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是五.一國際勞動節,有許多網友吐槽,說Work Day本來應該是Workers' Day究竟是誰把勞工節翻譯成勞動節的?一字之差謬之千裏,勞工節Workers' Day本來是爭取勞工權益,少勞動而多收入,絕沒有勞動節Work Day歌頌勞動光榮的意思。把反對壓榨的勞工節過成勇於奉獻的勞動節,是誰在偷梁換柱誰在瞞天過海?網上到處流傳署名孫立平教授的圖片,大意是要用竭盡全力查明到底是誰錯譯了“勞工節”。圖片流傳太廣,孫立平教授隻好親自辟謠“自己從沒說過這話”,孫教授不反對這話的意思,隻是不願掠美。
網絡也普及了國際勞動節的來源,五.一是紀念美國工人在1886年的罷工抗爭成功。網友不禁唏噓:飲水不忘挖井人,中國人過個小長假都是沾了美國工人的光,抵製洋節的粉紅萬不敢抵製五.一,而且,雙休日也是三十年前被美國逼出來的,美國人為了中國人少幹活多休息操碎了心。但“國際勞動節”很不國際,世界上大多數發達國家都不過這洋節,英國、加拿大、澳洲不過就算了,在發源地美國居然也不過五.一節,說好的“國際”呢?美國芝加哥工人費勁巴拉地鬧了場大罷工,敢情就是為中國俄國勞動者貢獻個節假日?妥妥地毫不利己專門利人。
五.一作為節日,是革命導師恩格斯主導的第二國際於1889年為紀念芝加哥工人抗爭而定下來的,所以這是俄國人和中國人的“國際”節日,而工人的大本營資本主義國家卻對五.一很懵圈,美國加拿大也有勞工節,是九月份的第一個星期一。從“事後諸葛亮”的視角看,第二國際熱情謳歌芝加哥工人的抗爭成功,並把五.一定為工人階級的節日有點打臉了。按照馬克思對資本主義的規劃,剩餘價值對工人的剝削必然使工人階級絕對貧困,讓資本主義生產造成不可克服的剩餘,最後資本主義社會被自己的剩餘活活撐死,以工人階級為領導的社會主義美麗世界就來臨了。但芝加哥工人的罷工抗爭要求八小時工作製,要求加薪,並且迫使資本家妥協了,從此資本主義國家的工人就開啟了“少幹多掙”的習慣性抗爭,不斷切下較大的蛋糕,打破絕對貧困的魔咒,這就極大緩解了過剩危機,給本來注定要被撐死的資本主義疏通了消化係統。勞工與資本的持續博弈,在福利、勞動保障及高工資下,工人階級越來越肥碩,資本家越來越矍鑠矯健,脂肪與肌肉的分配趨於均勻,社會活力四射。芝加哥工人大罷工壞了馬恩導師的百年大計,讓資本主義胖裏逃瘦延年益壽,說好的“掘墓人”成了保健師。恩格斯地下有靈,會恨死芝加哥工人太能作了,更後悔指定這個“國際勞工節”吧。
經過一百多年的奮鬥和發展,中國工人也慢慢滋長了百多年前芝加哥工人的情緒了,996福報們仰慕芝加哥工人的八小時工作製。而且,上下五千年以來,神州第一次有了產品過剩的憂愁,被短缺困擾了幾千年的神州,第一次麵對堆積如山的過剩,有一股燒包的脹氣在鬱結。回眸百年前的芝加哥,“大丈夫不當如是也!”要求“少勞多得”可謂上應天道下合人心,撥亂反正把勞動節平反還原為“勞工節”正當其時。尤其是目前的關稅戰敲響了警鍾,美國人憑著低付出高收入的優勢,以消費能力傲視神州:年收入五萬美元、年勞動時間二百天的美國勞工,居然要卡年收入八千美元、年勞動時間三百三十天的東大勞工的脖子,這上哪講理去。有錢東大人不會花嗎?學學芝加哥工人,起來抗爭要求降低勞動時間提高勞動收入,才能克服過剩危機利國利民,對內是愛國對外能打贏貿易戰。
如此看來,那次芝加哥工人大罷工藏著一套富貴密碼,神州人每年五.一都與潑天富貴擦肩而過。
中國有班可上並且單位靠譜的勞動者,在五.一這天上班可以拿三倍的日薪。美歐勞工的收入是東大勞工的三倍以上,相當於天天過節掙節日加班費。既然東大的勞動節是弘揚“勞動光榮”的,每天勞動應該都光榮吧,那就天天都拿三倍日薪,天天過勞動節不更光榮嘛。
2025.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