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使亞裔學生的成功之路越走越寬
大家好!
2021畢業生的大學錄取基本告一個段落了,也是幾家歡喜幾家愁啊。特別是所有加州大學從今年起會強製性取消用SAT和ACT的標準化考試的成績來錄取學生的要求,一些私校像斯坦福也不要求學生提供標準化考試成績了。這對常常考出好成績的亞裔孩子來說似乎不是什麽好消息。總的感覺是亞裔孩子想進入心儀大學越來越難了。我讀到的一篇發表於2021年6月在 College Transitions上的文章,其中的數據顯示亞裔的錄取率是:
Caltech: 37%
UC Berkeley: 35%
Carnegie Mellon: 31%
MIT: 30%
UCLA: 28%
Johns Hopkins: 27%
Rice: 26%
Penn: 25%
Stanford: 23%
Princeton: 22%
Columbia: 21%
Duke: 21%
Emory: 21%
Harvard: 21%
文章中沒有說明這些數據是哪一年的或者是怎麽得到的。但是就亞裔人口在美國的比例而言,這個亞裔學生的錄取比例似乎並不低。有趣的是我在斯坦福大學網站上查到了斯坦福2024年畢業班的簡介,亞裔的錄取比例達26%,比上麵提到的23%還高一些。但是網站上也說錄取的學生中有55%是來自非美國的國家。也就是說錄取的學生中有一大半來自其他國家(比如中國,印度等亞洲國家),那這個26%也包括了這些學生。問題是這個錄取比例還是以亞裔學生要取得比白人學生的SAT平均分高出140分的代價才被錄取的。既然有這些錄取標準,有些大學為了搞族裔平衡隻得在其他軟指標上給亞裔打低分,這又引起了學生公平錄取組織(SFFA)和哈佛大學打了幾年的官司。所以如果公平打分的話,亞裔的錄取比例會遠高於以上的數據。大家知道美國是一個多民族組成的國家,特別是近幾年民族撕裂,才有了黑人命重要的運動,政治肯定也會影響教育,我感覺這也是各大學乃至精英階層一直在反思他們究竟想怎麽錄取學生和錄取什麽樣的學生。
在今天的節目裏,我隻想拋出話題,以引起各位的思考。我不是什麽權威,隻是想換種思路考慮問題。本質上還是希望亞裔的孩子們可以在成功的路上越走越寬。
坦白說,不管是上聲譽卓著的好大學還是找名利雙全的金領工作,美國都不可能讓一個族裔占絕對優勢,特別是讓一個人口隻占5.6%的亞裔獨占鼇頭。再加上現在的大環境對華裔尤其不友好,不管我們的孩子多麽地認可自己美國人的身份。所以我們的孩子是在一個大家都很優秀的族群中競爭,因此大家的思路也都集中在如何比別的亞裔孩子做得更好。有SAT/ACT考試時,亞裔孩子可以考出接近滿分或滿分的1600分。亞裔孩子還會選很多門的AP課IB課或榮譽課 ,孩子們必須參加某個俱樂部,最好是俱樂部的主席, 學校某個體育隊的隊員/隊長,參加過體育比賽,參加過某項奧林匹克的競賽,通過了某種樂器的高級別考試,參加過各種社區服務等等。就像國內流行的一個詞--內卷化,搞得家長和學生都疲憊不堪,心生焦慮。可是這麽努力打拚的一群孩子,為什麽進名校的路卻越走越難呢?
從過去這大概十多年來的錄取情況可以看到亞裔孩子UC的入名校之路確實是變得越來越艱難。過去如果你在加州好學區的高中上學,UC Berkeley,UCLA 就是保底的大學,現在也變得撲簌迷離了。那我們怎麽辦呢?
我覺得我們想要改變這種狀況不會輕而易舉。需要我們形成共識,一起努力去改變, 也許不隻是為了我們的孩子,還有為了孩子的孩子。現在進名校的規則一改再改,是政治博弈的結果,也是其他族裔拚命為自己族裔的孩子呐喊和爭取優勢的結果。
1 首先我們不應該隻是一盤散沙,不能隻想個人奮鬥。我們要關心並積極地參與美國的政治。如果我們還是事不關己,高高掛起,隻想得到現成的好處,那以後的好處隻會越來越少。有朋友建議成立基金會,像有些族裔一樣給大學捐錢,為自己族裔的孩子花買路錢。這個主意固然好,但現在有多少人會捐錢?能捐多少錢?所以我想我們還是首先從改變思維模式,從支持和參與縣和州的政治活動,為候選人做義工,參與聽證會,積極麵對英文媒體發聲做起。我們必須意識到我們也要行動起來做點什麽來改變目前這種不利局麵。
2 改變一考定終身的思維模式。在美國上名校完全不能保證你今後的職業發展。你若有條件又有名校情結,那不妨去試試,如果你的孩子隻想今後找個金領工作,那花那麽多錢上名校不一定是個好選擇。這種例子比比皆是。(哈佛人類學例子)(斯坦福醫學院住院醫例子)。進大學隻是人生的一小步,學生更要注重培養自我涵養,克服困難的勇氣,辯論的口才,視野和抱負,感染力,影響力和領導力等等,有些看似和大學錄取指標無關,但這正是大學所看重的,也是有益於孩子今後成功的寶貴素質。家長也要把眼光放遠,不能培養孩子太功利性。美國人對名校也沒有想象的那麽瘋狂,你從學校對學生進名校和進其他學校的態度也可以看出,進名校隻不過是個統計數字而已。而最適合你的學校就是最好的學校。
3 在美國即使不進名校,你仍然會有很多很多的機會,所以千萬不要為了進名校而進名校,這對學校,家長和學生都是一種浪費。如果學生努力的目標就是進名校,他所做的一切不是出於內心,是迫不得已,那他會覺得很累,也做不好。萬一進不了名校,孩子就會失去學習的目標和動力。我覺得孩子進不進名校不Rick那麽重要,但非常重要的一點是孩子一定要有一個夢想,並培養他堅韌不拔的意誌。這比讓他上10門ap課重要的多。這樣今後不管在實現夢想的道路上有多麽曲折,他都會想盡辦法去實現。隻要實現了或部分實現了自己的夢想那就是成功。如果他有一個夢想或者是一個他出自內心的喜歡,他呈現出來的狀態也是非常不同的。(Rick的例子)
4. 現在再來說說名校在找什麽樣的學生? 如果您有時間可以讀一下大學裏的招生一欄。幾乎每個學校都說你在高中的成績很重要,但是招生委員會會考慮很多其他指標。其中有一條就是你有潛力去(make an impact)--產生影響。也就是說你能否在你的學習或研究上產生影響,你是否會給你周邊的人產生影響,你是否會給社區帶來影響,你是否會給國家乃至世界帶來影響?每個大學都會追蹤他們的畢業生,所以許多招生實際上是對畢業生表現的反饋。如果一個族裔的畢業生在用盡名校的資源後隻是讓他自己的生活更舒適,沒有任何社會的責任感,沒有帶領一個團隊的能力,或改變社會的強烈願望,那這個學校在後來錄取這個族裔的積極性恐怕就會打折扣吧。想象一下,如果造tesla的 Elon Musk是個華裔,那斯坦福可能就有招更多華裔學生的衝動吧?我覺得這也是我們要引導我們的孩子去思考的問題。不要把眼睛隻盯著學習,隻盯著進名校,要培養他們的責任感,領導能力,要向印度裔學習,要抱團,互相提攜。印度裔在美國都形成CEO兵團了,他們是我們強有力的競爭對手,也是我們的榜樣。我們不能讓孩子們隻做一個高薪螺釘,沒有話語權,沒有影響力,就是為了掙一份工資。我們必須看得更遠。這樣才會讓我們孩子的成功之路越走越寬。我的朋友Daniel從UP 沃爾頓商學院畢業,他在一個上市公司擔當主要的領導職務,他是我看到的在這些方麵努力踐行的榜樣,也許大家以後會聽到對他的采訪吧。他認為名校希望能找到喜歡並適合他們學校文化的,融入並作出課堂貢獻,入學期間積極參加和組織活動,能為校爭光的傑出校友,以及能夠成為學校長期捐款人的候選人。學校需要精神和物質的支持。所以在校和離校都要積極捐款,我想捐款多少是其次,主要是為了形成華人對教育事業慷慨大方的印象吧。
5. 最後想說一點是培養孩子的社會責任感和正確的價值觀。成功並不見得是爬得高掙得多。有些孩子辛辛苦苦完成了學業也找到了高薪工作,但他們並不熱愛自己的工作,對一生中要花大量時間去做的事並不喜歡,更不能獲得幸福感。還有一個奇怪的現象是對自己當初拚命努力進去的母校並不感恩,畢業後很少再為母校貢獻,包括捐款。這可能在申請這所學校時就不是真正喜歡這所學校。從學校的角度看,大概心也涼了。我為什麽要錄取你呢?你是很優秀,將來可能會掙到很多錢,這和學校又有什麽關係呢?特別是一些所謂成功人士,除了你自己意義上的成功以外,你為學校為社會又做了些什麽呢?我想說的是,如果亞裔的成功能給各個族裔都帶來好處,他們也許不會再想各種招數來阻擋亞裔進名校了。另外,有很多研究數據顯示,華人孩子名校畢業後進入了很多金領行業,但是這個高起點在多年後卻跑輸給了很多其他族裔,能做到高管/合夥人/董事會成員的少之又少,也值得大家深思。
最後,大學畢竟是學習的地方,亞裔有著學習良好的聲譽,所以學習好是無論如何不能丟的。這是亞裔目前唯一的強項了。現在雖然不需要標準化考試成績了,以後可能也還會有別的學習評判標準,不要覺得反正現在也體現不出我們的學習優勢而放鬆學習,那到時候可能真的就自動降到按人口比例入學了。
總之,教育的目的不是僅僅注滿一桶水,而是要點燃一把火。點燃孩子對知識的渴望,培養他對學習的熱情,喚醒他的學習內驅力,並最終使之發揮到學習之外。
以上就是我的一些思考和反思,也謝謝朋友們給了我很好的建議和補充,希望能給大家帶來一些啟發和思考。
7/5/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