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1625)
2022 (1666)
2023 (1783)
2024 (1103)
唐寅像
唐伯虎點沒點秋香?
說到唐伯虎,大部分人想起的是唐伯虎點秋香。
在影視作品裏,他風流倜儻,身邊有八個嬌妻,卻不能心靈相通,最終與華府的秋香演繹了一段“才子佳人”的浪漫愛情故事。
但實際上,唐伯虎被後世嚴重地誤讀了,他一生跌宕起伏,娶過三任妻子,還被其中一任拋棄,但這些都不是他人生的重點,詩書畫才是他一生最精彩的注腳。
唐伯虎,蘇州人,自稱江南第一才子。因為出生於寅年寅月寅日,取名為唐寅,寅為虎,所以字伯虎,後世一般稱呼他唐伯虎。
唐寅出身在一個普通人家,家裏靠開飯館謀生。雖然出身一般,但明朝重科舉,靠科舉逆襲不是不可能。
唐寅從小就展現出他天才的一麵。他過目成誦,可“每夜盡一卷”,數歲即能寫科舉文章。
唐寅《書劄》
14歲時拜著名畫家周東村為師,畫藝日趨精湛。幾年後,他的山水、人物、仕女、花鳥畫都已經出類拔萃。16歲參加秀才考試,高中第一,四海驚稱之,可謂少年得誌。
19歲娶徐氏為妻,兩人感情深厚。當年和徐禎卿、祝枝山、文征明,並成為江南四大才子。
萬眾追捧,很難不恃才傲物。《明史》這樣評價他:少年伯虎,恃才傲物,縱酒張揚,人稱孺子狂童。
天才難以把控的往往是命運。24歲那年,唐寅的命運發生了轉折。
父母、妻子、兒子、妹妹相繼離世,他屢屢哭得不省人事。接二連三的打擊讓他一夜白頭,幾近奔潰,每天唯有借酒消愁。
在巨大的悲痛麵前,好友祝枝山多次勸解他,終於讓他振作起來,閉門苦讀一年。這時他寫了一首詩:
白發
清朝攪明鏡,元首有華然。
愴然百感興,雨泣忽成悲。
憂思固逾度,榮衛豈及哀,
夭壽不疑天,功名須壯時。
涼風中夜發,皓月經天馳。
君子重言行,努力以自私。
不在悲痛中沉淪,必在悲痛中爆發。
29歲,唐寅鄉試高中解元,春風得意,次年赴京會試。
正當唐寅“一朝欣得意,聯步上京華”之時,有一個出身豪門的何氏,主動嫁給他做了他的第二任妻子。
他還結識了江陰巨富徐經,沒經住徐經奉承,兩人一同乘船進京會試。考試時,大部分人交了白卷,而唯獨他們倆回答得很好。
考試結果很快出來了:第一名是唐寅,第二名是徐經。
這本該成為人生的高光時刻,但卻成為唐寅人生中的第二次災難。主考官認為:這兩個考生的試卷相似,有作弊嫌疑。
對於這次
風波
,各種史料仍然莫衷一是,沒有結論。
無論真相如何,唐寅麵對的是一番皮肉之苦,被黜為浙藩小吏,不得為官。他深以為恥,堅決不去就職,妻子何氏見他失去做官希望,也離他而去。
光明的前途已成過眼雲煙,世態炎涼,冷眼迭加,唐寅漸漸地將重心轉移到寫詩畫畫上。
在遊曆一番之後,唐伯虎回到故鄉,靠賣畫為生。
曆史少了一個文官,卻多了一個偉大的畫家。他曾感懷道:“不煉金丹不坐禪,饑來吃飯倦來眠。生涯畫筆兼詩筆,蹤跡花邊與柳邊。”
患難之餘,他認識了紅顏知己沈九娘,二人結為夫妻。
明正德四年,唐寅在蘇州城北建成桃花塢,自稱桃花塢主,那首著名的《桃花庵歌》便是此時所作,詩中雲:
桃花塢裏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種桃樹,又摘桃花換酒錢……
字裏行間透漏出一份安逸泰然的生活態度,他一生中的主要藝術作品也產生於此。
在唐寅的畫裏,我們能夠看到文人畫追求的安靜又細膩的趣味。
唐寅山水畫
這些有生命力的作品,也經住了時間的考驗。2013年,唐寅手卷《鬆崖別業圖卷》拍出了7
130
萬元人民幣的高價。
唐伯虎在世俗世界裏令人唏噓,但在藝術世界裏,用一筆一劃勾勒出了生命的底色。
但願當人們再談論唐伯虎時,不要忘記了他詩的超然、字的棱角、畫的風骨。
文字:笑川
責編:王子墨 (Z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