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在體內吃食物時,牙齒會幫助我們咀嚼各種食物,然後舌頭和口腔中的澱粉酶和唾液會把食物變成糊狀,以便在到達胃後更好地消化和吸收。
通過胃壁蠕動.研磨和胃分泌的胃酸.胃液可以初步消化食物。食物變成半液化的食糜後,通過胃腸蠕動促進食物進入腸道。
食物到達胃,肝膽分泌物繼續幫助消化,然後身體可以通過腸道吸收營養,新一輪吸收後,進入直腸“食物殘渣”,幾乎隻剩下糠,這也是大便的雛形。
大便“前麵幹硬,後麵軟粘”是什麽意思?內科醫生說實話?
排便是一種進行的生理現象。如果排便不規律或排便異常,很可能是腸道病變的信號。
如果長時間不排便,應考慮飲食不當、消化不良或身體缺水,導致腸道大便幹燥和便秘。
正常糞便應為黃褐色,糞便硬度適中,大多呈圓柱形變化。每天排便1~2次是正常的,每次排便量約為100~300克。
但是,如果你發現大便的形狀、顏色或數量異常,你應該考慮它是否是由疾病引起的,特別是在排便時,你總是感到肝硬背部,不僅是便秘,而且是某些疾病的信號。
便秘的原因有很多,如飲食不當或飲用水不合理,熬夜會導致嚴重的便秘,所以在日常生活中應多吃新鮮蔬菜和水果,確保充足的飲用水,改善腸道環境。
大便“前硬後軟”,與哪些疾病有關?
(1)腸息肉
排便開始時,糞便相對幹燥,然後糞便逐漸變軟,需要考慮腸息肉的可能性。腸息肉是指結腸粘膜表麵突出的驕傲生物,一般分為炎症性.增生性和腺瘤性三種。
腺瘤性息肉可能有癌變,但炎性息肉和增生性息肉不太可能癌變。腸息肉的發生主要與患者的遺傳基因、身體素質和飲食習慣密切相關。
大約50%的長期肉類患者沒有明顯的症狀。如果不積極治療,腸息肉會繼續發展,此時會伴有腹瀉或便秘和腹瀉。
(2)腸癌
雖然大便前硬後軟屬於性狀變化,不一定是結腸癌,但需要考慮這個因素,因為有些結腸癌患者確實表現出大便前硬後軟、大便變薄、大便不成形等症狀。
因為當腫瘤體積逐漸增大時,會導致腸腔逐漸狹窄,糞便受腫瘤擠壓狀態也會發生很大變化。
大便在腸道停留時間長,水分被吸收。剛開始排出的大便比較硬,後麵的大便會因為水分充足而逐漸變軟。
如果大便前硬後軟,建議盡快去醫院做結腸鏡檢查,確保腸腔內是否有腫瘤。
結腸鏡檢查也是非常必要的,可以及時了解腸道健康。當然,有些人可能不喜歡做結腸鏡檢查。如果你身體健康,平均每五年做一次結腸鏡檢查是非常重要的。
(3)腸易激綜合征
這種疾病主要是由細菌或腸道、植物神經功能障礙引起的功能性胃腸道表現,是一種常見的功能性腸道疾病。
典型症狀為腹痛、腹脹或腹部不適、排便異常,包括排便次數和性狀異常,排便後症狀明顯緩解。
腸易激綜合征被發現後,很多患者在排便前會變得幹硬,後麵會逐漸變軟,甚至容易粘在馬桶上。
當這種現象象時,建議大家積極調整腸道環境。畢竟腸道病變最容易引起各種問題,也會導致身體素質越來越差。希望大家能去正規醫院做相關體檢。
每天排便幾次正常?
正常情況下,每個人每天排便1-3次,但由於每個人的體質,.生活習慣和飲食習慣不同,每天排便次數也不同,具體如下:
1.由於身體原因,由於胃腸道吸收功能的偏差,兒童對食物的消化能力減弱,大便次數會增加,每天約3-6次,大便中含有大量未消化的食物。由於腸道蠕動功能差,大量食物殘渣和糞便長期儲存在腸道內,其中水分被腸道反複吸收,導致大便次數減少,每1-3天排便一次。
2.生活習慣,由於腸蠕動加快,活動較多的人可導致排便次數增加,每天排便3次以上。由於腸蠕動緩慢,活動較少的人可導致排便次數減少,每2天排便一次。
3.飲食習慣,經常飲酒.油膩飲食.半流食和高膳食纖維飲食可導致排便次數增加,每天3次以上。經常吃細糧、低膳食纖維飲食的人可以減少排便次數,每天可以少於一次。
哪些食物有助於改善便秘?
1.阿膠
阿膠不僅能滋陰補血,還能潤腸,非常適合體虛便秘的人食用。老年人或體虛患者便秘,可使用2克阿膠.3根蔥白.2湯匙蜂蜜,先用水煎蔥,然後加入阿膠攪拌融化,再加入蜂蜜攪拌均勻,飯前溫服。這種方法對於產後虛弱.大便秘澀的人也很適合。
2.梨子
梨性涼,能潤燥.生津清熱。對於幹熱便秘患者,吃梨治療便秘非常有效。中醫詞典中提到梨可以治療便秘。開寶本草也不耐煩,說梨可以“利大小便”。
3.芋頭
芋頭富含澱粉和維生素,是堿性食物。生活中用芋頭治療便秘很常見。你可以用水煮芋頭.芋頭粥.芋頭湯等吃法。
4.豬油
豬油可以疏通糞便,滋潤腸道幹燥。在本草綱目中,有治療便秘的方法。先將100克豬油放入搪瓷杯中,再加入100克蜂蜜,用小火煮沸,冷卻,每次1湯匙,每天吃2次,對腸燥便秘非常有效。(Z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