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匆忙忙隨筆記下

收集一地雞毛,記錄曾經過往。或分享或回首。也許,一地雞毛就是一地雞毛。
正文

隨便記記 - 2020-06-06

(2020-06-08 17:05:41) 下一個

要點:

1、新冠、抗疫(疫情在預料中)

2、過日子瑣事(青青活動;翻譯老二的郵件)

3、感慨雜談(有意誤導文章;一篇好文:與孩子溝通;有關老二的郵件;老二郵件中文)

*** ***

作為周六,數字不是很好。因前兩個星期的放鬆,是預料中的。死亡率沒有上來,也是預料中的。

*** ***

青青的活動照例參加。

中間老二發了個長郵件,解釋他對目前BLM運動的看法。很感動,了解了ABC們的想法。他們真正是美國社會的一部分。

因為想把老二的郵件分享了,認真地翻譯成中文。

*** ***

文章:十年忽悠:華人的平權是非裔掙來的嗎?

真的是沒有辦法點評,為了自己的立意,作者強拉硬拽一些例子,胡亂解釋一通。

我越來越不喜歡微信,不是因為審查,而是受不了微信中充斥著刻意杜撰有意誤導看了後猜不到事情原貌的文章。我現在更多的是以微信文章作索引,知道有那麽回事兒,網上查找有關新聞。
舉個例子。這篇文章有多少糟點?如果你認真了,怎麽評論?你花費了好多時間查對資料核對史實,文章作者(還有熱捧者)能聽得明白嗎?

論點太亂了。不敢說是有意誤導,估計作者的知識水平與我差不多,就是一知半解。我的智商和知識量,很難做點評。
--- ---

文章:弗洛伊德事件發生後家長如何和孩子溝通交流?聽聽教育專家怎麽說

最喜歡那篇和孩子交流。

非常好的一篇文章,解釋了兩代人的不同。外加昨天我提到的兩個帖子。看後特別明白存在的就是“合理”的(或理解為就是有原因的),對川粉、對反對示威的人,釋懷了很多。強烈推薦。
文章不長,四段。你以為作者要長篇大論時,已經接近尾聲了。
 

朋友圈推薦:

這是我最近關注且喜歡的第三篇文章。看過後,我對我們這一代華人的許多疑惑不解,釋懷了許多。

我們這一代是靠個人奮鬥拚搏得到今天的一切。但我們的下一代上學的經曆,不同於我們的經曆。他們在學校看到是弱勢群體會得到額外的照顧,而不是羞辱和指責。

我們終將老去,美國這個社會終究是我們孩子的,我們孩子的孩子的。

--- ---

想了解我家老二對最近美國動亂的看法想法。今天告訴等他有空時聊聊,他竟然還主動offer也可以和他女朋友一起聊。希望他不會放我鴿子。
我兒子昨晚沒有打電話給我,剛剛(1:13)發給我一個長郵件。我在參加我們合唱團活動,還沒有看。現在原汁原味地轉給大家。我一會兒再讀。

(同學誇孩子教育得好)不敢居功自傲。歸功於美國的教育。在所有認識我家的人,認識我兒子的人中,我是有了名的放養。
看了我老二寫的郵件,滿感動的。他不是很感興趣文史,也不像女生那麽敏感。他的使命感樸素得他自己甚至不知。真的是美國教育的結果。我的放養,至多是沒有什麽叛逆和逆反而已。
我喜歡了解孩子們的想法。我家老二不太問我怎麽想的,他覺得我理解他是天經地義的。他不太知道華人家長的分裂,也沒有聽說過Aileen Huang和她的公開信。偶爾聽說“華人川粉”的某些觀點,大惑不解,我也不跟他過多解釋,不想影響他。

--- ---

老二郵件的中文翻譯 -

標題:為什麽這次不同

媽媽幾天前詢問了我這次為什麽這麽在意,是什麽促使我參加抗議表示支持“黑人生命重要”運動。從那時起,我思考了很多,但很難給出一個好的答案,因為很難用語言表達我的所有想法。

這次真的沒有什麽新東西吧?很長時間裏,我記憶中種族主義,警察的殘暴行徑和普遍的不平等,一直是個事兒。從我年輕的時候起,沒有什麽事情真的變好,那麽我真的希望這次能改變什麽?但確實不一樣。也許是因為在居家隔離期間沒有什麽可做的,因而可以思考和花時間專注於我周圍發生的一切。也許是因為我年紀大了,當我觀看喬治·弗洛伊德(George Floyd)被警察謀殺時叫著他的媽媽和艾米·庫珀(Amy Cooper)試圖通過報警故意傷害黑人的視頻,我能真正感受到和了解到發生了什麽。

我想最好的解釋是,自抗議活動以來,我聽到很多次的一句話是:“沉默就是暴力”。作為亞裔美國人,我們一直很幸運,我們是模範少數民族的神話。我從來沒有經曆過我在新聞中聽到過的很多不平等現象。我的特權使得我從來沒有麵對過這些問題,事實上我從作為亞洲人中獲益良多。但這並不意味著不存在係統的種族主義。種族主義和警察的暴行時常發生在很多人身上,而且不會有什麽會改變除非有足夠多的人關心。我曾經認為保持沉默挺好的。這不影響我,為什麽我要冒著自己的安全風險去關心它?但不是那樣的,保持沉默並且什麽也不做就等於說你對正在發生的事情很滿意。如果情況發生了逆轉,現在正在經曆這種種族主義的亞洲人,那麽你希望發生什麽 - 你會向誰尋求支持和幫助呢?

我一直在糾結的另一個問題是,為什麽在一個很自由的城市抗議很重要。 這個問題也很難回答,我也不認為我有一個很好的答案。但抗議是可以幫助改變輿論和法律政策的火花。在抗議活動中,我開始理解抗議活動是如何把沉默的旁觀者變成有聲音的活躍的人。 抗議活動是能夠讓人們關心的工具。 當你看到成千上萬人的遊行支持,就很難忽視這個問題。 特別是成千上萬的人明知會冒著感染COVID-19的風險,還是要展現他們的支持,就更難忽視這個問題。我想這裏要問的問題是,如果根本沒有人抗議 - 那會是什麽樣子,讓你會有什麽感覺? 我一直對抗議活動持懷疑態度,因為我從來不確定他們能達到什麽結果。 事實上,起初我真的不想現在去抗議,特別是在瘟疫大流行的時候,我有可能會感染病毒。但是,抗議是有價值的,我選擇把我的聲音添加其中,而不是坐在旁邊看著,希望我的聲音最終能幫助創造哪怕一點點的變化。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