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邑

中國新聞事業編年紀事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連載】再訪廣島【105】

(2023-09-27 09:54:50) 下一個

再訪廣島

 

【德】麥考·帕默  著

郎倫友  譯

 

第十四章  第二節

 

 

14.2 假原子彈轟炸的目的不是恐嚇斯大林

  另一個學術流派的前提是,美國領導人已經意識到日本準備以同樣適合他們的條件投降,因此這個流派另外尋找原子彈轟炸的動機。包括阿爾佩羅維茨在內的這些曆史學家認為,真正的目的是壓製斯大林,斯大林對歐洲的控製和在東亞的野心正困擾著美國和英國。

14.2.1 美國和英國在波茨坦的失敗

    杜魯門和他的陸軍部長史汀生的幾項聲明被援引來作為論據。他們倆對格羅夫斯關於阿拉莫戈多的第一次“核”爆炸取得巨大成功的報告作的反應非常興奮。在波茨坦參加會議聽到這個消息時,【299,第252頁】

    史汀生------立時被其威力的初步消息所激動,他建議杜魯門,這種武器可能會使美國能夠逼迫蘇聯放棄或徹底改變其整個政府的體係。

    史汀生的日記記錄了在丘吉爾的印象中,阿拉莫戈多報告是如何影響了哈裏·杜魯門在談判中的姿態的:【299,第260頁】

   “現在我知道杜魯門昨天是怎麽回事了。我無法理解這事。他在看過這份報告後去開會時,變了一個人。他告訴俄羅斯人他們上下車的位置,並基本上包攬了整個會議。”丘吉爾說,他現在明白這種興奮是怎樣產生的,他也有同樣的感覺。他自己的態度證明了他的坦誠。

    在波茨坦的一次會議後,杜魯門走到斯大林跟前,告訴他新武器的情況,但他故意表現出一種不經意的樣子。斯大林顯然沒有表現出受到特別影響或情緒;丘吉爾一直在觀察,仍然懷疑斯大林是否理解了杜魯門的意思。不管怎麽說,斯大林根本沒有被這一消息嚇著。參加會議的查爾斯·戴高樂對這次會議的結果發表了如下評論:【312,第230f頁】

    會議的公報一發表,我們就知道結果將是一場騷動。盡管杜魯門先生大方地作出了讓步,盡管丘吉爾先生提出了強烈抗議,人民委員會主席斯大林同意了任何形式的妥協------但華沙政府的極權主義性質絲毫沒有減弱------在亞洲問題上,斯大林------成功地為俄羅斯贏得了千島群島和半個庫頁島------對北朝鮮------外蒙古(的統治權)------這位最高統帥雖然承諾不幹涉中國的內政,但他仍然向毛澤東的共產黨人提供了支持和武器,使他們有可能很快就控製這個國家。

    杜魯門可能已經預料到,波茨坦會議的結果很快就會被“原子彈”在“戰鬥”中的使用所推翻。在長崎被摧毀的當天,【299,第266頁】
 
   杜魯門總統宣布,羅馬尼亞、保加利亞和匈牙利“這些國家不應成為任何一個大國的勢力範圍”。

    表麵上看,杜魯門的這種算計支持了阿爾佩羅維茨的觀點,即他下令轟炸廣島和長崎,為的是取代斯大林,迫使斯大林接受在波茨坦拒絕的讓步。問題是,這一招當然沒有奏效——蘇聯既沒有放棄杜魯門所點名的三個國家,也沒有放棄戰後任何其他成果。簡而言之,斯大林聲稱杜魯門是虛張聲勢,並僥幸解脫。我們應該如何看待這些令人費解的過程呢?

14.2.2 誰被愚弄了?

   如果我們假設波茨坦會議之後不久進行的原子彈轟炸是假的,那麽我們必然想知道談判的各方當時對此有多少了解。關於杜魯門及其同夥似乎有兩種可能性:
      1,杜魯門、史汀生以及丘吉爾知道,轟炸不過是一種虛張聲勢,但他們假裝繼續進行談判,把斯大林蒙在鼓裏,從而迫使斯大林作出讓步。
      2,他們確實被欺騙了,至少當時是這樣——他們自己並不是在演戲,而是被那些炮製騙局的人欺騙了。(腳注1)
      杜魯門在收到阿拉莫戈多試驗的消息時在態度上所表現出的明顯變化,尤其是丘吉爾的反應,似乎傾向於第二種可能——“自由世界的領導人”竟會被這樣令人發指的方式所愚弄,這似乎很荒唐。值得注意的是,在此期間,杜魯門深受國務卿詹姆斯·F·伯恩斯的影響。1947年,杜魯門在解職伯恩斯的時候,指責他在波茨坦耍兩麵派,並妄圖越過他競選總統。【299,第240頁】根據阿爾佩羅維茨的記述,正是伯恩斯說服杜魯門在“核”轟炸之前拒絕其他下屬向他提出的任何和所有與日本和談的建議。如果伯恩斯確實代表的是一個為自己的目標策劃轟炸的政黨,但需要總統對此負責,那麽說服杜魯門相信把轟炸作為控製蘇聯的有用工具,將是一個非常聰明的詭計。
      斯大林知道多少?當然他極有可能一直被這個騙局所欺騙。如果有關原子彈的間諜活動的驚心動魄的故事有什麽真實性的話——不過根據同時代的一本書,【313】這些故事中的大部分情節都是斷章取義的——斯大林早就知道1945年核武器發展的真實情況了。即使這一信息來源令他失望,但戰後不久,【306,第50頁】蘇聯多達400名官員的駐東京大使館也很有可能很快就發現了兩個被襲擊的城市的真實情況。
      斯大林在波茨坦時,或在其後不久就識破了這個騙局,說明了這一戰略的失敗,按照阿爾佩羅維茨的說法,這一戰略導致了轟炸事件。這個結果當然是不可避免的;這場騙局的肇事者真的希望不會發生任何其他事情,也不可能指望對其他擁有運作良好的秘密服務機構的政府長期隱瞞真相。

【腳注】

1,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可以回顧一下在第3.7.1一節中討論過的臨時委員會的會議紀要,該紀要聲稱,截至1945年5月,鈾彈還“在生產中”。史汀生參加了這次會議——他提出這種瘋狂的主張很可能是為了他的利益。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