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訪廣島
【德】麥考·帕默 著
郎倫友 譯
第十三章 第二節(下)
13.2.3 芥子氣炸彈在空中的爆炸
芥子氣不會被輕易點燃,也不會以大而緊實的碎片降落;因此它不像凝固汽油彈那樣引人注意。盡管如此,我們還是可以舉出一些證據表明芥子氣確實是在轟炸的初期施放的:
1,都築醫生聲稱,轟炸發生後立即感覺到“帶有刺激性氣味的白色氣體”,並引起了“令人窒息的疼痛”;(見1.4.4一節的引文)
2,秋崎醫生在轟炸後不幾分鍾就遇到了有暴露於芥子氣症狀的患者;(見10,1,1)
3,女演員中田綠子有時被稱為“第一位輻射病受害者”;表現的確實是明顯的芥子氣中毒的早期症狀:【294】
她被困在倒塌的房屋下麵,但沒有燒傷,也沒有受到重傷。她設法把自己挖了出來,跑向京葉川河躲避大火。------當她到了京葉川河岸的時候,她感到胸口劇烈疼痛。她嘔吐得很厲害,而且嘔吐物中帶血。(腳注9)
這些芥子氣炸彈中的藥量似乎是經過認真校準的,以便達到使液體有效分散和液滴快速降落到地麵的最佳平衡。這還涉及某種程度的蒸發;蒸汽重新冷凝會在下降的過程中形成白色的“軌跡”。這種效應可以解釋小倉觀察到的現象,即不久之後白色雲柱“伸下一隻腳”,一直延伸到地麵。(見13.1.4一節的引文)然而,燃燒著的凝固汽油彈產生的煙霧可能會給人們留下類似的印象。
13.2.4 對凝固汽油彈和芥子氣炸彈的掩蓋
美國顯然沒有在對任何其他國家的襲擊中使用過芥子氣炸彈,因此不會輕易被懷疑使用芥子氣炸彈。(腳注10)另一方麵,凝固汽油彈是很常見的,例如,眾所周知的對東京的空襲,使用的幾乎全是凝固汽油彈。【13】然而在這些空襲中,燃燒彈都是在地麵上或接近地麵時引爆的;因此,在離地麵幾百米的地方引爆炸彈,有助於掩蓋使用的炸彈。煙花——照明彈,然後是彩色煙霧彈——將這兩種類型的炸彈隱藏在魔法和神秘的掩飾物裏。
所有爆炸產生的煙霧以及在地麵上迅速蔓延的火災所產生的煙霧,也會遮擋地麵人員對空襲飛機的觀察。(腳注11)因此,雖然在空襲初期必須在目標上空使用最少量的飛機,但過一段時間後,應該可以使用更多的飛機來投擲我們可能無法識別的凝固汽油彈、芥子氣炸彈和其他武器。最後,但並非無關緊要的一點是,這還包括播撒放射性“沉降物”所需要的飛機,這些飛機前麵引述的觀察者聽到了,但沒有看到。(見13.1.5一節的第一段引文)
13.2.5 是否還使用了熱彈/鎂彈?
雖然凝固汽油彈——裝在較大的M47型或較小的M69型炸彈的外殼裏——是在日本使用最廣泛的燃燒彈類型,但另一種主要類型是M50炸彈。M50炸彈的主體是固體鎂,有一個空腔,空腔中裝有熱鹽、金屬鋁、氧化鐵和一些輔助添加劑的粉末狀混合物,這些添加劑占炸彈總重量的六分之一。【185】熱鹽在非常高的溫度條件下很容易燃燒;熱鹽首先被點燃,接著用它把鎂點著。這種炸彈主要是為了對付德國的城市而研發的。德國城市的建築物比較厚重,需要比對付日本常見的木結構建築更具穿透力的燃燒彈。
值得玩味的是,就在廣島轟炸的前四天,東京附近的一個小城市八王子被投下了大量的M50炸彈,大約1 500噸。美國戰略轟炸調查指出,【13,第192頁】“這座城市在工業、經濟、軍事和商業方麵都並不重要。”如果沒有令人信服的軍事理由而摧毀這個城市,那麽這次空襲是否隻是針對廣島的一次演習,因此在這裏使用的炸彈是否也在“核”轟炸中發揮了重要作用?
我們既沒有確鑿的證據排除這種可能性,也沒有證據支持這種可能性。鎂炸彈的設計目標是,隻有當它穿透地麵上的屋頂和地板時,才能被點燃;空中爆炸的引信似乎無法達到這個目的,顯然不能使用這種類型的炸彈。因此隻有小而多的炸彈能夠在地麵上點燃。此外,據報道,在轟炸八王子的空襲中,大約有20%的鎂炸彈未能點燃。【13,第206頁】廣島和長崎的目擊者的證詞中,既沒有提到這些啞彈,也沒有提在地麵上燃燒的鎂炸彈。因此,綜上所述,這類炸彈似乎沒有用於“核”轟炸。
【腳注】
9:作家羅伯特·瓊克在他的《灰燼中的孩子們》【295】一書中,也描述了中田的苦痛。他聲稱引用的是中田本人的話的字麵意思,產生的是一種真實的幻覺;然而,他嚴重地歪曲了整個故事,沒有提及她立即出現嚴重症狀,而這些症狀的描述與輻射病不符。瓊克對事實置之不顧,這一點與赫西【7】很相似。不久以後,克倫【168】采訪了赫西的名著《廣島》一書中的兩個人物,這兩個人都反駁了赫西。
10:如果使用芥子氣被發現了,那就很可能有相當多的被芥子氣汙染的受害者通過脫掉所有被汙染的衣服和徹底清洗皮膚而得救。佩戴適當的防毒麵具可以減少救援和恢複期間的暴露。
11:美國戰略轟炸調查【13 】在描述對日本城市進行的大規模空襲時,多次提到前麵的地麵大火遮蓋了後來到達現場的轟炸中隊的目標。這就起到了兩個作用——襲擊的飛機同樣也不會被地麵上的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