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質與消費的奴隸?
我們生活的方方麵麵受到物質主義的影響,不管你隸屬何組織,還是宗教團體,都可以引經據典,為自己的私欲尋找根據,盼望盡早獲得物質財富,並將物質財產視為幸福的關鍵。同時,根據擁有的財產數量和質量來判斷個人的成功(以及他人的成功)。站在豪宅遊泳池,私人飛機旁,戴著勞力士表,還有汽車、遊艇、古玩,讓觀者迷茫,絕望,刺激嫉妒心。物質主義迫使我們與別人攀比。其結果,以物質的方式追求自尊隻會降低自己的尊嚴。
我們遵行節儉生活傳統,舉止得體、注重家庭,和以儒家為中心的取向,強調一個以集體為導向的社會,其中“麵子”(face)的概念至關重要。麵子通常是通過消費尋求幸福,並期望獲得他人印象,建立聲譽。電視廣告會鼓勵物質主義,有閑階級炫耀性消費將個人在物品上的支出與他人的支出進行了比較,以尋求更高的社會地位。當下,一種迷戀物質和它投射的社會形象的價值體係已成為社會的痼疾。是ZF政策、公司策略、人際關係強加給我們的。它正從內至外地吞噬我們的體係,而我們隻能逆來順受。
物質主義也體現在國力上,表現為華而不實。以炫耀性、和消費性畫麵轟炸觀眾,產生視覺衝擊,帶來物質欲望、以及攀比引發的爭鬥焦慮和抑鬱,個人層麵,使人變得更有競爭性和更自私,社會責任感變少,不願意參與社會活動。國際層麵,野心膨脹,弱國被矮化,變得渺小,成為乞丐邦和有錢就是爺的奴隸。
我們受物質與消費的捆綁,無法掙脫得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