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疫情是自“西安事變”以來最大的事情。
1936年12月12日,張、楊發動“西安事變”把常凱申隔離了,西安封城13天,直到12月25日張學良送走老蔣才解禁。85年零10天後,為防疫情擴散,西安1300萬市民被隔離在家,自2021年12月22日宣布封城,迄今還沒解禁的跡象。
85年前,西安一時名動天下,全國人民關注西安,關注被“隔離”的常申凱;今天,西安又一次震驚神州,全國人民都在關注被隔離的一千三百萬市民,擔心缺菜缺飯缺口罩的西安。
當年“隔離”常凱申據說是為了抗日,今天隔離1300萬市民,是為了抗疫。“西安事變”帶來了曆史的轉折,西安封城能否帶來抗疫的轉折?至少能給全國貢獻一個教訓——萬一哪個城市再被封城了,千萬別像西安那樣張皇失措,鬧得缺飯缺菜缺口罩。
有個西安寫手“神哥說”以親身經曆,說西安封城是一次“係統性潰敗”——
此次失控,不是一區一點的失敗,而是整個係統設計,方案預案,上下執行串聯,指揮調度,全盤的失敗。
潰敗1:雁塔區重災區封鎖決策有誤,封又不封又變成封,流調跟不上病毒的速度,全市沒有進入網格化,學上海動態清零學的像東施效顰。各區單位,學校各自組織核酸,全盤無序,各自為政,錯失12月9號到12月20號的黃金時間。
潰敗2:集中消殺,環衛,氣象,主官決策脫鉤,消毒水凍住路麵,交通事故引起人員傷亡。
潰敗3:大規模封城之下預案缺乏,直至今日,生活保障最後一公裏還是沒有打通。多數小區除了自救以外,別無他法。 一刀切不讓下樓可以,後續的手段沒有跟上。4-5天了,全市級別的方案還是沒有。
85年前,張少帥的親信問:隔離了委員長後怎麽辦?張回答說“先抓了再說!”這次西安決策者也頗有少帥的帥氣,在沒有充分物資準備的情況下突然宣布封城,“封了以後怎麽辦?”領導少帥氣附體“先封了再說!”
看視頻,西安人若未經批準溜出來,就能享受當年常凱申的待遇,立馬被圍捕抓獲。
現在,西安的快遞、超市全部停擺,需要化療、需要透析的病人隻好在家“自愈”,足月孕婦準備“自力更生”,市民家裏若沒有物資儲備,隻能坐困愁城。衝突怨氣透長安,滿城羨慕穿山甲。
這兩年來,經曆了武漢封城,經曆了南京、通化、瑞麗等地的經驗和教訓,作為一線大城市的西安,沒吃過豬肉還沒見過豬走嗎?咋還像個不解風情的少年初登風月場似的,各種靦腆加癡迷的淩亂,讓人困惑不解。西安好像在以身作則證實那句格言——從曆史中吸取的唯一教訓,就是不會從曆史中吸取教訓。“秦人不暇自哀,而晉人哀之;晉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魯人而複哀之。”哀哀相報何時了?
西安疫情表現出來的係統性潰敗,讓人們反思城市治理的能力,看似龐大而無所不能的行政體係,一場大雨,一波疫情就暴露出外強中幹的疲憊相。把城市搞活很吃力,搞死卻很輕鬆。
據說,最現代化的軍隊不僅作戰能力強悍,而且在大規模收容難民和管理戰俘方麵有出色的效率。西方礙於虛偽的觀念和麵子,不敢做出妨礙市民自由流動的嚴格封城決策。我們有“不惜一切代價”做出決策的優勢和能力,但至少要學習大規模管理戰俘、收容難民的現代方法和經驗。西安租房居住的外來打工人員,都沒爐灶炊具,在隔離中隻能吃方便食品,有很多人已經處在“絕食”狀態了,這是現代戰俘營都不允許出現的狀況。
疫情封城中的居民,每個人都可能被感染和傳染別人,既是受害者又被當做潛在的施害者,出逃會被抓捕,這就跟戰俘身份特征有了相似性和可比性了。封城防疫的非常時期,應該有個底線,就是讓居民享受不低於《日內瓦戰俘公約》所規定的權益。再說,優待俘虜也是我們的光榮傳統,都寫進《三大紀律八項注意》裏了。
我們沒法向病毒投降,但被封城時,總能向市長、區長“投降”吧?如何提高管理“俘虜”的能力,如何完善優待“俘虜”的措施,是對城市治理能力的考驗。
2021.1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