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訪廣島
【德】麥考·帕默 著
郎倫友 譯
第三章 廣島和長崎的原子放射塵埃
從1946年1月算起,實現鈈的提取需要用一年半的時間------而要得到大量的鈈,需要三年的時間------
——亞瑟·康普頓 1945年5月31日【53】
廣島轟炸的放射性塵埃,雖然很稀少,但可以清楚地檢測到。不過它的同位素成分表明,它不是由鈾235炸彈產生的,而是由反應堆廢料的擴散造成的,或者可能是一些反應堆的低濃縮鈾的擴散造成的。
在長崎,在這個城市附近的一座水庫的沉澱物中發現了高活性的鈈。然而一項對這些沉澱物所在地層狀況的研究表明,鈈是轟炸後過了一段時間才進入水庫的;與“曼哈頓計劃”的科學家們初期的看法是一致的是,鈈的提純在1945年還沒有實現。另外,鈈239和銫137在沉澱物中的比例與聲稱的長崎核彈的裂變產物量是不相符的。
總而言之,這一章的研究發現足以令人信服地推翻官方的原子彈轟炸的說法。
人們普遍認為,盡管在日本爆炸的原子彈的威力是空前的,但它們比起後來幾十年研發和試驗的威力大得多的原子彈來是相形見絀的。據卡特【54】的統計,1950年代、60年代和70年代總共進行了905次核彈試驗,總當量達3.44億噸。總起來說,這些試驗產生了大量的放射性塵埃,如此大量的塵埃全都擴散到了北半球,用現代靈敏的儀器都能檢測到。
圖3.1 廣島市內和附近受黑雨影響的區域
嚴重的和輕微的黑雨降落區從爆炸中心(紅點)沿西北北的方向擴展,分別用紅色實線和虛線劃分出輪廓。同心圓標示的是離爆炸中心的距離,10千米、20千米和30千米。是繪在一幅相似的地圖上的。【56】這一章裏所引用的研究成果大部分是用從嚴重的黑雨區采集的固體樣品。
如果我們要確定炸彈最初在廣島和長崎留下多少放射性塵埃,我們必須把它與地球的放射性塵埃區分開來。要做到這一點,有兩種方法。首先,我們可以尋找那些得到妥善保管的樣品,至少在初期、 可能被地球的放射性塵埃汙染之前就得到了保護。其次,我們可以利用所聲稱的廣島炸彈的特有性質,即它是用高度濃縮的鈾235作原料的;而長崎的炸彈與後來試驗的大多數原子彈一樣,用的都是鈈239 。(腳注1)
鈾235和鈈239的裂變產物是十分相似的;特別是,廣泛使用的放射性塵埃示蹤劑銫137也與這兩種物質一起被發現。然而,非裂變的鈾235本身,當它與鈾238的天然同位素的比例超常時,就可以作為廣島炸彈的一種專門的示蹤劑。由四十萬等人【6】進行的研究在早期就是運用了這兩條原理:它量化了隻接觸當地放射性塵埃而不是地球放射性塵埃的樣品中的鈾235和鈾238 。這種情況使它成為首選方法。
【腳注】
1:據說在後來的一些試驗中使用了濃縮鈾,例如1964年中國的第一顆原子彈,還有美國的一些核試驗。【4】非濃縮鈾可以用作氫彈的一種原料,而且在這種核試驗之後不久就在放射性塵埃中被檢測到,【55】但這並沒有引起同位素鈾235/鈾238比率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