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的印象中,北極光(Aurora)是夜色的星空中散發出來的一片綠光,這片綠光有時還會飄飄忽忽的,像夢幻中的幽靈在夜空中翩翩起舞一樣,給人帶來幻想,讓人心曠神怡。可是看到極光並不容易,因為極光隻能在特定的環境下才能看到。極光是在特定的條件下生成,在特定的環境下才能顯現的。
極光的產生源於太陽,因為太陽星球的內部活動噴發出離子,波及地球。因為地球兩極的磁場效應,太陽的噴射物進入地球大氣層後會產生發光物質,這也就產生了的極光。因為太陽係的周期變化,極光產生的強度和頻率也是呈周期性的。最近這兩年極光產生的頻率比較高,屬於極光產生的高發期,極光強度也要高於其它時期。由於地球的磁場效應,極光產生之後,極光的發光物質集中在地球的兩極,南極或者北極,隻有在靠近兩極的部分地區才有可能看到極光。極光產生之後,還要在一定的環境才能顯現。極光的發光物隻有在黑夜下才能看到,極光的顏色在亮光下顯示不出來。另外,如果極光被雲層等遮擋,肯定就會看不見了。再就是極光的強度也會影響能見度。離極光太遠的區域也看不容易看到,一般隻有在高緯度地區才能看到極光。觀賞極光時,最好避免燈光明亮的地方,否則會影響觀賞效果。
正因為極光不容易看到,所以,看到極光是很多人一生的願望。我們這次的旅行很大程度上也是為了看極光而製定的。對於我們這種對看極光比較隨意來說,乘郵輪看極光應該是比較舒適和方便的方式。極光出現的時間一般很短,能觀賞的時間往往就隻有十幾分鍾或幾十分鍾,然後逐漸淡化。如果是在郵輪上,從陽台或甲板上觀賞極光非常方便,極光出來的時候看看,看完就回去繼續睡覺,極其容易。
選擇能看到極光的郵輪稍微有點講究。每年的五月份北冰洋轉暖之後,就有不少郵輪沿挪威或冰島進入北極圈活動,這些郵輪離北極光的觀賞區域都很近。隻是不久後,北極就進入極晝,晚上的黑天的時間越來越短,能看到北極光的機會就會越來越小。到了八月份以後,北大西洋的郵輪逐漸轉移去了南方的溫暖地區,能去北極附近的船又少了。十一月份以後,隻有少數幾家北極破冰探險船在北冰洋附近活動。考慮各方麵的因素之後,我們選擇了一艘八月份去北極圈的郵輪,這艘郵輪是今年的最後一次進入北極圈。為了增加看到北極光的幾率,我特意定了一個曆時長達32天的北極郵輪行程,希望能如願以償。
我們的郵輪的行程是從冰島(Iceland)開始,先向西航行去格陵蘭(Greenland)停靠三個港口,然後回程停經法羅群島到達蘇格蘭的首府愛丁堡。在愛丁堡停靠三天後,北上進入北極圈,到達北冰洋的斯瓦爾巴群島,最後經過挪威一路南下到達荷蘭的阿姆斯特丹。
我們到達冰島準備上船之前,就開始密切注視極光的動向。首先通過手機下載Aurora App來關注極光的動向,包括極光的觀賞區域,強度,雲層覆蓋狀況等。因為我們從來沒看見過極光,所以不知道怎麽去看極光。其實我們到達冰島的那天晚上是有機會看到極光的,預報說是有三成的機率,我隻是從酒店窗口隨意看了幾次,也沒看見什麽就放棄了。如果當時找個光線暗點的地方, 稍等一下也許能看到極光。但考慮到馬上就要上船了,在船上看極光就不必那麽辛苦地找地方等著看了。
能否看到極光,很大程度上還取決於天氣情況。我們從冰島的雷克雅未克出發開始,一直到郵輪進入北極圈(Arctic circle)的近三個星期裏,每天晚上雲層密布,根本就沒看見極光的機會。到達地球最北的斯瓦而巴群島後,又是極晝,整天沒有黑夜,即使天上有北極光也是看不到的。郵輪向南航行朝挪威方向開出北極圈,一天之後就駛出極晝地區,開始看到黑夜了,但夜裏看不到星星,也沒看到極光。郵輪到達挪威(Norway)本土, 停靠了最北端的港口 Honningsvåg, 接下來又到達了最容易看到極光的 Alta 和 Harstad 兩個港口,隻不過運氣不好,每天白天都是晴天,到了夜裏就是雲層密布。每天夜裏盼星星盼月亮,盼來隻是寂寞。 因為再過兩天就要開出北極圈,快看不到極光了,郵輪上的一些乘客開始極緊張起來,有的去請教隨船辦天文講座的講師,有的就直接找船長,問他們在今後的兩天夜裏能否看得到極光。但無論是誰,極光是很難預測的。郵輪的客服部門答應,如果船長駕駛室看到極光,一定通知到有需要看極光的乘客。
有時侯趕早不趕巧,靠誰都不如靠自己。在郵輪到達 Bodo 的前一天淩晨三點半,我偶然醒了,出去一看還是有雲,但能看到幾顆星星。肉眼看不出什麽,用手機拍照,看到是有綠色,心想這可能就是極光,但也不能確定,所以,拍了幾張就回去睡回籠覺了,反正天也快亮了。第二天早上,我拿著照片去請教有經驗的船友,沒想到,除了我以外還有其他人也拍到了類似的照片。有些人不認為我們看到的是極光。我們也覺得,這次看到的既使是極光,效果也不太明顯。但多數人認為這就是極光。
我們在Bodo 停靠一天,天空晴朗,白天去爬了凱撒山(Kerservarden) 後就回到了船上。可氣的是郵輪在下午四點就起航繼續南下了,我們看到的預報是夜裏天晴,有極光活動,我們希望郵輪再晚幾個小時出發就好了。我們離開Bodo 的當天晚上天黑後,有不少人已經在船頂層的甲板上等著了,天空看得到星星,還是滿月,月亮發出的光很亮,郵輪已經快開出北極圈了。無論如何,這是最後的機會了,不能再等到淩晨了。所以,很多乘客就上到甲板頂層,一直在那等著奇跡的出現。船上給我們辦天文講座的講師也來到了甲板上,他是比較有經驗的。我們等到十一點多,發現北部出現了極光。船長也注意到了,關閉了頂層甲板一個區域的燈光,以降低亮度,以提高觀賞度。客服也通知了有需要看極光的乘客。這次肯定是看到極光了,我們身旁的天文專家還為船友們解答有關極光問題。這次看到的極光強度偏弱,如果我們的船能停在Bodo過夜,那效果一定會好得多。
這次來北極看極光,天氣實在太不給力,極光沒看到驚豔的,挪威最美麗的羅弗敦島也給錯過了,看來還得再來一次挪威,希望下次的運氣會好一點。
North Cape
北角位於歐洲大陸最北端
人們在北角合影留念
北角周圍是三百米深的懸崖,經常雲霧繚繞
薩米人(Sami)是歐洲大陸最北端地區的原住民
馴鹿
歐洲大陸最北端的 Honningsvåg 港口
Alta
挪威北部小城阿爾塔地處北緯70度,人口約兩萬。
阿爾塔的極光教堂
Alta 的街道和商場,消費水平偏高
登頂 Komsa 山
遠眺 Alta 市中心
郵輪通過 Altafjord 峽灣
Alta 有機場
Harstad
這座挪威北部小城位於著名的羅弗敦島的東北部,人口約三萬。
Trondenes Kirke 教堂
教堂附近是二戰時期德軍用來關押蘇聯紅軍的戰俘營,數萬戰俘死在這裏。
Harstad 附近的峽灣
曆史博物館
從Harstad去下一個港口Bodo,我們的郵輪可以從Tjeldsund橋底下穿過走峽灣,航行路程較短,水域相對平靜,很多大型郵輪因為太高隻能繞行走外海。
這張可能是透過郵輪的玻璃窗拍的
淩晨看到極光。因為技術有限,拍攝效果不理想。
Bodø
是一座擁有四萬二千人的城市,被評為2024年歐洲文化之都。
市政廳麵對一個廣場,邊上是教堂
Keiservarden 是 Bodo 附近的一座山,海拔366米。這座山以德國皇帝威廉二世(Wilhelm II)命名。
從山頂遠眺市區,還能看見我們的郵輪
海對麵的羅弗敦島離這裏有五十公裏遠
附近的海邊小鎮
群山背後是瑞典
山間的小湖
晚上天空太亮,對觀賞極光的效果不利
當晚的極光預報,我們已經出北極圈了
我們看到的北極光出現在正北大熊星座的方向。極光強度比較弱,加上拍攝技術有限,和理想狀況還是有很大差距的。
北極光呈現的形狀大致分為五種,分別是簾幕狀,弧光狀,擴散狀,光柱狀,冠冕狀,以下網圖是理想狀態。
本篇涉及港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