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2月17日開啟了我多年的願望踏上了探訪千年文明古國埃及Egypt的旅程。埃及,這個神秘的國土是人類最早文明的發源地之一,是世界上最早的王國,文化燦爛、曆史悠久。我乘坐法航客機從蒙特利爾出發途徑巴黎飛往埃及的首都開羅,旅行就從這裏開始了。。。
蒙特利爾(Montreal)的上空
在巴黎轉機等候了七個小時終於起飛飛向開羅
經過4個多小時的飛行·終於抵達埃及的首都開羅Cairo國際機場
下了飛機已是淩晨了,雖然旅途辛苦,心情卻格外激動,終於到達了開羅這個神秘的古今並存的城市。機場大廳明亮寬敞,幹淨整潔,映入眼簾的是一串串阿拉伯文字, 好好奇呀
乘坐大巴一個多小時來到了入住的酒店
第二天早上拍張酒店外景,非常漂亮,眼前是一片片的椰棗樹,第一次看見
早餐後前往我們的旅遊第一景點,埃及第二大城市、曆史名城亞曆山大Alexander。這座令人神往的城市以其豐富的曆史和現代感讓人為之著迷。亞曆山大港仍保留著濃厚的地中海風情,舊式的歐洲民居、古希臘羅馬遺跡、以及充滿著活力的藝術景致。它曾是古埃及托勒密王朝(Ptolemaic dynasty)的都城,因亞曆山大大帝時(公元前332年)興建而得名,也是當時是希臘化世界的重要文明中心以及貿易樞紐。托勒密王朝被公認為是古埃及曆史上最後一個王朝,它的諸位君主也被埃及曆史公認為是法老。
地中海的壯觀,海灘的幽靜,讓人流連忘返,如癡如醉。蓋貝依城堡(Citadel of Qaitbay)的古典和神秘隻因為它是建在亞曆山大燈塔的遺址上。雖然古代世界七大奇跡之一的亞曆山大燈塔早已不複存在,1480年埃及國王瑪姆路克蘇丹為了抵抗外來侵略,使用燈塔遺留下來的石料在燈塔的遺址上建造了蓋貝依城堡,其造型優美,氣勢巍峨。
Pompey’s Pillar 龐貝柱又稱騎士之柱,是亞曆山大城的城徽,是一根高達27米的粉紅色阿斯旺花崗岩石柱,建於297年。原是為紀念羅馬皇帝戴克裏先(原名狄奧克萊斯Diocles)在此分糧賑濟災民而立,柱腳上刻有紀念他的文字,後來成為航海者的航標。巨大的石柱已經聳立1600年。
午餐是選在一間靠近地中海邊上的餐館,獨特的埃及烤魚和大餅,外加沙拉和湯,吃的香噴噴的。抬頭即可看到地中海,底頭品嚐美食大餐,真是神仙過的日子。
遠遠望去蔚藍的大海波瀾壯闊,藍色的海平麵使人身心愉悅。
古亞曆山大圖書館(Alexandria Library)建於公元前三世紀托勒密王朝初期,曾是世界上最大的圖書館,後來慘遭火災被摧毀。在公元2002年於原址附近重新建立的新亞曆山大圖書館(Bibliotheca Alexandrina),充滿了現代主義風格,造型奇特,外牆上刻滿了全世界50多種文字、音樂與數學符號。
這是球形天文館
蒙塔紮宮(Montaza Garden)也叫夏宮,是埃及末代國王法魯克的宮殿,其建築融合了佛羅倫薩與土耳其風格。現已經是一座奢華的酒店。
蒙塔紮宮四周都是園林,景色絕佳,環境優美,曲徑通幽。站在岸邊遠眺地中海,真是心曠神怡。
可以看到很多漂亮的貓咪
金字塔是開羅乃至全世界最著名的旅遊景點,是人類曆史上現存的世界七大奇跡之一。約公元前2600年至前2500年,在尼羅河三角洲的吉薩(Giza),由第四王朝的3位皇帝也叫法老,胡夫(Khufu)、卡夫拉(Khafre)和孟卡拉(Menkaura)分別建造了三座金字塔,是祖孫三代金字塔。金字塔有著精確的定位。吉薩金字塔底部的四個邊緣都精準對著東、南、西、北四個方向,與月亮、太陽在地平線升起和落下的位置相契合,直至今天,依然很難想象出古代人究竟是如何建造和定位這龐大的結構。
左邊的是胡夫金字塔(Pyramid of Khufu),埋葬的是埃及第四王朝時期的法老胡夫。胡夫金字塔是由230萬塊巨石搭建而成,最重的石塊可達50噸,最小的也有1.5噸。由於數千年的風化和地震,塔高由原來146.5米變為137米。中間是卡夫拉金字塔(Pyramid of Khafre),位於其父王胡夫金字塔的西南麵,從視覺上看,卡夫拉金字塔比胡夫塔高要高,但實際上卡夫拉的塔高為136米。它建在了一塊高地上,看上去似乎高大。卡夫拉金字塔頂部仍保存著部分裝飾用的大理石。最右邊則是孟卡拉金字塔(Pyramid of Menkaure),孟卡拉金字塔位於前兩座金字塔的西南方,是3座金字塔中最小的,62米高(原高66.5米)。然而,它的獨特之處是金字塔下部外層都是由花崗岩修建而成的。
茫茫沙漠中的吉薩金字塔群,巍然聳立,傲視蒼穹,唯我獨尊!
站在金字塔腳下,仿佛是在夢裏,因為它是一個解不開的謎。
人們在通向卡夫拉金字塔的探訪路上
卡夫拉金字塔麵前是著名的雄渾而優雅的獅身人麵像(Great Sphinx),守衛著卡夫拉達四千年之久。到目前為止是誰建造了它,仍然是個謎。獅身人麵像是由一整塊巨石雕刻而成,外型是一個獅子的身驅和人的頭,有的部分已經消失,但是威嚴霸氣依然在,讓人敬畏。
告別了金字塔來到了位於開羅的宏偉華麗的埃及博物館(Egyptian Museum)。這是世界著名的博物館之一,最初是由法國考古學家奧古斯特·馬裏埃特於1858年建造於開羅北部,1902年遷至開羅解放廣場。館內藏有12萬件文物,讓人眼花繚亂,盡顯古埃及的鼎盛繁華。神秘的木乃伊、精致的石棺、奇特的陶器、華美的首飾、法老們燦爛的珍寶都在這裏。物館藏有珍品數量之多,令人歎為觀止。由於館內不讓拍攝,隻能拍照外景了
博物館大門為白色拱形花崗岩石雕,半圓拱上端是古埃及神話體係中最重要的女神—伊西斯(Isis)的頭像。伊西斯女神被描繪成長著牛角,環繞光輪的形象。左右站立的是尼羅河女神。右邊的女神手持蓮花,撫於胸前。在古埃及被分為上下埃及的前王朝時期,蓮花的形象曾是上埃及的象征。左邊的女神,手持紙沙草,隨意蕩在身旁。紙莎草形象曾是下埃及的象征。這兩種植物同時出現在博物館大門二側表示上下埃及的統一。
埃及博物館最負盛名的展品,無疑是圖坦卡蒙(Tutankhamun)那五千件黃金藝術品和拉美西斯二世的木乃伊。提到圖坦卡蒙,他是公元前14世紀時的古埃及新王國時期第18王朝的法老,可惜英年早逝——10歲登基19歲神秘死去,他是名氣最大的法老之一。1922年,盧克索帝王穀,圖坦卡蒙的陵墓入口終於被執著的考古學家卡特曆經19年後終於發現。正是由於隱蔽,這座法老陵墓沒有被盜的痕跡,墓室內的東西不僅多數保存完好,而且是在埃及發現的最豪華的陵墓,被譽為“20世紀最偉大的考古發現之一”。裏麵出土的文物超過萬件,每一件都是無價之寶。為此,它被評為世界十大寶藏之首。這裏包括:黃金麵具,是圖特卡蒙死後所戴麵具。麵具與真人的麵龐大小相稱,恰好罩在他的臉上。麵具由金箔製成,嵌有寶石和彩色玻璃。前額部分飾有鷹神和眼鏡蛇神,象征上、下埃及(上埃及以鷹為保護神,下埃及以蛇為保護神),下麵垂著胡須,象征冥神奧西裏斯。這是世界上最精美的藝術珍品之一。
走進圖坦卡蒙的展廳,首先看到兩尊真人大小的雕像,前額佩戴聖蛇像,手拿棍棒,身穿褶皺裙,腳穿金涼鞋。看著這雙涼鞋,讓我意識到早在古埃及時期就已經流行這人字鞋了。
圖坦卡蒙黃金麵具用大約11公斤純金打造,鑲嵌著多種華麗的寶石。這個神秘的麵具,吸引了成千上萬來自全球各地的遊客前去參觀。
連枷和權杖。法老雙手交叉各持鉤子和連枷於他的胸上,代表至高無上的皇權。鉤子的形狀來自牧羊人的手杖,象征皇權統治。
圖坦卡蒙金棺是用450磅純金製成,是人類曆史上最精致、最偉大的金製品。年輕的圖坦阿蒙王在19歲時死去,用三層棺匣來裝殮王身。開羅的埃及國家博物館館藏有最內層和最外層的棺匣。金棺金製,彩漆,雕刻細膩,具有極高的美學價值。
內棺由黃金整體鑄成,長1.87米,厚2.5~3.5毫米,重120公斤。棺體做成人形,上麵鏤刻華麗精致的紋飾,並鑲有琉璃、碧玉、綠鬆石等。棺蓋正麵展現了法老的容貌,和黃金麵具的造型形同。圖坦卡蒙雙手交叉,手中握有神鞭和權杖。圖坦卡蒙的頭上有眼鏡蛇和禿鷹的形象,他們是皇權的守護神,長長的柱狀假胡須,也是皇權的象征。
圖坦卡蒙純金棺,呈現法老的經典姿勢,雙臂交錯,手拿連枷和權杖,頭戴尼美斯頭巾,和黃金麵具,展示了古埃及鑲嵌工藝之高超。
圖坦卡蒙的內髒罐與傳統的內髒罐有著明顯的不同,是由珍貴的雪花石膏製成。它的外形是一座神廟,外壁上窄下寬。在四條棱上雕刻有四位保護死者的女神,她們所說的祝福的話則以象形文字刻在每一麵外壁的中央。箱子內裝有四個罐子,每個罐子的蓋子都是圖坦卡蒙的頭像,罐子裏都放有一個小小的鑲嵌有玻璃的金棺。金棺裏盛放著法老的內髒,內髒塗以防腐香料而且用上佳的麻布包裹。圖坦卡蒙的頭像雕刻得極為精致細膩,在白色雪花石膏上,法老栩栩如生的麵容體現在每一個細節上。
這個是鍍金卡諾匹斯瓶聖盒,四周有四個女神張開雙臂守護著雪花容器,裏麵裝的是圖坦卡蒙的內髒。
圖坦卡蒙黃金王座。這座遍貼金箔的王座雕刻精美,並運用白銀、各色寶石,玻璃鑲飾,極盡華麗,精美絕倫,被考古學家視為空前的發現。王座前端兩側雄踞兩隻公獅,四個椅腳為獅掌,扶手處裝飾著兩條頭戴紅白雙冠的眼鏡蛇,護衛著扶手前端所刻的王室橢圓形飾徽。靠背處是王座最精美的部分,細膩地雕飾了圖坦卡蒙坐在放有軟墊的王座上。他右臂斜靠在椅背上,頭戴精心製作的假發及慶典專用的王冠,身穿打褶長裙,係著華麗腰帶,胸頸處的項圈璀璨多彩,一派悠閑地沐浴在太陽神的照耀下。他的王後阿肯艾斯納瑪(也是他的姐姐)站在法老麵前,手捧一罐油膏為法老塗抹,王後的王冠、假發、項圈、長袍,涼鞋呈現著同樣的奢華。
這幅恩愛的圖案也成了埃及最具代表的形象。
這個精美的裝飾箱上的畫表現的是戰勝埃及敵人的主題,國王駕駛這華麗的馬車,拉動弓箭射向敵人,後排的軍隊整體的跟隨著法老。
側麵圖是把圖坦卡蒙描繪成斯芬克斯(Sphinx)形象踐踏著敵人的屍體。
在古代埃及,到公元4000年左右,埃及出現了兩個獨立的王國。埃及的南部稱為上埃及,法老的冠飾是白色蓮花骨朵形狀的。上埃及崇尚白色,國王頭戴白冠,國庫稱白屋。崇拜禿鷹神,蓮花為象征。
埃及北麵稱為下埃及,法老的皇冠是方勺子型的,上部有紙沙草。下埃及崇尚紅色,國王頭戴紅冠,國庫稱紅屋。崇拜眼鏡蛇神,紙草為象征。
公元前3500年,美尼斯法老(Menes)統一了上下埃及,隨即上下埃及的皇冠重疊在一起。
這是個香水容器,兩旁的人物代表著尼羅河神,把象征著上埃及和下埃及的紋飾纏繞在管子上,象征著上下埃及的統一。
博物館有數不盡的的真品,時間有限,來不及認認真真的欣賞。
從博物館出來,導遊帶我們來到一家埃及風味的餐館吃晚餐,同時欣賞金字塔的燈光夜景
今晚我們搭乘埃航飛往阿斯旺(Aswan), 埃及南部一個城市,阿斯旺首府,位於尼羅河東岸。在古埃及時期,阿斯旺被認為是埃及民族的發源地。
這是我們住的酒店,它就在尼羅河邊上,僅僅住了一晚上
我們坐船來到菲萊神廟(Philae Temple),位於阿斯旺城南尼羅河中的菲萊島上,建於托勒密王朝時期。供奉的是“愛神”伊西斯(ISIS)。伊西斯在古埃及神話體係中,是掌管生育和繁衍的女神,是所有人的庇護神,古埃及的聖母瑪利亞。神廟以石雕及石壁浮雕上的神話故事聞名於世,是保存古埃及宗教最久的地方。19世紀末,老阿斯旺水壩修建蓄水以後,菲萊神廟原址就被逐漸淹沒。1960年代開始興建的阿斯旺水壩使這一問題更加嚴重。自1972年起,埃及政府在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協助下,在神廟周圍修建圍堰,將堰中河水抽幹。然後逐漸將神廟拆卸分解後搬遷到距原址500多米的阿吉勒基亞島上,按照原樣重建。1980年3月,搬遷工作全部完成,神廟重新開放。
菲萊神廟起源於一段淒美的愛情故事,相傳偉大的太陽神派遣的使者奧西裏斯(Osiris)和他的妻子伊西斯(Isis)掌管古埃及這片土地,在他們的統治下,這個古老的王國一片欣欣向榮。然而奧西裏斯的弟弟塞特卻由於嫉妒殺害了其兄。並將奧西裏斯剁成10多塊,分散到埃及各處,自己當上了國王。伊西斯聞聽丈夫的死訊後開始在全埃及尋找,她在神靈的幫助下,獲得了一對翅膀,飛遍古埃及全境找全了丈夫的屍體,並用真心和眼淚使丈夫複活,並有了他們的兒子神鷹荷魯斯(Horus)。同時伊西斯也成為陰間決定死者能否複活的審判官。為了紀念這段淒美的故事,公元前4世紀至公元前3世紀,托勒密二世費拉弗斯(Ptolemy II Philadelphus)在古法老神廟的廢墟上,修建了這座神廟。
壁畫上,伊西斯女神在左邊,中間是王者與複仇之神荷魯斯(Horus),右邊是之靈守護神奈芙蒂斯(Nephthys)。
每個柱頭的植物各不相同。托勒密王朝(Ptolemaic dynasty)時期,埃及文明與希臘文明相互交融,因此這個時代的廊柱都有希臘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