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年語文中高考都新增了一種新題型——詩歌鑒賞。對古典詩歌積累不多的高初中學生而言,難度不小。教學中,如何幫助學生走進古典詩歌?首要任務是把握詩歌中的意象。無論古典詩歌還是現代詩歌,采用的意象紛繁複雜,一下子把握不太容易,但是有些意象,在古人詩歌中經常出現,成為“高頻意象”,幫助學生梳理掌握,對鑒賞詩歌有很大益處。
所謂意象,就是客觀物象經過創作主體獨特的情感活動而創造出來的一種藝術形象。意象的營構是中國古典詩詞創作的焦點,也是我們學習古典詩詞的重點。
本文擬就幾種最常見的意象進行解讀。
一、“柳”的意象
1、“柳”、“留”二字諧音,經常暗喻離別。“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三句,表現了柳永對戀人的懷念。
2、“柳”多種於簷前屋後,常作故鄉的象征。“一上高樓萬裏愁,蒹葭楊柳似汀洲。”抒發了許渾對故鄉的無限牽掛。
3、“柳”絮飄忽不定,常作遣愁的憑借。“試問閑愁都幾許,一川煙草,滿城風絮。梅子黃時雨。”幾句,形象的詮釋了賀鑄此時憂愁的深刻程度。
二、“燕”的意象
1、燕子因結伴飛行而成為愛情的象征。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展示了詞人夢覺酒醒後淒寂惆悵的心境和對感懷對象的相思之情。
2、燕子眷戀舊巢的習性,成為古典詩詞表現時事變遷,抒發人事代謝的寄托。“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既暗示了烏衣巷往日的繁華,又袒露了詩人麵對今昔變化的無限感慨。晏殊詞《浣溪沙》中“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寫盡了物是人非的感慨和憂傷。
三、“水”的意象
1、因水的柔和清冷,常用水比喻月色之類雖具體可感卻難以把握的事物。如:“天階夜色涼如水,坐看牽牛織女星。”,從側麵反映了封建時代婦女的悲慘命運。
2、因水的剪切不斷,綿軟不絕,常以水喻愁。如李白的“抽刀斷水水更流,舉杯銷愁愁更愁。”,抒發了詩人因強烈的感到了現實與理想的矛盾不可調和而產生的煩憂和愁苦。
四、“月”的意象
1、明月蘊涵邊人的悲愁。如:“回樂烽前沙似雪,受降城外月如霜”的悲亢幽怨;“秦時明月漢時關,萬裏長征人未還”的悲壯雄渾。
2、明月蘊涵情感的無奈。如謝莊“美人邁兮音塵闕,隔千裏兮共明月。”的祈禱和祝福;張九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的希冀和渴盼。
3、明月蘊涵時空的永恒。“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此。”,把時間對生命的劫掠和生命在時間麵前的無奈表現得淋漓盡致。
綜上所述,我們不難發現:對古典詩詞中的意象進行多維解讀,實際上就是對詩詞的內涵進行挖掘。
花,是古代和現代詩歌永恒的意象,但在詩歌當中,詩人借花表現出來的感情卻不盡相同。“麵朝大海,春暖花開”,一片花的海洋不僅寫出了海子對生活的熱愛,也襯托了他的孤獨和封閉。“丁香一樣的顏色,丁香一樣的芬芳,丁香一樣的憂愁,在雨中哀怨,哀怨又彷徨”,花又象征著戴望舒的低徊和迷茫。“感時花濺淚”、“花自飄零水自流”,花開花落,幾許哀愁不盡,河邊院中的姹紫嫣紅都在輕輕訴說著人世、愛情、生命的感懷。《揚州慢》中,“念橋邊紅藥,年年知為誰生?”衰敗之景在眼前,悲涼之歎卻埋心中。觸目而傷懷,盛世不再的憂傷豈獨幾枝芍藥能夠說盡?悲泣紅藥,自品悲苦也。張先在《天仙子》裏借小院落花表現傷春之心態,而晏殊亦借“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小園香徑獨徘徊”之句講訴憂愁的無法排遣。其實,落紅紛紛,逝去的不僅是鮮花的嬌豔明媚,還有人生的青春歲月。院門深鎖著的不僅是落紅,還有一顆遲暮之心,心在門內,即悶,悶極無聊,才臨老傷春。五彩繽紛的背後,原來都有著不同的淚水與寂寞。
杜鵑,又名杜宇,子規。相傳是古代蜀國郡主之望帝,杜宇,因禪讓而隱居山林,思歸朝而不得,鬱鬱而終,魂化杜鵑,叫聲淒切;同時杜鵑的嘴角鮮紅之說——古典詩歌中往往和哀怨,思歸相關。“可堪孤館閉春寒,杜鵑聲裏斜陽暮”,秦觀的詞裏,借杜鵑聲,渲染孤館的哀怨之情,傳達出詩人的哀怨思鄉之情。“莊生曉夢迷蝴蝶,望帝春心杜鵑啼”,李商隱詩中借杜鵑表達殷切的思念。“其間旦暮聞何物,杜鵑啼血猿哀鳴”,白居易借杜鵑啼血渲染江洲的荒涼,表達自己被貶江洲的哀怨之情。“楊花落盡子規啼,聞道龍標過五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西。”李白筆下起句中點明時令,在蕭瑟悲涼氣氛的自然景物中寄寓離別感傷之情。
詩歌意象探微
意象是一個古老的美學概念,也是鑒賞詩歌最基本而又最重要的審美單元。可以說把握了意象也就抓住了詩歌的意境、風格及作者蘊含其中的思想感情。本文在此主要從以下兩方麵談一談詩歌意象的鑒賞。
一、意象包蘊的文化功能
從形而上的哲學角度來說。古人講“立象以盡意”,借助客觀外物來表達主觀情感;又講情景交融,物我兩忘,天人合一。這溝通藝術家主觀世界和外部世界的橋梁便是意象,它是人類主體思考和概括宇宙人生的普遍規律的具象顯現。於是有了陶淵明的“采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山氣日夕佳,飛鳥相與還”的平和自然,張若虛“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隻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的人生探問和深沉的宇宙意識。可見,“人心營構之象”和“天地自然之象”的合一,便成了詩歌的靈魂。
從形而下的情感角度而言。有人稱中國文化為“怨怒文化”,上起屈原下到魯迅,可以說一脈相承,有怨而發,不平則鳴。而“詩者,誌之所之也,在心為誌,發言為詩。情動於中而形於言”(《毛詩序》)。於是,中國古代士人便借助詩這一形式來闡發心靈,不得誌時常寄情山水;政治上失意,就轉向自然的懷抱以求安慰。像王維的“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李白的“人生在世不稱意,明朝散發弄扁舟”等不一而足。作為詩歌中的意象便成了作者表達情誌的具象載體。所以隻要抓住了意象,就抓住了詩歌的內蘊。
以上我們了解了意象的文化功能,這有助於把握詩歌的曆史背景和主旨,那麽如何解讀意象以準確地進行詩歌鑒賞呢?
二、意象在詩歌鑒賞中的意義
第一,串聯意象,整體感知,發揮想象,把握意境
近幾年高考所選的詩歌,意象單純明朗,隻要我們發揮聯想和想象力,串聯各組意象,再從整體上解讀,意境的悟得是較容易的。1999年的考題是杜甫的《漫成一首》,由月、燈、鷺、魚等四組意象組成了一幅恬適靜謐的畫麵。2000年是南宋詩人趙師秀的《約客》,通過“青草池塘”、雨聲、蛙聲和待客不至的詩人的幾組意象,融合在一起,透出的是詩人待客不至的孤寂失落的心情,而非題項中的“閑適恬淡”。
現當代詩歌較古典詩歌意象的出現更頻繁,而且有著明朗的時代氣息。2000年考查的是“九葉派”詩人鄭敏的《金黃的稻束》,其中出現了“金黃的稻束”“收獲的滿月”“皺了的美麗的臉”“低首沉思”“小河”等意象,通過這些意象的疊加、碰撞,詩人表達了對人類勞動中生命力消逝的沉思。再如聞一多的《口供》:“我不騙你,我不是什麽詩人,/縱然我愛的是白石的堅貞,/青鬆和大海,鴉背馱著夕陽,/黃昏裏織滿了蝙蝠的翅膀。/你知道我愛英雄,還愛高山。/我愛一幅國旗在風中招展。/自從鵝黃到古銅色的菊花。/記著我的糧食是一壺苦茶!可是還有一個我,你怕不怕?——/蒼蠅似的思想,垃圾桶裏爬。”(著重號為筆者所加)我們把文中加點的幾組意象串聯起來,可以看出後麵的“蒼蠅”“垃圾桶”和前麵的幾組意象是不和諧的,再聯係題目,不難體味出作者在表白心理、自我解剖的複雜的愛國情感。
第二,辨析意象的色彩、指向、強度、虛實和動靜來鑒賞詩歌
1.情感色彩
意象色彩的冷暖傳遞著詩人不同的情感體驗。一般暖色預示著熱烈活潑,積極向上,意氣奮發;冷色代表著冷漠低沉,消極頹唐,孤寂淒涼。如“金黃的稻束”給人的是積極強烈的視覺印象,而聞一多的《死水》色彩斑斕,則充滿了對舊社會的徹底否定。再看艾青寫於1938年的《手推車》:“在冰雪凝凍的日子/在貧窮的小村與小村之間/手推車以單獨的輪子/刻畫在灰黃土層上的深深的轍跡/穿過廣闊與荒漠/從這一條路/到那一條路/交織著/北國人民的悲哀。”本詩色彩濃重,線條沉滯,蘊含著詩人對生活在水深火熱中的祖國北方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對黑暗社會的幽憤,體現著詩人“憂鬱”的創作風格。古典詩歌如李賀的色彩穠麗,杜牧的清麗,李商隱的殘冷等,無不折射著詩人的內在情緒。
2.指向和強度
意象指向性的不同和強度的大小同樣可以反映出詩歌的感情基調和作品風格。都是寫友情,李白要說“我寄愁心與明月,隨風直到夜郎西”,杜甫則是“故憑錦水將雙淚,好過瞿塘灩澦堆”。前者意象選取的是“明月”,後者是“灩澦堆”;前者的指向在空中,向上的,給人以飄逸之感,後者指向在地麵,重心在下,給人以沉鬱之慨。同是寫別離,有高適的“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的豪放健美,也有柳永的“楊柳岸,曉風殘月”的婉約纏綿。因此,善於把握意象的指向和強度有助於解讀詩歌的情味。
3.虛實相映
詩歌的藝術魅力在“狀難寫之景如在目前,含不盡之意見於言外”(梅堯臣)。這“如在目前”的便是實象,“見於言外”的便是虛象。實象側重客觀事物的再現,而虛象則是由實象的誘發和開拓的審美想象空間,具體表現在詩文中多是一種暗示、象征或修辭的運用。“境生於象外”,虛象體現著整個意境的藝術品位和審美效果。分清虛實對我們鑒賞詩歌有著重要的意義。下麵看杜甫的《野老》:
野老籬邊江岸回,柴門不正逐江開。
漁人網集澄潭下,賈客船隨返照來。
長路關心悲劍閣,片雲何意傍琴台。
王師未報收東郡,城闕秋生畫角哀。
這首詩意象較為複雜。前四句出現了籬邊、柴門、澄潭、返照、野老、漁人、賈客等幾組意象,我們把這幾個聯想點串聯起來,不難構築出一幅有著鮮明的質感的素淡恬靜的江村閑居圖。接下來的意象有長路、劍閣、片雲、琴台、東郡、城闕、畫角等,從地點意象的不斷變換中,我們可以讀出顛沛流離、報國無門的詩人形象,對“長路”“片雲”的理解就不會停留在表麵。它是一個虛象,是一種暗示和象征,寄寓著浮雲般漂泊的抒情主人公在人生路上上下求索的內涵。我們再把全首詩的意象聯係起來看,兩種情象,兩種境界,而聚合在一個人身上,不正表達了詩人憂國傷民的深沉的哀痛嗎?
4.動靜結合 詩歌常常通過意象的動靜結合相互映襯的手法來開拓詩境,傳達情感。其形式大致表現為寓動於靜和寓靜於動兩種。如“風靜花猶落”是靜中見動,“鳥鳴山更幽”是動中見靜。我們再看王安石的《北山》:“北山輸綠漲橫陂,直塹回塘灩灩時。細數落花因坐久,緩尋芳草得歸遲。”這首詩動中見靜,通過“細數落花”這一意象,我們可以體味出清幽寧謐、閑適自在的格調和作者惜春的感情。
“觀千劍而後識器,操千曲而後曉聲”。無論是意象的串聯還是辨析,與其說這是破譯詩歌的技巧和規律,不如說它是一種積累和悟得。因為任何一個意象都與這個民族的曆史文化、傳統習俗、生活方式、心理特點等方麵發生各種各樣的聯係,在曆史的適應中被賦予了某些言外之意和情感色彩。例如中國詩詞中的“月亮”就是一個含有哀思、別情的象征意象:“長安一片月”“床前明月光”李白,“月是故鄉明”“永夜月同孤”(杜甫)。“蟋蟀”這一意象在《詩經》裏唱過,《古詩十九首》裏唱過,薑夔的詞裏唱過,“勞人聽過/思婦聽過……孤客聽過/傷兵聽過”(流沙河《就是那一隻蟋蟀》),這些意象已成為漢民族表達情感的獨特方式。在西方的抒情詩中玫瑰象征愛情,也有了穩定的意義。我們隻有廣積博覽,提高文化素養,才能較為準確地把握詩的哲學意味,提高鑒賞水平。
古代詩歌中的典型意象
明月、夕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千百年來人們總是用“月”來寄托對家鄉、親人的思念。杜甫有:“露從今夜白,月是故鄉明。”蘇軾《水調歌頭》:“但願人長久,千裏共嬋娟。”而張若虛《春江花月夜》:“可憐樓上月徘徊,應照離人妝鏡台”則是用“月”來表達思婦對遊子的思念。“夕陽無限好,隻是近黃昏。”“夕陽”(包括斜陽、殘陽等)多給人以失落、淒涼之感。古人常用“夕陽”發思古之幽情,《三國演義》開篇詞“青山依舊在,幾度夕陽紅”,李白的《憶秦娥》詞末“西風殘照,漢家陵闕”,都以“夕陽”寫懷古,充滿曆史滄桑感。古人還常用“夕陽”寫男女相思,柳永《八聲甘州》:“漸霜風淒緊,關河冷落,殘照當樓。”範仲淹《蘇幕遮》:“山映斜陽天接水,芳草無情,更在斜陽外。”莫不是借助夕陽來渲染男女相思不相見的傷感情思。
流水、落花
古人雲:“落花有意,流水無情。”把水與時間的流逝結合起來,由花落而感歎人生的無常,這是中國古代詩歌的一個典型主題。“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李煜《浪淘沙》)“無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識燕歸來。”(晏殊《浣溪沙》)“落花”、“流水”的意象,往往代表生命的短暫,惜春、傷時的惆悵和對於死亡的焦慮、憂傷。此外,歐陽修《踏莎行》:“離愁漸遠漸無窮,迢迢不斷如春水。”李煜《虞美人》:“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則用“春水”這一意象來比喻愁怨的濃厚和不絕。
杜鵑、鴻雁
中國古代有“望帝啼鵑”的神話傳說,杜鵑在古詩詞中常與悲苦之事聯係在一起。李白《蜀道難》:“又聞子規啼夜月,愁空山。”白居易《琵琶行》:“杜鵑啼血猿哀鳴。”杜鵑的悲啼總是能觸動詩人的愁情。蘇武牧羊的故事大家都知道,他曾把書信縛在雁足之上帶回祖國,這就是人們所說的“鴻雁傳書”。所以,“鴻雁”常借指書信。南朝樂府民歌《西洲曲》:“憶郎郎不至,仰首望飛鴻。”“望飛鴻”就是盼望書信的意思。李清照詞雲:“雁字回時,月滿西樓”、“雁過也,正傷心,卻是舊時相識。”大雁沒有帶來盼望已久的書信,引起了女詞人無限的相思。
鬆、梅、竹、菊
鬆、梅、竹、菊是品行高潔、不畏邪惡的形象化身,古人常用這四種形象表現誌向、氣節。孔子說:“歲寒,然後知鬆柏之後凋也。”鬆樹常用來象征孤直耐寒的品格;“牆角數枝梅,淩寒獨自開。遙知不是雪,為有暗香來。”王安石用梅花寄托高潔的品格;人們認為竹子具有“性直”、“心空”、“節貞”等特點,用以比擬君子的品德修養。王維《竹裏館》:“獨坐幽篁裏,彈琴複長嘯。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竹子、竹林深為隱者所愛;“不是花中偏愛菊,此花開盡更無花。”(元稹《菊花》)“荷盡已無擎雨蓋,菊殘猶有傲霜枝。”(蘇軾《贈劉景文》)詩人們用菊表現追求隱逸、不隨流俗、堅貞不屈的品格。
梧桐、芭蕉
古語有“一葉落而知秋”,說的便是梧桐葉落。以梧桐寫悲秋,是古人常用的手法。李清照《聲聲慢》:“梧桐更兼細雨,到黃昏,點點滴滴。這次第,怎一個愁字了得。”李煜《烏夜啼》“寂寞梧桐深院鎖清秋。”“梧桐”總是跟“愁”分不開。民樂合奏曲《雨打芭蕉》蜚聲中外,其聲淒清,聽之無不動情。在中國古典詩歌中,“雨打芭蕉”也像“梧桐夜雨”一樣,令人愁腸百結。吳文英《唐多令》:“何處合成愁?離人心上秋,縱芭蕉、不雨也颼颼。”縱然無雨,風吹芭蕉的葉片,也吹出冷氣颼颼。
以上所舉自然之物,經過曆代詩人創造,已經成為具有普遍意義的典型意象,具有相對穩定的感情色彩。但是也不能一概而論,如王之渙《登鸛雀樓》中的“夕陽”並不淒涼,而是表現出詩人激昂的情懷。“兩個黃鸝鳴翠柳”、“池塘生春草,園柳變鳴禽”中的“柳”就絲毫沒有惜別懷遠之意。所以,具體詩歌還應具體分析。
古典詩歌常見意象60例
花草類:
(1)菊:隱逸 高潔 脫俗
(2)梅:傲雪 堅強 不屈不撓 逆境
(3)蘭:高潔
(4)牡丹:富貴 美好
(5)禾黍:黍離之悲(國家的今盛昔衰)
(6)花開:希望 青春 人生的燦爛
(7)花落:凋零 失意 人生、事業的挫折 惜春 對美好事物的留戀、追懷
(8)草:生命力強 生生不息 希望 荒涼 偏僻 離恨 身份、地位的卑微
樹木類:
(1)樹的曲直:事業、人生的坎坷、順利
(2)黃葉:凋零 美人遲暮 新陳代謝
(3)綠葉:生命力 希望 活力
(4)鬆柏:堅挺 傲岸 堅強 生命力
(5)竹:氣節 積極向上
(6)梧桐:淒苦
(7)柳:送別 留戀 傷感 春天的美好
風霜雨雪水雲類:
(1)海浪:人生的起伏
(2)東風:春天 美好
(3)春風:曠達 歡愉 希望
(4)露:人生的短促 生命的易逝
(5)天陰:壓抑 愁苦 寂寞
(6)海浪的洶湧:人生凶險 江湖詭譎
(7)狂風:作亂 摧毀舊世界的力量
(8)西風:落寞 惆悵 衰敗 遊子思歸
(9)雪:純潔 美好 環境的惡劣 惡勢力的猖狂
(10)小雨:春景 希望 生機 活力 潛移默化式的教化
(11)煙霧:情感的朦朧、慘淡 前途的迷惘、渺茫 理想的落空、幻滅
(12)暴雨:殘酷 熱情 政治鬥爭 掃蕩惡勢力的力量 蕩滌汙穢的力量
(13)霜:人生易老 社會環境的惡劣 惡勢力的猖狂 人生途路的坎坷、挫折
(14)江水:時光的流逝 歲月的短暫 綿長的愁苦 曆史的發展趨勢
動物類
(1)子規:悲慘 淒惻
(2)魚:自由 愜意
(3)鴻鵠:理想 追求
(4)猿猴:哀傷 淒厲
(5)烏鴉:小人 俗客庸夫
(6)沙鷗:飄零 傷感
(7)狗、雞:生活氣息 田園生活
(8)(瘦)馬:奔騰 追求 漂泊
(9)(孤)雁:孤獨 思鄉 思親 音信 消息
(10)鷹:剛勁 自由 人生的搏擊 事業的成功
器物類
(1)玉:高潔 脫俗
(2)簪纓 (冠):官位 名望
顏色類
(1)白:純潔、無暇 喪事
(2)紅:熱情奔放 青春 喜事
(3)綠:希望 活力 和平
(4)藍:高雅 憂鬱
(5)黃:溫暖 平和
(6)紫:高貴 神秘
(7)黑:黑暗 絕望 莊重 神秘 對死者的懷念 命途的多舛
其它類:
(1)英雄:追慕 自愧自歎
(2)小人:鄙夷 明誌 自省 鞭撻
(3)古跡:懷舊明誌 昔盛今衰(國家) 衰敗 蕭條(古跡一般和古人密切相聯)
(4)草原:遼闊 人生境界 人的胸襟
(5)仙境:飄逸 美妙潔淨 忘塵厭俗
(6)天地:人類的渺小 人生的短暫 心胸的廣闊 情感的孤獨
(7)鄉村:思歸 厭俗 田園風光 生活氣息 純撲美好 安逸寧靜
(8)城市 (市井):繁榮熱鬧 富貴奢華
(9)破曉:初現希望
(10)朝陽:希望 朝氣 活力
(11)夕陽:失落 消沉 珍惜美好而短暫的人生
(12)深夜:愁思懷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