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向東

蘇向東教授號清慧居士離群索居精進修行
個人資料
正文

我從中國退休後來美國,仔細想想還是回中國好

(2025-04-24 08:14:29) 下一個

我從中國退休後來美國,仔細想想還是回中國好

我是在中國退休後,帶著對女兒新生活的祝福來到美國加州奇諾市的。兩年前,我和太太來到這裏,參加了女兒的博士畢業典禮,見證了她結婚的幸福時刻。一年後,女兒分娩,我們迎來了外孫女。如今外孫女快一歲,到了入托的年齡,我們計劃近期回國。這兩年多在奇諾市的生活,有家庭的溫馨、新奇的體驗和旅行的樂趣,但深思熟慮後,我還是覺得回到中國更適合我們。

奇諾市安靜宜居,街道整潔,社區安全。女兒的家在綠樹掩映的郊區,環境舒適。外孫女的出生是我們最大的歡樂,每天陪她玩耍、看她蹣跚學步,日子充滿幸福。為了支持女兒的家庭,我們全心照顧外孫女和家務,感到充實。我們還參加了奇諾成人學校的免費英語班,我報讀了兩期電腦班,結識了來自世界各地的同學和老師。班級聚餐和多元文化節讓我唱歌、跳舞、展示中國書法和繪畫,弘揚了中國文化。我們偶爾去老年中心和圖書館,參加活動或借閱書籍。旅行也豐富了生活,拉斯維加斯的繁華、火焰穀的奇景、洛杉磯雪山的壯美、夏威夷的海灘,都留下美好回憶。

然而,文化和語言的隔閡讓我們感到不適。女婿是土生土長的亞裔美國人,性格溫和,但語言和文化差異讓交流困難。他習慣美國式的直白,我們偏向中國式的含蓄,尤其在帶孩子的問題上,他對我們的方式常有責難,比如覺得我們太寵孩子或喂食方式不科學。他的態度讓我們覺得難以接受,覺得自己的付出未被理解。這些摩擦讓我們感到難以融入。英語學習的進步有限,社區活動因語言不通顯得局促。節日時,我懷念中國春節的熱鬧,親友團聚的溫暖在美國難以再現。

美國的生活方式也有些不適應。奇諾市的超市方便,但缺少中國市場的煙火氣。我懷念國內早市的喧囂、街頭小吃的香味。太太常說,這裏的中餐再精致,也比不上家鄉的味道。相比之下,中國的退休生活更適合我們——醫療熟悉、養老服務完善,還有老朋友的陪伴。我們可以散步、聊天,過上自在的晚年。

這兩年在奇諾市的經曆無比珍貴,陪伴女兒和外孫女的成長,學習新技能,結識新朋友,旅行探奇,都是寶貴的回憶。盡管女婿與我們有分歧,但他對家庭的責任讓我們欣慰。但中國的家始終是我們的根,那裏有熟悉的文化、語言和生活方式。近期我們將回國,帶著這些回憶,回到熟悉的土地,開啟退休生活的下一章。

[ 打印 ]
閱讀 ()評論 (36)
評論
遠遠的霧 回複 悄悄話 關鍵不能和孩子一起住。需要自己的空間。回中國對你更有家的感覺。是正確的選擇。
龍行天下789 回複 悄悄話 我從19年離婚後孤身一人來到美國,剛開始隻是為了簡單的散散心,沒想到一來二去在這片土地呆了下來。其實除了語言真的有蠻大的困難,其它的我覺得一切都好。有屬於自己的公司,自己為自己工作,充實而單一,雖然單身的生活也很枯燥,也渴望真的能有一位深入我心,懂體貼包容的女士進入自己的生活中的,但是緣分這個東西可能是不可強求的,順其自然就好。
cager812 回複 悄悄話 關鍵是你處在哪一個層級。
dong140 回複 悄悄話 謝謝分享。艱難的選擇
CheGuevara 回複 悄悄話 別回去!, 在洛杉磯,外語根本不是問題。應該和女兒女婿分開,自己租套房。
綠珊瑚 回複 悄悄話 回去就看不了文學城了。隻看CCTV
一師是個好學校 回複 悄悄話 此心安處是吾鄉
竹風_如火 回複 悄悄話 很能理解,啥啥都不通,語言不通,文化不通,習慣不一樣,當然還是回到國內自在!
趙登禹路 回複 悄悄話 反過來也一樣——在哪兒習慣了,那兒才能算好。
goingplace 回複 悄悄話 理解你女婿跟你們文化和生活方式不同引起的衝突,2代人必須保持距離才會很客氣,天天在一起確實不容易相處。你們自己國內有家,有退休工資,回去可以過得很好的,何必在這裏讓女兒為難?
湘雨瀟瀟2018 回複 悄悄話 國內請小時工,保姆都太方便。
藍天白雲915LQB 回複 悄悄話 請看悄悄話。
bushihandyman 回複 悄悄話 這事不能勉強,美國醫藥費用高,沒有保險負擔很重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但中國的家始終是我們的根,那裏有熟悉的文化、語言和生活方式。近期我們將回國,帶著這些回憶,回到熟悉的土地,開啟退休生活的下一章”, 親情不會斷。 祝博主以自己的方式生活愉快。
BeijingGirl1 回複 悄悄話 每個人都有權力選擇自己的生活方式,隻要不影響別人。攻擊別人“有病”,“偽善”,這不是赤裸裸的獨裁思維麽? “民主正義”到哪裏去了?
Kamchu 回複 悄悄話 堅持"曆煉苦瀝"兩年生活,個人任務也恰好完成,教授終於如釋重負口中念叨:"回到熱愛和熟悉的家鄉"。聯想起一位已故名人對知識分子思想一針見血譏諷,那種編造謊言裝出來偽善臉孔令人嘔心。溫哥華街區常見老頭拾汽水罐為生,還以為是低端人口,簡直天大誤會,居半山豪宅位國內位高權重大人物,移民溫哥華日子百般無聊唯執拾汽水罐打發時間。讚成教授回鄉養老是正確選擇,根本不需要費勁唇舌解釋,明白一路順風。
ytwadk 回複 悄悄話 如果大家都得斯德哥爾摩症,這就不是個病。
土撥鼠撥土 回複 悄悄話 Parkbrooke 發表評論於 2025-04-24 13:23:58
別來了,不歡迎!

毛病不輕
雪狗2014 回複 悄悄話 回去好
格利 回複 悄悄話 回國還是留下,是一個兩難的選擇。
朝陽門 回複 悄悄話 老年人,還是自己家鄉,自己熟悉的人文環境過得舒服,回到中國而不是在美國養老,是正確選擇。中美生活很不同,中國生活方式比較細致,現在各種服務很豐富,生活方便;美國生活方式比較粗獷,生活更需獨立。
當然到底哪邊好因人而異,假如你特喜歡美國,經濟上又能獨立,會開車,語言也沒問題,留下來也還行。

AP33912 回複 悄悄話 不懂英文又住小城,肯定附近沒什麽中餐館或中超,所以還是回中國好些(方便)。
靈動的雙子 回複 悄悄話 回國將來生病住院誰去幫你繳費掛號?希望女兒來回中美兩國跑?還是去中國城那裏租一個公寓吧這樣既可以相互照顧又有距離感。
gladys 回複 悄悄話 老人住在女兒家,女兒女婿都過得不自在。同意人應該回去自己熟悉的環境。
南半球 回複 悄悄話 中國人說:有人漏夜趕考場,有人辭官歸故裏。洋人說:one man's meat is another man's poison. 這才是一個真實的世界。每個人都應該勇敢地追隨自己的內心所好,邁出自己堅實的腳步,不要去聽他人的風言風語。預祝您們幸福的晚年。
elfie 回複 悄悄話 I don't like living in China. I have left there for 25 years. China is totally not for me. I love my car, my freedom and the quietness in my town. No one bothers to tell you what to do in this country and how to live your life. China is just the opposite. In China everyone you know is trying to step into your life. I don't want to hear all that anymore, such as you must buy this and that, practice this and that, every day they try to make you a different person than you are! I totally shut down the noise coming from my mother by not answering her messages. I don't need it.
vollcanoo 回複 悄悄話 跟子女同住一屋簷下肯定會產生衝突和矛盾,孫子輩的成長根本就不應該你們插手。各住各的房子,各過各的生活,隔三岔五來回走動走動,這樣才能相安無事和睦相處,這在西方國家都是這樣。如果做不到這點,回國就是最好的選擇了。
西湖孤山 回複 悄悄話 關鍵是不要住一起,財務透明。
Parkbrooke 回複 悄悄話 別來了,不歡迎!
Iknowno 回複 悄悄話 兩寬,安好。
忒忒綠 回複 悄悄話 不要對孩子希望太多,他們對父母的理解是有限的
DShem 回複 悄悄話 要在這裏五年以上才會習慣這裏,再回去反而不習慣了。
新林院 回複 悄悄話 最近看了科教紀錄片《Secrets of the Blue Zones》,探討世界幾個地區長壽的奧秘。
其中一個地區是衝繩。研究人員認為衝繩人長壽的原因之一是:老人和大家庭住在一起。這樣,既有生活的意義(幫忙做家務、看孩子),又不孤獨。心理健康有助於身體健康。心情不好會導致身體出問題。
有一個形容美國的說法:“兒童的天堂,成人的戰場,老人的墳墓。” 在美國,人老了身體不方便以後,想住到下一輩家裏是幾乎不可能的。住進老人院,就跟家庭、親戚、熟人來往很少。社會往往寧願閉著眼睛,不去想人生最後那個階段。
記得過去看過一個電視連續劇《Frasier》,無線電台工作人員 Roz 被法庭判決,做義工。她選擇的義工方式是到老人院給孤獨的老人朗讀書。有好幾次,都是念著念著,老人就死了。
一洗凡塵 回複 悄悄話 很好的經曆,明智的選擇
sysyphe 回複 悄悄話 回去好。老人和子女各自回歸正常的生活
教育孩子的方式往往是兩代人之間不可調和的矛盾。一句話:各自負責教育自己的下一代
矽穀工匠 回複 悄悄話 Go back to China is a good idea. Chino is in the wilderness. Leave your daughters life to their family. Chinese families try too hard to stay with their daughter - this will not result in no one's happiness, except for your daughter. Their "small family" needs to grow - and they don't belong to you anymore. Good luck.
[1]
[2]
[尾頁]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