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人工智能(AI)技術的發展,很多電影中的情節正逐步變為現實,這就包括用AI“複活”去世的親人。
《流浪地球2》裏,劉德華飾演的科學家“圖恒宇”,將自己的女兒丫丫的意識進行儲存與上傳,在數字世界裏,一個與丫丫一模一樣、會即時應答與互動的“數字生命”誕生了。
而在現實生活中,類似的案例已有不少。據媒體近日報道,著名音樂人包小柏就利用AI技術“複活”已去世的女兒。而在此前,一位“00後”博主也用AI工具生成了奶奶的虛擬數字人,並和她用視頻對話。
著名音樂人用AI“複活”已去世的女兒
橙柿新聞2月29日報道,近日,著名音樂人包小柏在一次訪談中表示“我的女兒又回來了”,背後原因讓人淚目。
據媒體報道,2021年,包小柏22歲的女兒包容在因病去世,近日,他用AI“複活”女兒給妻子唱了生日歌。
包小柏接受采訪時表示,經過反複地嚐試訓練後,如願用AI複刻出“數位女兒”,可即時響應問話。前陣子老婆生日時,一家三口一起唱生日歌,他感慨:“AI就是寄托思念的工具,也是一種對思念的表達方式。”
有細心網友發現,包小柏最近出現在大眾視野時,一頭白發長發披肩,和以前的形象大不相同。
此前,包小柏曾表示,女兒去世後,他就再也沒有理過發了,“因為頭發有一段是曾經天天觸碰過女兒額頭的”。女兒去世後,他很難走出失去女兒的陰影,甚至不敢麵對親友的問候。
為改變這一情況,包小柏從2022年開始鑽研AI技術並攻讀相關專業博士,希望重現患病去世女兒生前聲音。包小柏曾透露,女兒在離世前因氣切插管無法發聲,他誓要用科技重現女兒的聲音及影像,“我要給她一個最完美的形象、最完美的聲音,讓她在美輪美奐的數字世界,繼續生存下去。”
對此,有人問他,“你知道這不是真實的嗎?”包小柏表示,他其實不在乎,他真的很想念他女兒,所以才會做這一切。
“00後”用AI技術“複活”奶奶,網友們吵起來了
據央廣網、浙江日報2023年4月報道,博主@吳伍六,是一位“00後”視覺設計師,他用AI工具生成了奶奶的虛擬數字人,並和她用視頻對話。
視頻裏,奶奶講著湖北的方言,頭發花白,沒有牙齒,像她生前一樣“嘮叨”,表情惟妙惟肖。
當他問奶奶生前和爸爸打電話說了些什麽,這位AI奶奶對答如流:“我和他說,別喝酒,要節約,別打牌。”
當博主問奶奶過年的東西買了嗎?奶奶還會用湖北方言回答,“買了兩壺油,私人榨的,很香啊~”
博主非常思念他的奶奶,和奶奶聊了很多,比如升職加薪,比如最近的身體狀況。
奶奶聽了還會發出爽朗的笑聲。
博主說的每一句話,她都有仔細聆聽,或是點頭,或是眨眼來給予回應。
在視頻中,博主不僅分享了,整個製作流程,還貼上了相關應用的鏈接。
不過,此舉引發了網友爭議,有網友認為這樣能寄托哀思,非常有意義。
也有網友認為,沒必要把已故親人做成AI,感覺像被操縱的電子玩偶……
用AI“複活”親人,是喜是憂?
對於用AI“複活”親人,紅星評論曾發文稱,有人說過,一個人一生中會死三次,第一次是腦死亡,意味著身體死了;第二次是葬禮,意味著在社會中死了;第三次是遺忘,這世上再也沒有人想起你了。人之所以為人,區別於冷冰冰的機器,何嚐不是因為情感的存在?麵對至親至愛的猝然離去,如果全然無需情緒療愈,沒有絲毫痛苦和遺憾,斷聯就像扯斷網線一樣簡單,如此冷酷的現實,恐怕比死亡更恐怖。動畫電影《尋夢環遊記》也表達了同樣的主題,“愛可以超越生死,生命可以因為記憶而永恒。”
從這個角度看,通過技術手段,為逝去的親人建立數字化身,通過“看見”去治愈療傷,緩解悲痛彌補遺憾,也是一種對生命意義的求索。
從情感角度來看,用AI“複活”親人,並不難得到世人的理解,但從倫理及風險角度來看,盡管生死界限在AI麵前變得模糊,“複活”親人在技術麵前變得輕而易舉,人們還是要承認,現實與數字終究存在鴻溝,數字化複活已故親人本身所麵臨的一些疑問,也必須要正視。
比如,用生前影像樣本喂出來的“親人”,還是我們認識的那個人嗎?如同電子玩偶一樣操縱親人,是否有悖於尊重親情的真意?如果失去至親的某位家人,沉溺於被技術還原的陪伴中,又該如何應對?
媒體曾報道,有90後寶媽想“複活”逝去的丈夫,借助丈夫生前的照片、視頻和語音,通過喂數據的方式,親手“養大”數字人,讓觸不到的丈夫重回自己身邊。事後,經父母和公婆多次相勸,她最終決定放棄。
親人之所以婉言相勸,理由自然是逝者已矣,生活還要繼續。在他們眼中,用AI“複活”親人,就是在和過去糾纏,沉浸在悲思中“走不出來”。這樣的擔憂並非多餘。畢竟,人終究要學會告別,重啟生活才是對逝者最好的告慰。
對於“00後”用AI技術“複活”奶奶,新京報評論曾發文表示,設想一下,如果有大模型通過對你的伴侶行為進行反複學習模仿,再通過AI換臉確保麵部特征完全一致,那麽,在視頻聊天、線上互動等場景中,“和我交流的人到底是誰”這樣一個原本確定無疑的問題,都將變得不再有確定性。
小夥子的“複活”行為以一種意想不到的方式,將這一未來圖景拉近到了公眾麵前。人們恍然發現,AI已經走得如此之遠,以至於這不僅帶來了關於新型詐騙、隱私確權等現實問題,還對我們認知現實的底層基石造成了挑戰。
這樣的深層焦慮,使得原本是個人情感領域裏的私事,陡然變成了一起公共事件。公眾對其行為的“情感不適”,反映的是對技術快速變革的不信任感。個人隱私、安全、人際關係都將經受新的變化,而當這具體的種種焦慮匯聚成河,又會對人類生存的諸多根本性問題帶來衝擊,比如,人們可能要被迫修訂對於真相的定義,“有圖有真相”乃至“有視頻有真相”的時代將不可避免地過去了。
因此,對於小夥子因為個人情感而技術懷舊的行為,我們不必過度苛責,既沒有突破人倫道德的底線,也沒有用於商業甚至其他犯罪目的。但是,對於同樣的技術未來會如何挑戰我們的倫理邊界和法律規範,我們應當借此有所警惕和預判。
畢竟,“複活”自己的親人事小,但倘若技術普及後,有人惡意無止境地“複活”他人,那將不可避免對公共安全造成集中衝擊。(Z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