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題舜山後牛跡石》
【唐】 魏璞
耕鑿連雲磴 蹄痕見福衡¹
泣天伸養誌 喘月藉留名²
紀鳳儀同美³ 歌麟趾並榮?
勝遺方寸地 風動後人耕?
【注】
1. 福衡,福有保護的意思,福衡指綁在牛角上的橫木(一說穿於牛鼻的橫木)。
2. 詩中“喘月”,即吳牛喘月之典,吳地之牛怕熱,見到月亮以為是太陽,嚇得喘息不止。
3. 鳳儀是以鳳凰的儀態來比喻英俊的姿容。
4.麟趾,比喻高貴的行跡。
5.風動,指教育感化。
《舜井 .牛跡石》
梁溪漁夫
牛跡石,位於主峰頂之陰、舜井旁,吳牛飲水,留下蹄痕,遺蹤猶在。
虞舜昔南巡 平吳曾駐屯
教耕曙色暗 歸牧月黃昏
井解吳牛渴¹ 石遺蹄印痕
舜韶宣五典² 蠻俗易忠敦
【注】
1.吳牛,吳牛喘月典故。吳牛,指產於江淮間的水牛。吳地天氣多炎暑,水牛怕熱,見到月亮以為是太陽,故臥地望月而喘。
2.舜韶:即《韶》樂,傳為虞舜所作。 漢 應劭 《風俗通·聲音序》:“夫樂者…… 堯 作《大章》, 舜 作《韶》。” 南朝(梁)簡文帝《上皇太子玄圃講頌啟》:“竊以舜《韶》始唱,靈儀自舞。”
五典:指
A,傳說中中國古代的典籍。它們分別被稱為《三墳》、《五典》、《八索》、《九丘》。
B,指五典之教,就是指“父義、母慈、兄友、弟恭、子孝”五種倫理道德的教化。
“ 舜韶宣五典”意為:見到舜井、牛跡石這個虞舜帝遺跡,遙想舜帝當年在江南這個地區教耕、傳播中原文化,對吳民進行教化的情景。舜帝駐囤六載,德業彪炳,易風易俗,永垂史冊!不禁感慨萬千。