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溪流

生活的溪流波連波,浪花裏飛出七彩歌,酸甜苦辣鹹都是寶,生命樹結滿生命果~~~
正文

遊在杭州(一)前塵舊夢的依戀——清河坊

(2006-09-04 21:13:29) 下一個



杭州是一個擁有豐厚底蘊的曆史文化名城。青山綠水間,處處掩映著曆代文人名媛的故居、手跡或墳塚;兩側高樓林立的寬闊大道上,川流著的是悠悠上千年的車水馬龍;漫步於背街小巷,一不留神你可能就徜徉在不知何年何月的前塵舊夢當中呢!在這古老與現代的觥籌交錯中,有一個地方我對她可以說是情有獨鍾,那就是——清河坊。清河坊是杭州曆史上最著名的街區,是杭州悠久曆史的一個縮影,號稱江南第一名坊;但更主要的是,清河坊是我童年生活的地方,那裏的街巷店鋪、青磚花窗留下過我童年的足跡和手印;牆門大院、井邊樹下也曾回蕩著我和小夥伴們的歡聲笑語。數年前,在我即將赴美前夕,曾專門到清河坊作告別遊,那個時候,杭州市政府剛剛作出了修複清河坊古舊建築群,建立清河坊曆史街區的決定,並且開始實施,居民們大都已經遷走,留下衰敗的百年老屋和清冷的街道,一派荒蕪雜亂的景象。幾年來,雖然身在異國,心卻時常牽掛著故鄉故土的一草一木和山山水水,關注著童年舊地的建設和發展。終於,當我的雙腳重新踏在了故鄉的土地上,重訪清河坊便成了第一個需要付諸實現的願望。在一個溽熱異常的下午,我走近了、走進了這個讓我依戀和牽掛的地方——清河坊,當年的舊跡依稀可見,更多的是不曾想到的繁華和興盛!懷著激動和欣喜的心情,我一次又一次地按下了照相機的快門,記錄下這次珍貴的故地重遊。

哦,別急,還是讓我先簡單介紹一下清河坊的曆史。話說南宋定都杭州之後,築九裏皇城,開十裏天街(今中山中路)。於是,在宮城外圍,天街兩側,皇親國戚、權貴內侍紛紛修建宮室私宅。當年的太師張俊,晚年被封為清河郡王,他在今河坊街太平巷建有清河郡王府,附近一帶就被稱為"清河坊"。當時,這一帶商鋪林立,酒樓茶肆鱗次櫛比,買賣絡繹不絕。清河坊街也曾是杭州最繁華的商業區,古有"前朝後市"之稱,前朝是指"前有朝庭",即鳳凰山南宋皇城,後市指"北有市肆",即河坊街一帶,曆經元,明,清和民國時期,直至解放前夕,這一帶仍然是杭城商業繁華地段,杭州的百年老店均集中在這一帶。

清河坊的位置:



清河坊的牌坊:



就從鼓樓開始我的河坊街重訪之旅。鼓樓位於吳山東麵,南接十五奎巷,北臨大井巷,東迎中河路,西靠伍公山,是清河坊曆史街區東南麵的起始點。現在鼓樓遺址係杭州定名之初最早的州治所在地,至今有1400多年曆史。千百年間,鼓樓屢建屢毀。每次重建之後,都留下碑文。其中最有名的要數明代徐渭撰寫的《鎮海樓記》。上世紀七十年代初,鼓樓被徹底拆毀。 現在的鼓樓為2001年重建,重建的鼓樓按明代建築形式,城牆為複製原城牆,牆體為清水牆。建築總高度19.47米,建築麵積1046平方米。





清河坊一帶名店薈萃,這是位於中山中路上靠近河坊街的“景陽觀”,始建於1907年,是以銷售自製醬菜、腐乳為業,前店後坊,因所售醬菜品種多,口味全,有“東鹹西酸,南甜北辣”的美譽,在杭城首屈一指,被稱為全國四大著名醬菜店之一。



“四拐角”是本地人對中山中路與河坊街交叉口的稱呼,其中中山中路是一條南北向的道路,連同中山南路和中山北路,長度何止十裏!河坊街呈東西向,是杭州曆史文化特色街區的所在地。“四拐角”的四個角上,曾經分別開有一家百年老店,我還記得其中三家的店名:宓大昌(好象是一家煙酒商店)、張允升百貨商店和萬隆火腿莊。現在,“四拐角”上開著三家店鋪,分別是:萬隆火腿莊,王潤興酒樓和天工坊,從前張允升百貨商店的拐角現在依然在建設,看不出商鋪名號。







我腦海裏曾經的萬隆火腿莊,大門左側有一個大大的玻璃陳列窗,裏麵掛著一排從大到小的五、六個火腿,最小的一個火腿隻有手掌大小,十分有趣,走過的時候,總要多看幾眼。而店裏麵總是漂蕩著鹹肉和火腿誘人的香氣,因此,每當爸媽要去萬隆買鹹肉或者火腿時,我總是要跟去的,一來可以再仔細瞧瞧那些個火腿,二來使勁地吸吸那好聞的香味。

從萬隆向西走幾步,就是西樂園(羊湯飯店),也是一家百年老店,當初一角錢一大碗濃濃白白飄著碧綠蔥花的羊雜碎湯,能讓人鮮得掉鼻子!這家店的小籠湯包當初也是很有名氣,一客小籠兩角錢,一咬一口湯,既怕燙又不肯放棄,想想都流口水。可是幾年前的告別遊時,已經吃不出當年的鮮美了,所以這次隻在外麵拍了照片,沒有進去就餐,怕再次失望。



西樂園的斜對麵是方回春堂,這是一家中藥鋪,創設於清順治六年(1649),傳說為錢塘方清怡(字再春)所創,再春意含回春,故取店名為“回春堂”,曾經是操縱杭城藥材市場的六家大藥鋪之一,可是由於經營不善,至解放前夕,己瀕臨倒閉,後來並入胡慶餘堂。我小時候,這個大院子已然淪為居民牆門,我有同學就住在裏麵,印象中倒還整潔,青石板天井,彩色厚花玻璃鑲嵌的格花窗子,默默地訴說著她們不凡的前世。



再往前行,是張小泉剪刀鋪,這家店從前開在中山中路上,現在也搬遷到這裏。康熙二年 ( 1663 ),張小泉帶兒子張近高來杭,在當時繁華的吳山腳下大井巷,搭棚砌灶鍛打剪刀,為杭州張小泉剪刀的前身。張小泉製作剪刀手藝為家傳,又采用製龍泉劍的優質鋼緞打,鋒利、輕巧、耐用而出名。目前的杭州張小泉集團公司是國內剪刀行業中規模最大,產量最高,品種最全的剪刀生產企業。我廚房裏的剪刀就是一把張小泉剪刀,多年不換不磨,依然鋒利好用。



張小泉剪刀店斜對麵,大井巷西側,是一堵白色高牆,上書“胡慶餘堂國藥號”幾個剛柔並濟的顏體大字,牆裏麵便是鼎鼎大名的“胡慶餘堂”了。胡慶餘堂的創立說來還有一段小故事。相傳,有一次胡雪岩的小妾生病,胡雪岩派傭人去葉種德堂抓藥,取回後,發現有幾味藥已發黴變質,胡雪岩又派人前去調換,誰知藥沒換到,反被仗著財大氣粗的葉種德堂夥計嘲諷:“本店隻有這種藥,要好藥,請你們胡先生自已去開一家藥號。”胡雪岩聽後大怒:怎能拿人命當兒戲,莫非真的看我胡雪岩開不起藥店?這一怒,使胡雪岩立誌開一家比葉種德堂更大的藥店。清同治十三年(1874),胡雪岩開始籌建慶餘堂藥號,光緒四年,大井巷店屋落成並正式營業,但胡雪岩並沒有忘了受欺之恨,親自撰寫了“戒欺”,並製成匾額掛在內部,時刻提醒店內夥記。當時藥號廣請浙江名醫,選用曆代驗方加以研究,采辦道地藥材精心配製成藥,使之在大江南北聲譽鵲起,於是就有了“南有慶餘堂,北有同仁堂”,的說法,而胡雪岩本人也被譽為“江南藥王”。



過了胡慶餘堂的高牆,斜對麵是東太平巷,巷口的一幢青磚小樓目前是“西泠印社”的社址。關於這幢房子,我還有故事會在以後的帖子裏介紹。

大門:



朝著巷子的窗口和招牌:



除了上麵提到的杭城百年老店之外,河坊街上新增了許多各色外地名店名鋪,比如“譚木匠”,同一條街上開有兩家,照片上的是其中一家:



武大郎燒餅的幌子:



各色絲綢鋪子:



還有首飾、字畫、工藝品等各種店鋪,鱗次櫛比;茶樓、餐館、點心鋪等等,不一而足。





街的中央,是各色小作坊,比如畫像的:



剪紙的:



古樸的動物造型的石凳:



大井巷口的一組銅雕,活生生體現了平民百姓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細節:吊水的壯年男人,搓衣的中年婦女,吹肥皂泡的頑童和聊天的閑人、工匠。



這次故地重遊,還是存留很多遺憾,天氣太熱,是杭州今年最高溫的一天(第二天又創另一個新高),時間也緊,隻能是走馬觀花,沒有能細細品味。不過,這一點遺憾會成為我下一次重訪的契機,下一次,她一定還會更美更好……


(原創作品,轉貼請注明出處!)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1)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