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樂三漢俳知識雜談》二:漢俳的由來
作者:胖墩 2019年11月04日 14:25
117 收藏
段樂三漢俳知識雜談二:漢俳的由來
文/段樂三
眾所周知,日本人是學習中國文字才有了日本文化,於是,創造出混合一些中國字形的日語。日語字音,有些沒有實際意義,要組成音節才能表達思想 。他們創造的一些詩歌,最為流行的叫“俳句”。俳句有17個音,組成音節後,不像漢俳,沒有漢俳17個字的含義。通常,17個音的日本“俳句”,翻譯成漢俳,一般10個以內的漢字就能完整表達出來。
俳句在日本,已經成為了他們的詩歌主體,有很多全國性的俳句團體和各地的俳句組織,還有專門的俳句刊物。
中日文化交流,由來已久。曾任中國漢俳學會副秘長董振華先生,撰文介紹:“唐詩隨著日本的遣唐使和中國高僧渡海東去,到日本落戶生根,開花結果。日本文學史家認為,八世紀以後日本的和歌、俳句以至其它文學作品都能看到唐詩的影響,日本曆代都有不少詩人、歌人、俳人能用漢字直接寫出合乎規矩的漢詩,甚至有的造詣頗深。”但是,中國知道“俳句”或留日學生能用日語寫作“俳句”的人,卻很少。在1980年5月30日以前,從來還沒有人想到過用17個漢字來創造“漢俳”。也就是說,這個日子之前,中國的文學史上,是沒有漢俳詩歌品種和漢俳這個名詞的。
1980年5月30日,中日友好協會首次接待以大野林火先生為團長的日本俳人協會訪華團,兩國詩人歡聚之時,時任中國佛教協會會長的趙樸初先生,借用日本俳句17音為模式,用漢語律句的平仄規律,即席吟誦詩歌三首。其中有一首是:“綠陰今雨來/山花枝接海花開/和風起漢俳”。於是,用17個漢字創造出來的“五、七、五”三句格式的詩歌,就被定名為“漢俳”了。當天,在北海仿膳迎接日本朋友宴席上,時任中日友好協會副會長的林林先生,也借日本俳句17個音用漢語17個字“五、七、五”三句格式即席吟誦了自己創作的《迎俳人》二首。6月7日,訪華團去上海,杜宣先生在歡迎會上也仿照這種樣式誦讀了自作的《君來自東島》。1981年,《詩刊》第六期公開發表了趙樸初、林林、袁鷹等人的漢俳。1982年5月9日的《人民日報》,又發表了趙樸初、鍾敬文等人的漢俳。
所以,林林先生說:“古代漢詩是輸出的,現代漢俳是引進後由中國詩人再創造而成的。”
有人說,在《詩經》裏就有了漢俳的影子,這種想法太幼稚。
有人說,新文化運動時就有人創作了漢俳,這是憑空想象。
有人說,用中國文字寫作的“漢俳”,就是日本人寫作的“俳句”,這是十足的文盲。不認識日文,是沒學習日語,情有可原;不認識中文詩歌,是睜開眼睛說瞎話。
注:此文原載《盤錦詩詞》2008年1、2期合刊。
(段樂三,湖南南縣人,中國詩歌學會、中華詩詞學會、中國散文學會、中國報告文學學會等會員,中國小說學會入典作家,中國曆史史料學學會理事,中國漢俳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漢俳百家詩人,風雅漢俳學社社長,當代俳詩詩人學會會長,《漢俳詩人》雜誌主編。在國內與美國、德國、法國、日本、巴西、新西蘭、新加坡、加拿大、澳大利亞等國報刊和出版物發表詩歌、散文、小說和學術論文六千餘件,有的錄入學生課本與選為補充教材,有的被中國科學院評選為國家社會科學成果,有的被翻譯成英文和日文,出版個人單行本53部與《段樂三文集》13集。)
責任編輯:係統管理員
P.S. 文章由段樂三先生提供並征得同意轉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