濤靜

行萬裏路,讀萬券書,淡泊塵緣,情係河山。
個人資料
  • 博客訪問:
正文

鬆花江上豐滿發電廠憶舊之十七-難得的魚肉蛋

(2025-11-24 15:28:52) 下一個

 六、七十年代豐滿的物質供應長期處於匱乏狀態,特別是富含高蛋白的魚、肉和蛋。人們不得不尋求其他來源。

    鬆花湖生長有大量魚群,有一個國營鬆花湖漁場經營漁業,但在豐滿本地吃不到湖魚,因漁場捕撈的魚基本都上調給北京和長春的首腦機關了。公家僅在年節時供應給豐滿居民少量冷凍的扒皮魚或帶魚。要吃新鮮淡水魚隻有自己另想辦法。我聽別人說,大豐滿有的居民在湖裏網到魚後,會在岸邊私自出售。於是我在一個星期天的早晨趕到大豐滿岸邊守候。果然有小船從湖中駛來,船艙裏有一些剛捕撈到的鰱魚、胖頭魚和紅尾魚。等候買魚的人立即圍攏上來。魚的要價雖然比正常供應價高出幾倍,但也不容還價就被大家搶買光了。我幸而買到了兩條中等大小的鰱魚滿意而歸。

    壩下遊鬆花江裏也有魚。有人用電擊法在江裏打魚收獲頗豐。1961年冬季的一天夜裏,修造分場一夥人偷著拉了一條220伏的電線放在江裏電魚,不幸一名青年工人觸電身亡,打魚不成反釀成一場悲劇,令人惋惜!

    有一次電廠3號機組大修,停機關上尾水閘門後,發現尾水管內有大量活魚,這是水庫中的魚群從進水口進入引水鋼管、過水輪機蝸殼再衝到尾水管,因停機和下閘而滯留下來的。於是把水抽幹後將魚捕撈上來,魚大部分鮮活,少量剛死,大約達幾千斤之多。這些魚分給了食堂和職工,大家都吃到了難得的鮮魚,皆大歡喜。

    1964年汛期過後,電廠組織水工人員乘汽艇到庫區各處巡查,帶隊的是王梅地(電廠副總工程師),參加者有我和徐冠軍(機械班技術員)等。徐帶去了自己的長長的漁網。第一天到達樺樹林子(地名),我們到電廠設置的水文站休息。徐冠軍劃小船在水庫裏布下漁網。不久起網欣喜地網到多條各約兩三斤重的胖頭魚。將魚拿到水文站夥房煎好後,大家美美地吃了一頓,都誇徐冠軍能幹。晚上徐又去庫裏布網,打算明天一早起網再撈一回魚,但第二天一早徐冠軍去起網時,發現漁網已全部被人割走了。這個損失遠超過昨天網到的胖頭魚的價值。徐冠軍的懊傷可想而知。我向王總建議,我們幾個人湊一些錢給冠軍作為補償。但王總認為給錢不妥,以後設法買漁網給他吧。此事過後好像就沒有下文了。

    1970年我在鑄造班勞動時因抬鐵水罐過於受力,雙手傷筋不能持物,醫生要我多吃蛋白質補養筋骨,開了一張介紹信給豐滿商店。經商店領導特批,才允許我買10個雞蛋。由此可知當年雞蛋之金貴和緊缺。附近的農婦有時會挽一籃雞蛋到豐滿宿舍區悄悄地售賣。我們有時能遇上就寧出高價也買一些。我還去到離開豐滿幾裏路的農村“腰屯”挨家詢問有無雞蛋賣。遇上有雞蛋賣的農家就買上幾十個,雖然價格比正常價貴許多,能緩解全家飲食之需特別是孩子們的營養必須,也是值得付出的。

    舊曆年前夕,電廠用自己農場收獲的黃豆磨了豆腐分給職工。這是電廠過年給職工的最大的一項福利了。

職工更需要的是豬肉,公家憑票供應的豬肉僅有每人每月半斤,遠遠不夠需要。春節前大家都四出尋購私下賣的豬肉。我去到大豐滿,那是當地居民聚居的地方,有住戶家庭養豬趕過年時節剛剛宰殺出售的豬肉。我找到賣家後專門挑選“四指膘”(即肥肉厚度達到四個手指厚)的肉買,那時缺乏油水,肥肉比瘦肉更受青睞。我買到一大塊連皮帶肉的豬後肘肉,付出了小半個月的工資。但解決了全家過年所需的新鮮豬肉和炒菜用油之需,讓久已期盼吃到大肉的孩子們過年高興幾天,也算讓節日圓滿了。

 

圖1,60年代人們在湖邊圍住私自捕魚者新撈魚競相購買的景象

 

圖2,用布設在水下的長網捕魚後起網一景

 

圖3,在職工宿舍區悄悄售賣家產雞蛋的農村老太婆

 

圖4,家庭養豬者春節前殺豬賣肉忙

 

2025-11-25完稿

 

 

 

 

 

 

 

 

 

[ 打印 ]
閱讀 ()評論 (1)
評論
南半球 回複 悄悄話 內容翔實的好文章,生動地再現了昔日物質極度匱乏的荒唐年代,這是今天年輕人難以想象的。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