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我的下廚史

(2022-10-13 16:17:27) 下一個

最近城裏掀起回顧下廚經曆的浪潮。俺也來湊湊熱鬧。

阿爺阿娘在世時,我們家買菜做飯都是阿娘一手操辦的。

我們家三兄妹,老大是長孫,阿爺最寵,君子遠庖廚。油瓶倒了也不扶的。一心隻讀書。

妹妹還小,也幫不上什麽忙。於是就有我打醬油的機會了。淘個米,洗個菜地打下手。正好符合我坐不住的脾性。

耳聞目染,大致知道做飯是咋回事。

第一次真正下廚,是69年底,在中學“讀書”時下鄉三秋學農。老師和工宣隊師傅把我從自己班裏抽出來,與學校宣傳隊的十幾個人編在一起。把每人交的10元5毛一個月的夥食費,煤球票,糧票,油票都交給我。讓我當夥頭軍。

我與另外一個同學還有工宣隊師傅三人早一天先到地方。還記得當時那個地方叫青浦縣,香花公社,大厙大隊,大厙生產隊。

到了以後,馬上用糧票,油票和錢向生產隊買了大米和菜油。都是他們自產的。煤球票換了稻草鋪地鋪和當柴火。還買了點青菜。

第二天,大隊人馬中午前到。我在他們到之前就把飯做好了。炒了青菜。

剛炒好青菜,大隊人馬的車就到了。就忙忙呼呼的去幫著搬行李,安頓大家的鋪位。就忘了把菜的鍋蓋掀開了。結果青菜就捂得發黃了。不過大家都沒有說什麽。

菜不怎麽樣,米飯可是很受歡迎的。當年的新大米,是我們這些從小吃糧店米的從來沒有吃到過的。非常香,糯。根本不用下飯菜。吃完飯,鍋裏的鍋巴稍微添把火,又香又脆的鍋巴,大家都說好吃。有人起了個名字叫“鄉下粢飯糕”。

有一次生產隊殺豬,隊長問我,豬血都給你們,就收3毛錢,要嗎?能有比這更好的買賣嗎!我又去買了一塊豆腐,做了一鍋紅白豆腐羹。

這個生產隊養雞。出欄時,叫我們進雞房幫抓雞,稱重。夠重的,就從一個小窗口裏遞出去裝籠。一次一隻雞從窗口遞出的時候,折斷了腿。隊長就說,給你們拿去吃了吧。不知是有意,還是不夠小心,遞雞的又搞斷了幾隻雞的腿。那一次我們又美美地加了一次餐。

生產隊買小帶魚做養雞的吹肥飼料。有次進帶魚,隊長挑了幾條大一點的,給我們加餐。也就幾分錢一斤。

一個月下來,每人10.5元的夥食費,大家都還過得挺滿意。

下鄉回來,我就(被)準備下鄉插隊了。行裝裏的幾本書裏,有一本是上海二輕局編寫的“大眾食堂菜譜”。

雖然很難得有機會照著都做一遍,但還是學了不少招數。有一年在一個什麽“工作隊”打雜,與一位隊友兩人留下來過年,做了一些菜,把,把回家過年的隊友的床鋪(單人床)擺滿了。就這一次,吃出了一位一輩子的知心朋友。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
評論
海風隨意吹 回複 悄悄話 山鄉是上海老鄉啊,寧波寧嗎?更是老同鄉了:)這麽小就能為那麽多同學做飯,三毛錢豬血做出紅白豆腐,真能幹!讀你的文非常親切。
山鄉不仕老了 回複 悄悄話 謝謝閱讀。大作家過獎了。
50多年前的書,現在很難看到了。
菲兒天地 回複 悄悄話 寫得真好,"大眾食堂菜譜"還沒見過呢:)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