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言帆語

海風習習,靜拂孤帆。隻言片語記人生。

"整個春天,直至夏天,都是生命力獨享風流的季節。長風沛雨,豔陽明月。那時田野被喜悅鋪滿,天地間充斥著生的豪情,風裏夢裏也全是不屈不撓的欲望。"


正文

Quiet Quitting、躺平還是老油條?

(2022-08-26 11:10:51) 下一個

近兩個星期,網絡上、收音機裏總看到、聽到這樣一個新詞叫“Quiet Quitting”。NPR將之解釋為“Closing your laptop at 5 p.m. Doing only your assigned tasks. Spending more time with family”,它代表著現在年輕一代流行的一種工作方式和態度。

碰巧,昨天單位開小組例會時,團隊裏一個新來的年輕同事也提到了這個詞,她還特別強調說我不是消極的Quiet Quitting,而是在set a personal boundary,工作時間以外我不查看任何與工作有關的email和text message,所以她要求我們在phone group上不要包括她。團隊裏有幾個和我年紀差不多的同事,可以明顯感覺到些許的吃驚。雖然她的要求無可厚非,工作之內做分內事情,工作之外是自己的時間,合乎情理。隻是我們這一代人或多或少地已經習慣了將工作中的成績和自己的形象聯係在一起,有很強的責任感。尤其是在中國長大的五零後和六零後,犧牲、奉獻已經潛移默化到骨髓,總想著努力做到最好,哪怕要占用自己的時間。還有另一個方麵是,盡管physically可以做到將工作和生活分開,不開電腦、不接電話,但mentally很難將二者分離,尤其是在做一個新項目或遇到什麽壓力時,腦子會不由自主地總在想解決的辦法。

看到中文網站上有人調侃說,這不就是中國年輕人的躺平嗎?以消極對抗一切。哈哈,對我自己而言,這可能就是老油條的態度。近幾年隨著年齡的增長,再加上單位裏的工作已沒有什麽挑戰性和上升的空間,我也在逐漸將重心轉移到自己的生活上,玩寫作唱歌,嚐試新事物,盡量學著剝離,不讓工作中的不愉快影響自己的情緒。

我是處於半退休的心態,不過對年輕人來講,我不太讚成這種的Quiet Quitting態度。年輕人正處在一個可以不斷吸收、學習和成長的大好年華,多學或多做一些,就會多一分收獲,無論是在知識上、工作經驗上,還是在人際關係上,方方麵麵,隻會對自己有益。如果再將這種態度無意識之中延伸到了生活中去,也隻做分內的事情,油瓶倒了不去扶,我想這對朋友或家人的關係來說,不會是一個很好的融合劑。

引用一段網絡摘語:“Watch your thoughts, they become your words; watch your words, they become your actions; watch your actions, they become your habits; watch your habits, they become your character; watch your character, it becomes your destiny.”  據說是老子的話:積思成言,積言成行,積行成習,積習成性,積性成命。英文、中文都說得好,可惜我沒能查到具體出處 。子曰:儂還是學疏才淺呀。

原創作品,未經許可請勿轉載,謝謝!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