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Feekr旅行
小飛君早就發現了!咱們江浙一代的寶藏小縣城個個不容小覷,一不小心就會發掘潛藏的美食王國
這不小飛君又發現了一座王炸縣城。由“世界美食之都”江蘇揚州市代管。
被稱為全國集郵之鄉 、中國民歌之鄉、詩詞之鄉、建築之鄉,這兒就是地處江蘇中部的——高郵!
這是一座依水而生的小城,作為古代驛道的節點,曆史文化顯著,是國家曆史文化名城之一;
擁有7000多年文明史和2241年建城史,是中國兩千多個縣市中唯一以郵命名城市,別稱“秦郵、盂城、珠湖、東方郵都”,個個好聽又響亮。
這兒還擁有眾多世界遺產
被人們稱為“南方的大雁塔”,寓意“風調雨順、國泰民安”的世界遺產——高郵鎮國寺;
被稱為“中國郵驛活化石”,規模最大,保存完好的千年古驛站——盂城驛;
還有盛產大閘蟹,龍蝦,看起來“煙波浩渺,一望無際”的絕美高郵湖。個個都是悠久曆史的見證。
最重磅的就是吃!
提起高郵,大多數人腦海中都會想到“高郵鹹鴨蛋”,畢竟這兒是吃貨作家汪曾祺的故鄉;
汪老曾寫道“筷子頭一紮下去,吱——紅油就冒出來了”,讀來唇齒留香,讓鹹鴨蛋直接成為了高郵響當當的城市名片。
鹹鴨蛋是好吃,不過如果你以為高郵隻有鹹鴨蛋,那就大錯特錯了,會吃的人往深了挖,會發現這兒美食泛濫!
不僅有質細油多的鹹鴨蛋,還有花樣繁多的早茶,帶皮白煮的熏燒,香氣四溢的幹絲,鹹鮮交織的餛飩,甜膩適口千層糕,頂級包餃五丁包,軟糯香滑蒲包肉,水靈燙口汪豆腐…
難怪連文學界中最會吃的高郵本地人汪曾祺先生都曾說“我對異鄉人稱道高郵鴨蛋,是不大高興的,好像我們那窮地方就出鴨蛋似的!”
畢竟高郵的美食,是真的驚豔又豐富!
這兒距離杭州高鐵3h直達,一個周末沒問題,跟著小飛君一起去逛吃!
高郵人的早餐時間
不能沒有這碗陽春麵!
/陽春麵/
來高郵,必須吃上一碗陽春麵。本地人習慣叫“光麵”或者“醬油麵”。
本地人人都愛吃陽春麵,人人都覺得最好吃的陽春麵就是自家樓下的麵館。
每天早上,麵館都會簇擁一幫食客,不論是站著、坐著、蹲著、還是靠在哪個牆角,人人都在嗦麵,空氣裏都流淌著麵香味。
高郵的陽春麵別有一番自己的特色,主料通常用的是水麵,用當地的小麥麵粉兌上堿水,揉按壓幾道工序後再從水麵機上打出來。
深色的醬油湯底是高郵陽春麵的一大特色,一般用豬油、醬油、蝦籽、味精、胡椒、蔥花這六種調料配製湯底,每個店配方比例不同,出來的味道也各有特色。
食客一般都會對店家提出“麵稍硬一些,多一點醬油、多點胡椒。。。”不論是什麽要求,陽春麵館的地道師傅都能精準拿捏。
一碗麵條上桌,醬油濃鬱,豬油飄香,堿麵筋道,胡椒香辣,熱氣騰騰的一碗麵馬上攪拌開嗦個碗底精光,那叫一個“超滿足”。
外地食客一般吃完都會大讚“怎麽看起來普普通通一碗麵竟然這麽好吃?”這就是高郵陽春麵的專屬魅力了。
焦家巷麵館
焦家巷麵館是高郵家喻戶曉的百年老店,平時聞名來吃的食客絡繹不絕,據說這家店始建於1894年(光緒二十年),是高郵市區曆史最老的麵館,已經傳承了四代人了。
陽春麵是店內第一招牌,這麽多年過去也隻要4元錢。
因為是祖傳的老店,麵條偏重口,老板放胡椒和醬油都是大手筆的放,難免有喜清淡口的食客會覺得過於鹹辣,但愛這一口的就會覺得濃油赤醬才是最滿足。
店內除了陽春麵,肉絲麵、長魚麵、腰花麵味道也很驚豔,澆頭分量足,麵條香、鮮、滑,滋味濃厚很有鍋氣,吃麵再來一碗他家1元錢的濃鬱豆漿,心滿意足。
小六子麵館
這家在王氏紀念館附近的小六子麵館,也是當地人的最愛。
陽春麵:可以做幹拌和帶湯,幹拌會更加入味,堿麵筋道又彈牙,黑胡椒是點睛之筆,再配一個煎雞蛋,超香。
餃麵:餃麵其實就是陽春麵加上蝦籽熬化的麵湯,隻不過多放了一些餛飩,用胡椒,蝦籽,醬油調製好的餛飩湯底味道極其鮮美,餛飩筍丁肉餡皮薄餡大,麵條掛滿湯汁格外誘人,一碗滿口留香。
不愧是高郵的麵,真的令人欲罷不能!
想要吃足了花樣
必須來試試高郵早晚茶!
雖然陽春麵是早餐首選,但如果想儀式感拉滿品嚐多樣美食,高郵早茶店是絕對的好去處。
早茶店一般清晨5點左右就有排隊等候的食客了,不缺爺爺奶奶那輩的搭伴來喝茶嘮嗑,種類繁多,個個驚豔。
/花樣包子/
雖然包子在哪兒的早餐店而言都不是新鮮玩意,不過在高郵的包子還是小有名堂的。
首先高郵的包子,個頭一個就等外頭的兩個或三個?絲毫不誇張,拳頭大;它的麵皮是老麵發酵,蓬鬆軟乎極容易把湯汁吸進去。
包子餡料有三丁五丁,還有蟹黃,菜包等等。。。當地人最愛五丁包子,肉丁、鴨丁、筍丁、香菇丁、再加海參丁,前期炒製再包o進內餡,蒸後香味飄散,五種食材搭配均勻,甜鹹比例剛剛好。
/燙幹絲/
燙幹絲也是高郵早茶名點之一,幹絲就是用揚州豆腐皮削成細絲,熱水燙後輔以佐料,醬油,蝦米,口感柔中帶韌,味道油香四溢,配上靈魂胡椒粉,味濃而汁足。
汪曾祺說:“幹絲本不是菜,隻是吃包子燒賣的茶館裏,在上點心之前喝茶時的閑食。”
確實,開胃可口,下飯也是一絕。
/千層油糕/
冒熱氣的鬆軟千層糕也是高郵本地人的心頭愛,一般用白麵粉,白砂糖,甜紅瓜絲,豬肉等製作而成。
油酥層層分明,撕著吃一層糖一層油一層皮,綿軟香甜,小朋友超喜歡~
春來茶館
90年代開業的春來茶館是當地有名的早茶館,無環境而言,妥妥的蒼蠅館子,主要賣包子餃子配個幹絲。
包子種類多味道正,有時包子都要等兩個鍾頭才能吃的到,所有包子都是現點現包現蒸,即使等的久也架不住好吃。
五丁包汁水豐盈,一口爆汁,各類肉包十分鮮甜,皮薄陷大,屬於你來了看到環境想跑,吃到嘴裏頭又被驚豔到,即使等多久為這一口都情願。
陳小五小吃部
來高郵,有個新鮮詞叫做吃晚茶,也就是下午茶,而晚茶首選的就是一碗醬油小餛飩。
這家陳小五是當地火爆的吃餛飩首選店,屬於土著從小吃到大,現在遊客也打卡。
餛飩是特色的“水上漂”煮法,就是先用裝著調味的搪瓷碗放到大鍋裏預熱,開水會把碗裏的調料滑開,這樣做香味直接激發,餛飩會更加入味,十分有當地特色。
上桌的一碗餛飩個頭大,湯底又辣又香又鮮,聞得到濃濃的黑胡椒香,一口下去,內餡薺菜嘎嘣脆,餛飩皮又薄又滑,口感很豐富。
紅燈籠大酒樓
如果說春來茶館是蒼蠅館子,建於上世紀80年代的紅燈籠大酒樓就是個家庭館子,十分適合全家前往。
早餐種類30多樣,老一輩人都愛來,唯一的缺點就是隻賣到九點過,想吃必須起早。
包子個頭都不小,蟹黃包肉眼可見的蟹黃,點兒也不膩;
五丁包,薺菜包通通一口爆汁水,麵皮夠瑄軟,燙幹絲用來搭配包子很絕,入口爽滑鮮甜給肉包解膩剛剛好。
不容錯過的高郵小吃
人均30吃到撐起
/ 熏燒 /
高郵的大街小巷,不少熏燒攤出沒,其實也就是平時吃的鹵味一類,隻不過叫法不同,在高郵就被稱之為“熏燒”。
熏燒以熱鹵涼吃為主,像熏燒鵝、蒲包肉、鵝雜、豬耳朵、豬頭肉、鹵幹、油爆花生米等等都是必吃款。
每天傍晚,這些小攤就出來了,買點豬耳朵來點花生米,配個小酒很愜意。
/ 蒲包肉 /
蒲包肉是熏燒攤的C位選手。
外地人聽起來不明吃法,其實就是采用肥瘦比例剛好的五花肉或者精肉,切成肉丁再調味,最後放入蒲包裏頭,蒲包一般選用水鄉地區的蒲草,隨意折疊都紮實。
把包好的蒲包放鍋裏加入種種調味燜煮夠時長,煮熟後倒出來就是一個葫蘆形狀,切成片像是午餐肉,又別有一番清香,好吃的很。
張氏蒲包肉
張氏蒲包肉是一家傳承三代人的老店了,據說都是祖傳的手藝,蒲包肉一個五元,可以真空可以郵寄,不少外地食客帶走不少。
口感有點像火腿腸,單吃肉粒能咀嚼的到,肉質緊實吃多了有點鹹,更推薦切片下酒吃。
傅公橋梅花糕
土著從小吃到大的梅花糕,多年以前5毛,現在5元,伴隨了幾代人。
梅花糕是紅豆內餡,表麵刷有一層糖漿是精髓,烤製出來的焦糖色十分誘人,吃進嘴裏甜甜軟軟糯糯,尾巴部分口感酥脆,是專屬高郵的情懷味。
新華園葛記臭幹
葛記臭幹在當地頗有名氣,算是臭幹天花板了。
推薦脆皮臭豆腐:一大口鍋炸了滿滿的臭豆腐,老板直接剪開灌料,有甜醬和辣椒醬兩種味道,辣醬直竄口腔,吃起來更得勁。
口感外酥裏嫩,外麵裹著麵包糠趁熱吃超驚豔。
過了這村找不到
是高郵的地道味
/汪豆腐/
來高郵一定要試試這碗特色“汪豆腐”,整道菜使用豆腐和高湯製作而成,汪豆腐選用的鹽鹵豆腐,不能太嫩也不能過於嫩,十分講究,勾芡的山芋粉也是層層勾芡,一層芡一層油。
汪曾祺在《豆腐》裏寫道:“汪豆腐”好像是我的家鄉菜。豆腐切成指甲蓋大的小薄片,推入蝦子醬油湯中,滾幾開,勾薄芡,盛大碗中,澆一勺熟豬油,即得。
汪豆腐吃起來又滑又嫩,湯汁鮮美,冬天來一碗暖意滿滿。
/臨澤羊湯/
冬天來高郵,嚐一嚐當地的臨澤羊湯是十分不錯的,高郵臨澤得天獨厚的資源條件養出的本地山羊,製作出來的羊湯風味很獨特。
羊肉絲毫不膻,羊湯濃鬱飄香,冬天下肚夠暖夠舒坦。
國蘭飯店
國蘭飯店聽起來以為是個傳統大飯店,實際上是隱藏在老街道裏自家房子改造的蒼蠅館子。
老板很熱情,去了就知道,都是家常菜,煙火氣十足。
汪豆腐:絕對的冬日必點,順滑暖胃,勾芡的剛剛好,直幹幾碗都不會膩。
鮮雞湯:她家招牌第一,雞肉很嫩雞湯很鮮。
還有素雞、春卷、魚片味道都很不錯,種類豐富價格便宜,想吃地道的來這兒準沒錯,如果看重環境的話記得要提前功課好哦。
小飛君發問:
高郵還有哪些寶藏小店值得安利?
以上店鋪地址:
焦家巷麵館:中山路313號
小六子麵館:中市口(王氏紀念館、富達新村附近)
春來茶館 :高公橋路體育場北門對麵
紅燈籠大酒樓:通湖路189號
陳小五小吃部:菊花巷5號
張氏蒲包肉:汪曾祺紀念館東
傅公橋梅花糕:新河南路199號北海便民疏導區內
新華園葛記臭幹:蝶園南路112號
國蘭飯店:中山路384之3-4號附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