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開冒 一丘萬壑

原創????????邱開冒????????一丘萬壑
個人資料
開冒邱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讓我一次恨個夠”

(2023-09-01 11:33:01) 下一個

愛與恨是劇烈的情感,人的心裏鬱結了愛和恨就需要發泄口排放,有利於保持身心健康。愛比較容易些,除了愛配偶愛情人愛家人,我們常被號召愛國愛黨愛人民,情感豐富的人有時需要看升旗來表達愛。愛意太濃鬱了,還需要恨來中和、調劑和平衡,就像喝醉了要用濃茶解酒一樣。號召愛的同時,也要設置恨的對象,讓大家行走在愛與恨的雙軌線上,愛與恨相克相生,相映成趣。比如,恨美帝霸權、恨日本汙染海洋,襯托出愛國愛人民愛得更深沉。

最近一段時間,經濟下行壓力大,青年就業形勢嚴峻,恒大、碧桂園爆雷,爛尾房讓業主欲哭無淚,神州大地鬱積著一股怒氣。愛意可以隨便表達,愛多人不嫌嘛,表錯了情也不太尷尬。人們現實中的怒氣卻不好隨便發泄,抱怨現狀就有影射領導的嫌疑,沒看到各級領導已經很捉急很忙碌了嗎?恨是一種激烈的情感,一定要界定好對象,防止擦掌走火,所以恨誰必須聽官媒的。當媒體告訴大家美國人吃不飽飯、英國人餓肚子、法國人鬧罷工時,有禮貌的網友都回複一句:已恨,請國家放心。

物質和精神需求都得到滿足就是幸福的國民,有的吃有的喝,還有的愛有的恨,夫複何求!西方國家零零星星的壞消息已經滿足不了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恨意了,今年的現實生活特別難,群眾積累的怒氣是往年的幾倍,嚴重超標,必須有更大的可恨目標才能轉移這股怒氣。恰巧,日本沒點眼力見兒,選這個節骨眼上福島核電站排放廢水,給國人提供了恨靶子。古有草船借箭,今有廢水借恨。

於是,滿腔恨意的群眾找到了正當發泄口,一吐心中鬱結。《芙蓉鎮》裏王秋赦的同類們奔走相告“運動了!”U型鎖躍躍欲試,準備在運動高潮時大顯神威。

但對靶子的設計有點毛躁,活兒有點粗,沒在科學依據上下功夫,智商六十以上的人一動腦子就脫靶。所以,當恨意正濃的群眾漸入佳境時,媒體卻突然撤火了,扔下恨日誌士獨自在風中淩亂。他們還沒過癮呢,心裏呼喊“讓我一次恨個夠!”

此恨綿綿無絕期,但有周期。這波恨意暫告一段落,雖然沒能達到高潮,今後還會有恨意蓬勃的周期。愛和恨都是情感資源,愛到濃烈時可以不管不顧“讓我一次愛個夠”,恨要跌宕起伏,把恨意資源進行最優配置。慢慢積攢生活中的怒氣吧,長風破浪會有時,讓你一次恨個夠。

2023.8.31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友梨江莉 回複 悄悄話 是的,通過這次日本排水的事情,深厚的感受到了善良寬厚仁慈無邊的偉大中國人民對日本人民的真實感情。
那種深入到骨髓、恨不得活剝生啖了日本人的那種仇恨。正是:壯誌饑餐倭虜肉,笑談渴飲日奴血。

核彈炸掉富士山、再發核彈平日本、日本人我C你媽、殺光日本人、、、網上這類口號到處都是,點讚者動輒數以萬計。
看得人心驚肉跳之餘又不由得思考,這是怎麽了?怎麽就能夠生出這樣近乎歇斯底裏的仇恨和詛咒?
雖說有當年的日本侵華,但怎麽看,日本也排不上傷害中國最烈殺害中國人最多的國家,這是怎麽回事?
小事靠明星,大事靠日本,難道大事是真的來了?

這個真正的事實,日本人多數不會知道。仍然被中國政府忽悠的找不到北,天天在那裏自殘自戕不已。
隻要中國政府和大使館一說一衣帶水、中日友好,日本人就醉的不行,恨不得給中國人當場跪下;而中國政府和大使館又無一日不誦念中日友好之經。乖乖,這兩國的民意被中國政府操作的,駕輕就熟。

不過細想一下,若說這深厚的感情隻是衝著日本,倒也未必。
想想自1949年以後,梁漱溟、胡風、彭德懷、劉少奇、鄧小平、林昭、遇羅克、張誌新、柴玲、王丹、劉曉波等一眾人,又被多少中國人恨到咬牙切齒、痛罵為漢奸國賊,乃至被打入十八層地獄而死的慘不忍睹。哪個不是中國人?
所以,恨哪國人倒也未必第一重要,第一重要的,是一定要有“恨”。

有句話叫做無酒不成席,忽然覺得像極了中國 --- 無恨不成國。沒了恨,中國還怎麽成國?
就是有一點,誰都不敢說自己能夠搞定,包括老大。說不定哪天,那個被恨的對象,就輪到了自己。
然後,就又開始尋找下家的遊戲。正可謂:天長地久有時盡,此恨綿綿無絕期。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