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中璿子

把日子過成詩, 讓生活留著馨香。心中守著愛,筆下的思緒,如仙鶴在藍天下翱翔,自由自在。
(空中璿子博客中璿子原創,轉載或引用請注明出處,謝謝)
個人資料
正文

轉帖:北冰老師《名家們怎麽認識漢俳》

(2020-06-05 23:53:10) 下一個

名家們怎麽認識漢俳

   文/北冰

       漢俳是趙樸初、林林等前輩於1980年首創的,是中日友好文化交流的產物。發展到現在,雖不很長,但也40年了。對於漢俳的國籍,仍有爭議。請看看俳句學者、漢俳名家和漢俳前輩們是怎樣說的。

       小草女士語:不知誰說漢俳就是日本的俳句?他對日本的俳句了解嗎?劉德有先生說的:“俳句是俳句;譯成漢語的俳句是譯成漢語的俳句;漢俳是漢俳。它們各不相同的。”這是對的。漢俳隻是采用了日本俳句的575形式。”(小草,日籍華人,學者、記者、詩人、大學講師。俳句作品於2007年作為在日學子首次榮獲日本“芭蕉俳句文學館優秀獎“。日本全國俳句大賽多次獲大獎“秀逸獎”。)

       由此可知,漢俳隻是借用俳句575形式,再無其它。

       瞿麥先生《漢俳趣談》文中,“漢俳是在現代中日文化交流中,由日本俳句催生而出的。”(瞿麥,上海俳句漢俳交流協會會長。)

        漢俳是由日本俳句催生而來,更不是孿生。不能等同起來。

 段樂三先生《段樂三漢俳知識雜談三•正確對待漢俳》文中,“……漢俳是漢語新詩,是中國文化文學領域詩歌界的年輕夥伴”。“漢俳姓漢,名俳。”(段樂三,中國漢俳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漢俳百家詩人,風雅漢俳學社社長,當代俳詩詩人學會會長,中外首家《漢俳詩人》雜誌與《風雅漢俳》網刊原主編。)

      充分說明,漢俳姓漢。

  林岫先生《和風起漢俳》一文中,“漢俳是……萌生於中國詩歌百花園中的一株新花”。“它不是日本俳句的簡單移植,而是受俳句催生而成的漢詩新詩體。也就是說,無論格律體還是自由體,皆須是地道的漢詩,而非“洋涇濱”之類。(林岫,著名詩人、學者、書法家。 中國漢俳學會副會長。)

 這兩句話告訴我們,漢俳出生中國,是地地道道的漢文化。

 劉德有先生《俳句•HAIKU•漢俳》一文中,“俳句是俳句;譯成漢語的俳句是譯成漢語的俳句;漢俳是漢俳。它們各不相同的。(劉德有, 著名日語翻譯家,文化部原副部長,中華日本學會名譽會長,中國漢俳學會會長。)

  劉德有會長特別強調,俳句是俳句,漢俳是漢俳,它們各不相同。

   林林先生《從漢詩到漢俳》:“古代漢詩是輸出的,現代漢俳是引進後由中國詩人再創造而成的。”“古代漢詩到日本,產生了和歌、連歌,出生了俳句,從日本俳句回到中國才產生了漢俳,如果說漢詩是老祖宗,漢俳有點像外孫了,因為外孫有外親的血緣。”(林林,詩人,作家,漢俳創始人之一,中國人民對外協會副會長、 中日文學研究會會長。)

  漢俳是中國詩人創作的新詩種,國籍在中國!是華夏族文化。

  以上所述,足以證明漢俳是我們中國詩歌。無可非議!無需再述!     

   2020年2月21日

        

[ 打印 ]
閱讀 ()評論 (0)
評論
目前還沒有任何評論
登錄後才可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