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新聞事業編年紀事【26】(1916)
郎倫友 編著
1916年(民國五年)
年初,劉揆一在天津創辦《公民日報》。
*日本東京通訊社因邵飄萍回國而停辦。
1月12日,由於內務部以停止郵寄相威脅,
*長春《曉鍾日報》停刊。
1月20日,上海《教育研究》從第28期起改為季刊。
1月22日,中華革命黨在上海創辦《民國日報》。經理邵力子,
1月26日,由於內務部進一步施壓,上海各報被迫加標洪憲年號。
1月,北京《中國學報》複刊,編輯劉師培。
*上海版《亞細亞日報》停刊。
*上海複旦公學創辦學報《複旦》半年刊。從第7期起改署複旦大學
*江蘇省教育會在上海創辦《江蘇省教育會臨時刊布》,旬刊。
*直隸法政專門學校商學會在天津創辦《商學雜誌》,月刊。
*《兩浙鹺政錄》出至第3期停刊。
*日本人創辦山東《大青島報》。晨刊4版。
*湖北交涉署創辦《湖北交涉署節要》,月刊。
*昆明《義聲報》創刊。總編輯惠我春,總經理李增。
2月3日,上海《春聲》月刊創刊。主編姚錫鈞。
2月8日,天津《益世報》創辦北京版。經理杜竹軒,
2月15日,上海《青年雜誌》出至第6期因護國戰爭爆發而停刊。
2月,上海《國貨月報》出至第7期停刊。
*上海《新世界》創刊。主編先後為鄭正秋、夏小穀、周劍雲、
*天津南開學校學生自治團體自勵會創辦《勵學》雜誌。
*成都《四川教育雜誌》創刊。月刊。其前身為《四川旬報》。
3月15日,福建勸業會在福州創辦《福建勸業雜誌》,月刊。
3月22日,袁世凱被迫取消帝製。北京《亞細亞日報》隨之停刊。
3月24日,北京《政事堂奉策令》恢複《政府公報》的名稱。
*吉林省濱江東陲通訊社人員因發售反帝製報紙而被逮捕。
3月,上海《實業匯報》創刊,雙月刊。
*天津《公民日報》被查封。
*黑龍江省財政廳在齊齊哈爾創辦《黑龍江財政季刊》。
*李嵩常在廣州創辦嶺南通訊社。
4月1日,姚鵷雛繼任上海《申報》副刊《自由談》主編。
4月29日,上海《禮拜六》出至第100期停刊。
4月,北京《官話注音字母報》創刊。半月刊。
*上海《民權素》出至第17期停刊。
*上海中華新報社創辦《共和軍紀事》,從第2期起更名為《
5月11日,胡石庵複刊並主編湖北漢口《大漢報》,更名為《
5月15日,環球中國學生會在上海創辦《環球中國學生報》,
*中國留日學生總會在東京創辦《民彝》雜誌。不定期刊。
5月28日,趙誌超在吉林市創辦並主編《民報》,日刊。
5月,北京《中國學報》出至第5期停刊。
*福建鹽運使署創辦《福建鹽政公報》,月刊。
*湖南報界聯合會恢複活動,呈文湖南巡撫按使署,
6月6日,由徐枕亞創辦並主編的上海《小說日報》出版試刊號。
6月7日,上海《小說日報》正式創刊。
6月15日,中華學術研究會在日本東京創辦《民鐸》季刊。
6月北京政府宣布恢複《中華民國臨時約法》。
*北京《中華全國商會聯合會會報》遷上海出版。
*上海《中華實業界》出至第30期停刊。
*上海《中華婦女界》出至第18期停刊。
*上海《中華學生界》出至第18期停刊。
*上海《中華小說界》出至第3卷第6期停刊。共出30期。
*上海《新中華》出至第6期停刊。
*上海倉聖明智大學創辦《學術叢編》,月刊。
*袁世凱統治期間(1912年4月~1916年6月),
夏,安慶《安徽教育雜誌》更名為《安徽教育季報》,刊期重起。
*江友白、王元震在湖北漢口創辦《民報》。僅出版12天即被查封
7月3日,吉林省工商總會在吉林市創辦《工商報》。周刊。
7月6日、8日,內政部兩次通知各省區,解除報禁。北京《
7月16日,黎元洪發布大總統令,廢止《報紙條例》。
7月22日,武漢《大中華日報》創刊。經理楊勵誌,編輯李警予。
7月23日,湖北漢口《新民國日報》創刊。經理龔國煌,
7月28日,韓楚材在吉林市創辦並主編《吉林新共和報》,日刊。
7月,邵飄萍在北京創辦新聞編譯社。
*廣倉學會在上海創辦《廣倉學演說報》,月刊。
*英國人在上海創辦《誠報》。中文半月刊,對開8版。
*吉林市《新吉林報》複刊。
*中國國防會在南京創辦《國防報》。季刊。總編輯張準,
8月10日,齊齊哈爾《啟民報》創刊。主持人韓鑫樓。
8月15日,憲法研究會在北京創辦《晨鍾報》。主持人湯化龍,
*旅法學生在法國都爾創辦《旅歐雜誌》,半月刊。主編蔡元培、
8月19日,《安徽公報》改由安徽省長公署主辦。
8月20日,湖北漢口《民報》複刊。經理王元震,主編張天視。
8月中旬,楊玉如繼任武漢《大中華日報》經理,以後由吳晴堂、
8月25日,湖北漢口《飛艇報》創刊。
8月,上海《中華全國商會聯合會會報》遷回北京出版。
*上海《民信日報》遷北京出版。
*京兆尹公署通俗教育編篡會在西安創辦《京兆講演匯編》,
9月1日,北京《中華新報》創刊。社長張耀曾,經理康心如,
*林白水等在北京創辦《公言報》,日刊。
*上海《青年雜誌》複刊,更名為《新青年》。刊期續前。
9月6日,李大釗辭去北京《晨鍾報》主編職,陳光燾繼任。
9月15日,刁子民、周祉民在哈爾濱創辦《東亞日報》。
9月,內務部警政司擬定《檢閱報紙現行辦法》10條。
*參議院、眾議院在北京創辦《憲法會議公報》。
*王郅隆接辦天津《大公報》,自任董事長,經理兼總編輯胡政之。
*江蘇常州《詹詹日報》創刊。主編陳翹蓀、吳醒麟。日出4開4版
秋,魯佛民等在濟南創辦《公言報》。
*巴金在成都創辦《十日》雜誌。
10月1日,湖北漢口《正誼日報》恢複《崇德公報》名稱。日出3
*廣東省地方農林試驗場在廣州創辦《廣東農林月報》。
10月10日,北京《憲法公言》創刊。編輯田解。旬刊。
*上海《新民德》創刊。主編畢雲程。雙月刊。
10月31日,陳蝶仙繼任上海《申報》副刊《自由談》主編。
10月,盧漢生在長沙創辦《民聲》月刊。主編曾雅。
11月10日,上海《公民》月刊創刊。
11月15日,湖北漢口《民報》被迫改組,由陳平侯、
11月19日,湖北漢口《天聲報》出至第191期改組,恢複《
11月26日,席子佩在上海創辦《新申報》。總主筆孫東吳。
11月,上海《民聲》出至第29期停刊。
*上海《廣倉學演說報》出至第4期停刊。
*張君勵繼任上海《時事新報》總編輯。
*上海《中華新報》成為政學會機關報。
*昆明《雲南實業雜誌》更名為《雲南實業周刊》。
12月1日,湖北漢口《震旦民報》複刊。
12月21日,劉文科在吉林市創辦《吉林農報》,日刊。
12,上海《大中華》出至第24期停刊。
*上海《護國軍紀事》出至第5期停刊。
*上海《丙辰雜誌》創刊,月刊。主編鄭立三。
*《湖北交涉署節要》出至第12期停刊。
*李芳繼任武漢《大中華日報》經理。
冬,武漢《複報》創刊。
本年,北京《內閣官報》複刊。不久停刊。
*北京《京話日報》複刊,主持人吳梓箴。
*湯用彤任北京《清華大學周刊》總編輯,至1918年。
*憲法起草委員會在北京創辦《憲法起草委員會會議紀錄》。
*憲法會議審議會在北京創辦《憲法會議審議會速記錄》。
*憲法會議在北京創辦《憲法會議速記錄》。
*《北京高等師範學校校友會雜誌》創刊。
*錢芥生接辦上海《神州日報》。
*胡樸安繼任上海《民國日報》主筆。
*上海文明書局創辦《小說畫報》,月刊。主編包天笑。
*上海《華星》雜誌創刊。世界語。主編盛國成。
*江蘇省教育會在上海創辦《江蘇省教育會月報》。月刊。
*天津《白話中報》創刊。
*南京高等師範學校創辦《新教育雜誌》。主編陶行之。
*南京《人群》雜誌創刊。
*《江蘇省議會匯刊》在鎮江創刊。不定期刊。
*《浙江公立圖書館年報》創刊。
*日本人創辦山東《青島新報》。
*胡祖舜創辦《武漢新報》,出版64天後停刊。
*湖北省督軍署在武漢創辦《軍事通俗白話報》,日出一張。
*王作賓在武漢創辦《大共和日報》。
*陸濟寰在武漢創辦《商報》。日出一張。
*覃振在湖北漢口創辦《國民日報》。主編蔡寄鷗。
*徐公仆創辦武漢通訊社。
*長沙《湖南教育雜誌》出至第5卷第6期停刊。
*龐人銓在長沙創辦《九十天的雜誌》,季刊。
*陶菊隱任《湖南新報》總編輯。
*傅英東在長沙創辦中華通訊社。
*陳耿夫在廣州創辦《民主報》。
*香港《遐邇貫珍》停刊。
*革命黨在香港創辦《現象日報》,日刊。主持人胡漢文、朱卓文。
*陸慶南在澳門創辦《澳門時報》。主編陸翼南。中文日刊,對開8
*秘魯利馬《民醒報》更名為《民醒日報》,星期一無報。鉛印,
![]() |
回複轉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