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開門第一篇.

(2005-12-07 09:48:59) 下一個

生寶寶前有宏偉目標要記錄寶寶的成長過程.可惜是個懶媽媽,一切都是虎頭蛇尾,轉眼寶寶已經快1歲3個月了,真正記錄下來的並不多.偶爾從菊花JJ的博客裏發現了清談,略略一讀,汗顏不已.開始新一輪的雄心壯誌.希望能夠堅持下去.為本寶寶也為自己. 寶寶很聰明,是那種一教就會的寶寶.8個月的時候就能學狗狗汪汪叫.指指窗外的樹搖搖手來表示樹葉搖.現在已經粗略能說20個以上的詞,看到常看的畫片就能夠大致說出名字.可惜我跟爸爸都毫無經驗該怎樣教寶寶,怎樣引導寶寶.我們跟大部分的父母一樣,希望孩子能健康快樂.先轉上看到的一篇文章以提醒自己.改正不足.

母的觀念是孩子的起跑線
——獻給關心孩子成長的父母們

目錄

1.  前言
2.  音樂與智商、情商
3.  音樂是胎兒教育的最佳手段之一
4.  EQ培養IQ培養比更重要
5.  走出零歲教育誤區
6.  聽懂比會說更重要
7.  愛,需要表達
8.  把機會留給寶寶
9.  給寶寶一點“期待”
10.  聰明家長常犯五大錯誤
11.  給孩子一個房間時間


前言

父母的觀念是孩子的起跑線。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您的行為、習慣、個性品格等等,不管您願意與不願意都深深地烙在他(她)的身上。隨著社會的高速發展,人們越來越重視教育。今天的父母不在象我們前輩的父母那樣,隻要把孩子養好就足夠了,而要麵對如何使自己的孩子在智力和非智力因素方麵為他(她)將來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但我們培養孩子的目標是什麽,這起決於我們父母的觀念。
越來越多的事實證明:僅有高智商是遠遠不夠的,而情商即非智力因素才是人走向成功的決定因素。對3歲前的嬰幼兒來說,良好的個性品格是情商的重要表現。3歲前是人一生中行為模式建立的關鍵期同時也是性格形成的重要時期。如果當我們麵對一個任性、動不動就以滿地打滾要挾、自私的4歲孩子才開始教育的話,您一定會感到束手無策。那麽請從零歲開始,您會事半功倍。
在這裏,我們為年輕的父母們編輯了一些有可能對您教子建立新觀念幫助的一些文章,以供參考。

李曉鳴


音樂與智商、情商
李曉鳴

音樂不僅是一門聽覺的藝術,一門給人以美感的藝術,而且她將超越自身的傳統功用,在推進大腦進化領域裏和影響人的個性形成方麵展現出另一麵的輝煌。
1.音樂與大腦
智商(IQ)既智力商數。它是心理年齡與實際之比的百分數,換句話說,心理學用智力測驗的方法測定人的智力水平,其智力測驗後的結果來評定一個人智力的高低,稱為智商。而智力是與大腦緊密相關的。在大腦沒有先天遺傳缺陷的情況下,智力的高低主要取決於大腦神經係統的發育——與大腦建立的無數突觸聯係。近來,人們驚奇地發現,音樂作為一種有規則震動的聲波現象“樂音”,能有效地刺激和影響大腦及大腦神經係統的發育,尤其在人類大腦發育的高峰期——胎兒和嬰幼兒時期。
最近美國一家研究機構利用磁場掃描成像技術證實了這一點,其實驗結果表明:初生嬰兒接受信息刺激的多寡直接影響他們大腦神經係統的發育。接受信息刺激少的嬰兒,其大腦神經元的分支——軸突、樹突少,而且聯係少(突觸少),反之就比較多。胚胎學告訴我們:4 -5個月胎兒的聽覺、嗅覺、味覺、視覺等已經初步建立起來了。也就是說,這時候的胎兒已經能夠接受來自外界的聲音、觸覺等信息了。如果我們這時就給胎兒優美動聽的音樂聲波、在舒緩的音樂背景下觸摸胎兒、母親對胎兒親切而溫柔地說話等豐富的信息環境刺激,將大大有利於促進大腦神經係統的發育,為智力的發育奠定良好的生理基礎。從這個意義上說,對於處在封閉、黑暗子宮裏的胎兒來說,音樂是開發胎兒大腦神經係統發育的最佳手段之一,因此我們說教育從胎兒開始。
2.音樂與右腦
創造力是智力的最高表現,而創造力是與右腦的認知風格有關。美國心理學家T.M.阿瑪拜爾認為:富於創造性認知風格即感知敏銳,能打破知覺定式和思維定式,記憶廣闊,能在不同信息間產生聯想,欣賞和理解複雜性,富於想象等。就是說創造力與直覺、想象、聯想、敏銳、悟性有關,這正是所見長的功能。在經過幾前年的“左腦教育”(語言、邏輯、分析、數學)模式後,人類急需一次“右腦革命”,以適應高速發展的社會。那麽如何開發右腦潛能?我認為音樂將是開發有腦潛能的最佳途徑之一,而建立良好的音樂感覺的最佳期是胎兒和嬰幼兒時期。澳大利亞堪培拉產科大夫曾讓35名孕婦每天來醫院欣賞音樂,以幫助胎兒神經係統得到發展。她的“學生”出生後智力都表現優良,並具有良好的樂感。
“感情、激情是生命活力的一部分。它們使腦的感覺輸入多姿多彩,也驅使腦作出運動反應。它們給腦以動力,並在理智力量後麵提供了創造和毀滅的能源。”神經學臨床經驗已證實,過於憂傷、悲傷的情緒有可能毀滅一個人。而良好的情緒和有著向上的激情的人卻使人的生命充滿活力。雖然我們現在僅知道大腦邊緣係統中的“扣帶回”與感情相連,而它如何提供創造心理能源的生理機製還待於研究,但充滿激情能使大腦處於活躍狀態是顯而易見的。音樂是一門情感的藝術,她能以最直接、最生動的藝術形象感染和激起人們的情緒和激情,喚起人們與作曲家類似的情緒情感和與作曲家表達的內容達到一種類似的“同構”,這就是我們說的音樂具有“喚情”特征和內容不確定性特征。正是這種“喚情”特征和“內容不確定性”特征給人以廣闊的心理空間而產生豐富的聯想和想象。盡管美學界關於音樂是否有內容至今仍爭論不休,但音樂能使人激動、給人以美感、愉悅、憂傷等情緒情感體驗是不可否認的。因此我們說,音樂這一特殊的聲音符號,在影響人的創造性思維方麵有著她特殊的意義。
3.音樂與情商
情商(EQ)是與智商相對的一個心理學概念。情商即情緒智力,是一種駕馭自己的能力。包括駕馭自己的情緒、思想、意誌,控製和協調構成自己心理過程的不同要素的相互作用關係以及協調人際關係的能力,同時它還是一種人格狀態或品質等非智力因素。心理學家把智力看作是智慧的操作係統,把非智力因素看作是動力係統,並指出在人的成功要素中,智力因素(IQ)占20%,而其它非智力因素(EQ)占80%。總之,智力潛能的開發和發揮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情商的高低。
音樂發展到到今天不僅作為一種給人們娛樂、休閑的形式而存在,她同時作為一種文化藝術在對人的品質形成、情感培養、人格完善、審美能力的提高、自信心和意誌力等非智力因素方麵都有著積極的作用。心理學家指出,開朗活潑的性格、堅韌的意誌力、自信心、敏銳的氣質等是情商中重要的因素。筆者在1993年,曾對4歲開始學習鋼琴的兒童作一個關於“音樂與智商和個性”課題的考察和隨訪發現:80%的小朋友在學校的成績屬於良好或優秀,95%的小朋友性格都比較開朗活潑、自信、有比較好的製自力,心智比同齡小朋友成熟,善於和小朋友交往等。由此看來,音樂在培養情商方麵有著一定的積極作用。從諸文化對人的陶冶來看,甚至可以說音樂文化對人的影響是其它文化所不能代替的。
另外,我們知道大腦邊緣係統的“扣帶回”是與情感相連,而作為情感藝術的音樂無疑能刺激它的發展,並使其變得敏感而發達。從這個意義上說,音樂在培養情商方麵有著她獨特的功用。
4.音樂影響大腦神經係統的理論依據
在自然界裏,聲音分為兩大類:噪音和樂音。它們都是以一種聲波的方式運動。隻是無規則運動的聲波稱為噪音,而有規則運動的聲波稱為樂音。
將自然界聲波的波動現象分析來看,它們可分為三種形式:1/f0、1/f1、1/f2。1/f0現象波動的音是一種較強的刺激,人根本不能接受;1/f2現象波動的音有易使人產生厭煩感;而具有1/f1現象波動的音卻能使人心情坦然、舒適。有意思的是,大多數音樂的聲波都呈優良的1/f1特性,而人類的身體處於舒適狀態時,腦波也具有1/f1特性,大腦處於最佳狀態。由此推測:具有1/f1特性的聲波對大腦有良好的刺激作用而使大腦處於最佳狀態。此外,具有1/f1特性波動的音樂通過聽覺中樞神經係統作用於大腦引起神經細胞興奮,從而達到刺激大腦神經係統的發育,尤其在胎兒大腦發育最快的階段,將具有1/f1特性波譜的優美、抒情的音樂每天定時反複給胎兒聽,顯得更具有重要意義。對於生活在封閉的宮腔裏的胎兒來說,最能直接接受外界良好的信息之一莫過於具有1/f1特性波譜的音樂聲波了。因此,我們說具有1/f1特性波譜的音樂聲波是刺激胎兒大腦神經係統發育的最好媒介,是開發胎兒智力發育的最佳途徑之一。
我們編輯的“胎教音樂”便是根據這一理論依據而製作的。即將具有1/f1特性波譜的音樂以及選擇盡可能含蓋更多不同音色的聲波信息的音樂編輯起來,每天定時給胎齡4個月以上的孕婦聽,通過單孔雙頭輸出耳機讓胎兒和孕婦同步接受音樂信息。這樣,胎兒一方麵能直接接受來自孕婦腹部傳遞的音樂聲波信息,另一方麵通過孕婦對音樂信息感受而產生豐富的情感心理效應,經神經遞質傳達給胎兒,從而達到更有效地刺激胎兒大腦神經係統的發育。經驗告訴我們,孕婦情緒過於憂傷、悲哀甚至會造成胎兒流產,而優美動聽的音樂有利於調節孕婦的情緒,能促進胎兒的心理和生理健康成長。
總之,大腦神經係統在早期發育階段接受越多良好的信息刺激就越有利於為智力發展奠定良好的生理基礎。一旦“神經元之間的某神經鍵(突觸)被頻繁重複使用,那麽其產生就會變得越來越容易。”這就為軸突、樹突和突觸的建立提供更多的幾率,從而奠定智力發展的生理基礎。由於音樂對於人類的聽覺、感覺、體驗、知覺等有著最直接、最強烈的感染力,音樂中跌宕起伏的旋律、充滿動力感的節奏、豐富多彩的音色、多變而諧和的聲波等等,能在極短的時間片段裏包含如此豐富的聲波信息是其它聲音信息所不能比的。因此,音樂比其它聲波信息更容易被胎兒和嬰幼兒所接受,更適合為胎兒和嬰幼兒的神經係統發育提供良好的信息環境,從而刺激智力發展。

音樂是胎兒教育的最佳手段之一
李曉鳴

隨著社會和科學的高速發展,人類對自己的認識也經曆了一個發展過程。人們逐漸認識到教育可以從胎兒開始,人生的起點不再是新生兒,而是受精卵。於是人類的最初教育從小學教育過渡到學前教育、零歲教育直至胎兒教育的過程。人類的文明始於語言的產生,而教育使文明得以承傳和發展,從而大大地推動了社會的高速發展。這就是為什麽人類今天更加重視教育,而胎兒教育是人生重要的第一步。那麽對於生活在封閉而黑暗的子宮裏的胎兒來說,音樂是影響大腦神經係統發育的最佳手段之一,它為嬰兒的智力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人類的大腦發育有三個重要階段:第一階段是妊娠3 - 6個月。這一時期是腦細胞體積和神經纖維的增長,使腦的重量不斷增加的時期。第二階段是妊娠7-9個月。這期間主要是大腦支持細胞和神經細胞增殖及樹突分支的增加,使已建立起來的神經細胞,發展成神經細胞與神經細胞間的突觸結合,以便傳導神經細胞中的興奮衝動。而這一點對於人的智力來說,要遠比神經細胞的數目更為重要,因為決定智力的高低的因素是與大腦建立無數突出的聯係。第三個階段是出生以後至3歲左右。這一時期主要是神經膠質細胞的發育,是大腦增長的又一高峰期。
從胎兒的感官發育來看,胎齡4 - 5個月已具備了人的一些感知能力。尤其是聽覺和觸覺已經初步建立。也就是說,這時的胎兒已經能接受來自聽覺和觸覺的信息了。由此看來,胎兒至嬰幼兒時期,是大腦發育最為迅速的時期,因而也是啟蒙教育的重要時期。
最近,美國一研究機構利於單光子斷層掃描成像術證實:初生嬰兒接受的信息多少直接影響到其神經係統的發育。接受信息少的嬰兒大腦神經元分枝——軸突、樹突少,聯係(突觸)也少,反之就多。這項研究進一步證明了胎兒教育的可能性。胚胎學告訴我們:4 -5個月胎兒的聽覺、嗅覺、味覺、視覺等已經初步建立起來了。如果我們這時就給胎兒提供適宜的、優美動聽的音樂聲波、在舒緩的音樂背景下輕柔地觸摸胎兒、母親對胎兒溫柔地說話、歌唱等豐富的信息環境刺激,將有利於大大地促進胎兒大腦神經係統的發育。由於音樂對於人的聽覺、感覺、體驗、知覺等有著最直接的感染力,音樂中那跌宕起伏的旋律、充滿動力感的節奏、豐富多彩的音色、多變而諧和的音樂聲波等等,能在極短的時間片段裏包含如此豐富的聲波信息是其它聲波信息所不能比的。因此,音樂更適合為胎兒的神經係統發育提供良好而豐富的信息環境,從而刺激智力發展。
但“音樂胎教”,不僅僅隻給胎兒聽聽音樂就可以了,而對音樂的選擇、頻譜範圍的界定以及波譜類型的確定都有一定的要求,同時孕婦應在什麽時候給胎兒聽比較適合、如何給胎兒聽、孕婦進行胎兒音樂教育時還需做哪些與音樂相配合的輔助教育等等都應針對胎兒的生理、心理的特點來確定,才有可能較全麵、科學和有效地達到開發胎兒智力的目的。

EQ培養比IQ培養更重要

很多家長都很熟悉IQ(智商)這個詞,並且非常關心自己孩子智商的高低。現在,科學家又提出和情商有很大關係。同時,教育家還認為,對於嬰幼兒來說——
家長普遍重視孩子的智力培養,於是,從孩子兩、三歲的時候,能多少字、背多少首唐詩、數多少數、做多少位的加減法就成了家長們橫向比較的標準,且不論這些標準能否衡量智力方向首先就發生了偏差。
對孩子的教育為什麽會失敗
在一次小範圍的調查中,30位5 - 6歲的孩子的母親中,80%的人自認為對孩子的教育是失敗的。
有的母親說自己的孩子脾氣驕橫,有的母親說自己的孩子不會也不和其它的孩子一起玩,有的母親說自己的孩子十分厭倦學習知識……。為什麽會出現這種情況呢?
北京鳴子音樂開發智能中心的人李曉鳴女士認為:現在絕大部分孩子的智力遺傳是沒有問題的,而且父母都對孩子的智力培養給予了足夠的重視和投入。問題就出在孩子的個性品格上。
越來越多的事實證明,良好的個性品格對成長有著重要的影響,否則你無法解釋為什麽一個遍遠山區裏農婦的三個兒子能先後考上博士,為什麽世界上許多傑出的企業家都出身貧寒。美國曾對100名智商在150以上的人追蹤後發現,隻有40%的人在他(她)所在的領域表現傑出,這說明僅僅有高智商是遠遠不夠的。教育學家尤其指出,少兒時期是人個性品格形成的重要時期,特別是在3歲前,EQ培養比IQ培養更重要。
EQ是英文“情緒商數”的縮寫,是一個人的思想、行為、反應、個性、脾氣、感情、習慣,以及麵對困難挫折的態度與處理方式的結合,它包括認識、了解自己的情緒,妥善調整情緒的能力,鼓勵自己,認識他人的情緒,維持良好的人際關係等。情商和智商相比具有可學習、可訓練的可能性,越早培養效果越明顯。
EQ如何培養
EQ培養可以針對上述EQ的內容,讓孩子加強自我意識,學習了解自己的感覺,表達自己的感覺,以及發展自製力、同情心、學習處理焦慮、憤怒、悲傷的方法,培養關心他人、互相合作的精神,使幼兒的智慧和情緒結合,心理更加健康地成長。EQ培養也有許多可以借助的手段,如音樂。
值得一提的是,北京已經出現了專門的EQ教育指導機構——北京鳴子音樂開發智能中心,該中心有兩個創新,首先,她是第一個提供音樂與EQ培養服務的機構。中心的創辦人李曉鳴,畢業於中央音樂學院學係,一直從事音樂對胎兒和嬰兒大腦發育以及嬰幼兒性格影響等方麵的研究,她將音樂進行了有目的地選擇和組合後,提供給孕婦和嬰幼兒。有的曲子旨在音感、節奏感的培養,有的曲子啟發孩子想象某種意境,體會母愛的溫暖、深厚或引導孩子進入平和寧靜的情緒。李曉鳴認為,音樂不光是放給孩子聽,幼小的孩子喜歡父母坐在他(她)對麵,跟著音樂哼唱,這樣才能感染孩子的情緒。一、兩歲的孩子聽音樂時,父母可以握著他(她)的手輕輕跟著節奏搖擺或拍打,也可以讓孩子自由地跟著音樂手舞足蹈,使孩子懂得音樂可以表現情緒。
李曉鳴還提醒家長們,除了音樂、父母的愛撫、繪畫、圖書、甚至玩具,都可以要助於孩子的EQ培養。
目前,EQ培養的重要性已經得到了國內外教育學家的一致認同,鳴子音樂開發智能中心這一新生事物也必將帶動更多的關注EQ教育的服務機構的出現。重視EQ,讓EQ的培養和發揮提供更多幫助,——當我們的家長能逐漸做到這一點,家庭教育的水平將邁上新的台階。


摘自北京青年報《下周刊》1998年9月

走出零歲教育誤區
李曉鳴

“零歲教育”對於當今年輕的父母來說,早已不是一個陌生的詞,關於“零歲教育”的書更是比比皆是,但其結果卻令人擔憂。我們曾就對“零歲教育”這一概念作過小範圍的調查,80%的父母認為:“零歲教育”就是“早教”,早認字、早學算術、早背兒歌等等。即僅注重語言、認知、邏輯等左腦方麵的培養,而創造性思維、能力、性格、人格等右腦和非智力因素方麵的培養遠遠未得到重視。我們可以想象,如果一個絕頂聰明而性格孤僻、倔強、自私和缺乏社會能力的人,如何麵對高速發展的社會,如何有一個愉快、健康、成功的人生?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師。然而70%的父母坦言他們的教育是失敗的。這是一家機構對7歲以下兒童的父母作的一項調查結果。那麽我們如何有效、科學地進行“零歲教育”?首先走出零歲教育誤區——重視3歲以後的教育,忽略3歲以前的教育;重視智力培養、忽略非智力因素培養;重視左腦教育,忽略右腦教育;違反嬰幼兒生理特征主觀教育;神童式的教育。
誤區之一:重視3歲後教育,忽略3歲前教育
盡管“零歲教育”已深入人心,但真正了解3歲前嬰幼兒潛能和心理特點的父母卻不多。有一篇文章的名字叫“嬰幼兒的潛能父母真的不知道”,它便道出了今日做父母的一個盲區。
隻要我們稍微留意一下那些剛做父母們的情形就會發現:對於3歲前的寶寶,父母們可為寶寶買各種昂貴的名牌——吃的、穿的、用的等等,但對於寶寶的心理成長、智力發展卻不舍得多花一些時間和財力。如把小寶寶交給阿姨或奶奶姥姥喂養就萬事大吉。可是對於3歲以後的寶寶來說可就大不一樣了,買各種高檔玩具;送最好的幼兒園,即使花上十幾萬也在所不惜;周末帶著寶寶奔赴各種舞蹈、繪畫、鋼琴、英語等培訓班開發智力,可謂用心良苦。而實際上3歲前是人的一生中智力和心理成長最快、最關鍵的時期。
“二戰期間”,美國一位叫丹尼斯的心理學家曾在孤兒院對嬰兒做了一項實驗:他把嬰兒分為兩組,兩組都以同樣的方式喂養,隻是將其中一組與世隔絕,不與他們說任何話和有任何信息交流。後來這一實驗遭到社會輿論的譴責和強烈的抗議,實驗便停止了。可是當這批被實驗的嬰兒重返社會時已成為智力低下的幼兒了。盡管專家們精心教育、補救也無濟於事。大多數到了19歲時隻能達到7歲的智商,有的二十幾歲就離開了人世。這雖是一個極端的例子,但它在一定程度上說明人的智力發展有一個關鍵期。
另外,3歲前也是人的性格、品行和行為模式形成的一個重要時期。心理學家指出:人的行為模式有70%是在6歲前形成的,而3歲前就占了40%;20%是在2歲前形成的。隻要做過父母的人都會有體會:一般來說,半歲的寶寶在脾性、行為習慣等已經開始慢慢地表現出來了,到了一歲半時就已明顯地顯現出來,到2歲雖說還沒有定性,但已充分表現出來了。經驗告訴我們,如果當3歲的寶寶動不動就大哭、滿地打滾示威的“小皇帝”時,才開始調教的話就很難了。可以說3歲前的個性、品性以及行為模式有可能對寶寶以後的成長產生深遠的影響。這就是為什麽,優秀的心理醫生在對他的病人作治療以前要了解其童年和嬰幼兒成長的經曆和環境,甚至了解他母親喂奶以及對待他(她)的方式。總之,人類僅會用哭泣來表達願望到用語言表達、從坐立、爬行到直立行走甚至個性性格和行為模式雛形的建立都是在1歲左右完成的。可見嬰兒期是人一生中成長最快最關鍵的時期,因此3歲前的教育有著它深遠的意義。
誤區之二:重視智力培養,忽略非智力因素培養
“性格決定人生”。這是許多成功者的一個共同感悟。人們越來越意識到:麵對高速發展的社會,僅有高智商是不夠的,而社會能力、意誌力、個性、品格以及駕馭自己的情緒等非智力因素與智商占有同等的重要位置,甚至有時候對於人的成功起著決定的因素。美國心理學家曾對“天才學校”的小神童們進行25年的跟蹤調查結果顯示:他們當中隻有40%的人在他們所在的領域裏表現傑出。由此可見,不是僅有高智商就可以達到成功的。再如兩位在加拿大留學並取得博士學位的中國留學生,因不能承受前途暫時所麵臨的困境而雙雙自殺在異國;一位很有前途的留美博士因與其導師產生摩擦而失去理智將幾位物理學家當場打死,然後自殺。為此使美國在物理學領域裏將落後十年,損失慘重。這幾位高智商的學子還未實現其人生價值就結束了年輕的生命。如果他們在在個性上性格開朗、心胸開闊並能駕馭自己的情緒的話,也許這樣的悲劇便不會發生。
由於曆史的原因,中國特有的“獨子文化”帶來了許多問題:一方麵他們聰明、見識廣等等,但另一方麵由於父母工作繁忙、缺乏嬰兒心理需求的了解、沒有意識與嬰兒交流(認為3歲前,尤其是1歲前的嬰兒什麽都不懂)、長輩的溺愛以及現代封閉式的居住模式等多種因素使得許多孩子缺乏社會和生活能力、自私、性格孤僻以及性格障礙等問題。據一家權威機構的報告稱:中國有40-60萬兒童患有孤獨症和性格障礙。專家指出,兒童孤獨症和性格障礙大都源於早期嬰兒時期的嚴重的全麵發育障礙。遺憾的是大多數父母都是當問題出現以後才引起重視,到處尋求治療已為時太晚。世紀上,我們的父母隻要在0-3歲行為模式和性格雛形形成的關鍵期對寶寶的心理健康、性格培養等非智力因素加以重視和科學的教育方法,便會大大降低孤獨症和性格障礙的發生,使寶寶在各方麵得到均衡發展。
大多數年輕的父母在培養寶寶智力方麵都會加以重視。如懷孕時便開始“胎教”,寶寶一出生便準備好了一係列開發智力的叢書等等。但在如何使寶寶的心理得到健康成長和個性性格得到良好發展方麵卻知道的很少,為此,許多父母付出了沉重的代價。
曾有一位四川的女士來電話谘詢談到:她4歲的兒子很聰明,但常常突然把桌子上的東西憤怒地掀到地上、大叫、用頭撞牆等反常行為。當我向她詢問0 -3歲期間的成長情況時便了解到,由於寶寶半歲時,他們就將孩子完全交給了爺爺和奶奶兩位老人帶,父母由於工作很忙,很少看望寶寶,更不要說和寶寶交流和嬉戲了,寶寶缺少愛的滋潤,他的情緒、情感沒有得到充分宣泄而產生壓抑、沒有安全感,以非正常的行為來引起父母對他的關注。其二,由於兩位老人的性格屬於內向型的,對於天性活潑、好動、渴望交流、精力充沛的嬰兒來說,就好比生活在一個“無聲”的世界裏,其心理、性格的成長不可能得到健康的發展。
由此可見,在行為模式和性格雛形建立的關鍵期:0 - 3歲不注重非智力因素的培養其後果和代價是沉重的。我們不一定要把寶寶培養成為一個高智商的“神童”,但我們一定要給寶寶一個健康的身體、心理和良好的個性品格。
誤區之三:重視左腦教育,忽略右腦教育
心理學家指出:“創造力是智力的最高表現”。它與右腦的認知風格緊密相關,然而我們從嬰兒到大學近20年的教育卻局限於左腦教育,這一教育模式已沿襲了幾千年。。為此教育專家們指出:在經過幾千年的傳統“左腦教育”模式後,人類將急需一次“右腦革命”。
早在19世紀,人們就已意識到,人類兩側大腦的功能是不完全等同的。到了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人類揭示了左右腦功能和特殊化現象。從此人們才對左右腦功能有了真正的認識,即左腦擅長於語言、邏輯、分析、數字等,而右腦則擅長於描述、模擬、想象和情緒表達、意誌力控製、人的個性傾向以及人格特征都與右腦有關。可是人類幾千年的教育模式——語言、數學、邏輯、推理等使我們的左腦潛能得到充分開發和發展,而相比之下右腦潛能遠沒有得到充分開發。但是,隨著社會的飛速發展,人們越來越意識到開發人的創造力的重要性。可以說,人類文明的每一次飛躍都是創造力智慧所推動的,而創造力正是來自於右腦的認知風格。
1999年初北京的一些學校啟動一項“中小學生右腦教育”工程,它標誌著我國教育走上一個新的台階。而實際上“右腦教育”的最佳時期應從零歲開始。心理學家指出:人的大腦發育有三個高峰期,胎兒期、0-3歲嬰幼兒期和4-12歲兒童期。其中0-3歲是最重要的時期。無論是神經係統的發育、大腦重量以及腦細胞數量的增加還是認知以及左右腦思維的發展等都是一個快速發展的時期,同時也是行為模式和思維方式建立的重要時期。但是,我們發現無論是眾多的“零歲教育”的指導書還是重視零歲教育的父母在實踐中都側重於左腦教育而忽略了右腦教育。如寶寶3個月大時就讓寶寶認貼在相應物件上的“識字卡片”、半歲就開始教寶寶說話、1歲左右開始背誦兒歌和數數、2歲半左右開始學算術等左腦潛能的開發教育,而對寶寶聯想、想象、形象等思維和描述、情緒等右腦潛能的開發教育卻幾乎是一片空白。
隻要是一個稍微細心的母親都會發現:寶寶在1個月左右對情緒的感知能力就已顯現出來了。如這時您麵帶氣憤的表情用粗魯的語言對寶寶說話,他(她)便會表現出驚恐或大哭起來;當您用愉悅的表情與寶寶逗樂時,寶寶便會露出燦爛的微笑;2歲左右的寶寶會對咬了一口的圓形餅幹說“它是月亮”;當寶寶舉起一根彎曲的小草可能會對媽媽說“這是小鴨子或小魚”;當寶寶還不會用語言表達“不、要”等詞時,就會用擺手、點頭等形體語言表達了。它充分表現出寶寶聯想、想象、形象思維方麵的聰穎。實際上寶寶右腦的潛能和左腦潛能一樣的發達,隻是我們的教育模式將寶寶的這一天份無情地泯滅了。那麽如何在寶寶大腦發育的最快時期開發寶寶的右腦潛能?我們說音樂是開發0 - 3歲右腦潛能的最佳手段之一。
誤區之四:違反嬰幼兒生理和心理特征主觀教育
大多數年輕的父母,都知道從零歲開始培養嬰兒說話和認字等能力。幾個月大時就將字牌掛在相應的物見件上,教寶寶認字說話,給寶寶每天朗誦不同的童謠、做不同的遊戲等等。實際上這種培養寶寶的方法是一種誤區。如從0 -1歲嬰兒的生理和心理來看,由於發音器官以及對舌頭的控製能力還沒有發展起來,說話能力並不是這段時期培養的重點。而寶寶對語言的領悟能力遠遠強於他(她)說話的能力,但很少有母親去培養寶寶的語言領悟能力。
隻要當過母親的人都有體會,寶寶2 -4個月大時,已經能聽懂一些話了。如當您對寶寶說:“寶寶,用雙手扶著奶瓶。”他(她)便會用兩隻小手扶著,而寶寶要把這句話完整清楚地說出來要到2歲左右。可見寶寶對語言的領悟能力從一兩個月時就顯現出來了。也就是說,寶寶做不到的,我們硬要“拔苗助長”,而寶寶擅長的我們卻不理會。另外0 -1.5歲的寶寶喜歡聽重複的故事、兒歌、童謠等。因為他(她)聽故事的快樂在於您講前麵時,他就知道您下麵要講什麽。我女兒從零歲時就開始每天聽我重複地講《小人魚公主》的故事。據觀察,她2個月時就能比較專注地聽故事了。4個月以後,隻要我對她說:“媽媽給您講《小人魚公主》的故事好不好?”她就會高興地揮動胳臂,7個月時能聽懂兩個故事,並且有自己的愛好選擇。當我說:今天媽媽給您講《龜兔賽跑》吧?她隻用眼睛直直地麵無表情地看著我。接著我說:“那講《小人魚公主》吧!”她立刻露出燦爛的微笑並高興得全身扭動,到8個月時,她已經對故事很熟悉了,每當我講到:“突然,”然後問她:”怎麽了?”時,她就會撅著小嘴發出“嗚——”的聲音並揮動著胳臂模仿刮風。因為她知道我在講到“突然”之後,接著講的是:刮風下雨了,船翻了,王子掉進了大海......。於是她就用她的形體語言來向我展示她所知道我將要講的內容。然後自豪地看著我,我便給予她熱情的讚揚。
對於3歲前的寶寶來說,我們給寶寶講故事的目的,是為了使寶寶快樂、滿足、你講上句他就知道下句的成就感的心理需要和滿足,同時通過講故事培養寶寶的語言領悟能力、邏輯思維、形象思維、養成喜歡聽故事的好習慣和“親子教育”等等,而不是要灌輸許多故事給寶寶聽來開發寶寶的智力為目的,那種一天講一個故事、朗誦一首兒歌的做法完全違背了寶寶的生理和心理發展的特點。
做過媽媽的都曾有過這樣的體會:剛出生幾天的寶寶,如果當寶寶煩躁不安時,您麵帶微笑,用溫和的語氣對寶寶說話,他(她)便很快地安靜下來——情緒感知能力;5個月大時,當媽媽說“燈燈在哪兒,他(她)就會用眼睛去尋找或用手指出來——認知能力;6個月的寶寶還不會說再見、謝謝等詞時,就已會通過揮動胳臂或抓、握手來表達再見、兩手相抱表示謝謝了——形體語言;11 -15個月的寶寶還無法用語言來描述各種動物的特征和區別時,就已會通過叫汪汪汪、呱呱呱等來表明小狗和青蛙的區別——形象思維能力,都是在寶寶還不會說話前就顯現出來了。可見寶寶的潛能是多方麵的,他(她)的語言領悟能力、形體語言能力等的發展早於說話和認字的能力。
總之,零歲教育應遵循寶寶的生理和心理發展特點即:語言的領悟力、形體語言、形象思維、聯想思維、性格培養、良好習慣的養成、解決問題的能力、善於表達自我等等來培養寶寶,而不僅是以寶寶能認多少字、背多少兒歌為準繩來培養。
誤區之五:走出神童式的教育誤區
大多數人對神童的界定是以他(她)超常的記憶和高出同齡孩子認字能力來判斷的,即某小孩3歲已經能認兩千多個字、4歲能背300多首古詩、6歲就上小學3年級了等等,一些傳播媒介在報道某個神童時也是這樣來大加宣傳的。於是,望子成龍的父母們便以這一模式為目標來強化培養自己的孩子,但其結果往往事與願違。如有一位“神童”,4歲就上小學一年級了,當時北京一家報紙還曾對她進行過報道。可是當她上到小學4年級時就開始走下坡路了,到初中時她的成績在班上隻排到中上,遺憾的是最後沒有考上大學。實際上這不算什麽,更令人擔憂的是“神童”式的種教育方式有可能使孩子的心理、人格等方麵得不到健康發展。北京青年報曾采訪過一位14歲的少年大學生,他完全是由於他父親通過強行超前教育而成為“神童”的。當記者問他對父親的看法時,他說了一句出乎人們預料的話:“我想殺死他”。據他母親說:有一次他真動了殺父親的念頭,差一點動了真格。可以想象,假如這一念頭成了事實,“神童”便失去了所有的意義。
對於3歲前的嬰幼兒來說,“神童”式的教育方式所帶來的弊端更為嚴重。首先,使嬰幼兒的左右腦得不到均衡、全麵的發展,‘神童”式的教育僅僅是左腦教育。人類的大腦是從右腦發展起來的。胎兒和嬰幼兒主要使用右腦,古時候的人類右腦優於左腦,以使用右腦為主。人類左腦的使用是從有了語言以後才開始的。胎兒及0-3是以右腦為主的時代,而以語言、邏輯等左腦“神童”式的教育,並沒有使寶寶的潛能得到充分開發。其次,“神童”式的教育有可能使寶寶的生理、心理得不到健康發展,尤其是對於性格、行為模式建立的重要時期的嬰幼兒來說影響更為深遠。有一位母親帶著她4歲的寶寶前來谘詢時談到,她孩子很聰明,但他除了喜歡看書、寫字、聽故事以外,好象再沒有別的讓他感興趣的事,而且特膽小、脾氣大、不願意到公共場所去玩,更不要說和其他小朋友玩了......。其實她是一位很盡職的母親,但不是一位合格的母親。她正象我們所說的那種用“神童”式的教育方法精心地培養她的寶寶,但她忽略了寶寶“情商”方麵的教育。社會在高速發展的今天,僅有高智商是遠遠不夠的。美國一心理學家曾對“天才學校”100名“神童”進行了25年的跟蹤調查研究表明:他們當中隻有40%的人在他們所在的領域裏表現傑出。可見,“神童”並不意味著成才。成才是由多方麵因素決定的。


聽懂比會說更重要
李曉鳴

“屁股在褲子裏!”這是我女兒1歲8個月時的一句“名言”。這句話如果出自成人或是兩歲以上的小孩之口的話,也許就沒什麽了。
春節時,我們帶著剛過1歲8個月的女兒,一家三口浩浩蕩蕩地回南方老家過年。春節期間少不了拜訪親朋好友。在一次老同學的聚會上,我女兒尤其玩得開心。由於她是最小的又是遠到的小客人,加之她活潑開朗的性格時不時引得大家一陣陣歡笑,自然大家都特喜歡她。但有一小小遺憾,她隻和小朋友親近,而我那幾位老同學又特想抱抱她才覺得到位,但最終都沒能抱上她。其中有一位老同學表現出鍥而不舍的精神,從頭至尾一直在和我女兒套近乎,卻始終沒有得逞。到了該告別的時候,我那位同學仍不甘心地又對女兒說:“妞妞來,阿姨抱抱!”,女兒很堅定地說:“不同意”,我同學裝出一副生氣的樣子說:“你不同意,我就掐你的屁股。”,“屁股在褲子裏!”女兒不加思索地迅速反擊道。頓時引得大家哈哈大笑,並驚訝地說:“你女兒太聰明了,語言表達如此富有邏輯性......。”
實際上我當時並不是感到非常驚訝,因為平時她常會冒出類似這樣具有邏輯性而帶著稚氣的語言。但我還是被她這句有意思的話笑得眼淚都出來了。客觀地講,她並不屬於那種非常聰明的孩子,隻是我們特別重視女兒語言的領悟能力和語言的表達綜合能力以及非智力因素的培養,使她的語言表達能力和思維能力比較好。尤其在1歲以前語言的領悟力和良好的性格培養是第一位的,而不是強調培養女兒認字和背詩歌多少為目的。從1歲前嬰兒的生理和心理特征來看,嬰兒對語言的領悟能力遠遠超過他(她)語言的表達能力。比如,在嬰兒2 -3個月時,當您對寶寶說:“寶寶自己用小手扶著奶瓶”。您會發現,他(她)居然能聽明白,並按照您的旨意去做。但如果把這句話表達出來的話,一般都要到兩歲左右。再如8個月左右的嬰兒已能聽懂簡單短小的故事了(前題是從零歲開始培養寶寶聽故事),並能通過表情或形體語言向您表達他(她)喜歡聽哪個故事,不喜歡聽哪個故事。而要讓寶寶會講故事的話,恐怕得3歲左右。實際上嬰兒對語言的領悟能力、模仿能力、舉一反三的能力遠遠超出我們的想象。這就是我們很多母親常常驚歎:才1歲的寶寶怎麽能說出如此成熟、意想不到的語言。有一段時間,由於我女兒(1歲10個月時)生了一場較大的病,於是就變得嬌嫡嫡的。一天我便對她說:“妞妞,你最近怎麽總是哼哼嘰嘰幾的,有什麽事和要求好好對媽媽講,不要哭著說話,那不是好孩子”。“我命苦”,她很認真地對我說。盡管她的回答並不符合事實,但用的是地方。在我的記憶裏從沒有教過她“命苦”這一詞匯。也許她是從電視或外麵聽來的。
總之,我們應遵循嬰幼兒心理特點對1歲前的嬰兒側重發展他們的語言領悟力,遠比一味地訓練寶寶說話、認字等等能更好地發展寶寶大腦潛能和思維能力的培養,同時為寶寶語言的發展和表達能力奠定良好的基礎。
由此使我聯想到兩年前在一次聚會上,有一位父親帶著他4歲的兒子逢人就介紹他兒子是“神童”,並興奮地敘述他兒子現在已認了幾千字,背誦幾百首唐詩以及“小朋友講衛生守則”的順口溜等等。由於職業的敏感,我好奇地讓那位小朋友背誦一下“小朋友講衛生守則”,果然背得滾瓜爛熟。我順便問了他一句:“為什麽吃飯前要洗手?”他卻不能回答這一簡單問題。從我的經驗來看,1歲半到兩歲的孩子就已能回答了。可見這種單一追求“量”的訓練容易忽略孩子思維能力的培養,這也是當今許多望子成龍的父母們容易走入的誤區之一。

愛,需要表達

李曉鳴

也許您會認為當今的寶寶不是愛得不夠而是愛得太多。但我以為當今的父母不知如何表達“愛”,這就是為什麽地越來越多的兒童有心理問題,中國竟然有40-60萬兒童患有孤獨症的重要原因之一。可以說當寶寶還是胎兒的時候,父母們就開始高度重視寶寶的營養——物質需要了。出生以後就更沒的說。但對於寶寶的精神上“愛”的需求卻往往被忽略或要麽走向另一極端即全身心地溺愛。當然這裏有一重要原因是中國傳統文化模式決定了中國人的情感表達都比較涵蓄,更多地表現在心裏和物質上,再加上父母疲於工作根本沒有時間與寶寶相處。然而從嬰幼兒的心理特點來看,他們更需要您用語言、用形體語言、用交流等很明確地把“愛”表達出來。比如,媽媽常對寶寶說:媽媽很愛寶寶,寶寶是媽媽的乖孩子,你真聰明,媽媽為你感到驕傲等等。會使寶寶愉快、有安全感、有表達的欲望等等,時常用形體語言——拍拍、觸摸、擁抱寶寶以表達對寶寶的肯定和關愛;關注和尊重寶寶的感受、讚揚寶寶、擠出一些時間投入地傾聽寶寶的說話並平等地與寶寶交流;多了解和尊重寶寶的想法,並鼓勵或幫助他(她)去實現等等。
我有一朋友曾對我說起他小時經曆的一次讓他終身難忘的事:在一次“家庭會議”上,他媽媽很民主而溫和地問他們幾個兒子對爸爸和媽媽有什麽意見。沉默片刻以後,我這位朋友冒出一句,“你們不愛我們。”結果她媽媽溫和的表情頓時馬上轉為憤怒、失落和委屈,並用顫抖的聲音數落到:“我們省吃簡用,不顧工作的辛勞,全身心地照顧你們,寧願委屈自己盡量讓你們吃好穿好……。卻反過來說我們不愛你們,這不是愛是什麽?”等等。我這位朋友在一陣數落聲中也蒙了,他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麽會這樣說。很多年過去以後,他才清楚他當初這樣說是想要表達他們在家裏沒有感到快樂的氣氛,沒有象別人家的孩子經常出去玩、沒有和父母平等交流,父母親的親情表達不夠,隻是命令他們該做什麽,不該做什麽……。
實際上人的情緒、情感的發展在胎兒期就已開始逐漸建立起來了,新生兒時期就開始有了表現,到了嬰兒期就已經豐富起來了。如孕婦妊娠期間,孕婦如果情緒極度憂傷就有可能引起胎兒流產死亡;如果您用凶狠的眼光和生氣的語氣對新生兒說話,他(她)準會被嚇哭。又如一次在半夜3點鍾我睡眼惺忪地爬起來給我3個多月的寶寶換尿布。那正是北京最熱的季節。當我解開尿布時,她立即乘機把兩腿抬得高高的,涼小屁股。當時我隻是心裏想,她挺會抓緊時間享受的。結果她堅持著不把腿放下來讓我給她換,而是用期待和自豪的眼光看著我,好想在等待著什麽,我立即領會到要我讚揚她,於是我便興奮地說,寶寶太棒了,知道把腿抬得高高的涼小屁股,嗯,真舒服.…..。結果,她一直堅持著不放下來,實在堅持不住時就迅速“點地”後又立即抬起來。直到最後不得不用兩隻小手用拉住腿以贏得我的繼續讚揚。可見孩子對於情感的需要在嬰幼兒時期已經表現出來了。
還有一位母親來谘詢時談到:“我10個月的寶寶特別膽小,晚上睡覺睡不踏實,一定要我摟著他才能睡著,隻要我有一點動靜他立即就會坐起來看看媽媽在不在等等。”由於孩子的父親在國外工作,偶爾突然回國看看兒子,很快又走了。隻有媽媽在他身邊,他唯一的愛和精神依托隻有媽媽,於是孩子感到沒有安全感,他擔心媽媽可能有一天媽媽也會象爸爸一樣突然離他而去…...。當這位母親按照我的要求經常告訴寶寶:“媽媽很愛寶寶,永遠和寶寶在一起,媽媽不會離開寶寶的。爸爸在很遠的地方上班,雖然爸爸很忙,沒有時間來陪寶寶玩,但爸爸也特別喜歡寶寶、愛寶寶,很快爸爸就會回來看寶寶的..….。就這樣反複地告訴寶寶,結果兩個月以後,寶寶不再象以前那樣膽小、睡覺也好了,而且能單獨自己睡覺了。由此可見,寶寶需要交流,需要把愛表達出來、不僅需要物質,更需要愛的滋潤。實際上,無論是我們成人或是胎兒、剛呱呱出生的新生兒還是成長中的嬰幼兒都需要“愛”的表達。

把機會留給寶寶

李曉鳴

當我們的父母在全心地培養寶寶智力的時候,也許沒有注意到能力的培養與智力培養一樣的重要,甚至比智力培養更為重要?尤其在0-6歲這一行為模式建立的關鍵時期。
由於中國的“獨子”文化現象,使得父母、爺爺、奶奶們自然就倍加疼愛寶寶了,處處小心嗬護,生怕寶寶受一點委屈,吃一點點虧等等。於是造就了一批聰明而缺乏能力、自信而倔強、自我而不懂友愛的“小皇帝”。誰之過?父母之過!假如我們的父母多給寶寶一些自己麵對問題、解決問題、探索問題的機會;多為寶寶做一些好的榜樣(父母是寶寶人生的第一位老師),多告訴一些寶寶做人的道理等等,那麽我們的寶寶才有可能成為一個聰明、可愛和有能力的孩子,才能更好地麵對社會使自己的才能得到很好的發揮。這就是為什麽心理學家提出“情商”決定人生。
一次,我帶著我的小女兒去小區的“兒童樂園”玩,看到這樣一個情景:兩個5歲左右的孩子在跳蹦蹦床,其中一位小朋友不小心撞了一下另一位小朋友,於是被撞小朋友的母親立即過來大聲訓斥那位小朋友,這時那位小朋友的母親迅速衝過來指責這位母親,結果兩位母親大吵起來了,還大打出手。兩位小朋友呢?象熱鍋上的螞蟻隔著網跳上跳下地高聲喊到:“不要打了、不要吵了......”。我立即叫來“老板”才製止了這場“戰爭”。結果沒想到,這事還沒完,被撞孩子的母親對著自己的孩子惡狠狠地大叫到:“快去把爸爸叫來教訓一下她......”。孩子們沒事,家長們卻如此“多情”。如果這兩位母親不出麵,把這一問題留給她們自己去解決,也許會好得多,或許兩位母親都分別對自己的孩子說:沒關係,你們離遠點跳就不會撞著了;說聲對不起等等。這樣就不會發生“戰爭”,同時也告訴了小孩懂得寬容別人、懂得道歉,也是友愛的表達,同時把解決問題的機會留給孩子們以鍛煉他們解決問題的能力。
一個周末,我們帶著女兒去一朋友家玩,他們家有一個4歲多的姐姐比我女兒大兩歲。兩個不大的孩子在一起玩,自然矛盾多多。我們大人忙著聊天,她們倆忙著輪流來“告狀”:姐姐說:妹妹把我的積木全拿走了;一會妹妹跑來說:姐姐不給我筆畫畫.......。總之,鬧騰得我們大人幾乎沒法聊天了,於是我們兩位母親不得不出動來協調她們。我告訴女兒:這些玩具都是姐姐的,不能一人霸著玩,要問問姐姐同不同意......。那位母親對自己的孩子說:妹妹是我們家的客人,你要分一些玩具給妹妹玩,不要動不動就來“告狀”,自己的事情自己解決......。接下來,兩個“戰場”各得其所,她們玩的開心、我們聊得盡情,偶爾聽見我女兒對姐姐說:“對不起,我不是故意的”。一定又是我女兒不小心磕碰著姐姐什麽地方了。可見,孩子完全有能力處理好自己的事情,隻要我們給他們正確的引導,給他們機會與空間。實際上往往是我們的父母低估了我們寶寶的能力,事事都包辦的話,他(她)的依賴性就越來越強,因此,我們強調培養寶寶解決問題的能力應從零歲開始,如寶寶才幾個月大時,當他(她)想夠身邊的玩具而又夠不著時,我們不要立即幫助他(她),而是等他(她)努力後,實在夠不著我們才去幫助他(她),這樣他(她)就會養成一種思維、行為定式,遇到問題,不會馬上看媽媽以尋求幫助,而是自己去做。如我女兒7個月時已能在小車裏亂跑了。一次,當她被一根橫在路上的粗水管擋住了去路時,她毫不猶豫地用雙手抓住前杠提將起來,很輕巧地就越過去了,如果她遇到路上凸出一個小坡,她會先退後幾步,然後加快速度,利用慣性的原理衝過去......。可見,寶寶解決問題能力的潛能遠遠超出我們的想象。我們隻有給寶寶更多的機會、更多的空間,才能激發寶寶的創造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
由於職業習慣,每當我帶著女兒到戶外玩時,都會有意無意地觀察父母或爺爺奶奶對待他們寶寶的行為方式。因為大人的行為方式直接影響著寶寶的心理的、智力的、行為等方麵的成長。比如,你總是護著自己的寶寶,怕他(她)吃虧、受委屈,那麽他(她)將來準是一個自私的孩子和沒有承受力的孩子。有一小哥哥向小妹妹要玩具玩,小妹妹不願意,在媽媽的勸導下,妹妹終於把自己心愛的玩具給哥哥玩了。可是,當小妹妹要回家了,向哥哥要回玩具時,哥哥卻不幹了,這是正常的,可是他母親在一旁不吭聲,甚至假裝沒看見......。她這樣做,不僅傷害了那位小妹妹,而且把那種自私的品行潛移默化地耕植在他幼小的心靈裏。另外,我經常會看到一些老人或父母對滿地亂跑的寶寶訓斥到:別亂跑、別摸扶梯髒死了、別動那東西、不能摸這個、過來不要和不認識的孩子玩等等,總之,對一個天性好動、充滿好奇心的嬰幼兒來說,限製等於扼殺了寶寶的智慧,給寶寶以機會與空間是發展其能力和創造能力的法寶。


給寶寶一點“期待”
李曉鳴

城裏年輕的父母們都有一個共同的感受:今天的孩子真幸福,是在“蜜糖”裏長大的。他們要什麽有什麽,很少有不能實現的願望……,但其結果是使得今天的孩子變得驕橫、自我、情緒和情感淡漠,說得嚴重些是有些麻木。在我們最近為2 -4歲的幼兒舉辦“音樂遊戲活動”中發現:60%的幼兒仿佛不會微笑,更不要說大笑了。為什麽應是充滿燦爛笑容的童年怎麽會變得如此一臉“深沉”?
在一次鋼琴課上,我的一位學生在彈奏《小湯普森二冊》中的“靈歌”時,沒有任何音樂感覺,隻是把音符和節奏準確地彈下來。於是我便開始一邊示範一邊用生動的語言向他講解激發他對此曲的理解和感受,但我發現他仍用一雙不解的大眼睛看著我。接下來我又對他啟發道:當你在玩具商店裏看見一個特喜歡的玩具時,但你的媽媽卻不給你買時你覺得難過嗎?“不會的,我媽媽肯定會給我買的”,他堅定地回答道。我接著又問:你又沒有特別難過的時候,或是特別高興的時候。“沒有”,他仍堅定地如實回答我。這下我無言與對,下麵講幾個小“故事”也許會有一些啟發。
期盼巧克力:我從不給我女兒吃糖。但有一天鄰居給了我女兒一塊巧克力,她意外地發現巧克力是那麽地好吃,於是天天鬧著要吃巧克力。我便使出渾身解數說服她並告訴她吃巧克力牙要疼的道理,同時承諾每到周末時可以吃一塊巧克力。這樣,她特喜歡過周末,她多了一份期待和滿足。即使我把巧克力放到她看得到的地方,她仍表現出“堅強”,抵禦誘惑。
聖誕節的期待:在聖誕節快要到來之際,我帶她到一些星級飯店、寫字樓看那些布置很考究的聖誕屋和聖誕樹,並告訴她聖誕節那天,聖誕爺爺要送每個乖孩子一件他(她)最喜歡的禮物。到那天,當你醒來以後,翻開你的枕頭,你會發現:哇!是聖誕爺爺送給你的聖誕禮物。於是,她就開始天天問聖誕節到了嗎?聖誕爺爺送我什麽樣的禮物…...?在聖誕節到來的前夜,我告訴她:“寶寶明天就是聖誕節了,記住明天一早醒來時,翻開枕頭底下就會看到聖誕爺爺給你的禮物!”於是我乘她睡著時,悄悄地把一盒包裝精美的、她最愛吃的巧克力放到她的枕頭底下(當然我限定她每周隻能吃一塊)。第二天早上我還沒醒,她就激動地叫我:“媽媽來看,聖誕爺爺送給我禮物了!”那意外的驚喜、期盼的實現使得她那一天臉上總是洋溢著快樂。
期待與失落:有一段時間我特別忙,幾乎有一個月的時間沒有陪女兒玩了(1歲半),有一天我女兒趴在我的身上帶著可憐的口吻說:“媽媽和我玩吧。”當我看到她那雙期盼的眼睛時,我根本沒有勇氣拒絕她的要求,但那天我真的抽不出時間,便以商量的口氣對女兒說:“媽媽今天工作特別忙,沒有時間,明天媽媽一定陪寶寶好好地玩,我帶你去坐音樂車好不好?”。她頓時高興地又是拍手又是跳躍的。女兒終於盼來了第二天,一早起床,我們象過節一樣,穿上漂亮的衣服高高興興、隆重地上路了。到了遊樂場我給女兒10元錢,讓她自己交給買玩音樂車硬幣的阿姨,想讓她有一種擁有感、想買多多地讓她玩個夠,但遺憾的是賣完了!頓時我心裏感到特別失落,當我轉過來看女兒時隻見眼淚在她的眼眶裏打轉。我不甘心地問服務員說:還有空著的音樂車怎麽會賣完呢?那位小姐解釋到,有些家長擔心自己的孩子玩不著,便買很多存起來以備用。我當時立即有一念頭:去找哪位家長賣一個給我們,我實在不忍心看到女兒那失落的神態。但是一轉念又改變了主意便蹲下來以商量的口吻對女兒說:“您看,我們來晚了,沒有硬幣了,媽媽也很難過,但是沒有辦法。媽媽帶您去吃你最愛吃的奶油蛋糕吧,我們明天來早早的,肯定能玩到,到時候我讓你玩多多的…...”。我當時之所以改變主意是想讓女兒明白不是“我”想得到的就一定能得到,想讓女兒體會“失落”、感受“失落”。


聰明家長常犯五大錯誤

怎樣撫育孩子才算得法?根據我二十年為人父的經曆,我覺得關鍵是避免走入以下幾個誤區:
1、孩子事事優先
盡管孩子年幼需要特別的關照,但關照過了頭,過分弱愛就會使他難以擺脫嬰兒期形成的自我中心感,造成人個障礙。
父母把自己的婚姻關係擺在家庭的中心位置,這有助於祛除孩子的自私。在這樣的家庭,孩子們也找到了許多自己可做的事情,也樂意與父母交流。這些孩子選得獨立、開朗、幸福、禮貌。
2、家庭絕對民主
當父母做出一個孩子不喜歡的決定時,孩子會尖叫著發出各種抗議。這實質上是一種挑戰,接受挑戰,你才會取勝。無論你的解釋多麽有說服力,孩子仍然隻看重自己的想法。最好直截了當地告訴他:“因為我說要這麽辦。”
家庭間絕對的民主是不存在的。總要有人作出最後的決定,最好是大人,否則每個家庭成員都會陷入麻煩。
3、孩子可不做家務活
幹家務會使他們有成就感,增強他們豐富的情感。孩子3歲時,已有了幹家務的願望,可以讓他(她)收拾自己的小床,4 - 5歲可以整理自己的小臥室,6歲時可以操作吸塵器打掃房間,10歲時每天花45分鍾時間做家務,星期六這個時間還可延續至2小時。
4、挫折和拒絕對孩子有害
由於相信挫折會引起孩子緊張感從而降低他們的自信,幹是父母竭力“保護”孩子免受種種挫折,事實上,父母們忘了,和挫折作鬥爭可使孩子們化逆境為挑戰,麵對困難堅韌不拔。
5、玩具越多越好
事實並非如此。孩子們也常常為過多的玩具抱怨“煩死了”。應該有選擇地為孩子買一些能激發他們想象力和創造力的玩具,如玩具泥彩等。編譯/聞生
摘自《大地》雜誌   1997年第10期

給孩子一個房間時間

一位老人到美國去幫助女兒照看孩子,老人本著傳統的中國爺爺奶奶姥姥姥爺的高度責任心,隨時隨地的緊盯著外孫。不想卻遭到了女兒的反對,並從女兒口中學到了個新名詞——房間時間(room-time)。
“房間時間”的意思是每天要給孩子一定的獨處的時間,無論孩子的大小。讓孩子一個人玩一會玩具、看一會電視、過一會家家、或者就是純粹地呆一會兒。
筆者就“房間時間”這個概念求教於幾位兒童教育工作者和兒童心理學者,結果這個說法引起了他們的高度重視。心理學專家楊哲博士說:“有許多家長一邊在溺愛孩子,一邊又擔心孩子過分地依賴父母,心理脆弱,無法迎接未來社會的挑戰。“房間時間”將有助於培養孩子的獨立性格。讓孩子一人獨處,他(她)可以按自己的意誌幹什麽、怎麽幹,從中學會安排時間,學會專心致誌,學會分析解決問題,學會玩。”另一位研究人文科學的博士何海平特別指出:“我們的家庭關係中,占主導關係的應該是夫妻關係,其次才是親子關係。但是在許多小家庭中這個次序是顛倒的。夫妻二人全都圍著孩子團團轉。孩子從幼兒園(小學)歸來,父母立刻圍上去問寒問暖,問一天的生活如何,晚上的業餘生活也是陪孩子玩。如此下去,夫妻關係的內容越來越單調,孩子到是慢慢地體會處自己的霸主地位,成為家中的說一不二的小皇帝。”
的確,何博士所說的情況在生活中十分普遍,因此,他建議在小家庭中夫妻下班後,要首先把孩子放在一邊,雙方互相問候一天的情況,一邊聊天一邊做飯,孩子隻要保證安全,盡可讓他(她)獨處一小時。
在兒童心理中心,一位年輕的母親在聽到“房間時間”以後說:“我的孩子就太需要‘房間時間’了。他從一出生,我就每天每一會兒都陪著他,這不,都4歲了,說什麽都不上幼兒園,每天都大哭大鬧一場。”看來,“房間時間”真是個大人孩子都需要的時間。
不過,幾位專家特別提醒大家,在給孩子安排“房間時間”時,一定要保證孩子獨處的安全,注意室內家具物品要沒有尖銳的棱角,窗子關閉嚴緊,藥品收藏妥當,接線板在孩子夠不到的地方,沒有孩子可以吞咽的小玩具零件。如果沒有單獨的兒童房間,父母可以把“房間時間”安排在晚飯前,二人在廚房操持時。關鍵不是房間,而是孩子獨處的房間。
摘自《北京青年報》文/尚善

下麵是我的幾點補充,純屬個人觀點僅供參考:
從小培養孩子的自我防範能力:我們不僅要防範不安全的東西帶給寶寶危害,重要的是要告訴寶寶為什麽,怎麽樣才是安全的。一般來說,對8個月以上的孩子就可以對他(她)進行安全教育了。而且要用形象誇張的語言把危險性告訴寶寶,然後才是盡可能地把危險品放到安全地帶。如,有一4歲的小朋友在草地上拾到一包東西就往嘴裏放,此時,她母親就在她身旁,但當母親發現的瞬間前去製止時已來不及,因這位小朋友已放到了嘴裏。當立即送到醫院時她已停止呼吸。原來那是一包烈性耗子藥。我們可以設想:假如從小就告訴寶寶掉在地上的東西不能吃,因為地上可髒了,有很多小蟲蟲,它們會爬到東西上麵,你吃到肚子裏,就把小蟲蟲帶到你的肚子裏了,你的肚子會很痛很痛的。那麽她從小就養成地上的東西不能吃的習慣,並知道嚴重後果的情形,就不會發生這樣的悲劇。但往往許多父母隻是小心翼翼地保護寶寶,簡單地告訴寶寶這不能動,那不能動,而不是給予寶寶自我保護的能力。
我的經驗證實:不僅要把危險的東西放到安全地帶,重要的是用誇張、生動、形象的語言告訴寶寶什麽東西不能動,為什麽不能動、結果是什麽。如我們家住在高層,首先我會反複地告訴我兩歲半的寶寶,不能爬到窗台上玩,因為窗台離地麵很高,如果摔下去,會很痛的,你的頭就會開花,就不見了,會出很多很多血,腿也會斷了.…..,那麽你永遠也見不到媽媽和爸爸了。如果你想到窗台上玩,你就告訴我們,我們馬上就會抱你上去玩的,但你自己不行,等你長象媽媽這樣大時,就可以自己爬窗戶了等等。然後,我才告訴家裏的每個成員,窗戶要隨時關上。總之,要把道理講透,不要誤認為寶寶聽不懂就隨便說說,反正我們大人一步也不離開他(她)地保護著。但這不可能百分之百做到,即使做到了,寶寶便有可能成為一個膽小、缺乏能力的孩子。最近北京一位14歲少女被害的事實更說明了這一點。當記者采訪遇害少女父母時,他們後悔地說:“我們平時都很小心的,從不讓她晚上單獨外出,如果晚了,我們都要接送的。”但有一點她的父母沒有沒有做到,即如果一人外出時要注意什麽,如何保護自己,遇到緊急情況時如何處理等等。
嬰兒需要愛:對於嬰幼兒來說,從他們的心理特點來看,他們需要安全感、需要關注、需要愛的滋潤、需要得到重視(人格上的)等等。因此我們認為對於3歲前的寶寶首先要把他(她)當成一個具有獨立人格的人來對待。如當父親或母親外出上班了一天,晚上回到家時,首先是擁抱寶寶,並親切地告訴寶寶:媽媽(爸爸)下班了,很想您,來媽媽(爸爸)親親,然後把寶寶放到一邊讓他(她)自己玩,夫妻間再交流。這樣寶寶具能感受到關愛,又不影響夫妻間的情感交流,同時父母接人待物的行為方式又潛移默化地影響著寶寶。
我們會員中有一位母親,她的愛人在國外工作,很少回來。於是媽媽的愛便全部傾注在兒子一個人身上。結果,她的寶寶必須和媽媽睡一起並要求要用手扶著他才可以睡著,如媽媽晚上起夜,輕輕地起來,他便會馬上坐起來,有時還大哭;爸爸偶爾回國看母子倆,寶寶便會哭鬧幾天。由於母親過於的溺愛反而使寶寶便得柔弱。這位母親是在她兒子10個月時來谘詢的,當時我告訴她從現在起,您應把一半愛的空間留給他爸爸,經常告訴他一些關於爸爸的事,爸爸回國時要提前告訴他,爸爸走時也要提前告訴寶寶,另外,反複告訴寶寶,媽媽永遠愛你,一直在寶寶身邊陪寶寶,媽媽不會走的,爸爸是去很遠的地方工作,會經常回來看寶寶,和寶寶玩.…..。再一個就是,逐漸讓寶寶習慣一個人單獨睡小床。這位母親不解地問我,他能聽懂嗎?我肯定地告訴她,寶寶肯定能聽懂,並能理解你講的道理等等。後來在經過3個月的調整,寶寶再不那樣總是表現出擔憂,爸爸會來也很快能和寶寶一起玩耍了。總之,愛的內容不僅僅是小心翼翼地保護寶寶,陪伴寶寶,而是需要健康的愛。

[ 打印 ]
[ 編輯 ]
[ 刪除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