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6日出版的第18期《求是》雜誌全文刊登了習近平6月2日在專家學者座談會上的講話,其中一些內容以前從未被透露,值得注意。
2019年6月12日,國務院10部委聯合發布《關於印發促進社會辦醫持續健康規範發展意見的通知》,由衛健委副主任王賀勝(對,就是那個疫情期間被派到武漢去的王賀勝)出麵開記者會強力推出。這個通知的主要精神就是:拓展社會辦醫空間。嚴格控製公立醫院數量和規模,為社會辦醫留足發展空間。據《看醫界》查詢,從2014年以來的5年裏,公立醫院數量呈現連年減少趨勢,總數量減少了1364家。這是自仇和在宿遷實行【醫改】以來,國務院多次發文壓製公立醫療發展,促進醫療私有化的努力的最近的一次,其中李記國務院幾乎是每年至少發一次這樣的文件。
2013年10月,國務院發布的《國務院關於促進健康服務業發展的若幹意見》也被業界稱為40號文件,其中明確鼓勵企業、慈善機構、基金會、商業保險機構等以出資新建、參與改製、托管、公辦民營等多種形式投資醫療服務業。 2014年6月,原國家衛計委發布《關於控製公立醫院規模過快擴張的緊急通知》,該通知提出“四嚴”:嚴控公立醫院床位審批,嚴控公立醫院建設標準,嚴控公立醫院大型醫用設備配置,嚴禁公立醫院舉債建設。隨著資本進入及政策支持,2015年民營醫院數量首次超過公立醫院,同年年底,民營醫院達到14518家。從2015—2018年三年間,共增加了6459家民營醫院,平均每年增加2153家。2017年7月,國務院辦公廳發布《關於建立現代醫院管理製度的指導意見》,明確要求從嚴控製公立醫院床位規模、建設標準和大型醫用設備配備,嚴禁舉債建設和豪華裝修,對超出規模標準的要逐步壓縮床位;控製公立醫院特需服務規模,提供特需服務的比例不超過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