇路逃到已經殘破不堪的街道,回首一望,美麗的裏斯本一夕間殘破不堪,然而悲劇並沒有就此終結,8.8級大地震後隨之而來的火災和海嘯,幾乎將整個裏斯本付之一炬,死神奪走了近十萬條鮮活的生命,一切都化為殘垣斷壁,帝國從此衰落。走在老城區Alfama,老舊的建築牆上鑲刻著彩色或者白底藍紋的馬賽克,白色的小石塊鋪成的道路狹窄陡峭。裏斯本街頭處處透入著人們對這個城市的熱愛。
來來來,先幹了這杯裏斯本 - 櫻桃酒倒進巧克力杯裏,一飲而盡。有點像小時候吃的酒心巧克力。
裏斯本坐落在七座丘陵之上,所以也被稱作七丘之城。裏斯本的景點一半在這一頭,一半在那一頭,隔著長長的距離,不變的是蜿蜒起伏的坡道。從河邊到城市,是一座山的距離和高度。我在山的這一頭,眺望坡的那一頭的景點。不能再腿著了,得整個裏斯本一日交通卡。隨心跳上跳下穿梭在有軌電車,地鐵,bus,電梯纜車等感受裏斯本所獨有的生活方式。
這裏最出名的就是有軌電車。紅、黃、綠三種顏色穿梭在城市中間。當地人說,用電車並不是多麽的懷舊,隻是因為葡萄牙窮...恩,就是因為窮。木質的車身,老式的門窗,複古的拉手,還是百年前的樣子,除了刷卡機。剛到這裏我看到一輛電車駛來就哢哢哢一陣狂照。待了兩天後,已經漸漸習慣了電車經過身邊到日常,從一開始那種激動的心情,轉變成了聽到電車駛來的聲音覺得很安逸。
著名的商業廣場Praca do Comercio。裏斯本人習慣稱這裏為宮殿廣場Terreiro do Paco。1511年曼努埃爾一世(Manuel)將皇宮從山頂上的喬治城堡(Castelo de Sao Jorge)轉移到這裏,可能他也喜歡麵朝大海的感覺。廣場三麵是回廊式建築,一麵朝向大海一般的特茹河。但是皇宮和圖書館等建築在1755年的大地震中被毀。在裏斯本重建期間,新皇宮就采用了現在看到的彭巴爾新古典主義風格,再以馬蹄形回廊環繞廣場,給人一種包圍的感覺,令廣場產生一種立體感。1910年葡萄牙革命後,宮殿被轉變成政府行政機構,顏色才由粉紅色改成今天的黃色。廣場中央是國王何塞一世騎馬雕像。
坐電車到貝倫區。熱羅尼莫斯修道院就像一座偉岸的巨人,用堅實修長的“臂膀”牢牢的堅守著這座城市的輝煌。精致而白潔的建築體毫無疑問的吸引了所有的注目禮,為它的聖潔,為它的肅穆,為它的頑強。 熱羅尼莫斯修道院可謂裏斯本最為突出的古跡,這座看似精美細巧的修道院,經曆住了最具有摧毀性的考驗,奇跡般幾乎完整的保留了下來,從此成為了葡萄牙最重要的建築,沒有之一!就像芝加哥的water tower。畢竟350年曆史的痕跡,隻有在這裏細細探尋。
蛋撻!貝倫蛋撻!裏斯本是蛋撻的發源地。離修道院不遠就能看到一家門庭若市的餐館,低頭看門前的便道上由藍白方磚拚成的1837大字,這便是1837年開業的世界上第一家蛋撻店Pastéis de Belém。據說從1837年Pastéis de Belém開業起,這家店就一直沿襲著傳統的古老“秘方”,並由主糕點師親手在密室調製,到如今也隻有三個人掌握這種貝倫蛋撻配料的方法。我們在國內吃的蛋撻是英國人在一百年前帶到澳門的,製作方法和配方與這裏的蛋撻已經不一樣了。貝倫蛋撻外皮更硬更脆,而非酥酥的感覺,內心特別柔軟奶香味濃鬱。正宗的吃法,要撒一些肉桂粉在蛋撻上麵。友情提示:兩份走起,要不然還得重新排隊。
未完待續, 更多圖片和錄像見視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