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向東

蘇向東教授號清慧居士離群索居精進修行
個人資料
正文

日本科學家成功“刪除”了導致唐氏綜合征的額外染色體

(2025-07-27 05:08:19) 下一個

日本科學家在利用基因編輯技術去除唐氏綜合症(21三體綜合征)致病染色體方麵取得了重要進展,相關研究已發表在學術期刊上。以下是基於近期信息的總結:日本三重大學等機構的研究團隊,利用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成功在實驗室中從唐氏綜合症患者細胞中移除多餘的21號染色體,並驗證了相關結果。該研究由橋爪良太郎博士領導,成果發表於2025年2月的《PNAS Nexus》(美國國家科學院學報·交叉學科)。研究通過從患者皮膚中提取成纖維細胞,培育出誘導多功能幹細胞(iPS細胞),並應用染色體工程學和CRISPR-Cas9技術,刪除了多餘的21號染色體,成功率達37.5%。此技術恢複了細胞的正常基因表達和功能,為未來研究唐氏綜合症並發症的預防和改善提供了潛在路徑。

學術報道要點:研究方法:研究團隊從唐氏綜合症患者皮膚中提取成纖維細胞,培育出iPS細胞。
使用CRISPR-Cas9技術靶向刪除多餘的21號染色體,基於全基因組測序結果設計特異性靶點。
實驗驗證了刪除後細胞的基因表達和功能恢複正常。

意義:這是首次在體外成功針對唐氏綜合症的多餘染色體進行精準清除,為基因層麵的治療提供了概念驗證。
若技術進一步成熟,可能有助於開發預防或改善唐氏綜合症相關並發症(如智力障礙、心髒缺陷等)的方法。

局限性:目前研究僅限於體外實驗(細胞水平),尚未進入臨床試驗階段。
基因編輯技術的脫靶效應和長期安全性仍需進一步評估,體內應用的複雜性也需克服。

學術來源:《PNAS Nexus》(2025年2月):日本三重大學團隊的突破性研究,詳細闡述了CRISPR-Cas9技術在移除多餘21號染色體方麵的應用。

生物穀(2022年3月):綜述了基因編輯技術在唐氏綜合症治療中的潛力,提到CRISPR-Cas9等技術的應用前景,但強調臨床應用的挑戰。

新華社(2025年3月):報道了三重大學的研究成果,強調其為未來治療唐氏綜合症開辟了新思路。

當前進展與展望:雖然這項研究標誌著基因編輯技術在唐氏綜合症治療領域的重大突破,但仍處於概念驗證階段。學術界對該技術的前景表示樂觀,但也指出需要解決脫靶效應、安全性以及體內應用的倫理和技術問題。未來需進一步開展動物實驗和臨床試驗,以驗證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如果您需要更詳細的學術論文內容或具體實驗方法的解讀,可以進一步查詢《PNAS Nexus》原文或相關數據庫(如PubMed)。

[ 打印 ]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