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璿子

把日子過成詩, 讓生活留著馨香。心中守著愛,筆下的思緒,如仙鶴在藍天下翱翔,自由自在。
(空中璿子博客中璿子原創,轉載或引用請注明出處,謝謝)
個人資料
正文

轉文:【漢俳詩刊】(特刊)漢俳史及漢俳藝術形式探究<上>

(2021-01-11 22:44:14) 下一個

【漢俳詩刊】(特刊)漢俳史及漢俳藝術形式探究<上>

北京師範大學 漢俳詩刊 Today
 

   漢俳史及漢俳藝術形式探究

北京師範大學:

     趙雪、張曼玉、田芮

導師:林濤

 

摘要:漢俳誕生於中日文化交流,作為一種新興詩歌體裁不斷發展,但相關研究仍然較少。基於數據庫文獻,漢俳發展呈現出五個階段。基於《詩刊》、《漢俳詩刊》雜誌,漢俳發展呈現出受文學價值與政治屬性兩方麵影響的特點,但主題內容、創作方式等均更加多元。漢俳創始人之一林林,在繼承自身俳句翻譯理念基礎上,努力創新漢俳創作方式。新世紀漢俳重要漢俳詩人、學者段樂三則對漢俳創作活動、理論建立、推廣普及等均作出重要貢獻。今後漢俳應當繼續發揮其短小輕便體式的優勢,抓住新媒體時代機遇,進一步向大眾化、日常化方向發展。關鍵詞:漢俳;發展曆程;藝術形式;新媒體。
 

緒論

 

     一、研究動機 

  2019 年年初,在《人民中國》雜誌隨刊附贈的日曆中,本項目研究成員首次接觸到漢俳這一文學體裁。漢俳是一種來源於日本俳句、多以字、三行的形式書寫的一種現代新型詩歌體裁。[1]漢俳於1980 年誕生於中國,是中日友好交流的結晶。此後的四十年間,漢俳這一種年輕詩歌體裁所吸引的創作與研究群體也逐漸擴大,其中不乏一些優秀的詩人、學者以及一眾民間愛好者。

漢俳誕生至今四十年來,雖被越來越多人所了解和喜愛,但漢俳的相關研究數量並不多。因此,筆者認為,對漢俳的發展曆程及其藝術形式進行探究和係統梳理,無論是在理論層麵還是實踐層麵上都是具有深遠意義。本研究將嚐試從中日關係等多角度梳理漢俳的發展曆程,著重分析對漢俳發展產生重要推動作用的雜誌及作家,並在此基礎之上嚐試為漢俳今後的發展提出提案。

 

     二、漢俳研究現狀 

    1. 國內漢俳研究現狀 

根據中國知網及讀秀等相關數據庫檢索情況來看,國內有關漢俳的研究開始於20 世紀80 年代初,但整體研究數量不多;例如,使用中國知網以“漢俳”為主題進行檢索,共找到90 條結果。此外,其中相當一部分文獻實為漢俳詩作本身或偏文學性的散文隨筆,而非學術研究;且學術研究類文獻中成體係的研究偏少,多為單獨探究與漢俳有關的某一個內容,缺少各研究方向間的聯係與整體視角。

總體來看,現階段對於漢俳的研究相對較少,有待進一步補充與完善。本項目將對現有的漢俳研究作細致梳理與分析,旨在為今後研究者們對漢俳的研究提供基礎平台。

    根據檢索得到的文獻內容,筆者大致將其分為以下六類:

(1) 漢俳與相關文學形式的比較研究

此類研究多為漢俳與俳句的比較研究,探究思路多是先從俳句在日本的曆史發展和在中國的傳入、接受開始寫起, 接著回顧漢俳的產生與發展,然後基於以上兩個方麵可能會再探究二者間的聯係、影響等。如劉德有在《俳句·HAIKU·漢 俳》中,先是分析了俳句在日本的曆史、地位和創作要求,接著介紹了日本俳句詩人鬆尾芭蕉的部分作品,最後還落 腳在漢俳的創作實踐及其社會價值上。

(2) 漢俳作家作品研究 

此類研究多是聚焦到某一位漢俳作家,通過梳理、分析其詩作、理論和相關貢獻,為漢俳創作提供啟示。此類文獻涉及到的漢俳作家有林林、曉帆、段樂三、紀鵬等人。如肖華在《日本俳句的譯介及漢俳的創建——以林林為中心》中重點分析了林林有關俳句翻譯、解讀和漢俳創作、創新等方麵的作品和理論,較為全麵係統。又如楊劍龍、陳麗偉在《小帆漢俳創作論》中梳理了小帆曉帆漢俳作品,分析了其漢俳創作的情感表達和藝術風格,並進一步探究了漢俳對中國新詩創作和發展的獨特貢獻。

(3) 漢俳創作方式研究 

此類研究圍繞漢俳應該遵循怎樣的規則或理念進行創作提出了相關見解,值得注意的是,不同學者之間的觀點可能存在差異甚至衝突。其中較為係統的如王向遠的《“漢俳”三十年的成敗與今後的革新——以自作漢俳百首為例》。作者首先回顧俳句在日本的發展曆程,接著分析了俳句的寫作要素、題材等,然後提出了自己對於漢俳的分類、風格和創作理念的看法。再如李景新在《論古典式漢俳的體裁特征:比較與建設的視角》中提出古典風格應該成為漢俳的正格,格式應固定為“五七五”的三行形式,此觀點與其他一部分學者衝突。

(4) 漢俳存在的問題研究 

這類研究整體數量較少,但已有的研究較為係統和深入,有較多值得人們思考的地方。較早的如李芒的《俳句和漢俳》,從中日兩國視角分別分析了漢俳存在的問題。如漢俳十七字比俳句十七音包含的容量大、漢俳“說明過剩, 省略不足”有冗長之感等。近年如李疏桐在《論漢俳的問題與改造》中也提到漢俳與俳句容量不對等的問題,此外作 者對三行詩形式、漢俳“俳意”等也提出了質疑。

(5) 漢俳價值研究 

此類研究不多,但可以給後人提供一個較新的研究思路。其中較具代表性的是劉德有的《俳句-HAIKU-漢俳》,提出人們可以通過創作漢俳,走近俳人的內心世界,消除美學意識的差異,同時對中日文化交流也有重要意義。

(6) 散文隨筆類 

此類文章多為因某首漢俳有感而發,接著簡單回顧俳句和漢俳曆史,表達作者對漢俳的讚美,同時呼籲更多人來欣賞、創作漢俳,多見於早期文獻。

    綜上所述,現階段國內有關漢俳的研究數量總體較少,有必要進一步補充、發展和完善。

2. 國外漢俳研究現狀 

日本論文網站CiNii Articles 中,以「漢俳漢俳)」為關鍵詞進行檢索,共檢索到日文文獻20 篇,且其中兩篇提到了林林、一篇提到了袁鷹。在20 篇文獻中僅有一篇題為「漢俳の最初最初的漢俳」的文獻的電子資源成功獲取。該文獻對中國漢俳最初的發展曆史作了簡要梳理,是麵向日本的對中國漢俳的簡要介紹。

此外,筆者還嚐試在Elsevier ScienceDirectGale ScholarSAGE Journals、中國知網外文文獻板塊等外文數據庫網站以“haiku, China”為關鍵詞進行檢索,未檢索到相關文獻。

    三、研究意義 

從最初的無人問津到今天的方興未艾,漢俳四十年的發展曆程,是對漢俳旺盛生命力的最好證明。對這穩中有進的四十年進行分析研究,無論是對漢俳本身研究的完善,還是對中國詩界的資料補充都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另外, 由於漢俳自誕生以來便帶有政治屬性,其發展與中日關係始終存在著或淺或深的聯係,堪稱中日關係的晴雨表和粘合 劑。從這一角度來看,對漢俳史及其藝術形式進行深刻分析也具有深遠意義。

筆者認為,作為本科生科研團隊,有能力對漢俳發展曆程及其藝術形式等進行相應的資料收集和分析。本研究意在拋磚引玉,為相關研究人員提供今後更深入的研究,提供基礎平台支持。

    四、研究思路 

筆者將從俳句與漢俳、漢俳相關雜誌研究、漢俳作家及其作品分析、新媒體視野下的漢俳發展展望及提案四個部分,對漢俳史及其藝術形式進行研究。

如下圖所示,上述四個部分以軸麵結合的方式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串成了漢俳發展的體係。具體來說:軸線上, 從電子資源與紙質媒體兩個角度,以時間線梳理漢俳發展曆程;橫麵上,結合兩位代表性漢俳詩人、學者,聚焦具體 作品,細致剖析漢俳藝術表現形式、把握理論框架,探索漢俳今後多樣化蓬勃發展新思路。

 

                    圖1  研究思路示意圖

 

在論文各部分的具體構成上:

首先,第一部分將簡單介紹日本俳句的傳入及其發展,重點關注漢俳的產生及其發展曆程。在這一部分,筆者將基於文獻數據,結合中日關係、漢俳相關大事件及具體漢俳作品等對漢俳發展史嚐試進行分階段梳理。

其次,在第二部分,即漢俳相關雜誌研究中,筆者選取了大型國家級詩歌刊物《詩刊》、中國詩壇第一本定型而規範的漢俳專門雜誌《漢俳詩刊》後更名為《漢俳詩人》進行分析。兩本雜誌雖在定位等方麵相去甚遠,但都對漢俳的發展和推廣產生了無與倫比的積極作用。

第三部分主要通過聚焦林林、段樂三兩位對於漢俳的發展有著突出貢獻的詩人,對漢俳和作家及其作品進行了深入分析。其中,林林的突出貢獻出要表現為對俳句翻譯理念的傳承對漢俳藝術形式的創新;段樂三則作為漢俳民間愛好者的突出代表,對漢俳創作、研究等有較為獨創性的見解,在漢俳推廣方麵也有突出的貢獻。

 最後,在對漢俳發展曆程的分析和探討之上,對於漢俳如何在日新月異的新媒體環境下謀求更好發展,筆者在第四部分嚐試作出具有建設性意義的提案。

 

第一部分 俳句與漢俳

 

第一章 俳句的傳入及其發展研究

 

俳句,是日本的一種古典短詩,由“五七五”共十七字音組成,一般包含“季語”。18 世紀後半葉傳入中國。1775 年僑居日本長崎的清人程劍南,嚐試將大島蓼太的俳句「五月雨やある夜ひそかに鬆の月」,按照中國五言絕句的形式翻譯成:“長夏草堂寂,連宵聽雨眠,何時懸明月,鬆影落庭前”。這應當是中國首次翻譯、引入日本俳句。清末民初,中國不斷湧現出學習俳句、創作俳句的俳人。如隨父旅日的羅朝斌,曾向正岡子規、高濱虛子等日本俳人學寫俳句,並創作了上百首俳句[2]

俳句的不斷譯介與引入,也在20 世紀20 年代初,在中國詩壇掀起了一陣“小詩運動”。而引動這股風潮的應當是周作人。他在前人的基礎上,大量譯介日本俳句,對俳句的傳播與中國“小詩”的興起,起到了重要作用。1906 年, 周作人赴日留學,在日期間對日本俳句產生了濃厚興趣。回國後,周作人1916 年發表了《日本之俳句》,這是國內首次將“日本詩歌”與“小詩”聯係起來。之後,又在 1921 年至 1923 年近三年時間內,翻譯了一百多首短歌和俳句。周作人向中國文壇詳細介紹了與謝蕪村、鬆尾芭蕉等多位俳人大家,並把日本的詩歌進行分類[3]。這些翻譯和介紹,為中國文壇接受、借鑒日本俳句起到了重要作用。

此後受曆史原因,中日關係惡化,兩國文學交流也一度停滯。1972 9 29 日,中日邦交正常化,兩國文學交流開始逐漸回暖。中國的文學家、翻譯家開始陸續發表俳句的譯介及評論作品,其中知名的有林林1910-2011)、李1920-2000、曉帆(1935-2014等人,發表有《日本古典俳句選》1983,林林譯著、《從和歌到俳句》1986,李芒)等作品。與此同時,中國的一些詩歌雜誌也開始刊登俳句及其相關翻譯。如《日語學習與研究》、《詩刊》等諸多雜誌報刊都陸續刊登了俳句作品,為俳句在中國的傳播提供了重要的傳播載體。

此外,俳句自身也在發展變化,並由此給中國的詩歌帶來了一定的新影響。俳句本身遵循“五言七言五言”的格式,但隨著現代社會俳句創作方式的靈活多樣化,不拘泥字數而隻保留三行的新式詩體逐漸在日本流行。例如,為推廣漢字教育,日本漢字協會推出了三行詩歌的征集活動。1994 年至2005 年,日本日語文章能力檢定協會每年都會舉辦“三行情書”大賽。2010 年4月3日,中國中央電視台新聞頻道播出了日本“三行情書”的節選,使更多人了解了“三行情書”[4],相關創作活動也相繼展開。

由此,俳句在中國,由傳入時的單純譯介、到對“小詩”運動的刺激,再到近年對“三行情書”的推動,整體呈多樣多元態勢發展。

 

第二章 漢俳的產生及其發展曆程

 

一、漢俳的產生及其概況 

   漢俳,即漢式俳句,是仿照日本俳句的形式,以中文創作的韻文,是中日文化交流的產物。

“漢俳”這一文學體裁的官方誕生時期,應追溯到20 世紀80 年代初。1978 8 12 日,中日兩國代表在北京締結中日和平友好條約,中日兩國關係向友好和平方向發展。在這種時勢的大背景下,中日文學層麵的交流也得到了良好發展,而漢俳就是在這一時代背景下應運而生的文學形式。

1980 5 30 日,中日友好協會首次接待了來自日本的“日本俳人協會訪華團”,日本詩人們還送來了鬆尾芭焦等日本著名俳人所作詩集。在此次接待會上,趙樸初詩興勃發,參照日本十七音俳句,同時借鑒了中國古典詩詞特點,即席賦詩,共計以下三首:

 

     上憶土岐翁/囊書相贈許相從/遺愛綠蔭濃
    幽穀發蘭馨/上有黃鸝深樹鳴/喜氣迓俳人
    綠陰今雨來/山花枝接海花開/和風起漢俳

 

“和風起漢俳”一句,第一次明確出現了“漢俳”二字,這一新型文學形式就此被命名和確定下來。在自此之後的四十年中,漢俳的發展雖起起伏伏,但總體上呈現出平穩上升的發展趨勢。除此之外,漢俳在近年來得到了來自文學界及大眾越來越多的認可和喜愛,對中日關係的依存度也逐漸降低,從純文學的視角來看也取得了一定的發展。

    二、漢俳史的梳理標準及曆程總括 

 為了對漢俳的發展曆程進行基於數據的分析、梳理和研究,筆者嚐試以“讀秀”數據庫對漢俳發展史1980-2019 進行了梳理。具體做法為:在“讀秀”數據庫中以“漢俳”作為關鍵詞、“出版物”類別下進行文獻檢索,以1980 2019 年的漢俳相關文獻數量的峰值為節點,將漢俳的發展曆程分為了五個階段。並在其基礎之上,對於漢俳發展趨勢背後的原因,結合時代背景等進行了分析。

筆者在調查統計時,共引入了三個變量,分別為:文獻總數、文章總數、作品總數。其中,文獻總數是指漢俳相關文章、相關論文以及對漢俳作品的鑒賞等非作品類文章的總數;漢俳文章總數是指文獻檢索時出現的漢俳與漢俳集等作品類文章的總篇數;作品總數指漢俳文章總數漢俳以及漢俳集等作品類文章)中出現的漢俳的總首數。具體情況如下:

 

2 漢俳發展曆程中文獻總數、文章總數、作品總數的數量變化

3  漢俳發展曆程中文獻總數的數量變化

 

4 漢俳發展曆程中文章總數、作品總數的數量變化

 

基於上述統計及數據分析,筆者將1980 年漢俳這一文學形式誕生至今2019 40 年間依據峰值劃分成了五個時期,分別為:

 

 

 

 

1.1980-1992 年:跌宕誕生期。漢俳在矚目中誕生,其後經曆了大約8 年的低潮期,並在之後迎來了第一次發展的高潮。

2.1992-1998 年:波動上升期。漢俳在波動中平穩發展,並在世界詩人大會和第一次中日俳句漢俳交流會舉辦時展露頭腳,分別達到了兩次高峰。

3.1998-2005 年:穩定發展期。這段時期,漢俳保持穩定發展。2002 年,段樂三創辦《漢俳詩刊》,漢俳由此出現了新的高峰。

4.2005-2011 年:高潮迭起期。與漢俳學會的成立、中日俳句連句接力、溫家寶總理訪日等活動相對應,漢俳迎來了數個發展高潮,並持續穩步發展。

5.2011-2019 年:新媒體展望期。與漢俳在紙質雜誌上的發表數量越來越少相對應,漢俳以《漢俳詩刊》微信公眾號等新媒體形式持續保持活躍的狀態,也得到了越來越多人的熟悉和喜愛。

在本章接下來的部分,筆者將結合具體案例,對每個階段漢俳發展的具體特點、發展趨勢及其背後的原因展開分析。

   三、漢俳的發展曆程 

1.第一階段:跌宕誕生期(1980-1992

1980 年到1992 年,漢俳經曆了高起點的誕生、約八年的低落和第一次小高潮。其發展無論是從篇數還是首數看,整體均呈U 型變化。

1980 年,趙樸初先生為對日本俳人協會代表團訪華表示歡迎,便即席仿照日本十七音的俳句寫了五字七字五字、三行的三首詩,漢俳由此正式誕生。次年,雜誌《詩刊》發表了《漢俳試作》一文,其中收錄了趙樸初、林林、袁鷹 先生的共十五首漢俳。這是漢俳在中國第一次正式發表。 

在漢俳誕生的最初兩年,雖然雜誌中刊登的漢俳文章篇數不多,但其中包含的漢俳作品數量在近四十年發展的曆程中相對較多,且內容多圍繞中日交流。如袁鷹和林林應日本俳人協會之邀訪日時所作的漢俳:

 

     春日訪東土,

      采蜜花叢學秀句,

      蜂鬧營營處。(袁鷹)

 

      花色漫天春,

      但願剪得一片雲,

      裁作錦衣裙。(林林)[5]

 

 第一首為袁鷹所作漢俳。首句的“訪東土”、第二句的“學秀句”,均是對漢俳出身的定位;此外,在創作 時,作者還仿照俳句,使用了季語即凸顯季節特征的意象),並吸納了中國傳統詩詞歌賦押韻的特征,稱得上是對漢俳這一新型文學形式的高度呈現。第二首為林林所作漢俳,同樣適用了季語並注重韻律感,既有日本俳句的氛圍感和細膩感,也包含著中國詩詞的影子,讓中國的讀者們讀起不覺有異樣之感。也正是因為林林的這一創作特 點,林林在漢俳這一文學形式創始初起對於漢俳的推廣和發展產生了極其重要的助推作用。在之後的第三部分第五章中,筆者會對於林林進行更加深入的探討。

但在此後接下來的約八年間1982-1990),漢俳的創作與研究均處於相對低迷的狀態。這或許是因為:在文學界內,漢俳作為一種新興文學體裁還未得到文人們及研究者們的廣泛認同;在大眾視野下,漢俳初出茅廬,雖有部分雜誌對其進行刊載,但總體上並沒有得到很好的推廣和宣傳,未能被大眾所廣泛了解和認可。這一低落的態勢在1992 年得到扭轉,由此漢俳迎來了誕生後的第一個小高潮。

     1991 年中國香港漢俳作家曉帆出版了中國第一本漢俳集《迷蒙的港灣》。曉帆對於漢俳的多樣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他在創作過程中注重對中國傳統詩詞創作技巧的沿襲,同時也融入了自己的創作特點,因而其所作漢俳雖短小精悍卻耐人尋味。如:

 

   掉一地淚水
    鏡湖知道你是誰
    回一聲清脆。

——《回聲》[6]

 

曉帆所作漢俳有言有盡而意無窮的意味,寥寥數語卻意蘊無窮;巧妙運用擬人、通感等常見於中國傳統詩詞中的修辭手法,可謂是將漢俳的美發揮到得淋漓盡致。

在此之後,在1992 年出版的《中華詩詞鑒賞辭典》中,首次將漢俳與詩、詞、曲等詩歌形式並列,正式確認了漢俳作為新興詩歌體裁的地位。或許是90 年代初,文學界業內人士對於漢俳的認可及其地位得到官方認同所帶來的雙重刺激,使這一時期漢俳的創作迎來了一個小高潮。在1992年,漢俳相關的文章、漢俳作品等數目均達到峰值, 出現了漢俳發展曆程上的第一個小高峰。

     2.第二段階:波動上升期(1992-1998

    相較於第一階段,第二階段中漢俳的發展雖仍有小幅波動,但其發展明顯呈現上升態勢,並在1994 年和1998年迎來了兩次發展高峰。

     1994 年,第十五屆世界詩人大會在中國台北召開,會上中國香港詩人曉帆應邀作了以漢俳為主題的學術報告。由此,漢俳首次走上世界詩壇,在文學界得到了更廣泛的認同。同年,詩人紀鵬發表了多首漢俳,且內容題材不再局限於中日交流,而是更傾向於將漢俳視作普通詩歌題材的一種,記錄所見所思。如: 

 

    字謎刻仙樓
     “風月無邊”何人留
     景美情更優

                     

            ——《泰山石刻》[7]

 

    奇聞如雪飄

      售藥回扣有招標

     藥劣囊中飽

       

                   ——《回扣有招標》[8]

 

      以上漢俳分別為詩人遊山之感和對社會問題的揭露與反思。在此之前,漢俳的創作多停留在對日本俳句所呈現的俳意或是中國傳統詩詞古風的模仿上,對其它語意語境的嚐試有所欠缺。而紀鵬此次所作俳句,語言或餘韻悠長或一針見血,隨主題而變,賦予了漢俳更多樣性的語境,稱得上一次重要的嚐試。

1998 年則迎來了一次影響力更盛的漢俳發展高潮。此前,1996 年第一次“中日俳句漢俳交流會”在中國開幕;1997 年迎來了中日邦交正常化25 周年紀念,中日關係逐漸緩和,中日兩國間的文化交流也日益壯大;同時,1997 年也是現代俳句協會成立50 周年,大量詩人開始從事漢俳創作,如黃葵的《漢俳二十五首:謹以此獻給又一輪新生的春天》等;1998 年則為中日友好和平條約締結20 周年。也許是因為連續三年的中日兩國友好關係的推進與中日文化交流的深入,漢俳終於在1998 年迎來了創作與發表的高峰。在讀秀上檢索到的漢俳作品便有60 首,這在40 年間的漢俳發展史上都是極高的。

其中較為重要的詩人有李芒等。李芒不僅從事漢俳創作,還積極進行俳句和漢俳的中日互譯,便於中日兩國讀者欣賞,對漢俳在中國及日本的推廣都起到了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如:

 

        白梅辭麗春         白梅麗春
         蝴蝶離枝去     胡蝶枝を離方に遠く去りたる
         猶遺清夢痕         猶清夢のを遺
                          ——《白梅》(作俳並和譯)[9]
 

李芒語言功底深厚,意境豐富,無論是漢俳還是譯作,都可圈可點。另外值得一提的是,李芒在將漢俳譯為日語時,不一味追求還原俳句的五七五音,而是注重漢俳的意境傳達,是漢俳日譯的很好的嚐試。

整體上看,無論是從數量還是質量上看,漢俳在第二階段都有了較大發展,漢俳也被越來越多的人所認識和接受。且漢俳發展中幾次高潮的出現均與中日交流有較為密切的關係。

    3.第三階段:平穩增長期(1998-2005)

    漢俳的創作在1998 年迎來高潮後,進入了一段平穩增長期。

1998 年到2005 年,發生了數件對漢俳的發展有積極影響的事件。其中,最引人注目的當屬2002 年《漢俳詩刊》(2004   5  月起更名為《漢俳詩人》,此處為避免混淆,統稱為前者)的創刊。《漢俳詩刊》的創刊人段樂三,是民間重要的漢俳詩人和漢俳發展推動者之一,對於漢俳這種新型的藝術形式給予了高度重視,並努力擴大漢俳的影響。由於《漢俳詩刊》中刊載的具體漢俳數量實在太過龐大,故在本章中略去,將在第二部分第四章對其進行係統梳理。2002 年至2003年間,《漢俳詩刊》共發行八期期刊,且其中均為漢俳作品及與漢俳相關的文章,不難推斷其中漢俳數量之多。從《漢俳詩刊》這一雜誌來看,在這一時期,對漢俳充滿興趣、創作熱情高漲的民間詩人們,通過他們對漢俳投入的精力讓漢俳有了顯著而廣泛的發展;他們努力在民間推廣漢俳,尋求大眾對漢俳這種新興藝術形式的接受和欣賞。

    在此,謹以段樂三所作、刊載於《漢俳詩刊》上的一首漢俳為例,稍做賞析。

 

    刊小載華章
     藍天鋪紙林當筆
     莫怨缺紅娘[10]
 

      段樂三所作的此首漢俳短小精悍,以“刊小”表達了對於《漢俳詩刊》的謙虛態度,同時也以“華章”肯定了《漢俳詩刊》上所刊登的漢俳的質量;後兩行含蓄表達了對於漢俳愛好者們的鼓舞和期待,也反映出段本人對於漢俳創作的高漲熱情。

此後,2005 3 23 日,出於促進漢俳創作與研究、中日文化交流及中日兩國人民友好關係等目的,漢俳學會於北京成立。

    總體來看,與前兩階段相比,第三階段中漢俳的發展變得更加穩健,在民間的影響範圍也逐步擴大。

     4.第四階段:高潮迭起期(2005-2011)

    2005 年到2011 年,與之前相比,漢俳的發展迎來了數個小高潮,平穩較快發展。

隨著2005 年漢俳學會的成立,漢俳的的影響力逐漸擴大。其中值得一提的是,2007 年,時任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在訪日期間,創作了以下漢俳:

 

    和風化細雨
     櫻花吐豔迎朋友
     冬去春來早[11]

 

     首行中的“和風”二字,引用自趙樸初先生所作的第一首漢俳;第二、三行中的“迎朋友”“冬去春來早” 等,則委婉表達了對中日友好的美好祝願。此外,這首漢俳中還出現了日本俳句中常常使用的季語“櫻花”。此首短小精悍的漢俳實屬上品。

在溫家寶總理訪日當天,時任日中文化交流協會會長辻井喬也創作了一首漢俳,與溫家寶總理所作漢俳相呼應:
 
   陽光滿街路
   和平偉友送春風
   誰阻情信愛[12]

 

     以上述兩首漢俳為契機,《NHK 電視漢語講座》自2007 10 月號開始,加入了《中日漢俳聯句接力》的環節, 且一直持續到2009 3 月號,共計18 36 每組2 參與了本次中日交流活動。其中,不乏在各個領域有深刻影響的中日名人參與了此次活動,如諾貝爾文學獎得主中國作家莫言、日本人氣歌手穀村新司、前日本首相村山 富市等。此活動吸引了諸多有影響力的中日名人參與,對中日友好及漢俳的進一步發展都起到了很好的促進作用。

       5.第五階段:新媒體展望期2011-2019

   2011 年之後,讀秀收錄的漢俳作品數整體減少。2016 年,讀秀中漢俳數量減少至零。但從雜誌刊登數方麵來看,漢俳的發展陷入停滯狀態。

    到這一時期,漢俳逐漸褪去了創始初期的濃厚政治色彩,已然成為了一種日常的詩歌體裁。發表的漢俳大多描寫山水、抒情以及社會現實,其創作題材與日常生活密切相關,如:

 

   小康還多遠
   電梯爬高節節攀
   日子比蜜甜
 
   群樓像船艦
   農民世紀農民年
   破浪駛向前
      ——《市郊農民喜喬遷(漢俳組曲)》(節選)[13]

 

     隨著紙質雜誌的衰落和新媒體的興起,漢俳在“中日青年交流推廣年”2019 年迎來了新的發展契機。2019 年, “漢俳詩刊”等微信公眾號相繼上線,並至今保持活躍更新。刊登作品的詩人中不乏段樂三、林爽等著名漢俳詩人,漢俳的數量和質量也達到了較高的水平。

     此外,互聯網也為漢俳交流提供了便利的平台。“漢俳同題詩在線聯歡”等活動相繼舉辦,匯集了國內外漢俳詩人,為漢俳的發展注入了新的力量。例如,在2019 年的“中外漢俳辭舊迎新同題詩‘年夜飯’、‘迎新春’網絡聯歡”中,共有228 人參加,創作了455 首漢俳。由此可以看出,漢俳相關網絡活動的規模之大,範圍之廣。 

 

摯友越洋來

歡渡豬年笑口開

溫情滿屋載(林爽-新西蘭)

 

歲末盼團圓

一家老少樂翻天

大計在來年(劉興祥-重慶)

    ——中外漢俳辭舊迎新同題詩《年夜飯》《迎新春》網上聯歡專刊[14]

 

整體而言,在經曆了許多波折之後,漢俳在2019 年以新媒體的形式回歸,並迎來了嶄新的發展。

四、發展中的質疑與困難 

  在漢俳的發展日益壯大的同時,也出現了一些質疑的聲音。例如,有人把寫漢俳的人劃為“親日派”;更有甚者稱漢俳是日本詩,“去學日本人的東西,有損民族尊嚴”。1甚至在漢俳這一文學形式已有了30 年曆史的2013 年,還出現了一些將漢俳稱作“漢奸文學”的責難和批評的聲音。這主要是因為漢俳是從日本俳句發展而來的文學形式。

回顧中國近代史,中日之間曾出現過摩擦是不可否認的事實。放眼現在,一方麵中日兩國隔海相望,且近年來中日關係亦逐漸改善,但另一方麵,在兩國人民內心深層仍有難以互相理解和接納的部分也是事實。這也是當代中日青年在把握中日友好問題時無法規避的重要課題。其次,近年來,與純文學相比,豐富多樣的文化形式收到了廣泛的接受和歡迎,在此背景下詩歌這種藝術形式的受眾接受度逐漸下滑也是大勢所趨。此外,漢俳屬於從俳句生發出的變體文學,終究難以脫離日本文化,因此對於不懂日語或對日本文化不感興趣的讀者來說也有一定的鑒賞難度。

     五、總結 

從漢俳發展曆程的梳理來看,在近四十年的發展過程中,漢俳與中日交流確實存在著積極的雙向影響:一方麵, 中日兩國始終在有意識地通過創作漢俳來加深理解和表達友好,尤其是在彼此交流訪問時;另一方麵,漢俳也為中國人了解俳句等日本文學提供了契機,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兩國的文學交流。漢俳的文學與政治雙重屬性,使其始終在波動中發展,未曾沉寂。

但漢俳在其政治色彩之外,在文學性層麵也因其創作門檻低、創作可能性高、題材短小精悍等特點受到了文學界乃至普通讀者越來越多人的接受與喜愛。縱觀四十年的漢俳發展曆程不難發現,漢俳的發展離不開其內在原動力和外在助推力的雙重作用:漢俳發展的內在原動力是其作為漢俳本身所蘊含的文學價值;漢俳發展的外在助推力,是其作為日本俳句中國本土化的文學形式所帶有的政治功能,具體表現為漢俳可以被視作中日關係發展的晴雨表與粘合劑。除了一些與中日友好關係大事件相關的特殊時間節點外,總體來看漢俳正朝著退政治化的方向逐漸發展,其作為文學本身的價值也逐漸凸顯。筆者認為,漢俳作為一種較為年輕的文學體裁,在今後的推廣與發展過程中,應充分利用好自身優勢,平衡和發揮好其內在原動力和外在助推力兩方麵的作用。漢俳在今後的發展中,一方麵應深挖其文學層麵的價值,增強其可讀可寫性;另一方麵也要找準其政治定位、抓住發展時機,以謀求更為長遠的發展。對漢俳的發展趨勢展望及發展提案,筆者將在之後的第四部分進行詳細的說明與論述。 

 

第二部分 漢俳相關雜誌研究

 

第三章 《詩刊》

 

 一、《詩刊》雜誌背景簡介 

《詩刊》於 1957 1 月在北京創刊,是由中國作家出版社主辦的大型國家級詩歌刊物。《詩刊》主要刊登當代詩人的詩歌作品、刊發前沿詩壇動態及詩歌評論,在詩界具有較高的地位與影響力。

經查證,由於1957 年《詩刊》創刊號上並未刊登創刊詞等相關文本2,故筆者此處僅就《詩刊》創刊號對《詩刊》的創刊背景進行簡要分析。在《詩刊》創刊號上,打頭刊登了時任國家領導人毛澤東主席所作《舊體詩詞十八首》, 其中首篇便為名作《沁園春·長沙》;此外,創刊號上還刊登了毛澤東所著《關於詩的一封信》,字裏行間飽含了對

《詩刊》創辦的支持和期許。

 -------------------------------

1 引自段樂三《正確對待漢俳》一文。此文原載於新西蘭《先驅報》中文版2006 5 30 日上。

2 現階段受到新冠疫情的影響,無法獲取紙質版《詩刊》創刊號進行確認,故此處僅依據線上電子資源進行判斷。

         6  毛主席《關於詩的一封信》手跡3 

 

《詩刊》曾於1965 年因“文化大革命”運動停刊,並於1976 1 “文革”結束後經毛澤東主席批示“同意” 複刊。4《詩刊》自 2002 年起由月刊改為半月刊。其中,上半月刊重點刊發詩壇名家及成熟詩人的精品力作,充分展示中國詩壇的創作現狀;下半月刊以刊發青年詩人創作的詩歌為主,展示中國詩壇展露鋒芒的新人最新力作,以確立 其在中國詩壇的地位。5創刊至今63 年間,截至2020 年第8 期,《詩刊》總發刊量約為389 6;發文量近年來也在年500 篇左右7,稱得上為中國詩界的具有代表性的詩歌刊物。

在新媒體方麵,詩刊也緊追時代潮流。2010 7 月,《詩刊》博客創立;2010 10 月,《詩刊》以“詩刊社” 的昵稱加入微博;此外,《詩刊》也以“詩刊社”公眾號形式活躍在微信公眾平台上。

二、以《詩刊》雜誌為基礎的漢俳發展梳理 

自漢俳 1980 年問世以來,《詩刊》雜誌對於漢俳一直保持著持續性的關注。《詩刊》作為國內外詩界矚目的雜誌之一,對漢俳及其相關文章的刊登無疑對漢俳的發展和推廣產生了無與倫比的積極作用,同時也從側麵反映出對漢俳文學價值的認可和肯定。

筆者對 1980 年漢俳創始之後的《詩刊》雜誌進行了全麵的資料收集和整理,對其中漢俳及相關文章刊登的情況進行了詳細的梳理和分析。基於《詩刊》在中國詩界的重要地位來看,筆者認為有必要對漢俳在《詩刊》雜誌上的刊登狀況進行係統性的梳理。這一梳理對漢俳本身的定位等都具有重要的學術意義,意在拋磚引玉,為今後漢俳相關學術研究提供一定的參考。

總體來看,自1981 年第一次刊登漢俳至今,《詩刊》上共計刊登漢俳11 共計55 ),且大都為名家所作, 質量普遍較高。除漢俳作品之外,《詩刊》上還陸續刊登過一些關於漢俳、俳句的論文及優秀俳句譯作、英俳譯作等。雖然與《漢俳詩人》等漢俳專門性雜誌相比,漢俳的刊登數量並不甚多,但與其他雜誌的刊登情況相比,刊登數量及質量都是相當可觀的。《詩刊》作為詩界專業雜誌,其對於漢俳發展曆程四十年間的持續性關注,無疑對漢俳的推廣和傳播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詩刊》自20 世紀80 年代以來,發表了諸多作家創作的漢俳及俳句譯作。這些作家中,既有漢俳概念創始人趙樸初,也有林林、李芒等對漢俳發展作出顯著貢獻的漢俳作家,甚至前國家總理溫家寶也赫然在列。按時間順序來看,

---------------------------------

3 1957 年《詩刊》創刊號所刊登的《關於詩的一封信》為文字版;毛主席《關於詩的一封信》手跡刊登於《詩刊》2017 年第1 期。
4參考自“《詩刊》投稿雜誌社—期刊基本信息”。http://shikan.toug.com.cn
5 參考自“《詩刊》投稿雜誌社—期刊基本信息”。http://shikan.toug.com.cn  
6 由於紙質資源難以獲取,此處的《詩刊》發刊數量是依據中國知網的數據人工計數所得,與實際數據可能存在誤差。
7 此處數據依據中國知網“《詩刊》發文趨勢分析”所得。

 

《詩刊》上所刊登的漢俳作品隨著時間的推進也逐漸褪去政治色彩,創新性逐漸凸顯。

漢俳最初是作為中日外交手段被提出,政治性色彩較濃。漢俳在中國雜誌上的第一次刊登,是《詩刊》於1981 6 期刊登的、由趙樸初、林林、袁鷹所作的《漢俳試作》(十五首)。這是在漢俳概念確定之後,第一次在雜誌上的呈現。其中,還刊登了趙樸初於1980 年所作的第一首漢俳:

 

    綠陰今雨來
    山花枝接海花開
    和風起漢俳
    ——《漢俳試作·贈日本俳人協會諸友》趙樸初[15]
 

20 世紀80 年代,是漢俳概念剛被提出、漢俳的發展方興未艾的時期,此時期大部分漢俳僅模仿俳句的形式而不太注重俳句內涵。在這一階段出現了一些僅借用俳句形式而不注重俳意傳達的漢俳及政治色彩濃重的漢俳,甚至還出現了以德育為意圖的漢俳。其中,後一類漢俳不失為漢俳發展過程中的新鮮嚐試,極具創新性。例如1982 年袁水拍所作漢俳: 

 

    敬老紅領巾,
    讓座青年聲聲您, 
    車廂風氣新。

——《漢俳學步·誇街車》袁水拍[16]

 

此後較長一段時期1983-1990  年前後),《詩刊》在不定期刊登漢俳作品的同時,也有選擇地刊登了一些優秀的日本俳句甚至其他國家所作俳句的譯作。其刊登的俳句原作者及其所作俳句也呈現出一定的趨向性,主要以優秀、著名的俳句詩人及與中國曾有過聯係的俳句詩人為主,例如阿波野青畝、下村非文、村井隆等。此外,譯者也多為中 國同期較有影響力的漢俳作者,如林林、李芒等。該時期刊登於《詩刊》上的俳句譯作普遍具有一定的創新性,體現 出了譯者所做出的創新和嚐試,具體表現包括:翻譯時不拘泥於五七五的句式、注重俳意的傳達等。例:

 

長安沐月光,又熱又清涼。

   ——《日本俳人訪華俳句選譯》李芒 譯

 

佇立望樓,似旅愁亦似悲秋。

    ——《日本俳人訪華俳句選譯》李芒 譯[17]

 

    之後,隨著漢俳的進一步發展,注重寫意、凸顯季節性、包含季語的漢俳也相繼出現。例如:
 
      豈敢稱花豪,不攀大樹怎扶搖?有愧稱淩霄。
            ——《漢俳一束 花·淩霄》林林[18]
 

這一時期,部分漢俳在創作時吸收了日本俳句注重俳意的特點,注意其韻味與漢俳的融合和再現,有較高的文學趣味和鑒賞價值。但與此同時,也不乏帶有趣味性的漢俳在《詩刊》上刊登。例如:

 

添書如得友。中外春秋奔左右。驅馳一招手。

    ——《漢俳·中國書店購書歸來》林岫[19]

 

漢俳的創作傾向,雖然一方麵與作者的個人風格有關,但也一定程度上受到了20 世紀80 年代以來《詩刊》上開始刊登一些優秀的日本俳句甚至其他國家所作俳句的譯作的影響。

20 世紀90 年代開始,除了模仿俳句、重視俳意的漢俳,及最初政治性色彩較強的漢俳外,漢俳繼續創新,出現了以記事為目的、以及以商業性為目的的體現商業價值的漢俳。漢俳的發展不再單純沿襲日本俳句的軌跡,逐漸產生了其他分支,產生了一些為我國所用的用途,展現出漢俳不同於俳句的特色和獨到之處。例如,1999 年紀鵬為茅台酒廠吟作漢俳兩首,其一為:

 

    國酒第一城
    慷慨悲歡杯酒中
    覽史思衰興

——《茅台詩會吟草·訪茅台國酒文化城》紀鵬[20]

 

到了21 世紀初期,《詩刊》對於漢俳的選取與刊登持續保持著穩定的數量和質量。值得一提的是,在這一時期, 隨著中日關係的持續緩和,漢俳的創作群體進一步擴大,同時漢俳作為中日友好橋梁的屬性再一次被提上台麵,在政治層麵發揮了重要作用。

2007 年及2010 年,時任國務院總理、黨組書記,中央政治局常委溫家寶曾於日本於四個不同時間分別作漢俳四首,是漢俳作為外交手段的重要節點,對中日友好往來具有重大意義。溫家寶總理所作漢俳四首其一如下: 

 

    和風化細雨,
    櫻花吐豔迎朋友, 
    冬去春來早。
       ——《溫家寶總理漢俳四首·2007 4 月訪日時即興創作》溫家寶[21]

 

溫家寶所作的四首漢俳均有季節性描寫,這於日本俳句特點相吻合,說明這四首漢俳並非一時興起所作,而是在對日本漢俳有過一定了解的基礎之上所作;另外,更令人矚目的是,所作四首漢俳均含帶有積極意義。例如此首漢俳中,“和風化細雨”、“迎朋友”、“冬去春來早”等,都暗含了當時對中日兩國關係發展前景的良好祝願;同時還使用了“櫻花”這一充滿日式色彩的季語,相信即使是日本的讀者讀來也深感親切。短短三行、十七字,便映射了對中日兩國的友好關係的期盼,體現了漢俳以小見大的政治價值。

      在此之後至今2011-2020),據調查統計,《詩刊》上未刊登漢俳作品及相關文章。
       三、《詩刊》雜誌中漢俳及相關文章刊登情況總結 

《詩刊》作為中國漢俳發展曆程上的重要刊物,對漢俳研究具有極其重要的價值和意義。筆者認為,在研究漢俳發展曆程時,雖然近幾年《詩刊》對於漢俳的關注度有所降低,但介於其對漢俳整體發展的推進作用來看,仍有必要將《詩刊》作為重要的資料之一進行分析和研究。

縱觀《詩刊》上所刊登的漢俳作品,一方麵隨著時代的發展,其創作題材多樣,類型豐富,穩中有變,體現了漢俳作為文學本身的多樣性與可塑性;另一方麵,在一些特殊的時間節點,如1980 年的漢俳創始之初與2010 年的溫家寶訪日時期,漢俳的政治屬性也是不可被忽略的。

通過上述梳理,筆者認為可以管窺漢俳發展的內在原動力和外在助推力:漢俳發展的內在原動力是其作為漢俳本身所蘊含的文學價值;漢俳發展的外在助推力,是其作為日本俳句中國本土化的文學形式所帶有的政治功能,具體表現為漢俳可以被視作中日關係發展的晴雨表與粘合劑。縱觀漢俳在《詩刊》中的呈現,除了一些與中日友好關係大事件相關的特殊時間節點外,總體來看漢俳正朝著退政治化的方向逐漸發展,其作為文學本身的價值也逐漸凸顯。筆者認為,漢俳作為一種較為年輕的文學體裁,在今後的推廣與發展過程中,應充分利用好自身優勢,平衡和發揮好其內在原動力和外在助推力兩方麵的作用。 

 

第四章 《漢俳詩刊》/《漢俳詩人》

 

     一、雜誌的創辦及發展 

      《漢俳詩刊》是中國詩壇第一本定型而規範的漢俳詩刊,創刊於2002 1 5 日,發刊期間2002-2008 )共計出版雜誌24 期,其中2006 -2008 年是以每兩期合並為一本合刊的形式出版發行。後因經費不足等原因,於2008 11 月停刊。《漢俳詩刊》雜誌為季刊,於每年的1 月、4 月、7 月及 10 月出版發行。該雜誌是由段樂三所建立的《漢俳詩刊》編輯部編輯出版、由湖南省新聞出版局批準的內部發行刊物,所發行雜誌不進行銷售,隻以贈送形式流通。2004 5 月,根據國家出版總署指示,從2004 年第2 總第10 開始,《漢俳詩刊》更名為《漢俳詩人》。(為避免混淆,以下統稱《漢俳詩刊》8

1980 年漢俳誕生後,《詩刊》、《人民日報》、《人民文學》等報刊雜誌相繼刊登了趙樸初、林林、袁鷹、李芒等著名詩人的漢俳詩作,一些民間漢俳組織和漢俳研究學會也陸續成立,漢俳逐漸在國內詩壇普及開來。隨著漢俳的不斷發展,迫切需要一種定型而規範的漢俳專門詩刊為漢俳創作提供交流、展示的平台。於是,由段樂三主編的《漢俳詩刊》應運而生。

在《漢俳詩刊》創刊號上刊有編輯部所發表的《致漢俳詩愛好者的公開信》一文,文中提到,出版《漢俳詩刊》意在填補國內漢俳雜誌空白,“一則,讓漢俳詩刊和愛好者有一個習作和探索的園地,促進我國文學的豐富多采與發 展。二則,讓漢俳在世界文化圈中活躍起來。”[22] 

同時,《漢俳詩刊》編輯部向社會各界發出邀請,希望無論老少、風格,不論名人、新手,大家能夠協力扶持《漢俳詩刊》雜誌普及發展、創新提高。因此《漢俳詩刊》雜誌的創作群體涵蓋麵極廣,具體表現為每期雜誌中既有名家的理論指導與漢俳作品欣賞,同時留有約 70%的篇幅用來刊登漢俳寫作愛好者的漢俳作品。漢俳創作不再局限於名人名家,而是更多地普及傳播到大眾中去,激發了普通民眾創作漢俳的熱情,使漢俳創作逐漸大眾化、普及化。

    二、雜誌的內容特色 

《漢俳詩刊》雜誌的內容以漢俳作品及其衍生文本等為核心,包括漢俳作品、漢俳評論賞析、以及漢俳詩刊的信件往來、漢俳相關信息動態等等。每期《漢俳詩刊》雜誌刊登漢俳約200-400 首,自2006 年第1-2 期(總第17 期) 後雜誌變為兩期合刊,刊登漢俳數量增加到每期約600-1200首。在雜誌發行的7 年間,刊登漢俳總數約8300 餘首, 在數量上遠超其他雜誌;這也奠定了《漢俳詩刊》在漢俳發展曆程上的重要地位。所刊登漢俳的內容主要圍繞著寫景、敘事、哲理、情感等主題;形式也多種多樣,具體有純漢俳、中日及中英漢俳對譯、漢俳歌曲、漢俳字畫等形式;此外,《漢俳詩刊》還適當選取名家的漢俳賞析、創作經驗、漢俳理論研究等相關文章進行刊載,增加了選材的廣度和深度,使雜誌更具有可讀性,也能幫助漢俳創作者汲取創作靈感、提高自身創作水平、豐富創作模式。

 

 

 

由表中可以看出,《漢俳詩刊》每期刊載漢俳數量基本相同,基本保持平穩水平。其中,20052 月總第13 刊登了“中日短詩研討會”舉辦、益陽市漢俳詩研究會南縣分會成立的演講等相關信息,故該期刊登漢俳數量相應 減少。2006 年(17-18 期)以來,《漢俳詩刊》改為兩期合刊,漢俳數量也隨之翻倍。 

1. 內容主題 

    《漢俳詩刊》雜誌設有多個欄目,如:歌頌社會發展、描繪社會生活的“盛世放歌”欄目、讚美祖國大好河山的 

  ----------------------------------

8 主編段樂三老師為本研究提供了《漢俳詩刊》的全部紙質版雜誌,特此致謝。

 

“江山寫意”欄目、描繪日常生活的“風雅人生”欄目、托物言誌、或抒發感悟的“事物感知”欄目等。筆者根據各 個欄目所刊登的漢俳的主題內容,將各個欄目的漢俳作品主題大致分為敘事、寫景、哲理、情感題材。其中,敘事題 材大多為記錄社會生活圖景、描寫日常生活、或是緬懷紀念往事先人、描寫時事等;寫景題材包含了描寫鄉村風景、祖國江山以及自然風光的作品;哲理題材多為抒發創作者人生感悟,或是托物言誌等;情感題材則為描寫親情、愛情、 友情,以及創作者們相互贈答的作品。 

 

 

 

筆者逐期對各個主題的漢俳刊登數量進行了統計和分析,具體結果如圖8、圖9 所示9。由圖8可見,《漢俳詩刊》雜誌的創作者傾向於創作寫景題材的漢俳作品,情感類題材則占比相對較少。當然,由於版麵限製等原因,各期雜誌中各部分占比會在一定範圍內小幅度波動。整體來看,《漢俳詩刊》雜誌中各個題材的占比相對均衡,可以看出漢俳創作的自由度較高。自由度高、內容量大是漢俳的一個特色之處,漢俳中每個字都有實際意義,甚至有引申義或多義, 與日本俳句相比較而言,“五七五”形式的漢俳所包含的內容量更多,供創作者發揮的餘地更大,故衍生出了敘事類等涵蓋信息量更加豐富的作品類型。

由於敘事題材所囊括內容較為豐富,因此此處筆者選取敘事題材進行簡要分析。敘事類題材包括歌頌祖國、社會日常、緬懷紀念及專題部分。從圖9 來看,敘事作品總數在第4 期、第7 期、第12 期出現顯著高峰。這幾個時間點分別對應了黨的十六大召開、抗擊非典、2004 年雅典奧運會等曆史事件。一方麵,《漢俳詩刊》一直保持著對時事的關注,創立時事相關專欄,號召創作者們進行與時事相結合的漢俳創作;另一方麵,也可以看出漢俳創作者對用漢俳抒發感情、描繪現實的高漲熱情。如2002 年年末,國內爆發了持續約半年的非典疫情。在2003 8 月總第7 期《漢俳詩刊》中,便出現了“抗擊非典 關心他人”的專題欄目,刊登了段樂三、高勇等人的24 首相關漢俳,將敘事漢俳詩的數量帶上了一個小高峰。以下選取兩首進行簡要分析:

 

 --------------------------

9 此處統計根據各個欄目進行分類,由於2005 2 月總第13 期中未設置相關欄目,故未計入統計。

 

       一

    人間新戰役
     齊鬥病魔“非典”疾
    免災求福益
    二
    防治全民力
    白衣天使探奇秘
    險凶能化吉
       ——宋乘焜《戰勝“非典”》[23]

 

這組漢俳組詩歌頌了醫護人員的付出、慶賀了抗擊疫情的勝利,既包含了對醫護群體的及國家抗擊非典行動的關注,字裏行間也流露出對詩人對抗擊疫情對信心、對醫護人員的讚賞,短短六行卻意味深遠。

   同時,專欄作品中也不乏對在抗擊疫情中出現的問題的反思,如:
 
    庸官忒荒唐
    竟把戰場作戲場
    一邊去風涼
    ——高勇《庸官遭免》[24]

 

這首漢俳語言更為通俗風趣,諷刺了抗疫時期有關部門的不作為,貼近現實、引人深思。將此首漢俳與上麵一組作比,側麵反映出《漢俳詩刊》在選取漢俳作品時的開放和批判性視野。這無疑對漢俳的推廣和發展起到了積極的作用。 

除此之外,在描繪人民日常生活的日常漢俳創作中,也逐漸出現了一些將漢俳用於針砭時弊、揭露社會現實的作品,如:

 

    發廊不理發
    大把小把鈔票拿
    納稅也合法
      ——李達才《怪象》[25](節選)

 

此首漢俳以小見大,諷刺了社會中違法生意逍遙法外的社會“怪象”,賦予了漢俳除文學價值外、針砭時弊的新視角,是漢俳創作的大膽嚐試。

縱覽此類敘事類題材的漢俳詩,大多關注社會生活、關心時事政治,是漢俳在寫景抒情的大基調下更富有現實性、政治性的一個分支。

2. 藝術表現形式 

 

 10  漢俳藝術表現形式數量變化趨勢表

 

在《漢俳詩刊》中,不隻有純文字形式的漢俳作品,同時還有中日/英對譯漢俳、漢俳歌曲、漢俳字畫等多種藝術表現形式。

2002 年創刊號開始,《漢俳詩刊》就開設了“中日對譯欣賞”欄目,刊載中日文對照的漢俳及日本俳句作品。此時期創作的漢俳雖然大多遵循“五七五”格式,但由於日本傳統“五七五形式”的俳句受到音節的限製、所能包含的內容有限,因此日本俳句譯作不講究“五七五”格式的對應,如:

 

    此去別匆匆       あわただくな立ち去
    豈知哪年紅   花再び紅燃え日があろう
    漫步月色中       月の下そろに
              ——《別》曉帆 作 (日)今辻和典 譯[26]
 

同理,在日本俳句中譯時,也出現了不遵循“五七五”的對譯作品。這一類譯作豐富了讀者的閱讀體驗,為讀者展現出了更多的創新性及可能性,如:

 

    車流沒行人       三三流ね五続冬の長
    冬日長安街

           ——董振華 作/譯《冬(六首)》[27](節選)

 

2002 年第2 期和2007 年第1-2 期中,《漢俳詩刊》還刊登了中英對譯的漢俳共15 組,使雜誌內容愈加豐富化、國際化,對外國俳體詩在國內漢俳讀者中的普及起到了很好的推動作用。

 

    門前綠柳揚      

  Green pillow and poplar in front of the door.

    牽牛含笑旁   

  Morning glory climbing the window,

    臆想進書房       

  guessing she wants to enter the study

  ——《牽牛》王嘉慰 作 莫繼紅 譯[28]

 

除了漢俳與日本俳句、英俳的對譯作品之外,《漢俳詩刊》雜誌還通過為漢俳譜曲、將漢俳與繪畫及攝影等結合、以及刊登漢俳的書法作品等一係列極具創新性的方式進一步豐富了《漢俳詩刊》中漢俳的表現形式。 

如漢俳歌曲,即以漢俳為詞譜曲而成。譜曲後的作品朗朗上口,又極具趣味性和創新性,有利於漢俳的宣傳甚至傳誦。

 

 

同時,在每期《漢俳詩刊》的封麵、封底都會用彩頁刊登不同的漢俳書畫作品,也會在雜誌內頁中穿插與攝影結合的漢俳作品等等。同時,將漢俳與書法、繪畫等傳統藝術相結合,不僅增添了漢俳的韻味,也使中國傳統文化更好地普及開來。如2006 年第1-2 期及2006 年第3-4 期刊登的套色剪紙仕女圖,便是由賀春華剪紙、段樂三配詩的組合作品,不僅漢俳與剪紙相得益彰,有著較高的藝術水平和文學價值,還很好地向讀者普及了“套色剪紙”這一民間藝術手法,使傳統藝術一同得到普及、傳播。 

 

      2003 年第2 期(總第6 雜誌中,還刊登了一篇漢俳連作。一般漢俳是三句為一首詩,而漢俳連作中,則是三句“五七五”為一節,以兩節或多節來組成一首長詩,是漢俳形式基礎上的一大創新。這種漢俳連作的形式,使得一首漢俳長詩所涵蓋內容量得到了極大的增加,也拓寬了創作者的思路和發揮空間,不失為漢俳創作的一大創新性的嚐試。10 

   本次刊登的漢俳連作便是由20 組五七五形式的小節組成,以下節選一小段:

 

漂浮的雲屏

是風的萬種心情

       扶簾看風景

----------------------

10 有關漢俳連作等創作格式,具體將在第六章詳細探討。

 

 

    昨夜的綺夢
    已隨寒月去無蹤
    何處寄情衷
 
    夕陽抹長堤
    幾許偷閑聞燕語
    倩影煙波裏
      ——曉帆《弦歌寄意》[29](節選)
 

此外,除了漢俳及其衍生文本外,《漢俳詩刊》還選取了與漢俳相近的曄歌、瀛歌、短歌等詩歌體裁進行刊載, 不僅豐富了雜誌內容,還推動了其他詩歌體裁的宣傳和普及。例如,在2003年第3 期雜的“他山之石”專欄中,刊登了日本作家中山榮造的曄歌、瀛歌各10 首,節選如下:

 

    殘 楚 雀 
    枯攀蔓草
    纏繞腳
    ——(日)中山榮造《曄歌10 首》(節選)
 
    川 風 吹 
    兩個影子
    渡 板 橋 
    還有一個黑色野貓
       ——(日)中山榮造《瀛歌10 首》(節選)
 

2003 年第1 期(總第5 開始,《漢俳詩刊》開設了《刊中刊:短歌》專欄,專門刊載短歌作品。所謂短歌,是在漢俳的詩體上增加兩個七字句,即五七五七七體式的詩體。相較於漢俳,短歌在原本的“五七五”之上多加了兩句七字句,內容也較漢俳而言變得更加充實。例如: 

 

     捷足登山去
     一路山花伴我行
     鳥語啼煙雲
     舉目東南潮不盡
     相思化作白頭吟
       ——黎先漢《登山》[30](短歌)

 

《漢俳詩刊》通過刊登短歌等與漢俳相近的詩歌體裁,擴大了漢俳創作者的創作餘地,進一步豐富了雜誌內容, 也帶給了讀者更豐富的詩歌體驗。

多樣化的漢俳藝術表達使得漢俳創作更具藝術性和趣味性,極大地豐富了雜誌內容,也推動著漢俳能夠更廣泛地傳播。

3. 漢俳創作活動 

 

 

為了推動漢俳創作,提高大家的漢俳創作熱情,《漢俳詩刊》相繼推出了同題詩專欄、學生專欄、地區專欄,並定期刊登漢俳采風、筆會的作品。由圖表可以看出,各種漢俳創作活動的組織,顯著增加了漢俳創作數量,極大地推動了漢俳的創作和發展。特別是2006 年開始設立的地區專題,吸引了各地創作者踴躍參加。在2006 1-2 期、3-4 以及2008 1-2 期三次地區專題中,共有260 人次參與投稿含重複),產出漢俳共計1290 餘首,取得了極為顯著的創作成果。

地區專題中,有1000 餘首漢俳來自湖南地區的創作者來稿,這也與《漢俳詩刊》編輯部地處湖南有一定的關係; 其餘為貴州及河南地區的投稿作品,共計200 餘首。

此外,《漢俳詩刊》從2002 年第3 總第3 開始,設立了“中學生之頁”專欄(後改名為“學生詩選”), 專門刊登學生創作的漢俳作品,每期刊登數量穩定在 20-30 首左右。其中多為初、高中生投稿,但也不乏小學生及大學生的投稿作品。學生專欄的作品大多靈氣十足,描寫校園生活、親情友情、理想夢想等,極富有想象力和青春活力, 為漢俳創作增添了一抹年輕鮮亮的色彩,同時也為漢俳的繼承發揚做下了鋪墊。如: 

 

嘴尖紙上溜

給我帶來紅勾勾

成績爭上遊

    ——黃彩雲(小學六年級)《鋼筆》[31]

 

同時,同題詩也是《漢俳詩刊》中持續穩定產出漢俳的一大創作活動。同題詩欄目在2002 年第4 期中首次出現, 在每期同題詩欄目中會提示下一期同題詩題目及截稿日期,以此來征集漢俳創作者們的投稿作品。自 2004 年第 2 後,同題詩欄目下的漢俳數量穩定在50 首左右,成為漢俳產出的主力形式之一。

 

同題詩形式不僅提高了漢俳創作者的興趣和積極性,也能讓漢俳創作者對比同題漢俳作品,促使漢俳創作者互相學習、提高漢俳創作整體水平。

    三、雜誌的地位與貢獻 

《漢俳詩刊》不僅為漢俳創作者提供了交流創作的平台,還向未接觸過漢俳的讀者進行了漢俳的啟蒙和普及。漢俳不再是專屬於名家詩人的創作題材,經過《漢俳詩刊》的普及推廣,漢俳真正走入了民間,讓更多的普通民眾能夠接觸、了解並創作。自《漢俳詩刊》創刊以來,不斷有新的創作者加入漢俳創作的群體,漢俳也越來越趨向於成熟化、日常化。例如在雜誌雜談欄目中,有讀者直言,接觸到漢俳“讓我的晚年生活更加豐富、充實,真有越活越年輕的味道,學漢俳已經成了我的精神支柱”[32]。這也能夠看出,《漢俳詩刊》真正普及了漢俳這種新詩體,使更多的人積極投身於漢俳創作之中。

《漢俳詩刊》雜誌在刊登純漢俳的同時,還刊登相關雜談、相關書畫攝影等藝術作品、以及相近的詩歌體裁短歌、曄歌、瀛歌等,不僅帶給了讀者豐富的閱讀體驗,也為漢俳創作者們提供了極大的創作空間,讓漢俳的創作形式及藝術表現形式有了新的突破。

《漢俳詩刊》的創辦,使國內漢俳創作數量達到了一個高峰階段,給漢俳創作注入了更多新鮮活躍的民間力量, 使得這一新興詩體得以在國內詩壇站穩腳跟,未來可期。

不過,由於《漢俳詩刊》雜誌在發行期間一直沒有申請到公開發行號,隻能作為內刊贈送,無法發售,這為該雜誌的傳播造成了一定的限製,也是雜誌因缺少經費而停刊的原因之一。這也需要負責文化的政府部門重視起漢俳這一新生事物。如果不給予漢俳活動、組織一定的經費和人力支持,漢俳就隻能停留在自發的群眾活動中,無法得到更好的發展。

 

第三部分 漢俳作家及其作品分析

 

 本部分基於前期對電子數據庫和紙質刊物中大量漢俳相關作品、文獻資料的閱讀分析,從眾多漢俳詩人、學者中選取林林(1910-2011和段樂三1944-兩人作為代表人物,結合具體作品,重點分析漢俳藝術形式特征。 

林林,作為漢俳創始人之一,自上世紀80 年代漢俳誕生之初,始終辛勤創作,並積極發揮自身國學素養和俳句翻譯特長,不斷探索漢俳創作新思路,是漢俳前二十年間重要的哺育者;段樂三,作為新世紀漢俳發展重要助推人,長 期堅持漢俳創作、創辦相關刊物與研究組織、不斷摸索建立漢俳創作理論,此外也身體力行推動漢俳的普及與發展, 是漢俳近二十年來重要的養護人。二者結合起來,正好可以涵蓋到目前為止漢俳整個四十年發展曆程。

     本部分將梳理、分析二人具體作品、理論,把握漢俳藝術形式特點,並嚐試歸納總結可能的創作理論與推廣方式。
 

第五章 林林

 

  1980 5 月,林林與趙樸初等人,一同接待了日本俳人協會代表團,並在交流期間參與創作了第一批漢俳,是漢俳開創者之一。在之後近30 年的時間裏筆耕不輟,始終對漢俳創作與研究滿懷熱忱,直至逝世。本章將簡要介紹林林的漢俳創作與研究。在結合具體作品的基礎上,嚐試梳理歸納林林漢俳作品的藝術形式特點,與發展變化過程。

  一、林林與俳句、漢俳 

林林(19102011),學名林仰山,1910 9 27 日出生於福建省詔安縣橋園村。[33]1929年隻身來到北平,進入北平中國大學學習政治經濟學。大學期間,他一邊讀書,一邊自學日語,並嚐試翻譯相關日文文學作品。1933 年,林林大學畢業後赴日本東京進東亞高等預備學校學習,之後就讀於早稻田大學經濟係。雖專攻經濟學,但林林對文學始終懷有極大興趣與熱情。1934 年,在日留學的林林成為“中國左翼作家東京分盟”盟員,由此開始文學翻譯和詩歌創作。林林這一筆名也是當時發表作品時產生的,化用於柳宗元的“總總而生,林林而群”的詩句。這段文學嚐試開啟了林林與日本俳句翻譯之緣。從20 世紀30 年代開始,林林譯介了大量優秀日本俳句,出版了《日本古典俳句選》(1983)和《日本近代五人俳句選》(1990)等翻譯作品,發表了《尋鍾聲的餘韻——俳句學習筆記》1983、《俳句與漢詩》1989)、《談談日本近代俳論的發展》(1990)等研究文章,推動了俳句在中國的進一步傳播與發展。
遊走在日語凝練悠長俳句和古樸深厚中華詩詞之間的林林,探索並嚐試創作了新型詩歌體裁“漢俳”。在1980 趙樸初首次創作出漢俳之後,林林一邊繼續致力於俳句譯介及研究,一邊也孜孜從事於漢俳寫作與研究。在談到漢詩與漢俳的關係時,林林有一段生動的表述,較好地表達了他對漢俳的看法:“古代漢詩到日本,產生了和歌,和歌生出俳句。從日本俳句回到中國才產生了漢俳,如果說漢詩是老祖宗,漢俳有點像外孫了,因為漢俳有外親的緣。”[34] 在之後的約30 年裏,對待這個具有“外親”血液的中國詩歌新秀漢俳,林林在自身中國文學素養與日本俳句熏陶基礎上,始終不斷探索漢俳的多樣化創作,對漢俳發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二、林林的漢俳創作 

 自1980 年漢俳正式誕生起,林林創作了大量優秀漢俳作品。1995 年由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了其第一本漢俳集《剪雲集》1995),這也是中國大陸第一本個人漢俳集。此外,林林的漢俳作品及研究也多見於《詩刊》、《漢俳詩人》等雜誌中。本部分將基於雜誌《詩刊》1980-2010、《漢俳詩人》2002-2008上林林發表過的漢俳作品,並結合其個人漢俳集《剪雲集》1995),嚐試分析歸納林林的漢俳作品藝術特征,與創作的發展變化。

 1. 俳句翻譯理念的傳承 

相較於 20 世紀 80 年代才開始的漢俳創作,林林的俳句翻譯工作則早了近 50 年。因此可以說在從事漢俳寫作之前,林林已經形成了自己一套較為成熟、完善的俳句翻譯理念。而事實上,經過大量閱讀、分析,筆者認為林林的俳句翻譯思想,也或隱或現地影響、並被呈現在其之後的漢俳創作之中。

(1) 自然與社會 

林林認為俳句的季語應分為兩大類:一是表達自然現象( 時令、風雲雪月、鳥獸魚蟲、花草樹木等);二是表達社會現象(人事、宗教等)。且林林認為隨著社會的發展,社會現象類的季語會逐漸增加。[35]例如林林翻譯的水原秋櫻子的俳句:

 

 ずうみ こうばい うえ なみ

伊豆の海や紅梅の上に波ながれ

伊豆海,波湧紅梅上。[36]

 

    這首俳句中,碧海、紅梅交相輝映,是典型的對自然景物的美的捕捉。而相同俳句作家的另一首:

 

妻病めり秋風門をひらく音

愛妻在臥病,秋風開門聲。[37]

 

這首俳句中雖然有表現自然季節的“秋風”一詞,但整首詩顯然更側重於對臥病在床、秋風蕭瑟,家境維艱的社會情境的描寫。可以發現,林林對日本俳句的譯介,即使同一個俳句作家,也會從自然、社會兩方麵進行選取、翻譯。

而這兩條思路也較為清晰地展現在林林的漢俳創作中。較為典型的例子,便是其1995 年出版的《剪雲集》一書。該漢俳集分為上下兩輯,上輯的作品更偏重社會表現,而下輯的作品則偏重自然情趣。

具體來看,上輯無論是題目還是內容,都有很明顯的社會屬性(參見圖 16。如《掃鑒真墓》、《四月之旅》、《<四川好人>觀後》、《聽歌》等。

 

 

這裏以林林在日本遊曆時所作《四月之旅》組詩中的《哀蝴蝶夫人》與《道謝》兩首為例,進行簡單賞析: 
 

     好夢已難成,

     不料情人太無情, 
     命薄如落櫻。
       ——《哀蝴蝶夫人》[38]
 

附記:日本蝴蝶姑娘,借給美國軍官,終被遺棄而自盡。長崎格羅巴園石壁刻有蝴蝶夫人遺像。

 

林林借助漢俳這一詩歌體式,表達了對日本社會一段往日故事的歎惋。既追溯了日本明治時代初期,日本傳統武家社會與先進的西方社會的碰撞,又通過春日落櫻將曆史與現實、社會與自然巧妙聯係起來。一往一今,一景一人, 在小小的三行漢俳中交相呼應。

 

    盛情不勝收,
    慰我花天半月遊, 
    豈在詩和酒。
       ——《道謝》[39]

 

 

 相較於上一首對曆史與現實的感思,這首《道謝》讓人感覺更貼近作者真實的生活,充滿對異國友人盛情相陪的感謝。雖是遠遊,但有詩酒美景相伴,更有真誠的朋友。整首漢俳洋溢著濃鬱的人情味,具有更鮮明的社會屬性。

 

而下輯則明顯呈現出更多的自然屬性。首先下輯分為“花篇”、“鳥篇”、“清水賦”等類別,每個類別下包含多首相關漢俳。如“花篇”下有《迎春》、《水仙》、《梅》等作品,“鳥篇”下有《燕》、《孔雀》、《畫眉》等作品(參見圖16): 

 

 

    這裏以《梅》為例做簡單賞析:
 
    風采豈能埋?
     不盼客來盼春來, 
      花兒雪夜開。[40]

 

 

 這首漢俳沒有涉及社會場景,主寫梅花,類似於中國古典詩歌中的托物言誌詩。通過寫梅花傲雪盛開,表現了其不畏嚴寒、蓬勃生機、敢於展現自我,卻又不營求世俗稱讚的大氣高潔品格。下輯的漢俳作品多類似於這種,借助自然景物來抒發感情,較少表現社會風貌,而以展現自然的景情為主。

(2) 景與情 

正如上文所提及的,林林的漢俳作品大多強調景情,多為景與情的融合,而不同作品又有著不同的景情呈現方式。這一點也可以從林林翻譯俳句的理念來進行解讀。林林認為俳句中的季語,是一種“景語”,而“景語”其實也正是“情語”。[41]這也有些類似王國維在《人間詞話》中所提到的“一切景語皆情語”。此外,林林還將俳句詩境分為兩種:觸景生情因眼前所見景物而產生感慨)和移情入景(將自己的情感注入所描寫的事物中以此表達情感)。[42]兩條雖是林林翻譯俳句時的分類,但其實也多少呈現在他所創作的漢俳中。

首先,觸景生情的作品如:

 

      我從柿下過
      想起子規多坎坷
      枕邊柿兩個

——《正岡子規讚》(其四)[43]

 

     作者從柿子樹下經過,本是平平無常的一次路過,但因為想起正岡子規最愛吃水果,尤其是柿子,便由柿子樹聯想到子規,繼而想到他坎坷的一生,不禁為之歎惋難過,於是帶回兩顆柿子,冥冥中聊作寬慰。這首是典型的觸景生情作品,由無情的自然景色引至有情的心。

另一方麵,移情入景,相比於觸景生情,屬於這類景情關係的漢俳在林林的作品中似乎更為多見。例如 1981 春,林林等人受日本俳人協會邀請赴日,在賞春途中所作的《春遊》[44]一首:

 

      勸酒有黃鸝,
      櫻蕊迎人百萬枝, 
      能無一句詩?

 

 

 黃鸝自然不會勸人酒,櫻蕊也當然也隻是自顧自開放,不懂何為迎人。但因為詩人自己一邊欣賞著異國春景,一邊感受著大家好意與友誼,詩意勃發,興致昂揚,所以看到自然的鳥與花也仿佛在勸自己再飲一杯,而忍不住下筆寫詩了。

 觸景生情和移情入景這兩種景情關係,雖然在中國古典詩詞中是較為常見的表現手法,但林林在譯介日本俳句時特別將二者提出,說明其對俳句中的景情關係較為重視,而這種重視其實也多少繼續傳承到林林漢俳的創作中去了。

 

 由以上分析可以得知,林林在翻譯俳句時所總結、歸納出的自然與社會的俳句季語分類,以及觸景生情和移情入景的景情關係,也或多或少滲透到了其漢俳創作之中。林林作為一位日本俳句翻譯、研究大家,積澱了數十年的俳句學習、翻譯體悟也為其創作與俳句具有“親緣”關係的漢俳,提供了極其重要的參考與輔助。可以說也正因如此,林林才能夠成為第一批漢俳探索者與創作者,並在之後的幾十年中始終活躍於漢俳詩壇,不斷創作、研究,為後人提供了極大的借鑒與幫助。

 2. 漢俳藝術體式的探新 

 林林的漢俳創作,除了有對自身俳句翻譯理念的繼承,也有基於漢俳藝術形式本身的探索與創新。本部分的分析基於雜誌《詩刊》1980-2010、《漢俳詩人》2002-2008)上,林林發表過的全部10 篇漢俳作品、2 篇俳句漢譯作品,以及1 篇短歌作品,共計包含55 首漢俳、46 首俳句漢譯,和4 首短歌。經筆者自行閱讀與整理製成表格,並嚐試從格式字數、主標題小標題、用語類型等六個角度,統計、分析林林漢俳等作品的藝術形式特征,從而分析、歸納其發展變化。具體參見下表“每首關係”中的多種類別將在第六章4.3 三種漢俳創作格式中詳細介紹):

 

 

(1) 主題與情感 

 首先,從主題情感來看,林林的漢俳作品從最初的主要表現中日友好,到憑悼中日古人、古跡,再到描寫自然景物,之後逐漸擴展到日常生活等社會場景。整體呈現出多樣化創作態勢。

例如1980 5 月,林林等人創作的第一批漢俳,基本都是圍繞中日友好交流這一主題。這也和漢俳本身就誕生於中日交流活動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例如當時林林所作的《迎俳人》二首:

 

    五月俳人來,
    北海樓頭薄酒會, 
    談詩真快哉!
    ——《迎俳人》(其一)
 
    嚶嚶求友聲,
    一葦可航賦兩京11 
   共抒千載情。
    ——《迎俳人》(其二)[45]
 

       1980 5 30 日,林林、趙樸初等人共同接待日本俳人協會訪華團,當天中日雙方代表在北海仿膳宴席上互作詩歌,這兩首即為林林在席間所寫。可以很明顯通過這兩首漢俳了解當天大致情形,並感受到當時中日雙方努力表達友好交流願望的姿態。

------------------------

11 注:兩京,指北京和東京。

 

之後,林林在次年以及之後幾年時間內多次受邀赴日交流、訪學,因此這一時期林林的漢俳作品多為遊曆途中, 對中日古跡、古人的憑悼與感懷。或多或少仍與中日交流有關。例如創作於1981 年的懷古漢俳:

 

    春雨細如絲,
    敬把心香點一枝,
    睦鄰賴大師。

——《掃鑒真墓》(其一)[46]

 

     首先,懷古對象便是在曆史上對中日交流有著重要貢獻的鑒真。其次,內容與情感上滿含崇敬、感謝與仰慕之心。“睦鄰”更是直接點出鑒真對中日交流的貢獻,以此也間接表達了自己渴望對中日友好交流獻力的渴望。此類懷古漢俳還有《平山鬱夫敬讚》連作、《正岡子規讚》連作等,都是借懷悼中日曆史人物,直接或間接地抒發仰慕與對中日友好交流的希冀。

同時,隨著漢俳的發展,創作主題不再局限於中日友好,林林所創作的漢俳也逐漸出現了描寫自然景觀和人物的作品。例如1998 年所作的《海之夢》(組詩)[47]

 

    衝浪不怕險
    卻從帆板跳上天
    人站在浪尖
      ——《海之夢》(其一)
 
    深入海底遊
    魚群引路走前頭
    歎觀景色幽
     ——《海之夢》(其二)
 

這兩首漢俳已經不再包含中日友好等政治主題,作者仿佛是舉起相機,隨手捕捉記錄生活裏鮮活的一幕。踏著帆板在大海中活力四射衝浪的人兒、成群結伴暢遊在海洋中的魚兒,詩歌沒有刻意的情感升華,隻是生動地記錄著生活的景象。讀來反而有種清新、鮮活、自然的美感。

而在此之後,林林的漢俳主題更是進一步打開,更加具有生活氣息,更加貼近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例如2002 年林林創作的《早市寫真》組詩[48](節選):

 

    一
    食品擺兩旁
    顧客擁擠走中央
    總為肚子忙
 
    二
    爭賣的吆喝
    高低聲調交響樂
    反映了生活
 

這部組詩,文如其名,每一首都從一個不同的角度描寫普通百姓在早市上的匆忙、熱鬧生活景象。像是在抓拍生活照片,讀起來有聲有色。至此,相較於80 年代初期集中在中日友好等政治主題上,林林之後二三十年的漢俳主題逐漸多豐富、多樣起來,從國家政治層麵,到自然場景,再到鮮活百態的生活瞬間。整體上,主題越來越貼近日常,情感也從最初的稍顯官方化,到越來越生活化、私人化。

(2) 用語與押韻 

 林林的漢俳,用語上從最初的文言、古典用語為主,慢慢到半文半白,再到白話甚至方言等通俗用語。相應的, 韻腳也從最初如古典詩詞一般大多講求押韻,到後來的不刻意押韻。整體上可以感受到林林為推廣漢俳發展,讓更多 人能夠品讀、創作漢俳的努力探索與嚐試。

 最初,林林創作的大多為用語嚴謹、偏中國古典詩詞風格的漢俳。雖然也有一部分用語較為白話,但仍然可以感受到其追求古典詩詞意境美的努力。例如林林創作於1981 年的漢俳代表作《京都平安神宮》[49]

 

     花色滿天春,
     但願剪得一片雲, 
     裁作錦衣裙。

 

 這首漢俳也是之後林林第一本個人漢俳集《剪雲集》一書名字的由來。用語典雅清新,裁雲作衣裳的比喻手法, 也許會讓人以為是在讀一首凝練而口齒留香的中國古典詩詞。此外,韻腳方麵,三句每句的尾字都押了韻,讀起來也 感覺精巧工整,朗朗上口。這一時期,林林大多是用這種古典雅致凝練的半文言或文言進行漢俳創作,三句的漢俳一 般是押兩句韻腳,或三句全押。

 但是正如我們之前讀到的《海之夢》和《早市寫真》,林林之後創作的漢俳,出現了白話用語,同時也更具生活氣息。其實在2002 10 8 日,林林給《漢俳詩人》主編段樂三的信中寫到:“我不願漢俳都寫成小漢詩,也可用白話,風俗詞匯也不錯,日友以俳句是庶民詩。”[50]由此可以看出,當時林林已經在提倡人們,不隻是用古典詩詞一樣的語言去創作漢俳,也可以嚐試用白話等通俗易懂的用語進行創作,並提到了鄰國俳句所展現的“庶民性”。其實林林先生自己也在不遺餘力地探索漢俳新的藝術形式。例如他曾用方言創作過一首漢俳: 

 

    春意何其多
    騎自行車也拍拖
    沿街唱戀歌[51]

 

 

“拍拖”並不是普通話詞匯,但這裏“自行車”、“街”、“戀歌”等都是具有濃濃青春氣息的生活景象,因此即使用了方言詞匯,也不會有理解上的不適或障礙,反而更有真實感。而當用語變得通俗靈活後,押韻等藝術形式也 自然是形隨心動,服務於內容與情感了。整體上,林林的漢俳無論是在用語還是押韻上,都呈現出更加靈動、自由、多樣的變化態勢。

(3) 其他 

 藝術形式的其他方麵,如格式字數、是否有標點、是組詩還是獨立小詩等。在這些小的形式方麵,林林的漢俳大體上呈現出一定的創作習慣,但也並非一成不變。

 首先格式字數上,林林創作的漢俳基本都是5 7 5 字三行,鮮有其他形式,目前唯一發現的是1992 年刊登在《詩刊》上的《漢俳一束花5 首)》,仍是5 7 5 字,但未分行。其次標點上,林林前期刊登在《詩刊》上的漢俳大多是完整帶標點,多為“逗號逗號句號”格式,當然也有根據內容和語氣,合理使用其他標點的情況。但是之後刊登在《漢俳詩人》上的作品則經常沒有標點符號,或隻有句中需要的時候才用(這一點也會在第六章4.1 “寬鬆寫漢俳”理論中進一步涉及。而最後一個是單獨一首漢俳,還是連作、組詩,與其說是藝術形式,不如說是創作者根據自身表達需要,恰當選擇,因此這一藝術形式更多決定於內容本身。

 其實林林在這些細的藝術形式上,沒有呈現出一定的發展變化規律,也是因為這些並非漢俳的主幹,而是如點綴的枝葉,不僅不必加以限製或要求,反而應該交給創作者自由選擇和變換。這樣反而也更接近林林所希望的“庶民” 的詩。

 

 林林作為一位俳句翻譯家,兼漢俳創作者與研究學者,參與並推動了漢俳的誕生與發展。在逝世前的三十年裏, 懷著中日文學素養,始終致力於漢俳創作、研究與探新,作品也的主題情感等藝術形式都不斷顯現出新的嚐試與發展, 這對於後來的漢俳創作者和研究者們始終是一個參考與激勵。

 

 最後,關於漢俳他有三點建議:(一) 在深入生活、觀察事物後,對人間社會、自然風光,把感受寫出來,不在敘述而在於表現,不在講理而在於抒情。要隱蔽邏輯而發揚形象;(二) 避開因襲的語言,希望語言能用得活,力求單純精煉,含蓄暗示,有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三) 必須認真的推敲。[52] 

 同時也有三點思考:(如何調適“五七五句式”中,日語一字多音和漢語一字一音的矛盾;二)選擇季語如何注意大陸與島國季節感的不同;()在用語和詩體方麵如何處理雅俗的問題。歸根結底,是漢俳如何達到中國化,如何達到庶民性和通俗性的問題。[53] 

 林林留下了他的翻譯、創作、研究成果,也留下了這些仍待我們思考和解決的疑問。在《剪雲集》自序中,林林寫道:“希望能夠在俳句國際化的大樹上,我們這不少的一枝抽芽開花,展現出獨特色彩的中國美。”林林催生了這顆新枝的誕生,並用自己的熱愛與探索,推動著漢俳的發芽與成長,既豐富了漢俳主題內容和藝術形式,也讓更多人得以走近、認識、創作漢俳。林林為中國詩歌和中日文學交流添上了一抹嶄新絢麗的色彩。

 

第六章 段樂三

 

  段樂三,1944 3 月生,湖南南縣人。自幼學習賦詩作文,10 歲處女詩作《柳樹歌》獲南縣文藝評獎獲三等獎和常德專署文藝評獎獲一等獎。畢業於湖南教育學院中文係。中國詩歌學會、中華詩詞學會等會員,中國漢俳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漢俳百家詩人,風雅漢俳學社社長,當代俳詩詩人學會會長,《漢俳詩人》雜誌主編。在國內與美國、德國、法國、日本、巴西、新西蘭等國報刊和出版物發表詩歌、散文、小說和學術論文六千餘件,有的錄入學生課本與選為補充教材,有的被中國科學院評選為國家社會科學成果,有的被翻譯成英文和日文,出版個人單行本53 部與《段樂三文集》13 集。

 漢俳於20 世紀80 年代誕生,作為中國年輕的新式詩體,生根發芽。如果說林林等早一輩詩人們是種下種子、悉心嗬護培育的漢俳哺育者,那麽段樂三,作為21 世紀重要的漢俳詩人、學者,則是接過接力棒,傾盡心血,努力使其繁茂、壯大的漢俳施肥者和園丁。本章將簡要介紹段樂三與漢俳的緣起、段樂三漢俳藝術特點,及其相關創作、推廣理論。

   一、段樂三與漢俳緣起 

1996 年,中日為表達和平友好,倡議中國評選漢俳百家詩人,日本評選俳句百家詩人。在此之前段樂三從來沒有接觸過漢俳,但仍根據要求創作了《吟長江三峽》:“三峽浪流長/千裏江陵立畫廊/雲天鷹自翔”。1997 1 16 日,此詩被評選為中國漢俳百家詩人代表作,以後收錄在日本出版的《對譯現代俳句·漢俳作品集》(第二集)中。由此,段樂三開始關注起漢俳這種年輕的詩歌體式。

了解到當時國內尚沒有漢俳的專門刊物和組織,段樂三從1997 年開始,借用《益陽科普》報開辟漢俳專欄,引動詩人們寫漢俳。1999 1 月創辦了《當代俳詩》小刊,同時成立“當代俳詩詩人學會”。2002 1 月主辦國內外首家漢俳季刊《漢俳詩人》,並緊接著籌備成立了“益陽市漢俳詩研究會”。至此,通過創辦刊物和組建研究學會,段樂三搭建起了中國第一個漢俳詩人與研究者的交流平台。而段樂三自己,也從此致力於漢俳的創作與推廣,直至今天。

   二 、段樂三漢俳藝術特色分析 

本項目有幸聯係到了段樂三本人,獲取到大量珍貴的一手資料。其中由段樂三創作、北冰賞析的《段樂三漢俳藝術賞析》一書(尚未公開出版),收錄了段樂三在新世紀初期創作的298 首漢俳,並以情感將這些漢俳分為四類,每首兼附北冰的簡要賞析。鑒於此書漢俳作品數量可觀、分類方式別具一格、作品本身也能較為全麵地反映出段樂三漢俳創作特征,因此本部分將通過閱讀分析此書,選出40 首製成表格(表格詳見附錄2),從多個角度解析段樂三漢俳藝術形式特點,並進行簡要分析。 

1. 互動感 

 段樂三的許多漢俳作品常與讀者“你”、“我”相稱,具有互動之感。使人在閱讀時,感覺仿佛是在與詩人麵對麵交流,而非旁觀者。這一藝術手法,極大拉近了詩人與讀者的距離,也使詩作讀起來更加親切、活潑。例如《太陽與月亮》[54]一詩:

 

相思何久長

你看太陽追月亮

夜夜捉迷藏

 

 本是寫愛情相思,但詩人巧妙以日月作比,通過描寫太陽日日追逐月亮,來表現愛情中人的相思渴見、見而不得的亦甜亦苦之情。值得注意的是,詩中“你看”二字。詩人仿佛忽然從文字背後跳出,用手引著讀者的視線,指向天空。至此,讀者也從單純的品讀者,而變成了詩作的參與者。

這種互動感,也不單純局限於詩人和讀者。有時詩人也會將詩歌中提及的對象,以“你”相稱,使人讀起來能更加直觀地感受到作者想說的話,同時也能有些許的代入感,從而達到雙重感覺的藝術效果。例如《中秋有約》[55]一詩:

 

    平時彼此忙
    蟾宮我已訂包廂
    今宵話短長

 

 這首詩現實與想象交織,浪漫濃情而帶有一絲俏皮。平日親友生活繁忙,難以相見。而到中秋時節,詩人希望團聚。“蟾宮我已訂包廂”一句,忽然將敘述關係拉近為“你”、“我”,形成麵對麵交談之感。雖然讀者知道這裏是作者在對許久不見的親友說話,但因其第二人稱的敘事手法,也會不自覺代入親友的視角,從而更加生動直觀地感受到詩人的想念。

這種與讀者互動,或與詩中敘述對象互動的藝術特色,拉近了讀者與詩人的距離,在段樂三的漢俳作品中常常出現。 

2. 時空感 

 時空感指漢俳具有明顯的時空轉換或推移之感,往往表現為一句展現一個景色或一個時間點,上下句串聯起來共同描繪出一個有機的空間或時間。例如《綠舍》[56]一詩:

 

    水影綠籬笆
    屋後幽篁屋角花
    窗外掛枇杷
 

 這首漢俳三句三景,分別從屋外籬笆、屋後屋角,以及窗外景色三個不同角度和景致,來描寫綠舍。雖隻有三句, 但卻通過空間的變換,使綠舍豐滿立體地呈現在讀者眼前。這是空間的推移。此外,段樂三的漢俳有些也呈現出明顯的時間推移之感。例如《馬路天使》[57]

 

    人潔蓄心清
    黎明寂寞掃寒星
    沙沙傳帚聲
 
    掃地日平平
    心留潔淨給行人
    汗濕腳前坪
 
    晨鳥似通情
    已在枝頭昵語迎
    人禽一顆心
 
    風微縷縷輕
    愛慕黎明掃地人
    陪伴到天明
 
    朝霞射地平
    林紅路亮屋晶瑩
    天使步盈盈

 

 這是一篇一題五首的漢俳連作12。五首相輔相成,共同構成一個完整詩篇。仔細閱讀會發現每一小首都有表示時間的語句,例如第一部分的“黎明”、“寒星”;第二部分的“日平平”;第三部分的“晨鳥”;第四部分的“天明”;以及第五部分的“朝霞”、“紅”、“亮”等。可以看出,隨著詩歌內容的推進,時間也從最初閃著寒星的黎明,到露出熹微晨光,再到最後的朝霞灑滿大地。詩歌也通過時間的推移,展現了馬路清潔工人的辛勤與不易,從而表達了作者的尊敬、感謝之情。

 這種或以一句、或以一首,展現一種時空,再通過上下的串聯,共同構成時空變換、推移地藝術特色,既豐富了漢俳詩歌內容,又給讀者更廣闊的閱讀體驗。 

(3) 電影感 

這一藝術特點是建立在上一條“時空感”基礎之上的。具體來說,詩人仿佛在利用漢俳,捕捉多樣的時間或空間鏡頭,再將這些鏡頭拚接在一起,共同構成一部立體、動態的影片。這與日本俳句強調捕捉瞬間的美感不同,更為豐滿、立體。例如《哭母》[58]

 

    哭母在長河
    長河揚起萬層波
    為兒奏痛歌
 
    哭母在高山
    高山呼喊未回還
    淚雨落潸潸
 
    哭母在星天
    元宵月亮再難圓
    草蟲淒哽咽
 
    哭母在天黃
    淒風苦雨竹林堂
    育兒尋自強
 
    凝視母遺像
    與兒何日共家餐
    同堂四世歡

 

 這是一題五首的漢俳連作。首先,前四首首句句式相同,隻是地點變換,分別為“長河”、“高山”、“星天”、“天黃”。每一首都從一處不同的地方來表達對母親的哀思,四首連起來,就仿佛一幀幀場景,共同構成動態變換的電影鏡頭。又如《水鄉剪影》[59]

 

堤青兩麵坡

羊群吃草人閑著

       伢妹對山歌

 ----------------------

12 各種漢俳藝術形式具體將在第六章詳細探討。

 
    牧鴨稻田過
    散兵遊勇覓田螺
    司令傻吆喝
 
    湖清絲草多
    村姑戲水撈菱角
    借風船上拖
 
    夜林人唱歌
    冷月清清鳥進窩
    呼渡過秋河
 

  這是一題四首的漢俳連作。相較於上首《哭母》,這一篇不僅有空間的連動,也有時間的發展變化。每一首都從不同的角度展現水鄉景致,既有“伢妹”、“散兵”、“司令”、“村姑”等多樣人物,也有“羊群”、“牧鴨”、“田螺”、“鳥”等動物,還描繪了許多清新的自然景色。共同構成了一幅立體、飽滿、生動的水鄉圖景。但是,詩 作不止於此,結尾的“夜林”、“冷月”反映出了時間的推移。因此比起圖景,這篇漢俳連作更像是一支由晝至夜、記錄水鄉多樣生活場景的影片。詩人仿佛將漢俳當做了拍攝鏡頭,鏡頭下是變換多樣的活動影片。

這種藝術手法,或是一句展現一景,三句構成一幅立體場景;或是一首描繪一個時空,多首構成一部動態影片。給人豐富、變幻的閱讀體驗。

(4) 人、景、物、情 

段樂三的漢俳往往注重對人、景色、(動物/事物、)以及情感的整合,因此即使是單首漢俳,也能展現出豐富的內容。例如《秋鶴覓食》[60]

 

    農民未起床 
    成群飛鶴拾餘糧
    地爽接天藍

 

  這首漢俳充滿生活氣息,描繪對象也十分多元。17 個字中便包含了“農民(人物”、“飛鶴(動物“餘糧(事物”,以及“天藍(景)等。人、物、景,交相輝映,展現了農村洗練、質樸、歡愉的生活場景。

  這種對不同元素的有機整合,使得段樂三的漢俳讀來內容豐富、層次多樣。
   (5) 其他 

段樂三的漢俳作品除了呈現出以上歸納總結的四種較為鮮明的藝術特色,還具有許多其他藝術特點,這裏從倒敘、古詩新作、比喻等三個角度作簡要賞析。

    首先,倒敘手法。如《懷舊》[61]一詩:
 
    華時鳳對龍
    伊人已阻嶺千重
    懷念憶芳容
 
     初識金絲燕
     錯牽愛慕紅棉線
     日長沉甸甸
 
     牽手照春泉
     科頭跣足醉當年
     絲連約約緣
 

 這是一題三首的漢俳連作。主題為愛情。從詩歌主人公互相愛慕但彼此錯過的結局寫起,再敘述最初“錯牽”緣分的起因,最後表達悵惋之情。讀來時間線豐富,表達的情感也隨著時間變換而有所不同。

    其次,古詩新作的藝術手法。典型的例如《烏衣巷》[62]

 

     巷前日照斜
     堂院已為遊客家
     主人成壁畫
 
     燕子別驚詫
     通街銷貨炸魚蝦
     哪還由你家

 

這首明顯是改寫於唐朝劉禹錫的《烏衣巷》一詩。但作者自出新意,通過寫“堂院”、“主人”、“燕子”與原詩中的變化,來表達社會變遷發展之意。

 最後,比喻的藝術手法。比喻是較為常見的藝術手法,可見於各種文學體式之中,這裏選取段樂三漢俳中較為經典的一首《比翼初遊》[63],圍繞比喻手法作簡要賞析:

 

    初嚐比翼遊
    拉片白雲掩掩羞 
    羞覽小山頭
 

選取這首漢俳,是因其使筆者聯想到了林林的《京都平安神宮》漢俳:“花色滿天春,/但願剪得一片雲,/裁作錦衣裙”。雖然主題情感不同,但段樂三的“拉片白雲掩掩羞”與林林的“但願剪得一片雲,裁作錦衣裙”,有異曲同工之妙,都是對自然景物“雲”運用了生動的比喻,讀來活潑雅致,餘韻悠長。

 

通過以上對段樂三漢俳中呈現出的藝術特色的歸納、分析,可以發現段樂三的漢俳作品既有對傳統文學藝術手法的傳承,也有自身的獨特創新。特別是電影般的時空感,使段樂三的漢俳具有了更加豐富的層次與內容。值得後來者學習、借鑒。

     三、段樂三漢俳主題情感分析 

《段樂三漢俳藝術賞析》一書雖然按照“愛情、怡情、怨情、山水情”四類情感主題,將漢俳進行了分類歸放, 但書中並未專門整理、論述段樂三漢俳的主題情感特點。而筆者通過閱讀,認為段樂三漢俳的主題情感涵蓋廣泛,且 呈現出多樣化探索,值得在整理歸納的基礎上,進行簡要分析。

      1.社會與生活 

 段樂三漢俳主題豐富,既有傳統詩歌常見的自然山水類題材,也有眾多展現日常社會與生活現象的人文類主題。而後一類有關社會、生活主題的漢俳,內容豐富,且往往具有一定思想、情感深度。因此這裏將從中選取一部分作品, 作簡要分析、探討,也希望能為其他漢俳創作者提供參考與啟發。

 首先,社會方麵。段樂三的許多漢俳,以社會中重要人物為主題,表達作者的態度與情感。例如,前文賞析的《馬路天使》,利用五首漢俳連作,從多個角度展現了馬路清潔工的辛勤不易,表達了感謝、敬重與讚美之情。又如《草原出診》:“出診似才歸/草原少女馬風飛/一路雪花追”。描繪了一位冒著風雪為病人看診的草原醫生,表達了作者的敬佩與讚美。再如《鄉下老師》:“棉翡稻香飄/田邊有所小學校/村裏育新苗/霞映老師早/當天又作好歌謠/上課出新”。展現了鄉村教師的辛勤育人,表達了讚美與敬重。段樂三類似的漢俳作品仍有許多,大多是以辛勤勞動、對社會有貢獻的人物為主題,通過描繪他們的工作、生活場景,表達讚美、敬重與感謝之情。

此外,段樂三也有許多以社會現象為題的漢俳,或是欣喜、展望社會發展,或是批判、反思社會弊病。例如《廣場舞》:“群舞扭群腰/路燈欣賞月光照/快樂度今宵”。廣場舞近年在中老年人群中十分流行,詩人捕捉到這一新興社會現象,表達了自己的積極態度。又如《我的夢》:“家國不安門/善良芯片鈕人人/可愛地球村”。這首漢俳用語新穎,表達了自己對國家未來發展的希冀,希望能人與人、國與國都能友善相處,共建和諧地球村。

  另一方麵,段樂三也積極通過漢俳記錄社會問題,表達批判反思。例如《肮髒小道》:“巷道缺人緣/肮髒為患掃新鮮/大檢好當天”。辛辣地指出市容街道隻在檢查當天維持整潔的“麵子工程”問題,表達了批判與不滿。又如《下班入籠》:“下班二進宮/啪的一聲關入籠/寵狗共新盅”。描繪了現代都市上班族工作、生活的單調與孤獨,表達了一定的擔憂與反思。這些對社會人物、社會現象的記錄,豐富了漢俳的主題與內容,同時也是詩人關心社會、憂國憂民的一種表現。

  最後,生活方麵。段樂三的許多漢俳具有濃鬱的生活氣息,讀來親切活潑、甚至詼諧幽默,拉近了漢俳與一般百姓的距離。例如前文賞析過的《中秋有約》,利用誇張的手法和互動的感覺,表達中秋時節思念親友、盼望團聚之情。讀來既有濃濃的想念,又夾著一絲風趣與灑脫。又如《吃夜宵》:“邀朋賞月光/談今說古步蓮塘/塘邊進飲坊/夜宵心解涼/麻辣板雞豆腐湯/清啤慢慢嚐”。這首記錄了人們日常生活中常見而愉快的體驗,讀來容易產生同感,讓人不禁想到自己和朋友一起暢快吃夜宵的情景,露出微笑。尤其是“麻辣板雞豆腐湯/清啤慢慢嚐”一句,真實鮮活,甚至讓人忍不住氣惱,何必寫得這麽詳細,引得肚子都餓了,讀來親切可愛。這類記錄生活的漢俳,往往用語自然,情感鮮活,讓人透過一幕幕生動日常的生活場景,感受到作者本身對生活的熱愛與享受。

     2.多“情”

除了以上對社會、生活的記錄,段樂三也常常從情感角度出發,創作漢俳。這裏基於書中四大分類方式,簡要介紹、分析其中的愛情、母子情和山水情。

首先,愛情方麵。段樂三有許多愛情相關的漢俳作品,且寫作手法多樣,表達情感也各有不同。例如《甘蔗》: “風雨一根筋/從頭到尾甜津津/為你蓄真心”。這首通過甘蔗來寫愛情,角度獨特,語言也像甘蔗一樣脆生生、甜蜜蜜,使人很好感受到詩歌主人公的專情、癡情。又如《陰雨晴》:“長空鋪滿雲/過山風雨喚清新/日月總含晴”。這首化用“東邊日出西邊雨,道是無晴卻有晴”中“晴”字的雙關用法,寫出經過磕磕絆絆,始終保有情誼的愛情。段 樂三對同一愛情題材多樣的創作方式,也展現出漢俳本身的靈活與豐富。

其次,母子情。段樂三有許多懷念母親、感激母愛的漢俳。例如前文賞析過的《哭母》,通過變換不同的場景, 展現思念之深之廣,讀來令人動容。又如《惦娘》:“草木葉微黃/一場秋雨故鄉寒/風塵去看娘”。用比興手法,景 情交織,表達了對母親深深的思念之情。這類母子情的漢俳,往往用語質樸、情感細膩真摯,值得不斷回味。

最後,山水情。這一類往往通過展現瑰麗秀美的自然風光,表達對自然對生活以及對同行友人的喜愛、珍惜之情。段樂三的此類作品數量眾多,用語多凝練典雅,風格偏古典律詩,若與之前所提到的社會生活類漢俳對照欣賞,更覺漢俳的多樣化表達潛能。這裏舉段樂三創作於1996 年,也是使其獲評“中國首屆漢俳百家詩人”的《吟長江三峽》為例:“三峽浪流長/千裏江陵立畫廊/雲天鷹自翔”。這首漢俳氣勢開闊,粗中有細。既有浪濤洶湧的三峽水,又有孤鶩自由的蒼鷹,點麵、動靜、聲色結合,表達了對祖國壯麗山河的讚美與喜愛,是山水情中的代表作。

這裏隻具體分析了段樂三漢俳作品中三種典型情感。其實文由情生,創作的最終來源都是情感表達的需要。漢俳雖是一種新式詩歌體裁,但在段樂三筆下已經能夠豐富、淋漓地表達出各種情感、情思。這其實也間接證明了漢俳對多樣情感的靈活表現能力。

     四、段樂三漢俳理論與實踐 

  除了勤於創作,段樂三也積極探索漢俳創作理論和摸索漢俳發展道路,身體力行,不斷實踐。形成了一套較為係統的理論體係,並以《段樂三漢俳知識雜談六十二講》(以下簡稱“雜談”的形式,分為62 期,發布在“中國詩歌網”、《華夏漢俳》微信公眾號電子刊、《和風漢俳》美篇電子刊等網絡媒體平台上,供人們自由閱覽。本部分將基於這 62 篇漢俳知識雜談,摘錄其中重要篇目製成表格(參見附錄 3“《段樂三漢俳知識雜談六十二講》整理表”), “寬鬆寫漢俳”理論、三種韻律形式、三種漢俳格式,以及漢俳推廣實踐等角度介紹、分析段樂三的漢俳理論。  

1. “寬鬆寫漢俳”理論 

段樂三提出“寬鬆寫漢俳”理論。具體來說有3 “隻有”:隻有“五、七、五”三句17 漢字的體型規定,隻有用韻者做到每句單獨成律和有兩句押韻就行的限製,隻有用韻者不犯“孤平”與不出現“三平掃尾”或“三仄掃尾”的要求。以及6 個“沒有”:沒有一題隻允許寫一首或隻能寫多少首的規定;沒有非用什麽風格或什麽手法創作的規定;沒有像日本俳句要求季語的限製;沒有不能講點律韻或非要講點律韻的限製;沒有用韻者隻許用普通話新韻或不許用舊韻和隻許使用平韻不許使用仄韻的要求;也沒有可以寫什麽內容或不能寫什麽內容的要求雜談四)。

其中較為重要的是,格式方麵隻要求遵循“五、七、五”三句17 漢字的體型,以及不要求像日本俳句一樣有季語。此外,段樂三也主張漢俳不用標點符號(雜談十二。認為當前人們對於漢俳及其他格律詩,標點符號使用較為機械, 流於形式;且不用標點符號,可以給讀者留下更多想象空間。

其實整體來看,段樂三是在盡力去除漢俳的限製與束縛,使其更易於創作。用其自己的的話,便是:“有人想用自己的愛好為漢俳添加新規,隻許這樣,不能那樣,去限製別人的愛好。這樣做不好,會弄巧成拙,把不同愛好的詩人排斥在漢俳寫作的門外。讓這種新生不久的漢俳詩品種寬鬆一些,讓寫作漢俳的詩人各有千秋、百花齊放、和平共處,不是很好嗎?”(雜談四

2. 三種漢俳韻律形式 

根據段樂三,有三種韻律方式創作漢俳:韻文方式寫漢俳、仿照格律寫漢俳、散文方式寫漢俳。具體來說,韻文方式寫漢俳,是指大體像格律體,有押韻的味道,像唱詞、快板、歌謠造出句子,但仔細辨別,卻不是按照格律詩句的要求來寫的雜談七)。仿照格律寫漢俳,則是仿照中國古詩詞中平仄等格律要求,創作漢俳,需要一定格律知識做基礎。散文方式寫漢俳,則是隻有一個“五、七、五”句型的框架,每句詩不必考慮句中的平仄,三句詩的尾字也不要求非要有兩句押韻不可,無韻的漢俳隻要寫得語言靈動出詩味,也可稱得上好作品。

段樂三曾基於自己主編的《漢俳詩人》收到的稿件,做過一次統計(2006):韻文方式寫漢俳占90%、仿照格律寫漢俳占9%、散文方式寫漢俳在當時還比較新穎,隻占1%(雜談七。段樂三的作品雖然大多傾向於押韻、講究平仄, 但他自己也說道:“我努力用當代語言入詩,剔除陳腐,讓詩大眾化。同時,我在極力提倡韻文方式與散文方式寫漢俳,也就是講點韻味或幹脆用白話來寫”。而在接受本項目的采訪時,段樂三進一步表示:“我們要平等倡導三種方法去寫作漢俳,才能被各種詩歌體裁寫作人看好漢俳,接納漢俳”(雜談五。誠然,從之前舉例賞析過的漢俳作品中,我們也可以看到,段樂三努力讓自己的用語多樣化,既有古典詩詞一樣凝練雋永的語言,也有朗朗上口、通俗易懂的韻文語言,同時也有不講求押韻,自然靈活的表達。

3. 三種漢俳創作格式 

根據段樂三的漢俳創作理論,漢俳有三種創作格式。第一是最簡單的,單獨一首“五七五”三行漢俳,自成一詩, 可帶可不帶題目;第二是漢俳連作;第三是漢俳組詩。 

根據《漢俳詩人》電子刊主編北冰在《對漢俳連作的思考》2019中的解釋:漢俳連作,指一題二首以上二首)的漢俳,即一題多首漢俳。根據詩人情感表達的需要來確定一題幾首,每首漢俳既要有相對獨立性,又要同時服務於主題。每首詩主線要脈絡清晰,可從不同角度用不同素材來提升主題,切莫觀點前後矛盾。其實連作這一形式早在林林1980 年寫《迎俳人》時就已經誕生了,當時林林一題之下作了兩首漢俳,共同構成一個完整的詩篇。而段樂三則相當於將其定名為漢俳連作,並不斷嚐試這種類型的創作。 

根據段樂三,漢俳組詩,則是指一個主題目下麵有幾個分題目,由幾個分題目的內容共同完成涉及麵較廣泛的主題思想,組合在一起的漢俳群體。組詩與連作不同:連作隻分節,節與節和主題緊密聯係著。組詩,則必須要有子題目,子題目在總題目主題思想之下分散活動,共同完成主題思想雜談十。例如下麵這首:

 

    歡跳
    歡欣跳起來
    六一兒童搭舞台
    迷你一排排
 
    別問哪家孩
    親情父母用心栽
   慢慢長成才
 
    同舞
    親子一同來
    父母歡歌伴小孩
    扭扭上紅台
 
    怡然舞步開
    家長小孩個個乖
    瞧得發癡呆
 
    雀躍
    金鏤著名牌
    鶯歌燕舞眾登台
    乳毛才脫胎
 
    展步有些歪
    歪歪扭扭美乎哉
    鮮花朵朵開

——《慶六一(組詩)》[64]

 

 可以看出,這首組詩由《歡跳》、《同舞》、《雀躍》三首詩歌共同組成,每首詩歌本身又是一題兩首的漢俳連作。這首詩歌也為漢俳創作者提供了新思路,即可以將漢俳創作為“單首漢俳漢俳連作漢俳組詩”這樣一環一環的有機整體。如此極大地豐富了漢俳的創作形式。

 除此之外,段樂三也曾提出通過改變漢俳首與首之間的排列方式,從而使漢俳變身自由體詩。在《雜談二十五: 漢俳扮演自由詩》中,段樂三給出了具體例子:

 

    莫猜何處美
    小鳥兜風款款飛
    去飲山溪水
 
    莫言何處幽
    知心漫步林園路
    星閃月當頭
      ——《放飛》
 
    華時鳳對龍
    伊人已阻嶺千重
    懷念憶芳容
 
    初識金絲燕
    錯牽愛慕紅棉線
    日長沉甸甸
 
    牽手照春泉
    科頭跣足醉當年
    絲連約約緣
       ——《懷舊》
 
     可以看出,第一首《放飛》是將兩首漢俳不分段,直接並在一起,共同構成了一首六行的短詩。第二首《懷舊》則是第一段為兩首漢俳不分段並在一起構成六行,第二段則是以單獨一首漢俳構成了三行,整體是一首由兩段構成的短詩。雖然這種漢俳創作方式尚未見大規模使用,但也確實為漢俳創作者們開闊了思路。
無論是連作、組詩,還是通過多樣拚接、分段,變身自由體詩,段樂三對漢俳創作格式的思考與創新都極大豐富了漢俳創作,提供了借鑒與啟發。

4. 漢俳推廣實踐 

  段樂三不僅積極創作、研究漢俳,也始終致力於推廣、普及漢俳。他在《雜談六十二:雕琢玉身軀》中,對自己的推廣實踐做了總結,並由此給出漢俳發展建議。筆者總結歸納如下:

 首先,漢俳求發展,先要著力普及,讓其全民化。具體來說,可以從如下幾點著手:1.創辦漢俳刊物、成立漢俳研究組織,並積極借用現有雜誌、報紙等媒體,開設漢俳專欄,為漢俳創作、研究、交流提供平台;2.積極主辦漢俳創作比賽,定期舉辦漢俳同題詩等征集活動,以定期動員、引導大家創作漢俳;3.積極利用網絡,開設電子刊等;4. 政府部門也應相應重視漢俳這一新生事物的發展,給予一定經費和人力支持,努力形成群眾自發與政府扶持相結合的態勢。 

以上都是段樂三自己親身實踐過,或仍然在努力做的事情。除了前文提到的積極創辦刊物、成立研究學會,段樂三還動員過河南省駐馬店市、湖北省老幹詩詞協會、河北省石家莊鐵道學院、貴州省思南縣、山西省河津市《澗水清波》詩報、河南省《東明詩詞》、湖南省《舜峰詩詞》、廣西省柳州市《羅池詩苑》、內蒙古《滿洲裏詩詞》等建立漢俳創作組織和開設漢俳發表專欄,指導他們推廣和普及漢俳。此外也聯合與新西蘭林爽女士,共同主持在該國中文報《先驅報》開設漢俳同題詩專欄雜談六十一)。2019 年,段樂三又借助微信公眾號平台,開辦了《漢俳詩人》電子刊,同時也身兼《華夏漢俳》電子刊、《和風漢俳》電子刊的指導顧問。

 

 段樂三作為21 世紀漢俳發展的重要助力者,幾十年如一日筆耕不輟、辛勤創作;並深入思考,研究、建立漢俳創作理論;同時也始終身體力行,摸索漢俳推廣方式,為漢俳創作、研究、普及付出了巨大心血,為後來漢俳創作者、研究者提供了重要參考與啟示。漢俳這顆中國詩壇的幼苗,在段樂三近二十年的嗬護、培育下,得以獲得豐厚的養料, 不斷發展、成長。

 

第四部分 新媒體視野下的漢俳發展展望及提案

 

隨著信息技術的飛速發展,基於互聯網的新媒體開始發展壯大,逐漸改變了原有的信息傳播方式。紙質媒體開始走向衰落,與之相對,新媒體的文化傳播功能日益強大。在全球進入網絡化、數字化的進程中,向新媒體進行轉型變成了傳統媒體謀發展的必經之路。新媒體領域也因此成為了漢俳發展、傳播、普及的重要平台。 

2019 年開始,“漢俳詩刊”、“風雅漢俳”、“當代漢俳交流群”等微信公眾號相繼上線,並至今保持著活躍的更新。以“漢俳詩刊”公眾號為例,該公眾號於2019 1 2 日發表了第一篇推文,名為《中國首家漢俳期刊<漢俳詩刊>(電子版總01 》,內含40 餘首漢俳以及段樂三的兩篇漢俳雜談。至2020 5 20 日,“漢俳詩刊”公眾號已經發布了46 篇推文,其中包括《漢俳詩刊》電子版共6 期,副刊1 期,《華夏漢俳》後更名為《和風漢俳》 31 期,漢俳雜談共4 期,看圖寫漢俳1 期。在此期間,該公眾號舉辦了“《迎新年》同題酬唱”、“2019 年中外漢俳辭舊迎新聯歡”以及同題詩、看圖寫漢俳等眾多漢俳創作活動,吸引了眾多漢俳創作者參加並創作漢俳,給紙媒衰落後處於低迷狀態的漢俳又注入了新的活力。

例如2019 10 月舉辦的同題詩《甜》的漢俳創作活動,共收錄漢俳一百餘首,投稿者也來自國內各地甚至世界各地,如:

 

       甘甜指尖繞
       白頭翁逗白頭姥
       滿樹妃子笑
   ——芊羽安徽)
 

香果滿枝頭

       同嚐豐收喜開口

       仙侶相守候

——璿子(美國)

 

2020 5 月為止,該篇推文已有487 閱讀量,達到了相對較高的水平。漢俳的發展進入新媒體時代後,不僅解決了紙質刊物經費不足、版麵受限、出版事項繁雜的問題,還使得漢俳能夠借助網絡這一傳播介質,打破空間限製, 更廣泛地傳播開來。截至2018 年,我國的網民數量已經達到8.3 億人13,並依然處於不斷增長的狀態。新媒體的文化傳播作用不容小覷,為漢俳進入新階段發展提供了絕好的機會。

    在此,筆者試為處於新媒體時代的漢俳發展做出幾點提案,希望能為漢俳今後的發展提供參考與借鑒。

1. 借助有影響力的社會媒體擴大知名度。漢俳的創作和發展要想吸收更多新生力量,需要讓更多人了解、認識這一詩歌體裁。如果利用影響力、粉絲量大的公眾媒體發布介紹、宣傳漢俳的相關內容,可以引起更多人的興趣,從而了解漢俳、進而創作漢俳,擴大整個漢俳創作的群體。例如2020 5 27 日,“人民中國”微信公眾號便發布了一篇名為《第十三屆政協三次會議勝利閉幕,十七位政協委員漢俳寄語感言》的文章,文章中收錄了17 位政協委員創作的40 首漢俳,兩天內便已獲得了2231 閱讀量,給漢俳的宣傳帶來了極大助力。

2. 繼續發展微信公眾號,並在此基礎上開展一些“出圈”的活動。現在所舉行的漢俳創作活動,多局限於已有的漢俳創作圈子,屬於“關起門紅火”的狀態。如果舉辦一些可以“跳出漢俳圈子”的活動,比如利用網絡熱點,創辦相關互動活動,可能會引起更多網民的興趣。如《錢江晚報》曾發起過“用微信玩一回‘浙江方言好聲優’”的活動,呼籲網友用方言來念當時大火的“元芳你怎麽看”這句話,得到了網友熱烈的響應。[65]宣傳漢俳也可以仿照此類活動,以網絡熱點為創作主題,引起網友興趣,吸引更多的人參與到漢俳創作中來。

3. 利用多方媒體進行宣傳推廣,比如微博、抖音等熱門社交軟件。微信公眾號的傳播形式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即隻在微信“好友圈”的一定範圍內傳播,較難被“門外漢”所看到。倘若利用微博、抖音等具有社交廣場、即公開 性交流平台的軟件進行宣傳推廣,所發表的內容可以獲得更高的曝光量,達到更好的宣傳效果。如微博中的“詩歌” 超話,至 2020 5 月已有有11.9 萬粉絲關注,3.8 億閱讀量,是極具曝光度的詩歌交流平台,更易讓大眾了解、認識漢俳這一尚屬小眾的詩歌體裁。

4. 但相對於紙質媒體,電子信息需要保存在電子設備上,而電子元件的壽命短於紙質媒體,這也造成了保管上的問題。對此,可以將相關文章、作品上傳到雲端存儲、或者專門開辟一個網絡主頁來進行作品的存放與更新,或是定期將發表的作品整理匯總、以紙質書的形式印刷保存,使電子資料保管問題得到改善或解決。

當今社會化媒體中的“快傳播”讓信息碎片化、簡潔化,而漢俳這種短小易讀的詩體則非常符合社會化媒體中用戶快速、碎片化的閱讀模式。同時,漢俳自身沒有律韻、格律、主題上的限製,在創作方麵具有很大的自由,又通過漢俳組詩、漢俳連作的形式突破了內容量的限製,是非常適合當前“快餐時代”的一種創作方式。現在漢俳仍處於知名度不高的狀態,需要足夠的宣傳讓更多人了解、認識到這一詩體,吸引更多創作的新生力量,使漢俳得到更廣泛的傳播和更好的發展。

 

結論

 

 本研究以中國20 世紀80 年代初受日本俳句啟發、誕生於中日交流的中國新型詩歌體裁——漢俳為研究對象,著重從漢俳四十年發展曆史,及其藝術形式兩個角度展開研究,並嚐試給出未來發展建議。 

首先,漢俳發展曆程方麵,先簡要分析了日本俳句在中國的傳入與發展,為研究提供背景支持;之後著重分析了漢俳本身的誕生、發展曆程。在傳播媒介方麵,具體結合了電子數據庫和紙質刊物兩種傳播載體,對漢俳發展進行了梳理分析,結果如下:

一、基於“讀秀”數據庫中漢俳相關文獻資料,將漢俳發展劃分為跌宕誕生期1980-1992、波動上升期1992- 1998)、平穩增長期(1998-2005)、高潮迭起期(2005-2011)和新媒體展望期2011-2019)五個時期,並嚐試從中日關係等多個角度分析各階段發展特征及其背後原因。二、基於國內綜合性詩歌雜誌《詩刊》,認識到漢俳的文學價值與政治屬性,及二者對漢俳發展的重要意義;基於民間專門性漢俳雜誌《漢俳詩刊》,本研究對漢俳在寫景、抒情,特

-------------------------------

 13 數據來自2019 8 13 日發布的《新中國成立70 周年經濟社會發展成就報告》

 

別是敘事等諸多主題下創作的自由度,以及漢俳與書畫攝影等相結合的豐富藝術表現形式進行了探討,並統計分析了《漢俳詩刊》雜誌所涵蓋的漢俳創作群體構成,對其在漢俳發展史上的地位及貢獻進行了總結。

其次,在漢俳藝術形式方麵,選取了林林和段樂三兩人作為漢俳的代表詩人、學者,基於二者的具體作品,對其漢俳藝術特征與相關創作、推廣理論等進行了深入分析歸納。其中,林林,作為漢俳創始人之一,活躍於漢俳發展的前二十年,其作品既有對自身俳句翻譯理念的傳承,也有從主題內容、用語押韻等多方麵的藝術探索與創新;段樂三, 作為新世紀漢俳重要助推者,活躍於漢俳發展的近二十年,其作品呈現出多樣化藝術特點,蘊含豐富感情,且形成了一套較為係統的漢俳創作理論,並始終致力於漢俳推廣事業。

 此外,為了更加清晰直觀地把握漢俳發展曆程與作家作品藝術特征,從第二部分開始,自製了漢俳40 年間文獻及作品數量折線變化圖、《詩刊》漢俳作品梳理表、《漢俳詩刊》作品多角度折線變化圖、代表詩人林林及段樂三作品藝術特色及理論歸納表等,眾多具有學術研究與參考價值的圖表。同時,有幸聯係到了當代漢俳代表詩人段樂三本人, 開展了段樂三漢俳專訪活動,並獲得大量珍貴的一手資料,為本次研究帶來莫大的鼓勵與幫助。最後,本研究並未止步於對已有曆史、資料的研究梳理,而是進一步結合新媒體時代中漢俳發展現狀,嚐試給出了新媒體視野下的漢俳未來發展提案。 

本研究以軸麵結合的方式對漢俳進行了分析:軸線上,從電子資源與紙質媒體兩個角度,以時間線梳理漢俳發展曆程;截麵上,結合兩位代表性漢俳詩人、學者,聚焦具體作品,細致剖析漢俳藝術表現形式、把握理論框架,探索漢俳今後多樣化蓬勃發展新思路。

漢俳雖是一種年輕的詩歌體裁,但經過四十年間的發展,已經逐漸延伸出了自身的發展脈絡,並在多方推動力量 下,生長出了較為飽滿豐富的藝術軀幹。本研究從縱橫兩個維度進行分析,希望能為漢俳的發展、創作提供一些參考 與啟發。今後,也會繼續從多種傳播載體入手,進一步完善漢俳的發展脈絡;同時擴大代表人物及作品的選取範圍, 並嚐試參考英俳等其他由俳句衍生出的詩歌體裁,更加多維度地把握漢俳藝術創作特點,為漢俳更好的發展貢獻力量。

 

注:

[1]漢俳試作[J].詩刊.1981,(6).
[2]殷浠文.日本俳句對中國小詩的反影響[J].大眾文藝,2018(16):22-23.
[3]羅振亞.日本俳句與中國“小詩”的生成[J].中國社會科學,2010(01):186-198225.
[4]蔡宏.從“三行情書”熱談談俳句的國際化[J].泉州師範學院學報,2016,34(03):81-86. [5]袁鷹.漢俳之旅[J].東方雑誌.1982,(3). 
[6]曉雪, 曉雪選集3 評論卷(一)[M],雲南出版集団公司 雲南教育出版社,2008.02. [7]紀鵬. 旅途擷英——漢俳八首[J].人民論壇.1994,(12). 
[8]紀鵬. 讀報偶感——漢俳組曲[J].人民文學.1994,(12). 
[9]俳並和,李芒.漢俳二首[J].日語知識.1999,(2):55.
[10]紀鵬.浴夏身輕踏百江 水天簡談“漢俳”[J].漢俳詩刊,2002,(2).
[11][12]西村我尼吾,林祁,湯田美代子.山花枝接海花開:中日漢俳聯句接力山花枝接海花開[J].人民文學,2009,(7). [13]馮振翼.市郊農民喜喬遷(漢俳組曲[J].吉林農業,2013(6). 
[14]《漢俳詩刊》【2019 年中外漢俳辭舊迎新聯歡專刊】(電子版總第03 期)[EB/OL].漢俳詩刊(公眾號),2019. [15][45][49]趙樸初、林林、袁鷹.漢俳試作[J].詩刊.1981,(6):32-34. 
[16]袁水拍.漢俳學步[J].詩刊.1982,(3):38.
[17]李芒 .日本俳人訪華俳句選譯 [J].詩刊.1984,(6):44. [18]林林.漢俳一束[J].詩刊.1992,(11):29. 
[19]林岫.漢俳[J].詩刊.1992,(11):29.
[20]紀鵬.茅台詩會吟草[J].詩刊.1999,(12):57.
[21]溫家寶. 溫家寶總理漢俳四首[J].詩刊.2010,(13):1.

[22]《漢俳詩刊》編輯部. 致漢俳詩愛好者的公開信[J]. 漢俳詩刊,2002,創刊號:30-31.

[23]宋乘焜.《戰勝“非典”》[J]. 漢俳詩刊,2003,第3 期:12 

[24]高勇.《有感“非典”流行》[J]. 漢俳詩刊,2003,第3 期:12 [25]李達才.《怪象》[J]. 漢俳詩刊,2006,第3-4 期:23 

[26]曉帆 ,(日)今辻和典 .《漢俳日譯欣賞》[J]. 漢俳詩刊,2003,第1 期:28 [27]董振華.《冬(六首)》[J]. 漢俳詩刊,2002,第4 期:24 
[28]王嘉慰 作,莫繼紅 .《漢俳英譯欣賞》[J]. 漢俳詩刊,2002,第2 期:24 [29]曉帆.《弦歌寄意》[J]. 漢俳詩刊,2003,第2 期:18 
[30]黎先漢.《登山》[J]. 漢俳詩刊,2003,第1 期:29 [31]黃彩雲.《鋼筆》[J]. 漢俳詩刊,2003,第1期:27 
[32]李智庭.《學漢俳成了我的精神支柱》[J]. 漢俳詩刊,2002,第4 期:31 [33]胡仰曦,崔琦.林林的生平與創作[J].日本學論壇,2003,第4 . 
[34][52]林林.扶桑雜記M].天津:百花文藝出版社,1982 [35]林林.中日的自然詩觀[J].世界文學,1980,第5 . 
[36][37]水原秋櫻子,林林.水原秋櫻子俳句選[J].詩刊,1984,第6 .
[38][39][40][44]林林. 剪雲集[M]. 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5.7-114144811 [41][42]林林.尋鍾聲的餘韻-俳句學習筆記[J].日本文學,1983,第1 :147147-148 [43]林林. 正岡子規讚[J]. 漢俳詩刊,2003,(3):15 
[46]趙樸初,林林,杜宣,陳大遠,袁鷹天.鑒真之什——漢俳十四首[J].雨花,1981,第12 . [47]林林.海之夢(漢俳三首)[J].詩刊,2000,第11 . 
[48]林林. 早市寫真[J]. 漢俳詩刊,2003,(1):15 
[50] 林林. 林林先生給本刊主編的一封信[J]. 漢俳詩刊,2003,(1):2 
[51] 肖華.日本俳句的譯介及漢俳的創建——以林林為中心[J].渭南師範學院學報,2014,第12 . [53]葉渭渠著. 未來文學猜想 葉渭渠文錄[M]. 太原:北嶽文藝出版社, 2016.07269 
[54][55][56][57][58][59][60][61][62][63][64]段樂三.北冰. 段樂三漢俳藝術賞析,2020:6,45,26,91,6,87,32,18,132,140,95 
[65]劉碩,蔣夢樺,李曉鵬. 紙媒“發聲”——淺談浙江晚報對騰訊微信的運用[N]. 新聞實踐,2013-07.
 
參考文獻:
同“注”。

(未完請關注:特刊<下>)

主編微信:hxgypbb

 

 
[ 打印 ]
閱讀 ()評論 (2)
評論
空中璿子 回複 悄悄話 菲兒,你有興趣寫漢俳,我可邀你進詩社一起寫詩。
菲兒天地 回複 悄悄話 多謝分享,要好好學習寫漢俳詩!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