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溪流

生活的溪流波連波,浪花裏飛出七彩歌,酸甜苦辣鹹都是寶,生命樹結滿生命果~~~
正文

梅麗爾·斯特裏普——驚豔著兩個世紀

(2008-09-03 21:45:53) 下一個


因為特別喜愛Meryl·Streep,特此將這篇文章收錄在此。在最後她的作品列表中,我隻看過《克萊默夫婦》、《走出非洲》、《廊橋遺夢》、《穿普拉達的女王》,以及《媽媽咪呀》。嗯,要爭取將其它幾部都至少看一遍!

***************************************************************************************


也許每一個看過她電影的人,都會深覺詞匯貧乏,無法將內心洶湧的感覺一一描畫。

有一種演員,注定叫人驚豔,到無言以對。

她不美,鼻子太長,下巴太尖,若在異國街頭看到,大概隻當她是平庸美國婦女;又或者,尖刻的年輕人,甚至說她長得像老巫婆。但真正看過她電影的人,絕不會再對她的長相耿耿於懷。她最豔的時候,從來都是在電影裏,千變萬化的角色和演技,叫人的心和眼睛一起繚亂。

不認識她?不要緊,隻要你記得那朵《獵鹿人》中絕望溫婉的解語花,《法國中尉的女人》中佇立欲望海岸的黑衣精靈,《廊橋遺夢》裏掙紮在愛情火焰裏的女人。

她獨自邁過歲月清冷的長河,永遠存在於電影,這再造的夢境裏,永遠,無法被人遺忘。

1, 愛上戲劇的女孩

1949 年,梅麗爾·斯特裏普生於美國新澤西州一個小鎮上,這個外貌普通的小女孩天生樂於取悅他人和表現自我。十四歲時,她摘掉眼鏡,將頭發染成金色,當了啦啦隊長,在中學舞台上收獲眾人讚美。她理所當然地進入瓦薩大學學習戲劇,在那裏被人視為表演天才,導師阿特金森聽斯特裏普念《欲望號街車》裏布蘭達的台詞,竟有毛骨悚然之感。大學畢業後,斯特裏普到耶魯大學進修,在那裏得到多得驚人的磨練機遇,三年時間出演四十部話劇,每年演繹12到15個角色,在各類角色中不停轉變使她倍感壓力,卻更有一種滿足感。瓦瑟使她成熟,在耶魯的三年卻使演技逐漸升華。她一出現在紐約戲劇界就被驚為天人,第一年就獲得戲劇界最高榮譽托尼獎的提名。

斯特裏普的電影處女作是1977年的《茱莉亞》,第二部便是倍受矚目的《獵鹿人》。梅麗爾·斯特裏普在《獵鹿人》中扮演的琳達,是尋求溫暖卻被迫在在逆境中輾轉掙紮的柔弱女子,因家庭破碎和戰爭帶來的情感傷痛而受盡折磨。由於成功演繹了這個遊移敏感、感情豐富而略帶神經質的女性形象,梅麗爾•斯特裏普第一次得到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提名,對於隻演過兩部電影的她來說,前途就此無可限量。

1979年,她遇到了 《克萊默夫婦》 。導演是羅伯特·本頓,演對手戲的男演員是達斯丁•霍夫曼,再加上一個溫馨從容的好本子,這樣的天作之合順理成章地成為第59屆奧斯卡頒獎禮上的最大贏家。梅麗爾·斯特裏普飾演的家庭主婦,在寂寞生活和丈夫的漠不關心中苦悶異常,最終鼓起勇氣,在兒子額頭印上深深一吻,離開家去尋找屬於自己的生活。梅麗爾·斯特裏普塑造的“現代娜拉”的銀幕形象,正是美國社會“女權運動”進行到如火如荼時,渴望從精神上獲得獨立地位的千萬普通家庭婦女的真實寫照。片中主角在法庭上語調平淡卻充滿真情的一番告白,則是斯特裏普即興創作的結果。她在電影中表現從容質樸,表情動作毫無誇張之處,卻將女主角麵對家庭和生活、親情和寬容之間產生矛盾時的內心掙紮演繹得恰到好處,最終獲得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

2, 為表演而生

法國中尉的女人》中,梅麗爾·斯特裏普一人分飾“戲中戲”裏性格命運截然不同的兩個角色,一個是感情的逃避者,一個是愛情的捍衛者。一個是大膽隨意的演員安娜,和男明星邁克相愛同居。身為現代女性的安娜不願正視短暫的婚外“激情”,最終黯然離去,而安娜飾演的維多利亞時代外表如冰山般保守冷漠的鄉村女教師莎拉,對愛的熱情和渴望卻如同冬夜裏的火焰,熊熊燃燒不能止息。為了能將莎拉這個人物的神秘感淋漓盡致地表現出來,梅麗爾•斯特裏普將原著小說帶在身邊朝夕研讀,還特地聘請老師教導她老式英語。《法國中尉的女人》小說原作者約翰•福爾斯亦對斯特裏普的表演大加讚賞。認為她演出了莎拉身上那種“不知來自何處的女人” 的神秘感。應該說,觀眾真正領悟到梅麗爾•斯特裏普那無與倫比的表現力,應該是從本部影片開始,畢竟在《克萊默夫婦》中,斯特裏普隻是作為達斯丁·霍夫曼的配角存在著,《法國中尉的女人》卻是梅麗爾·斯特裏普演員生涯中最光燦的一筆。

當《蘇菲的選擇》的導演帕庫拉向斯特裏普發出邀請時,先是遭到了她的否決,她堅持要看過劇本才接演角色。後來,斯特裏普花三個月時間學習波蘭和德語,並控製飲食使體重減輕六公斤,以求最大程度地接近和領悟索菲的內心世界。她以枯槁的麵容和痛苦的眼神再現了蘇菲這個充滿人性掙紮的角色。假模假式的輕佻笑容,對愛近乎病態的依戀,集中營裏的痛苦回憶如同惡魔般纏繞著她,絕望的索菲最終選擇了死亡。梅麗爾•斯特裏普因此片獲得了了第二個奧斯卡最佳女主角獎。

“ 演技女王”迎來了屬於她的時代,在無數迥異的角色裏如魚得水往來穿梭。她出演《西爾克伍德》裏粗獷堅強的普通女工, 《走出非洲》中屢受挫折卻從未失去希望的女作家艾薩克,《紫苑草》裏醉生夢死的女藝術家,《暗夜哭泣》裏失去兒子卻被人誤解中傷的隱忍母親和《來自邊緣的明信片》中的二流女演員。導演邁克·尼科爾斯評論她:“導演斯特裏普的作品猶如陷入情網,那段時光在你的記憶中美好得如同夢幻一般,你感到的是神奇的歡愉。”

3,常青藤女人

進入90年代,梅麗爾•斯特裏普不可避免地要麵對轉型,雖仍有《飛越長生》和《狂野之河》讓人眼前一亮,但相對光華璀璨的八十年代,四十幾歲正處在女演員青黃不接時候的斯特裏普顯得沉寂了許多,直到1995年,她出演了《廊橋遺夢》。梅麗爾·斯特裏普的表演近乎完美,她將平凡主婦在麵對突如其來的愛情時,內心激情爆發的感覺表現得細膩委婉,更將角色在愛情和責任兩者間苦痛掙紮難以取舍的狀態演繹的十分到位。這部作品成為電影史上最著名的愛情經典之一。

斯特裏普致力於探索各類女性角色身上的獨特魅力,展現她們與社會家庭之間發生的衝突,人性的掙紮和內在靈魂的昭示。她在《馬文的房間裏》飾演衝動自私的女兒 Lee,在《最愛是誰》扮演獨立漠然,因母親病重才返回家中的女作家。這些女性角色都是大時代下現代女性的縮影,尊崇自由,喜愛獨立而親情淡薄,但最終仍為拳拳溫情所感動。1999年,斯特裏普在《弦動我心》中扮演一位用音樂洗滌生活磨難的偉大母親——小提琴教師佳斯帕裏。為了將角色表演得真實,梅麗爾• 斯特裏普練習了8周小提琴,每天有六個小時在琴房度過,最後,她學會了巴赫的曲子。

4, 世紀的延續

2003 的《改編劇本》使得斯特裏普第十三次獲得奧斯卡提名,這個數字打破了凱瑟琳·赫本十二次奧斯卡提名的記錄,但這遠遠不是結束,2006年,梅麗爾·斯特裏普因飾演《穿普拉達的女王》裏乖張挑剔的時尚女魔頭而第十四次獲得奧斯卡提名。《穿普拉達的女王》投資僅3000萬美元,卻在全球創造了3個多億的票房,梅麗爾·斯特裏普再一次證明,時光荏苒並不曾使她的魅力有絲毫退步。

梅麗爾•斯特裏普出演的電影《獅入羊口》於2007年11月9日在北美公映,她在其中飾演睿智幹練的女記者,出於正義和責任感,參與到揭露反恐戰爭中政治陰謀的陣營中。此片上映後票房平平,但僅用票房高低來衡量梅爾·斯特裏普顯然是膚淺的。應當看到的是,在這個優秀演員塑造過的如此多的銀幕形象中,幾乎每一個角色都是一次新的突破,每一場出演都是一次全新的旅程,每一次詮釋都令觀眾感到心靈的衝擊。她的冷靜中有激情,平淡中有火焰,就像邁克爾•尼克爾斯所說的:“有些演員簡直是寶藏,他們有豐富的,富於變化的,無窮無盡的潛力。”

主要作品:

1978《獵鹿人》(The Deer Hunter)

1979 《克萊默夫婦》(Kramer vs. Kramer)

1981 《法國中尉的女人》(The French Lieutenant's Woman)

1982 《蘇菲的選擇》(Sophie's Choice)

1983 《西爾克伍德》(Silkwood)

1985 《走出非洲》(Out of Africa)

1987 《紫苑草》(Ironweed)

1988 《黑暗中的呐喊》(A Cry in the Dark)

1990 《寄自邊緣的明信片》(Postcards from the Edge)

1995 《廊橋遺夢》 (The Bridges of Madison County)

1998 《一件真實的事情》(One True Thing)

1999 《 弦動我心》(Music of the Heart)

2002 《時時刻刻》(The Hours )

2003 《改編劇本》(Adaptation)

2006《穿普拉達的女王》(The Devil Wears Prada)

       2007《獅入羊口》

       2008《媽媽咪呀》(Mamma Mia!)


<轉自中山黃頁:http://www.zs-114.com>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