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開冒 一丘萬壑

原創????????邱開冒????????一丘萬壑
個人資料
開冒邱 (熱門博主)
  • 博客訪問:
正文

藝人啥時候成了道德標杆了?

(2023-02-17 14:53:16) 下一個

藝人含笑在電視劇《狂飆》裏扮演了個小配角,出戲不過兩場,在配角群裏連前二十都進不了的小角色,突然引起關注了。講真,像含笑這種年過半百從未紅過的藝人,是演藝圈裏沉默的大多數,從匪兵甲、路人乙一路擁擠著,討喚上個小配角,幾乎就是他們的職業前景了。演藝圈的貧下中農想辛苦熬成小地主,路漫漫其修遠兮。就這樣了,含笑還被二流子網民揪出來開批鬥會了,因為有好事者查出他十幾年前曾吸毒被拘過。含笑聲淚俱下地聲明:我早就改過自新,早戒毒了呀!二流子們起哄:戒了也是劣跡藝人,就該永久封殺。

尼瑪!改造好的戰犯都能進政協當委員,一個犯過錯的藝人就應該不給活路?當然,如果含笑身居要職,比如緝毒支隊長、紀委書記啥的,確實不方便官複原職,可以平級調動工作。但他就一個普通藝人,又不是道德楷模、勞動模範、三八紅旗手,沒有為群眾指明前進方向的職能。含笑扮演的是底層毒販,是個小小的反派角色,出場沒多久就被老莫用凍魚砍死了,痛恨他有吸毒史的觀眾應該看得很解恨吧?含笑戒毒後扮演毒販,有他對生活的體驗及對毒販的仇恨,讓鍾阿四卑微地死於凍魚下,是否更有警戒世人的啟示?如果讓含笑扮演少先隊輔導員,或緝毒支隊指導員,觀眾再有不良反應也不遲。隻是,放眼演藝界,再找不到能扮演純情少女的合適人選嘍,除了矽膠娃娃,趙麗穎、楊冪們都達不到純淨愛好者的標準。

古今中外都對演藝界比較寬容,美國在崇尚保守嚴謹的時代,對好萊塢演員也實行雙標,好像演藝界除了表演以外,製造各種緋聞也是娛樂衍生品一樣。中國人甚至用“戲子無義”表達對演藝界的寬容,沒人要求扮演關二爺的演員在生活中要義薄雲天,不論吳剛扮演的指導組組長多麽大義凜然,也沒人打算真讓他“整肅吏治”,觀眾隻是對他整容破壞了眼皮長度耿耿於懷。

礦工易得矽肺病,性工作者易得性病,扛大包的碼頭工人易得腰肌勞損病,公權職務容易腐敗,演藝界出軌劈腿吸毒概率較高,這都是職業病。當一個社會隻許群眾搞破鞋,不許藝人劈腿,其難度不亞於“隻許百姓放火,不讓州官點燈”。走邪路的西方社會已經做到了“不許州官放火”,把公職人員關進了籠子,但依然消費著演藝圈各種緋聞醜聞,約定俗成地把演藝界當做道德窪地。隻有在中土,有“禮失,求諸於戲”的癖好,日子過得不舒心就找演藝圈的茬,因為藝人沒權沒級別,拿捏起來柔軟可手。生活在窪度多深的地兒,才會把演藝界當道德高地?哪旮遝的土老帽會把演藝界當“要害部門”,以至於不讓“浪子回頭”者回歸謀生?

前兩天,央視記者采訪王一博,驚呼“絕望的文盲”,記者和觀眾很為自己識字比王一博多而沾沾自喜了一把。其實,藝人除了會演戲,不如普通人的地方很多。演藝界既不是道德高尚的代表,也不是認字讀書的楷模,幹嘛非得跟和尚比發型,讓尼姑引領時裝潮流?用嶽雲鵬的話懟記者“文盲怎麽了?認字少就不能滿足你了?”再說,王一博的表演得到了觀眾認可,說明文化人寫的劇本沒超出文盲的理解範圍,很多劇本差不多就是文盲寫的,盲人騎瞎馬,相得益彰吧。看看《滿江紅》就明白了,說這劇本是文盲寫的都對不起不識字的人,多虧那些文化水平不高的演員如易烊千璽,以其出色的表演給劇作者遮醜遮羞了。
[Photo]
看記者提的問題,指不定誰更像文盲呢:
王一博被問道“假如穿越到電影中的年代遇到你所演的角色,你會對他說些什麽”,王一博愣了幾秒,答道:這個問題沒有太大的意義,我不想說什麽,我們也不會見麵;接著第二個問題問道“葉先生(王一博飾)這個角色塑造時身上最難捕捉的點是什麽”,王一博沉默了……

一個傻瓜提出的問題,十個智者也解答不了,何況一個“絕望的文盲”?王一博該怎麽回答記者才滿意呢?——穿越回去,會對他說,“可以哈,你特麽比我都會演,裝得真像”。

喜歡王一博的不在乎他認字多少,粉絲在他身上寄托了想象。藝人嘛,應該賣意不賣身,隻可意會(+意淫),不可言說,不擅表達也沒啥吧。

聲明一下,我是看到網上炒“絕望的文盲”才知道王一博的,還真沒看過他任何一部電影。隻是覺得,拿道德水準和文化水平難為演藝圈,有點像舊社會地痞流氓欺負唱戲的。

2023.2.17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清漪園 回複 悄悄話 “生活在窪度多深的地兒,才會把演藝界當道德高地?”----精辟!
那片窪地的深度令人觸目驚心,與文明世界不在一個維度空間裏。每當美國出現災難,每當烏克蘭士兵在抵抗俄軍侵略的戰場上慘死的視頻流出,中國的社交平台就會一邊倒地叫好,全然沒有絲毫對同是普通百姓的同情之心,沒有對殺戮,對可恥侵略行為的痛恨。
西岸-影 回複 悄悄話 在追星的年代,藝人就是道德標杆,這是作為明星的代價。
比如很容易對比中美兩國的電視節目,中國如今有大量的綜藝節目,在美國你看不見這種節目。
因為這類節目是所謂另類真人秀的概念,依賴的是觀眾對明星個人品行和專業水平和個人道德的興趣,簡單講就是社會存在追星現象。
美國早已經過了這個階段,美國的明星也有人追,但遠沒有中國這種規模,大多數人不至於成為明星的飯。
因此對於中國社會來講,明星的影響在現階段是非常大的,是追星族對社會不同領域的標準的定義。
等到中國過了這種追星階段,藝人也就沒有這種影響。
這類事情抽象出事物的本質,其實很容易理解。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