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山

未知有物,井底草翁
正文

也談筆墨當隨時代

(2020-08-07 16:53:08) 下一個

      清初石濤大師有一句話“筆墨當隨時代”,現代不少國畫大師斷章取義,以為創新,流行就是好的,現在有一個流行詞叫創新,無論什麽行業好像不說創新就代表落後,傳統文化行業創什麽新,能繼承下來就不錯了,比如孔子的思想,創個新試試,超越一個試試,誰敢說超越孔子,肯定是不怕人被丟到姥姥家。
        國畫界現在也流行創新,最近也發現了一個創新的路子,比如現代人造宣紙生宣多,也就是減少了造紙程序,減低成本吧,古人的畫很多都是絹上畫的,當代人為了學古人,基本是用熟宣,因為熟宣和絹在筆感上紙性接近。
         現在有的生宣生的不得了,筆尖剛碰到紙就能洇一片,如果說創新,就用百分百生宣代替絹,連半生半熟的宣紙都不用,因為材質不同,視覺效果和古人的絹畫也有了一些不同。有人說“筆墨當隨時代”,南山認為:“宣紙當隨時代,筆墨當遵古人”。
          用百分百生宣畫國畫,算不算創新?現在流行的文化不一定是經典的,而經典的則是永恒的流行。學習古人的經典之作永遠在路上。

         石濤原文:“筆墨當隨時代,猶詩文風氣所傳。上古之畫,跡簡而意澹,如漢魏六朝之句然。中古之畫,如初唐盛唐,雄渾壯麗。下古之畫,如晚唐之句,雖清麗而漸漸薄矣。到元則如阮籍、王粲矣。倪、黃輩如口誦陶潛之句,悲佳人之屢沐,從白水以枯煎,恐無複佳矣。”

           石濤的意思是說筆墨當隨時代是不行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4)
評論
南山一棵草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Brit_英倫97' 的評論 : 沒辦法,時代變了,快餐文化一統天下!
Brit_英倫97 回複 悄悄話 49年之後,文脈已斷,今人鼓弩為力,難得究竟。石濤和白石老人,畫品承接古意,自有創新,足令後人仰視。
前一段看到一個國際級別書法協會主席,寫文章探討書法寫字是要快還是慢好?這種幼稚的問題還在當今名家中探討爭論。今人的問題是學問沒有道的支持,水中撈月終不得!
南山一棵草 回複 悄悄話 回複 'Brit_英倫97' 的評論 : 是的,古人雲“實處易,虛處難”。
Brit_英倫97 回複 悄悄話 “古到深是便是新”! 我覺得今人總想從材料上尋求突破,其實偏離了正道。古人書畫,其實隻是修身養性的一部分,由技悟道。而今人舍棄根本,隻想從技術上革新,屬於旁門左道。書畫的高峰在晉唐,古人的高妙除了技法致臻完美,心靈更與道相同。“為學日增,為道日損”,如果隻從技術上下手,永遠達不到古人的境界。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