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 (1626)
2022 (1670)
2023 (1785)
2024 (1125)
2025 (20)
雖然長安城失去往日的繁華壯觀;雖然華清池失去往日的風韻典雅;雖然霓裳舞曲失去往日的婀娜多姿……但是李白生活過的痕跡還依然可見,他寫下的一首最爽的詩,最後14字也至今也被無數人當做座右銘。
說起感情,李白的私人情感並不如他的詩詞那麽灑脫。
據曆史記載,李白有四個妻子,因家庭出身不同,觀念也都不相一致。
令我們感興趣的當然是李白的第三位妻子,劉氏,據《李翰林集序》中所言“合於劉”的關係,他們二人應該是止於同居,相處並不是很融洽。
劉氏,出身低微,從小家境貧寒,與許氏和宗氏的身份相差很遠,自然觀念也就不相一致。所以對於她來說,讀書寫字一類就如同天上的雲彩,摸不到也夠不到,但是能夠活下去就像是我們腳踩的土地,能夠踏踏實實的。
因此,她並不理解李白的求學之心,對李白在家每天都讀書寫作的行為更加無法理解,甚至多次對他冷眼相對,冷言相向,還嫌棄李白花錢大手大腳。
李白這幾年處於極其消極的狀態,終日醉酒,但是他依然常沒有放棄鑽研詩書,一酒一詩,漸漸的李白也變得小有名氣,後來機緣巧合之下被唐玄宗看到了他的詩詞,後被召入宮時才寫出“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的詩句。
從這14個字中,我們不難看到,李白心懷精忠報國的壯誌。
傳聞中,李白小的時候很頑皮,不喜歡去學堂,他也總是從學堂中逃課。
有一次,李白背著家裏沒有去上學,偷偷跑到一條小河邊兒獨自玩耍。他看見一位年邁的老奶奶蹲在小河邊,用一根鐵棒慢慢的磨著河邊的石頭。
李白非常好奇那個老奶奶在幹什麽,便走到老婆婆身邊問:“老婆婆,您在磨什麽呀?”老奶奶沒有抬頭看他,而是邊磨著鐵棒邊回答說“我在用鐵棒磨針。”
李白驚奇的問到“磨針嗎?用這麽粗的鐵棒怎麽能磨成繡花針啊!那得什麽時候才可以啊?”老奶奶這時才緩緩的停下手,看著李白對他說:“孩子鐵棒雖然很粗,但是我每天都磨一磨,日複一日,它終會改變,滴水穿石的道理懂嗎?鐵棒磨成針的道理也是相同的。”
李白聽了看奶奶的話,內心掀起了一番波瀾,想著:“做事隻要不怕困難,肯努力,天天堅持做,不管多麽難的事兒都一定能成功。讀書也是一樣的道理。”隨即李白便轉身急匆匆的跑回學堂上課了。
從此以後,他便立誌刻苦讀書,進入仕途,報效國家,他從不顧及世俗眼光,在少年時期走過了大半個中國,從關東塞北到川蜀江南,用手上的筆墨寫盡了中國的大好山河,寫盡了世間百態,也寫盡了內心想要報效國家的殷勤期盼。
李白曾寫過“仰天大笑出門去,我輩豈是蓬蒿人”來表達他對苦盡甘來的欣喜之情,他欣慰自己從未止步的努力沒有白白浪費,也欣喜自己的才華沒有被埋沒。
李白也曾很自信的說過“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盡還複來。”
大唐天寶元年,李白受召入京,機緣巧合之下,遇到了賀知章,賀知章當時官位很高,傳聞中說賀知章看了李白的《蜀道難》後大加讚賞,說這首詩寫的非常好,還讚歎地說道“公非人世之人, 可不是太白星精耶”。
至此之後,賀知章對李白的詩詞印象深刻,並將李白稱作了“謫仙人”。古代的“謫仙女”是被降職了的意思,所以這個“謫仙人”的稱號就是說李白不是一個凡人,而是天上下凡的神仙。
可見賀知章對李白的才華十分賞識,這使李白的名氣更加大了一些,而後賀知章因不想李白的才華被埋沒便向皇上推薦了他,在不久之後李白便又收到了唐玄宗的召見。
據傳聞,李白入宮後待遇很高,楊貴妃親自為其磨墨,玄宗每次有宴請或郊遊都讓李白隨侍左右,讓他寫詩詞記事兒。而後在李白得到賞識不久,他便被授予了拜翰林的職位。至此,李白的名聲大起,家喻戶曉。
當時的詩人杜甫也用他的詩《飲酒八仙之歌》“李白鬥酒詩百篇,長安市上酒家眠”來稱讚李白罕見的才華,後來被更為出色的詩人推薦後吸引了全社會的目光,就此李白便成為那個時代的代表之一。
曆史上,絕大多數人都愛慕李白的才華,卻忽略了他精忠報國的精神。
李白少年時便立誌為國效力,可是他性格直爽,敢於批判朝堂中的黑暗和不公,他不為名利所誘,又不屈身於權貴之間,他擁有錚錚傲骨,敢以自己一人之力對抗封建王侯,所以他一直不被統治者所重用。
雖然這一路走來有很多的不支持和非議,李白還是將這個誌向堅持了好幾十年。
在中國幾千年的曆史長河中,李白無疑是耀眼的一顆星星,他的詩詞唐朝的風韻,又有自己獨特的見解。
當然他精忠報國的精神也是不可埋沒的,他報效國家的精神值得後世萬人稱讚,也必將將代代相傳。
今天的我們處於太平盛世,沒附達官權貴,有夢就可以努力去追,隻要你肯努力肯吃苦,隻要你心懷遠大誌向,必將有一番作為。
生逢盛世的我們,注定是不普通的一代,作為新時代的青少年,我們更應知道我們這一代的命運與中華民族的未來息息相關,隻有我們堅持不懈的努力奉獻,堅守我們這一代的使命,傳承前人的精神意誌,立誌做一個有作為的好青年,才能成就更好的明天。
我們要始終相信披荊斬棘後方能萬木叢生,更要堅信我們的付出終將會成為中華民族偉大複興的基石。(Z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