荊州關公雕像作為“違法建築”被拆除了,這事就像個寓言——曆史上的關公輝煌在荊州,失敗在荊州;關公巨型雕像崛起在荊州又拆除在荊州,影射了關公崎嶇的命運。
這麽大型的違章建築崛起在荊州有關部門的眼皮底下,他們不知道相關規章製度?我估計,當時的地方官員即使知道雕像會因違章違規被拆除,也不在乎。因為他們心裏明白,崛起在荊州又潰敗在荊州是關公的曆史宿命,地方官咋會有勇氣替關公扼住命運的咽喉,改變命運的軌跡?關公的失敗是曆史的選擇,關公雕像被拆除正是向關公致敬,圓滿而無波折的雕像對得起關公的悲壯結局嗎?人不能跟“曆史的選擇”較勁硬拗哦!
關公的雕像被注入了雕像主人生前的命運軌跡,是關公顯靈了,隻有關公這個民間大神才耍得起這大牌脾氣吧。
經過千年的演繹,關公這個耍大刀的武將竟然被升華成民間的財神了。既然是財神,關公的雕像也要顯靈給人以財路吧。建雕像花了1.729億,讓設計方、監管者及施工隊都體驗到財神的眷顧。比關公級別高的人物,如果是劉備、孫權、曹操的雕像,完工也就結束了。關公生前地位不算太高,死後被諡“壯繆”,褒貶參半,但身後已經升格為財神了,雕像完工了還不算完,還得讓設計、施工及監工者發二次財贏兩次才盡顯財神風采。這不,拆雕像又要花1.55億。包工頭一邊拆一邊感激:謝謝財神又給我們發財機會。請問哪個曆史人物的雕像能這麽親民,讓人發財贏兩次?
有網友調侃:當年關公大意失荊州,今天荊州大意失關公,荊州報了一箭之仇,算是曆史的報應吧。
其實,說關公大意失荊州是文過飾非。關公對東吳牛逼哄哄,對曹魏咄咄逼人,已身處死局,必有取死之道,跟“大意”沒一毛錢的關係。
《三國演義》幾乎就是一部“大意”演繹,何進大意招董卓,又大意被殺頭;董卓大意放曹操,特別是大意中計失呂布;張飛大意失徐州;曹操大意信蔣幹;諸葛亮大意失街亭;曹爽大意亡魏朝等等。《三國演義》可以改名《三國大意》了——古今多少事,都付大意中。
比“大意失荊州”更膾炙人口的是“劉備借荊州——有借無還”,荊州是劉備耍賴借來的“不義之財”,大義不存,“大意”之失是遲早的事。呂蒙“白衣渡江”襲擊荊州,是武力討債行為。關公坐鎮借來的荊州,麵對債主東吳方麵的屢次討債,盛氣淩人。居然還不自我“限高”,羞辱孫權的主動聯姻——“虎女安能嫁犬子!”霸氣斜漏。孫權繼承父兄基業,世家出身,跟販棗出身的暴發戶聯姻,不算辱沒老關家吧!按現在的邏輯推理一下,羞辱孫權這麽大領導的提親,關公還有活路嗎?關公耍大牌吹牛逼,更損害了劉孫統一戰線,荊州不失,是無天理。哪有什麽“大意失荊州”呀,其實是惡意失荊州。
據當地媒體報道,荊州市委書記吳錦在一次工作會議上提到“關公銅像搬遷”之事,他說“我覺得雕像的每一塊銅片,都是抽向我們的一記響亮耳光”。吳錦說,項目建設過程中相關單位缺乏主人翁責任感,不去爭取相關政策,進行點狀調整,不嚴格把關、聽之任之,“最終造成現在我們都不想看到的最差選項”。
吳書記的講話放在三國時代,簡直就是劉皇叔在《關羽失荊州教訓座談會》上的總結發言——荊州是“借來”的,關公“缺乏主人翁責任感”啦,不接受東吳聯姻就是不“爭取相關政策”,對魏吳合作沒警惕,就是不進行“點狀調整”,最後導致敗走麥城的“最差選項”。
這說明,關公雕像和關公本人都犯了同樣的錯誤。
劉備借荊州——有借無還,是曆史上著名的失信事件,蠶食了“一諾千金”的信譽精神,對國人的精神發育產生了巨大的負麵影響。從劉備借荊州耍賴開始,國人漸漸對無賴皮厚不以為恥反以為榮,極大地敗壞了道德土壤。商業文明最需要契約精神最需要信用,劉備為了一己私利耍無賴、毀信譽,對中國的商業文明的滯後負有不可推卸的責任。
關公雕像被拆除遷移後,肯定會殘留下很大的雕像底盤。建議荊州有關部門不要改造,就當關公雕像“遺址”保存下來,當做“信用、信譽教育基地”,向世人展示借荊州不還的惡果,關公以死為劉備的失信埋了單,千年後雕像又被拆除,為失信二次埋單,多麽痛徹的教訓啊!
關公雕像“遺址”肯定香火旺,全國被欠債的苦主都會跑來燒香的,老賴擔心自己會有敗走麥城身首異處的詛咒,敢不盡快還債嗎?
防範係統係債務風險領導小組,應該在雕像“遺址”附近辦公,情景交融,曆史與現實相映,效果肯定很好。
2021.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