薑克實的抗戰史研究和事實評論

為受過國家教育的中國人寫作的內容。屬於在大陸不能發表,遭到封印的學術研究。內容都是有最可靠史料根據的事實。一般人並不易懂。
正文

平型關大捷的檔案史料研究 1.3.1.日軍死傷者數調查方法

(2020-02-19 21:21:57) 下一個

1-3-1  死亡調查的四種方法

首先要陳述的是戰損研究的原則,是要取“自報”數據。即隻研究自己的戰損,特別是死亡數據。自己的戰損(戰死)統計,即是對方的戰果。作戰雙方若都能提出精確的戰死者數據,如今爭論最大的所謂各種殲敵戰果問題,即可迎刃而解。

殲敵戰果的報告,一般都屬於“宣傳”範疇,不打殲滅戰時,根本無法統計,基本都是概數。不能在學術研究中采用。可參考的部分,僅僅是殲滅戰後打掃戰場時的清點屍體數據。為什麽要重點研究戰死?因為死亡是一個不可作假的硬性數值,而負傷程度有不同,亦可以複康,內容很難準確掌握,容易被摻入水分。

一般講,有近代兵役製度的國家,政權,對於戰沒者(包括任何死亡),都可以統計到較準確的程度,因為此此數據與行政,戶籍,軍籍記錄等關聯。而靠招兵買馬,動員,誌願參軍的部隊,政權,死亡數據也不會準確。如共產黨,留下烈士人名記錄的一般僅僅是作為骨幹的紅軍戰士,營連團以上幹部等。1943年3月18日劉老莊戰鬥中,新四軍第四連被稱死亡82名,實際上有姓名記錄的僅僅是1943年7月陳毅報告中現的幹部7名[1],以後為了宣揚英雄實際,據說經過百般調查詢問,據說又發現了17名,但都沒有可靠根據。所以,由於戶籍,軍籍製度不健全,抗日戰爭中,中國方麵的死亡數據也不一定準確。但退一步講,總比宣傳中的戰果準確度要高的多。

比如有關劉老莊戰鬥,新四軍的戰果報告有數十倍以上虛偽(日軍方麵戰鬥中僅記錄死亡一名),而戰損報告的82名,卻和日軍打掃戰場清點的八路軍屍體數字(118具)接近[2]

所以,有關共產黨八路軍的平型關大捷,屬於戰果報告的3000餘(文革前數據)和1000餘(今日共產黨死守的數據)並不準確。可信(可參考的)的僅僅是八路軍的損失記錄,即1937年10月8日《軍委會第一部為八路軍傷亡官兵獎恤事致張治中電》中的獎恤記錄,“我傷亡官兵六百餘名, 內副團長、營長各兩名”[3]。而戰果應從日軍記錄中尋找。實際為戰死者166名(見本書附錄),此數據都經過三種以上統計方法的交叉檢證,全部可以還原到人名,軍階,所屬,原籍住址。

以下介紹的是可用來作交叉檢證的方法。對日中戰爭初期日軍戰鬥中死亡者數字進行調查時,有四種基本方法。

一是利用各種《戰沒者名簿》的數據調查。隻要有名簿資料可查詢,這是最可靠,快捷的方法。主要保管場所有如下幾處。一是政府厚生省,掌握著幾乎所有海軍軍人的軍曆,死亡者記錄。二是各府縣掌管戰後補償,遺族年金的部局,保管有各縣(聯隊區)陸軍軍人,軍屬的軍曆,死亡記錄。以上兩種為公式的行政文件,十分詳細,準確。三是靖國神社,和各府縣的護國神社保管的戰沒者名簿。靖國神社的名簿隻包括有被稱作“英靈”的部分,投降,逃脫,被策反的日軍死亡者並不會在內。而各府縣的護國神社,一般可以查到全部戰沒者名單。可惜的是以上幾種名簿現在屬於個人隱私,不會對外公開。現在可以查到的,多是附錄在聯隊史類書籍中的一部分,並且不一定每部聯隊史中都有這種附錄。若有,也隻是此聯隊(部隊)的記錄。這種名簿,一般都是在戰後根據國家或地方政府管理的行政文件中的記錄做成。基礎資料應是當事者的“死亡證明”,“軍曆表”,或 “遺族年金”認領關係的文件等。隻要方法得當,這個數據非常可靠,精確。因為它牽扯到國家對死亡者的表彰(靖國神社合祀)和補償(日中戰爭初期,最低的二等兵家屬也可領到約1300圓的撫恤金,等於二等兵20年的軍薪)[4] 。名簿如上圖1所示,可見按此不但能確定死亡者姓名,出身地,還能得到死亡日期,地點等重要情報。

戰沒者名簿記錄的數字,肯定還會超出《戰鬥詳報》等記錄,因為它是戰後最終的行政統計結果,不但包括能進入靖國神社的所謂“英靈”,還包括各種非英靈行為的死亡。如不名譽的“事故”死,逃亡或投敵,犯罪而招致死亡者的數據。

 
  テキスト ボックス: 1-3 圖1 『歩兵第百十聯隊史』中「戰沒者名簿」,第九中隊是狼牙山作戰的擔當部隊。1941年9月25日(狼牙山作戰當日)並沒有死亡記錄

 

國內人注目的 “狼牙山五壯士”的作戰,由於擔當部隊在《步兵第百十聯隊史》中附錄有戰沒者名簿,所以很容易確認在狼牙山作戰的1941(昭和16)年9月25日這一天的死亡情況。從以上所示名簿記錄中可得知,擔當作戰任務的第九中隊全體在這一天中並沒有出現過一名死亡者[5] ,所以,“五壯士”在戰鬥中“殲敵上百”的國內記錄,當然不會是曆史事實。

第二種方法是利用各種《戰鬥詳報》中的死傷者統計。隻要有戰鬥詳報存在,一般以參戰部隊為單位,可以算出具體到某次戰鬥,戰役的死傷詳情。雖然不能確認到某天,某死亡士兵的具體人名(一般可以確定到將校氏名),但足以達到了解日軍傷亡情況之目的。缺點是這種《戰鬥詳報》能完整保存下來的並不多,種類也不全。單位太小(如中隊,小隊)的話不能掌握全體戰局,且戰略單位的師團級以上,也不存在這種“戰鬥” (戰術)詳報。所以即使有個別戰鬥詳報存在,對於掌握大戰役全局和協同部隊損失情況的目的來說,也並不是那麽容易。

 表為1938年3月14日-4月7日,台兒莊作戰中日軍主力,步兵第63聯隊的戰死傷統計。

第三種方法,是作為輔助手段,利用當時報刊的公開報導來收集死亡者信息,計算各部隊在各次戰鬥中的死亡者數據。這種作業需要收集、判別、計算,非常繁瑣、困難,需要專業知識,也容易出差錯。若現存有戰鬥詳報和戰沒者名簿時,這種浪費時間,精力的調查,並不宜推獎。若戰鬥詳報記錄遺失或不存在戰沒者名簿時,此種方法亦可成為重要的研究手段之一。戰鬥詳報殘缺不全是普遍現象,而日本國內的各種報刊,包括重要的地方報刊,現在多能保持完整無缺。當然,最好能使用兩種以上的方法對於一次戰鬥,戰役的結果進行多重檢證,這樣能佐證調查結果的正確與否。

地方報刊登出的9月25日平型關小寨村戰鬥中,步兵第21聯隊行李隊死亡的57名輜重兵特務兵名單。

第四種方法,是最近開始摸索的,利用日本政府《官報》的記錄核對戰死者的方法。今日在對外公開的舊政府《官報》中,有陸軍海省的《戰地其他死亡者》通報攔,有戰死者的姓名,籍貫,兵種,軍階死亡日期。記錄著每一天在戰場各地死亡的各部隊的人名單(沒有所屬記錄,數據截止於1941年,約兩天發布一號)。

還有同《官報》中的靖國神社合祀名單(數據截止於1943年,每年公布約兩次),雖沒有死亡日期,也同樣記錄著幾乎所有的戰,病死者的名單。對此資料若加以研究,分析利用,可以明確地算出某天,某部隊在某地戰鬥中死亡的所有實名。本論中的平型關大捷日軍死亡名單的166名,即是最終以此方法還原到個人的。此數據經過了聯隊史記錄,新聞的實名報導, 《官報》《戰地其他死亡者》的核對,《官報》《靖國神社合祀名單》的檢驗等,經過了四重交叉檢證,可以說是很精確的數字。通過這種努力,不僅能糾正國內多年宣傳的“殲敵千名”錯誤記錄,還可以將165名死亡者全部落實到具體人名,出身地,軍階。利用此種方法,使有關平型關大捷的研究結果出現新飛躍,進入不可置疑的精確統計的最終階段(參考本書最後附錄的《平型關大捷日軍戰死者名單》)。

《官報》1938年2月21日,第3338號,記錄了矢島中隊(汽車隊)平型關老爺廟戰死者40名中的36名。(其他4名包括一名失蹤,一名戰傷死,也出現在官報19390314號中)

 

[1]陳毅《新四軍在華中》《解放日報》1943年7月5日,(《陳毅軍事文選》解放軍出版社1996年3月)。

[2] 『17D 歩兵第54聯隊(月七三八五)資料』支那,大東亜戦爭,北支104。防衛省防衛研究所戦史室。

[3] 《八路軍參考資料1》(中國抗日戰爭軍事史料叢書),解放軍出版社,2015年,37頁。

[4] 「名譽の戦死をした場合遺族が受ける賜金の規定」『朝日新聞』1937年10月16日、東京版朝刊、6麵。

[5] 在此出示的是第九中隊數據,上級第三大隊,和聯隊整體,在此日也沒有出現死亡記錄。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博主已隱藏評論
博主已關閉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