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事業編年紀事【129】(194912——)
郎倫友 編著
1949年(民國三十八年)(七)
12月1日,重慶《新民報》刊登啟事,宣布“暫由職工會發行”。
*共產黨浙江省金華市委創辦《金華大眾》。社長馬藻生。
*濟南《華東畫報》在上海複刊,刊期重起。主編呂蒙。月刊,8開
*膠東《群力報》並入青島《膠東日報》。
12月2日,桂林市軍管會接管《廣西日報》和《中央日報》。
12月3日,共產黨廣西省委在桂林創辦《廣西日報》。
12月5日,北京新華廣播電台更名為中央人民廣播電台。從195
*沈陽人民廣播電台更名為東北人民廣播電台。1954年8月31
12月6日,共產黨中央新疆分局在烏魯木齊創辦漢文版《
12月7日,陳銘德複任重慶《新民報》發行人。1952年1月該
*杭州市總工會創辦《工人生活報》。周刊,4開2版。1952年
*成都《新中國日報》停刊。
12月10日,重慶《新華日報》複刊,由共產黨中央西南局主辦。
*山東青島《膠東日報》更名為《青島日報》,
*四川萬縣《武漢日報》停刊。
12月12日,共產黨河北省開灤礦務局委員會在唐山市創辦《
*江蘇泰縣《解放前線》擴大為4開4版。1968年10月15日
12月15日,中國有色金屬工業總公司在北京創辦《有色金屬》
*共產黨貴州省遵義地委創辦《新遵義報》。1959年8月更名為
*昆明《雲南企業》複刊。
12月16日,李強任廣播事業局局長。1982年5月,
12月17日~26日,新聞總署召開全國報紙經理會議。
12月20日,沈陽《工人報》更名為《沈陽日報》,日刊,4開4
12月21日,新疆迪化人民廣播電台開始播音,用漢語、
12月23日,政務院頒布《全國年節及紀念日放假辦法》,
12月25日,共產黨河北省委黨校創辦《學習生活》。1951年
*江蘇《常州日報》停刊。1954年10月1日複刊,更名為《
*人民解放軍接管福建廈門廣播電台後,
*四川自貢《川南日報》出版試刊號,對開2版。1950年1月1
12月28日,共產黨廣西省柳州市委創辦《柳州日報》。周6刊,
12月底,北京《新華廣播稿》出至第254期停刊。1950年1
12月,北京《華北政報》停刊。
*上海《大夏周報》出至第26卷第2期停刊。
*上海《教育與職業》出至第208期停刊。1985年5月複刊。
*長春《學習生活》停刊。後複刊,更名為《東北師大報》,
*南京《地理》停刊。
*南京《宇宙》出至第191期停刊。
*聯合新聞通訊社在浙江舟山成立。1950年遷至台北。
*山東《臨清市日報》更名為《臨清日報》。
*武漢《教學生活》創刊。幾經易名,1974年3月5日複刊時更
*成都《青年問題》停刊。
*人民解放軍接管成都《中興日報》,改辦《川西日報》,
*中央通訊社由成都遷至台北。
*人民政府郵電部門接管成都廣播電台。
*人民解放軍接管成都軍中之聲廣播電台總隊台、第三台,
*人民解放軍接管貴陽貴州廣播電台,創辦貴陽人民廣播電台。19
*共產黨雲南省委在昆明創辦《雲南人民日報》。社長袁勃。195
*澳門《中華日報》創刊。主持人黃浩然。不久轉售給陳式銳,
*《勞動時報》創刊。
年底,自由黨在台灣創辦《自由中國》半月刊。主持人雷震、胡適、
*海口《大光報》停刊。
冬,西安陝西廣播電台遷至成都,更名為華西廣播電台。
*民主戰鬥同盟在香港創辦《中國之聲》雜誌。社長張國燾。
下半年,第四野戰軍政治部創辦《前線畫報》。
本年,共產黨中央發出《關於私營報刊通訊社等問題的指示》。
*北京《新華社外文電訊》創刊。英文,日刊,16開本。
*共產黨中央宣傳部編輯出版《解放區報紙雜誌初步調查》。
*戈揚著《新聞采訪與寫作》由北京三聯書店出版。
*柯蘭著《怎樣編寫通俗報刊》由新華書店出版。
*蘇聯紮斯拉夫斯基等編著、蘇凡譯《新聞學研究提綱》
*人民解放軍電影製片廠在北京成立。曾攝製《百萬雄師下江南》《
*上海《大風報》《工商新聞》《時兆月報》《
*上海複旦大學新聞學會停止活動;《複旦新聞》停刊。
*費彝民兼任上海《大公報》經理。
*上海《兒童生活》雜誌創刊。社長黃寄萍。
*上海外國記者俱樂部遷至香港。
*上海建立新聞圖書館。1958年並入上海圖書館。
*天津《華北明星報》停刊。
*天津市公安局創辦《天津民警》。“文化大革命”期間停刊。19
*趙德新等著《寫稿講話》由天津讀書書店出版
*重慶《氣象學報》遷回上海出版。曾停刊。1979年6月複刊,
*《河北青年報》創刊。
*石家莊電影製片廠停辦,遷入北京。
*冀南日報社編輯出版《新聞工作文選》。
*晉綏日報社編輯出版《新聞業務文選》。
*新華社晉綏總分社編印《人民新聞的采訪、寫作與編輯》。
*人民政府接管內蒙古《包頭日報》。1952年7月1日改由共產
*內蒙古林西《群眾日報》遷至河北承德出版,
*沈陽萬裏新聞攝影社遷往台灣。1950年4月在高雄恢複營業。
*吉林省延吉市《通訊工作》出至第8期停刊。1950年7月下旬
*共產黨吉林省延邊地委宣傳部在延吉市創辦《支部生活》月刊。
*黑龍江黑河《新華電訊》停刊。
*黑龍江《雞西工人》改為周2刊。1957年2月12日並入《
*南京《大剛報》停刊。
*南京《新聞類編》出至第1 699期停刊。
*南京軍事新聞通訊社遷至台北。1950年4月恢複營業。
*南京建中通訊社遷至台北,更名為時事新聞社。
*南京政治大學新聞係隨校遷至台北。
*南京空軍廣播電台遷至台灣。
*南京益世廣播電台遷至台灣,1966年改組為益世廣播公司。
*杭州《大同日報》停刊。
*浙江寧波《時事公報》停刊。
*福州《南方日報》《福建時報》停刊。
*福州《協大藝文》和《福建文化》合並為《協大學報》。
*福州《福建青年》創刊。1954年更名為《福建青年報》。19
*福建《漳州電訊》創刊。1950年6月更名為《漳州日報》。1
*共產黨福建省永春縣工委創辦《解放快報》。
*福建寰宇新聞通訊社遷至台北。1952年更名為世界通訊社。
*台北《台灣文化》出至第5卷第1期停刊。
*台灣《公論報》曾被處罰停刊3天。1961年停刊。
*王民任台灣《新生報》總主筆。1961年6月《新生報》
*新華社濟南分社編輯出版《新聞工作》。
*新華社山東總分社、大眾日報社合編的《青年記者》
*東北軍政大學政治部編著的《讀報常識》
*新民主主義青年團河南省委創辦機關刊,1985年更名為《
*水利電力部黃河水利委員會在鄭州創辦《新黃河》。1956年7
*開封《河南大學校刊》停刊。1950年複刊。“文化大革命”
*河南省《新洛陽報》停刊。1955年1月1日更名為《
*湖南衡陽《文藝通訊》創刊,月刊。僅出一期。
*華中新華日報社、新華社華中分社合編的《新聞工作文獻》
*廣州《華南日報》停刊。
*廣州《時事新聞》出至第29期停刊。
*廣州《文風學報》出至第5期停刊。
*《再生》廣州版停刊。
*廣州《中山大學校刊》出至第30期停刊。
*梁式文任廣州《經濟論壇》主編。
*廣州《和平日報》改出海州版,後遷至台北,並入《掃蕩報》。
*李次民著《編輯學》由廣州自由出版社出版。
*人民解放軍粵桂邊縱隊創辦《大眾報》。主編梁家祿。
*成都《四川教育通訊》出至第9卷第5期停刊。共出版53期。
*成都市報業公會停止活動。
*昆明《雲南省政府公報》停刊。
*西安《西北文化日報》停刊。
*香港《小說》從第3卷第1期起遷至上海出版。1952年1月出
*馮英子任香港《周末報》總編輯兼《文匯報》代總編輯。1952
*劉思慕任香港《文匯報》總編輯。
*香港《超然報》創刊。日刊,對開一張。社長蔣大方,
*潘公展在香港創辦國際編譯社。
*香港新亞書院設立新聞學係。學製4年。主持人錢穆。1966年
*宓伽著《新聞采訪學》由大東書局出版。
*張西林編著的《最新實驗新聞學》由中華文化出版社出版。
*各地軍管會命令外國通訊社的在華機構和私營廣播電台停辦。
*洪保之任新加坡《南僑日報》社務委員會主席。1950年9月2
*新加坡華人基督教青年新聞研究班編輯出版《新聞學研究》。
40年代末,古巴哈瓦那《光華報》創刊。主持人呂戈子。
回複轉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