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豆腐釣魚

臭豆腐釣 魚=海 畔有 逐臭之魚
(雜說有趣,來來來,姑且聽之!)(食色性也,人之好也!談談無妨!)
個人資料
lovecat08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原創我們都被誤導了,秦始皇焚書坑儒被誤解千年

(2023-09-24 03:59:16) 下一個

現在秦始皇的大眾形象就是荒淫無道的暴君、千古罪人。雖然秦始皇實行“愚民政策”,但也是在特定的時期背景下為了統一思想局麵,維護國家穩定。而千百年來,人們都被儒子所誤導,曆史上秦始皇的焚書坑儒並非如此。

可謂建功頗豐,但在焚書坑儒這件事上,仍有很多爭議和誤解: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在鹹陽宮為儒生大擺宴席。在宴會上,眾多儒生圍繞著是否實行分封製的問題,發生了激烈的爭論。由此引發“焚書”之舉。

王綰、博士生淳於越等人主張實行分封製,他說:今陛下有海內,而子弟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無輔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師古而能長久者,非所聞也。

他意思是陛下你都做皇帝了,而你的兄弟們都還是匹夫,沒有顯貴高官,沒有可以輔助你的心腹,出了事誰來幫你呢?

秦始皇聽後把這個問題交由群臣討論,而丞相李斯明確表示不同意淳於越的觀點。

他反駁說:三代之爭,何可法也。儒生 不師今而學古, 道古以害今,如不加以禁止,則 主勢降,而統一遭害。

李斯的意思是:一群不知好歹的儒生,天天的隻知道效仿這個古人那個古人的,用之前的老方法來陷害今天的人,如果不禁止言辭,那麽大王您的威嚴一旦下降,他們一定會造反呀!

秦始皇聽後一想:呀,李斯小兄弟,你想的正和本王心意,那就照你說的辦。

①:“焚書”令:於是秦始皇開始下令焚書,而李斯負責執行,一場在全國上下轟轟烈烈的焚書運動開展了:

焚燒《秦記》以外的列國史記,對不屬於博士館的私藏《詩》、《書》等也限期交出燒毀;有敢談論《詩》、《書》的處死,以古非今的滅族;禁止私學,想學法令的人要以官吏為師。

這就是焚書的範圍,真正的曆史藏在細節裏,請注意了,關於儒家的書一共就燒了兩本,而且這兩本書確實有貓膩:為啥燒《尚書》,因為尚書記載上古聖王的治世理念,而秦始皇自以為“功高三皇,德邁五帝”,所以要用自己的治世觀念代替上古聖王的治世思想,欲厚今乃焚古。

其次是《詩經》,因為詩經中多讚頌曆代君王,始皇不願有六國遺黨頌六國先王。

一向著書立學十分嚴謹客觀的司馬遷在《史記·李斯傳》中提到了此事。

司馬遷轉引李斯的話說:“臣請諸有文學、詩、書、百家語者,蠲除去之,令到三十日弗去,黥為城旦。所不去者,醫藥、卜、筮、種樹之書,若有欲學者,以吏為師。”

李斯對於那些詩書百家書,僅用了一個“去”字,並沒有要“燒”百家書。

“始皇可其議,收去詩、書、百家之語以愚百姓。”

注意這裏是“收”而不是“燒”。

自此可以明顯地看出,詩書以及諸子百家的書並沒有燒,隻是由秦王朝中央政權和相應的政府官員收藏,目的是為了“愚百姓”,以延續秦王朝的統治,而不是為了損毀相關書籍。

還有一個證據在《史記·蕭相國世家》中記載:

何(蕭何)獨先入收秦丞相、禦史律令、圖書藏之……漢王所以具知天下阨塞、戶口多少、強弱之處、民所疾苦者,以何具得秦圖書也。

意思是蕭何在劉邦攻破鹹陽是先跑到秦的藏書館裏,研究書籍以後,使劉邦對地理環境、人口分布、經濟發展狀況、民間疾苦等都十分了解。

試想如果秦始皇把所有書都焚燒那蕭何如何收集信息?

所以秦始皇也沒有焚燒百家書。

三、子虛烏有的“坑儒”說

緊接著,公元前212年,準確來說應該是 坑“術士” 事件發生,說法各有不同,相差甚多。

一字之差,它的性質就變了。

術士和儒士是完全不同的兩個概念,秦始皇確實幹過坑士這件事,但埋誰呢?

埋的是“術士”,在史記中記載用的是“坑術士”三個字,史記較為嚴謹準確。

術士是哪些人呢?

是那種偷奸耍滑,幹點偷雞摸狗的勾當,有一些所謂的仙術來蒙騙他人。

②:秦始皇坑術士

侯生與盧生當初是秦始皇身邊的方士,長期為秦始皇求仙人和仙藥,卻始終沒有找到。

依照秦朝法律,求不到仙藥就會被處死。於是,侯生、盧生趕緊跑了,而且在路途上一直造秦始皇的謠,這讓本來脾氣暴躁的老秦很生氣,你拿我的錢沒辦成事,跑就跑了還造我謠?

這使秦始皇十分惱怒,於是下令對所有在鹹陽的方士進行審查訊問,欲查出侯生、盧生兩人。

秦始皇最後把圈定的四百六十餘人,都在鹹陽挖坑活埋。

記載:史學記載的“坑儒”

③:分歧一、秦始皇究竟坑誰?

主角身份:史籍中對此事件所提及的具體人物為侯、盧二生,以及韓眾、徐市等四人,《史記》載明他們的活動僅限於訪仙和求仙藥,四人皆為神仙學派的方士。可知主體是術士

他們為秦始皇求仙,求不死藥也純粹是方士活動,後來沒有成功,秦始皇感到上當受騙,發怒殺了這些人(上文提到)。

侯、盧二生指責秦始皇無道,與儒家觀點類似,但是這與儒家的政治主張或學派觀點無關。

漢初大儒如賈誼、董仲舒等對秦政多有評論,屢屢譴責焚書事,但也從未論及“坑儒”之事。(後世大儒隻提焚書而不提坑儒)

漢朝離秦朝時間之近,以賈、董之博學,“焚書坑儒”的事情肯定很清楚,假如秦始皇所坑確實是儒,尊儒的賈誼、董仲舒等這些大儒一定會翻秦始皇的案,但他們沒有。

綜上分析可知:秦始皇坑術士才是曆史真相,與坑儒無關。

但為什麽儒家要抹黑秦始皇呢?

他們得誌後,把罪人指向秦始皇,所以秦始皇成為萬世暴君、遺臭千年。

總結:綜上我們可以得出結論:老秦確實焚過書,但並非盡毀,而是把它們全收藏起來;

發生鹹陽的坑“生”事件,其矛頭主要指向方術之士,但也多多少少涉及到儒生。

那些真實存在的事情雖然已經成為過去的曆史,但通過揭示其背後的真相,可以幫助我們後人看清曆史人物的真實麵貌。

秦始皇在中國曆史進程中確實起了很積極的作用。 希望世人對秦始皇的誤解由此篇開始化解。

參考資料:《史記》、《曆史的底牌》

《資治通鑒》《藏書》          (ZT)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