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璿子

把日子過成詩, 讓生活留著馨香。心中守著愛,筆下的思緒,如仙鶴在藍天下翱翔,自由自在。
(空中璿子博客中璿子原創,轉載或引用請注明出處,謝謝)
個人資料
正文

轉帖:怎麽檢驗你寫的詩歌?(1)

(2020-07-22 10:51:54) 下一個

怎麽檢驗你寫的詩歌?(1)

2017-11-14 佚名 詩評媒
 


  (1):詩歌不論如何“跳躍”,但絕對不能沒有邏輯!
  (2):每一個語言都指向同一義,詩歌就會缺乏張力。
  (3):很多詩,你的詩歌語言表訴的是真的,缺點就在於你的語言有種流行歌詞的韻律,得現成的。而不是你自己精心錘煉得來的,這就是你的要害,它導致的結果就是,會使你的詩歌看起來很麵熟,語言很舊,感情不能在詩歌中“沉”住,從而也不飽滿!

(4):直白,並不在於語言是否“淺顯”或“深奧”(澀口),而是看——你的情感是否“藏”得住,是否不單薄。如果你的詩歌寫得很“跳躍”,仿佛沒人能懂,可我一抓住你的“修飾”詞——陰冷啊破碎啊黑色啊等等等,那我就已經知道你要表達什麽了,你的情感已表露無遺,你還敢說你的詩歌不直白嗎?!

(5):從詩歌所要表達的意義上來說,有些看似後現代的詩歌其實並不後現代。它不過是用後現代的詩歌寫作技巧蒙人而已,把一首詩歌弄得支離破碎。本來是完整的,他偏不,一定要把一些關鍵詞省略,搞得“高深莫測”,而如果有人真的讀進去了,看到的就是那麽一種意思,沒有其他!那還不如把那些“關鍵”詞補上,寫得通俗易懂些,再在它的背後隱藏至少一種以上的更深層的涵義!古代漢語水平還過得去的人讀古詩,絕不會覺得它們難於理解,何況是古人呢?現代詩歌的寫作,特別是中國的現代詩歌寫作,有些偏軌了!

(6):每首詩歌在完整產生前,它必須得經過形而上的構思,否則完整產生之後的詩歌,所要表達的形而下是不飽滿的,至少它的形而下的形而上思索是欠缺的,是不深刻的,是單薄的!

(7):現代“易懂”的詩有兩種,一種是平淡而有致,另一種是黑色幽默的運用。當一首詩歌對黑色幽默的剔除或者淡化時,必須得使平淡的語言具有多義性,增加它的“厚度”,否則好多想寫的東西就會感覺沒有充分表達出來,從而就會顯得單薄。

(8):詩歌敘述語言的運用必會導致“賦”的手法的表現。但絕非散文化,除非是敘述的手法與抒情或者是剖析(分析)手法向度的失衡。從而導致通篇隻對本事物描述,而沒有升華,使得詩歌語言的韻律流失,節奏變調,味道減淡。於是,詩歌與散文的分別就出來了——詩歌中心力量是內斂的,散文恰恰相反,是外向的。

(9):詩歌的語言,不管是用於敘述還是其他,它的語言都不同於散文的語言。詩歌的語言是太陽的語言,既要有向外輻射的光芒,更要有內心引力,二者缺一不可,否則就是散文的語言。就論太陽,如果隻有內心引力而沒有向外輻射的光芒,那麽它就不是太陽,嗬嗬,而是月亮或者黑洞。如果它隻是向外輻射光芒而沒有內心引力,那麽太陽也不會存在,或存在不久!

(10):對於遙想或歌詠的語言,我認為應該是站在山岡上的,而不是飄在空中的,必須得源自生活的細節。

(11):詩是具體的哲學,是“水上的雕塑”。完成一首詩的過程,所需的經驗來自“從前”,但完成的——不是重複經驗本身,而是現在,是當下,是being。你所分析的不過是他的經驗,而經驗是個人的。何況一首詩的情緒並不是完全的經驗。所以,去臆想他的經曆不如去分析他的詩藝。

(12):如果把一首現實詩的題目換成有有象征意思的題目(如關於文革背景的題目,當然詩本身得具備多層涵義),那麽每一個詞就會突然具有象征性,從而一首介於現實與超現實的詩歌,馬上躍入象征或意象派行列。這說明了兩點:1、是題目張力選擇的重要性。2、寫詩歌不能不從象征和意象派起步,可又不能囿步不前,否則就隻在朦朧詩裏徘徊不前,必須要前進到現實再進而超現實。最後達到每個詞語有實質感又有陌生神話感的似真似幻的境界大融合。

(13):真正的短句,是一行表達一層意思。而非強行把一個完整的主謂賓的句子進行倒裝,進而拆解成多行,雖然,那樣的“短句”能得到一種韻律,或比較完整的清幽的情緒。但是,對於詩歌整體的深刻性和飽滿度,甚至詩歌的老練和渾成,卻會帶來致命傷,使詩藝停滯不前。

(14):在所有的詩體中,最難寫的並非嚴格的意英十四行,而是通篇不分段的詩歌。它需要一氣從頭直貫到底,似斷非斷,似連非連,似平鋪直敘而非平鋪直敘,似升華而升華得不露痕跡。所以對於初學者,建議還是先練習分段寫作為上策。

(15):久寫詩歌的人都會有這種感觸——兩行一段的詩歌適宜表達某種哲理的思考,三行一段的詩歌適宜表達某種不安的氛圍,五行以上一段的詩歌適宜陳述。而四行一段的詩歌,適宜完整某種情緒。對於入門者來說,可以先從嚴格的每段四行入手,進而提高

(16):如果一首詩歌在同一段中有四行以上連續押同一個韻,那就就太奢侈了,而且會使詩歌的韻律節奏渙散,使詩歌的核心力量也外化了.四行是界限,五行是極限,五行之後無論如何一定要轉韻!

(17):一首作品得以呈現之前,它屬於作者。完成之後,它因具有生命會反過來命令作者為它去錘煉語言表達的完整性和準確性。這就是詩歌打磨的動機和成因。也許換種表達你們會更容易接受——我早已預見那個池塘裏有一條魚是屬於我的,很多年前它很弱小,但隨著時間的推移它在長大。在收獲的九月,它浮出了水麵,背脊青黑似刀刃,我用絲網捕捉到了它。然後觸摸它,它屬於了我。但我感覺離開池塘的那條魚似乎缺少了某種東西,於是我唯一能獲取信息的方式就是把手伸向池塘,讓手浸入池塘之水,感受水的質地和溫度,甚至水的呼吸。有時,我還能意外地得到從那條魚身上遺落在水裏的一個陳舊的鱗片,就像《十月的人物與青蝗》的題記。它屬於那條魚,但已不屬於魚身,因為魚身早已完整如新。那就讓這個鱗片與那條魚呆在一起,同在另一個新的空間裏。那麽,那條魚,會感到更加安詳和自在的,我相信。

(18):欣賞一首詩,要看到以下四個方麵才能算是完整的。
     第一是要清楚作者到底要表達什麽,要了解作者創作的意圖,探究作者因景或物或事而生之情,因情生發之思,情思匯合上升,最後以詩歌麵目出現的文學形式所要表達的誌,到底是屬於奮起修身之興呢,抑或世俗盛衰之觀,抑或表達某種友或愛之群,還是諷議為政之怨。在要深究之前,也許有一個步驟是需要的,那就是剔除處於兩個誤區之內的一些作品,一是過於玄乎的,二是過於戲作的。屬於這兩類的作品就像兩座大山,一前一後阻礙了我們觀察中央盆地的目光,使我們迷失了方向。過於玄乎的作品,一句話,就是那些過於靈動之詩,爆發後就不加琢磨的過於跳躍的半成品。對於作者本人來說,他自我感覺是早已表達得完美無缺了。其實,不過是冰山一角式的錯覺,他(她)把更多的東西遺留在了自己的腦子裏了,表現出來的其實不過是未完成之作而已,並沒有抵達精神的核心。而過於戲作之作,當然是那些口水之作了。一覽無遺,是不需要我們去深究的,當然得像道路上的積雪一樣,拿起掃帚和鏟,二話不說地掃除。回過頭來,再說表達的欣賞。要還原其生發象征意義之前的本象,再在閱讀後從本象追究其象征或者所謂的精神內涵。那麽第二步,也許也是不可或缺的了。
    第二,要領會作者是如何表達的。關鍵還是要從手法上去入手。因為“比”之象征就是其一種手法,另外,還有求之於韻的“賦”,或求之於邏輯或意境之“興”,還有以韻律節奏、疊字等帶動篇章前行、運氣行情等各種手段。這裏,需要對賦進行一番“正義”。把賦理解成鋪陳敘述我認為是不正確的。《詩經》中絕大部分的篇章都運用了賦的手法。我就拿大家最熟悉的開篇《關雎》浮光掠影的印證一下我的一個觀點,用《蒹葭》印證我的另一個觀點,然後綜述一下,你們也許會更易於接受我的看法。在《關雎》裏“左右采之”和“左右芼之”不是平行並列的,而是層層推進的。“芼”的意思是“拔”。采和拔是有程度的輕重之分的,所表達的心緒也是不一樣的,大家可以自己去看全篇。而在《蒹葭》裏,賦的另一種效果得到了呈現:“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央。蒹葭淒淒,白露未晞。所謂伊人,在水之湄。溯洄從之,道阻且躋。溯遊從之,宛在水中坻。。。”那就是以“蒼”帶動“霜”、“方”、“長”、“央”,用“淒”行進“晞”、“躋、“坻”。現在我可以歸納一下我對賦的表述了。賦,應該是一種從多角度或單向深度推進挖掘,並且時常帶韻轉動的一種手法。
    第三,要分析詩歌所體現的風格,看是屬於細致靈秀的南風呢,還是剛勁、爽朗、質樸的北調。(現在的詩壇是多南風而少北調啊,遺憾之至!)我們可以從作者的用詞,也可以從構句入手。詞是有特性的,堅、柔、溫、冷有其特征。構句是有個性的,平敘、倒裝、省略有其獨到之效。當然入手並不隻限於這兩處,他處如語調的陳述、詰句等所表達反應的情態也可入手。
    第四,要與自己的詩歌進行比較對照。可以吸收前三點,也可以參照超越,更可以另僻蹊徑。欣賞,最終的目的是為了自己的創作,與眾不同,不落俗套的創作。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